6月7日上午,2016年高考正式拉開序幕,上海約5.1萬高考考生步入考場。
「我們一家人最近都小心翼翼,唯恐影響孩子高考,睡覺怕他著涼,吃飯怕他燙著,這幾天我們不但電視不看了,說話都不敢大聲,生怕影響到孩子。」一名上海家長這樣描述自己的陪考經歷。
開考前,家長們早早把孩子送到考場。開考後,部分家長站在考場外久久不願離去。「我還不想走,在這裡陪她一會。」一名上海家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說不緊張是騙人的,只能儘量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的情緒,以免讓她更緊張。
為了放鬆心情,許多家長選擇在考場附近的咖啡館、快餐店等聊天等待,抱團緩解焦慮。
考生顯得很淡定,不忘「臨陣磨槍」6月7日上午7時50分左右,上海天中路兩側已經停了不少私家車,不少家長早早地開車將孩子送到考點天山中學。
現場一隊穿著校服、高舉著手寫的「高考加油」畫報的學生引起了考生和家長們的注意,向他們投以感激的微笑。他們是來自天山中學高二的護考志願者團隊。「我們都是自願報名,一共有20多個同學,負責維護今明兩天校外的秩序、疏導交通。能來幫學長學姐們護考,感受一下高考氣氛,我們覺得挺有意義。」學生小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8時左右,考生們開始被允許進入天山中學內。高考第一個科目是語文。開考前,不少學生仍在「臨陣磨槍」,忍不住拿起書來看一會兒,有的也拿起講義,多背幾句古詩。大部分學生都顯得比較淡定。
隨著開考時間的臨近,校門外送考的家長越來越多,有的為孩子留下珍貴的高考影像,有的則和孩子互相擁抱鼓勁。家長們也顯得很平和,有家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既來之則安之。」
校門外還有好幾位身穿紅衣的送考教師,每來一個自己班級的考生,他們便在送考名單上勾掉一個。有的老師還給自己的學生一顆巧克力,有的則送一根象徵著成功的紅絲帶。
8時30分,絕大多數考生均已入場,班上還有學生沒來的老師臉上寫滿焦慮,他們不停地打電話。把孩子送進考場的家長們,有的似乎是相識的,在校門口三三兩兩聊起了天,也許這樣能緩解他們心頭的壓力。
一對抱著一隻可愛的卡通熊的夫妻引起了澎湃新聞記者的注意。王先生夫婦告訴記者,卡通熊是女兒所在延安中學發的紀念禮物,女兒特別喜歡,因此今天才特地一起攜卡通熊前來為女兒加油鼓勁。
推著輪椅的夏女士一家在送考家長中也顯得格外搶眼。她告訴記者,兒子半個月前在一次練習舞蹈時導致腳踝受傷,行走不便。昨晚就提前住到臨近考場的賓館,今天用輪椅將兒子推到考點門口,然後他再拄著拐杖進入考場。自己會一直守在校門口,以便孩子出來時能第一時間讓孩子坐上輪椅,避免腳踝傷情加重。
夏女士說,兒子從小熱愛舞蹈,上的也是舞蹈學校,報考的首個志願是上海戲劇學院。她認為,雖然今年考生復讀風險較高,但感覺與明年首屆高考綜合改革的考生相比,壓力還是小一些。
至9時15分,考場禁止考生入場,天山中學考點並無考生遲到。
教師與學生一一擁抱,提醒認真審題6月7日上午,在甘泉外國語中學考點門口,一名青年女教師和自己的學生一一擁抱。
「我主要是提醒他們認真審題,如果做到這一點,就贏了一半了。」這名女教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考前的階段,學生的知識面基本定型,現在要做的主要是鼓勵他們,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作為班主任,四場考試都要到場。」她自我介紹說,她姓張,是宜川中學高三某班的班主任,今天上午就是考自己任教的語文科目。
正說間,張老師又開始對著名單,一一檢查,直到最後一個學生入場後才鬆了一口氣,「如果有學生過了8點45分後還不來,就會打電話詢問情況。」
在張老師身邊有一個男生小唐,始終沒有絲毫的緊張感,他是張老師班上唯一一個不參加高考的學生,已經通過自主招生考試被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錄取。
小唐認為自己是幸運的,逃過了這場殘酷的淘汰賽,但沒能參加高考總有些遺憾,才來現場感受下這緊張的氣氛,順便鼓勵下共同奮鬥三年的同窗。「看到大家都挺緊張的,不過假如我真的上考場,我一般比較淡定沉穩。」小唐說。
家長忐忑不安,抱團緩解焦慮9時整,高考第一科語文開考。不少家長選擇站在門外守候,久久不願離去,時不時伸著腦袋往考場內張望,一臉的忐忑不安。「能不緊張嗎?看著她每日每夜的埋頭苦讀。」一名家長說。
張大姐看著女兒走進考場後,仍不停張望。「我還不想走,在這裡陪她一會。」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始終有些不放心,說不緊張是騙人的,只能儘量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的情緒,以免讓她更緊張。
當被問及有沒有特意為女兒準備些好吃的時,張大姐笑著說:「她每天都吃得很好,談不上特意,現在哪個孩子不是大魚大肉的。這兩天,我們家一切照常,並沒有刻意去給女兒特殊待遇,該做什麼做什麼。」
「我還特意為她準備了一個耳塞。」她說,自己叮囑女兒考完後不要對答案,出考場後最好戴著耳塞靜靜地出來,不要跟同學和老師交流過多,以免影響之後的考試。
「其實初中畢業後我就問她要不要出國,她選擇在國內讀高中,我們尊重她的選擇,國內高中是一個寶貴的人生經歷,是一輩子的財富,只要在其間努力過了,她考得好不好我都不會責怪她。」張大姐說,女兒立志當一名英語教師,所以填報志願時報了上海師範大學,「本來想衝衝華師大,但我建議她還是量力而行。」
為了女兒的高考,張大姐在附近小區租下一間日租房,直到10時20分左右,她才離開,回到日租房休息,走時仍依依不捨。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高考第一天上海一些考場附近的咖啡館、快餐店等,成為陪考家長抱團緩解焦慮的地方。
上海四平路楊浦高級中學附近,一家肯德基餐廳變成「高考主題」,貼出「家有考生,加油考生」、「少年,快去創造奇蹟吧」、「四平八穩,不用做到最好,做了就很好」等標語,還用數百朵鮮花擺出「金榜題名」四個字,吸引不少家長來合影。一名合影的考生母親說,想討個好彩頭。
「我們一家人最近都小心翼翼,唯恐影響孩子高考,睡覺怕他著涼,吃飯怕他燙著,這幾天我們不但電視不看了,說話都不敢大聲,生怕影響到孩子。」一名家長在現場的家長助考區向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陳烽諮詢,該如何緩解這種高考焦慮。
「這種小心翼翼其實很常見。一般我們分析他們背後的原因,大多是家庭對孩子的期許過高造成。」陳烽說,比如一個孩子,以平常的成績,考復旦沒有問題,在大多數家長看來,肯定希望他考更好的學校。這個對更好學校的期許,就往往容易造成家長的焦慮,「家長應該適當放下這些期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平常心看待,孩子們盡力就好。此外,多找其他家長交流,也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