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理財小達人從壓歲錢起步:8歲擁有自己的存摺
育英學校高二年級的鄭睿這學期成了校園裡的「小紅人兒」,這個16歲的男生在電視臺一檔理財節目中力克對手,獲得了3萬元的獎金!一個高中生是如何變成「理財高手」的?鄭睿說,他的理財之路是從管理自己的壓歲錢開始的。春節又要到了,各位父母們,是否該想想壓歲錢怎麼處置呢?
8歲擁有自己的存摺
鄭睿說,理財觀念的建立首先要感謝媽媽。「我媽媽是學經濟的,所以她覺得讓小孩兒學著理財不是什麼壞事。現在網上有個很流行的段子:你這輩子聽得最多的謊言是什麼?答案是『紅包媽媽給你留著』。這樣的悽慘經歷從沒發生在我身上。」
鄭睿說他從8歲開始就有了自己的存摺。「那時候才上小學三年級,因為過年已經有叔叔阿姨直接把壓歲錢給我了,所以媽媽給我開了一張存摺。那張存摺一直是在我自己手裡的。但最開始我對理財沒有任何概念,總覺得錢還是放在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才最保險。所以當年的壓歲錢我很少會存到存摺裡,常常是藏在抽屜角落或者枕頭底下,不過媽媽即使看見了也不會給我收起來。」
鄭睿說自己是個很有自制力的人,即使錢在自己手裡也不會隨便亂花,每次要動用存摺裡的錢買東西,總是會跟父母通報一聲,爸爸媽媽也會隨時給出他們的意見。
初中開始購買基金
隨著壓歲錢積累得越來越多,到初三的時候,鄭睿的存摺上已經有了五千多元錢,這對他來說已經是筆不小的財富。他很想讓自己的這些錢產生更大的價值。「放在手裡不運作是會貶值的,至少要跑贏CPI吧。」
在和媽媽討論之後,鄭睿選擇了「基金」這種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股市我是不敢碰的,炒股的沒幾個賺錢的吧,我這點錢進了股市估計就打水漂了。但是基金不會有那麼大的起落。我把錢分成幾份,買了不同的基金,最好的一個已經賺了500多元錢了。」
中考鄭睿考入了育英學校,讓他驚喜的是,育英也很注重培養學生在經濟方面的興趣。學校開設了JA經濟學選修課,他立即報名參加,每周五下午都去聽老師講一些經濟學原理。「匯率、股票、期貨……這些以前我只是聽說過,有一些感性認識,但上完課之後,我明白了它們的原理。」鄭睿說在課上他學習到的最重要的理財原則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參與經營校園水吧
育英學校鼓勵學生自己開辦社團,並支持學生社團進行真正的經濟運作,「自負盈虧」。如今學校裡已經有了幾個盈利的社團,鄭睿參與經營的「校園水吧」就是其中之一。
「水吧是我們班承包的,六七個人一組,全班學生分成6個組,每組負責一天的水吧經營,時間是每天12時40分至13時20分。我在水吧負責『端盤子』,其他同學有負責飲料製作的,有負責上貨的,還有負責在門口招呼客人的。
我們的水吧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上崗培訓也很規範。同學們專門學了如何調製飲料,我們對原料的把控也很嚴格,比如牛奶,就堅持使用進口產品。我們的目標是把水吧做成『校內星巴克』。」說起水吧,鄭睿滿臉的驕傲,因為這間小水吧在他們全班同學的精心打理下,在一學期就賺了四千元錢。而班主任老師正準備將這筆錢交給鄭睿運作一下,以便增值後發揮更大作用。
水吧的盈利計劃有四大用途:一是做感恩活動,給辛苦的老師們購買一些飲料;二是在期末為老師們做一些感恩卡;三是要拿出一部分捐給希望工程;四是希望成立一個基金,用以扶持校內的其他社團。
對於全班同學用一學期的午休時間賺來的辛苦錢,鄭睿不敢怠慢,他說這筆錢的運作最關鍵的是要「保本」。「我覺得最好的方案是購買貨幣型基金,首先肯定不會虧本,另外收益肯定會比定期利息多。」
理財計劃賺回3萬塊
提起參加電視臺的理財節目,鄭睿說那是個意外。「可能因為我在JA經濟選修課上表現得比較活躍,所以上學期的一天,老師忽然問我是否願意去參加理財節目的錄製。」
鄭睿回憶說,節目組先對選手們進行了面試,主要是讓大家講講對「理財」的看法和曾經的理財經歷。於是他把自己存壓歲錢和買基金的經歷說了一遍,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節目組的邀約電話。
節目的內容是讓兩位選手PK,製作理財計劃:假設要進行一次高三畢業旅行,需要3萬元旅行費,該如何理財才能讓自己實現這個夢想?鄭睿計算了每年的壓歲錢收入,列出平時的開支,將兩者之差進行投資,做出了一個理財計劃。這份理財計劃擊敗了同場競技的某名校高三學生,獲得了評委的認可。最終鄭睿獲得了3萬元獎金。
「我已經花了一部分了。」鄭睿說,「回到學校先請同學們吃了一頓大餐。」目前鄭睿已經把2萬元錢買了保本型基金,剩下的錢他打算春節收了壓歲錢之後再統一規劃。「也許可以試試股市。」
要做財主不做守財奴
對於理財,這個高二男孩已經有了不少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我覺得理財不能跟風,因為當已經成『風』的時候,其實最好的賺錢時機已經過去了。比如現在一些財經頻道播的各種淘寶節目,雖然看著有意思,但不要盲目追隨。
最近黃金價格不斷下跌,很多人從金價最初下跌時就開始入手,結果都被套牢了。我覺得看金價目前的趨勢,下跌還將繼續。我倒是覺得美元現在是個低點,可以『抄底』,雖然很多人都不看好美元走勢,但我之前的四千多元壓歲錢已經全都換成美元了。」
雖然是個男生,但鄭睿卻是淘寶的忠實用戶。「我已經是三鑽買家了。從最初出現淘寶我就開始網上購物,現在我都不去商場專櫃買東西了,因為在網上購物價格會便宜很多。」鄭睿說他曾經給媽媽買過一雙名牌運動鞋做禮物,那雙鞋在專櫃要近千元,他網購只花了300多。
「我也有一擲千金的時候。」鄭睿說,上次為了看北京金隅隊的總決賽,他花1800元錢買了一張球賽票,這筆花費被媽媽批判為「衝動消費」,但鄭睿覺得,現場感受的氣氛絕對是看電視無法比的,那樣的感覺終生難忘。「我覺得這錢花得值。我雖然喜歡理財,但有了錢要做錢的主人,不做錢的奴隸,這就是財主和守財奴的區別。」
去年,育英學校招收了首屆經濟學實驗班,為更多對經濟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老師們甚至在實驗班的教室裡裝上了股市的實時顯示屏。在經濟學實驗班,孩子們還可以進行模擬炒股。
實驗班的遇芳老師說:「學經濟可以讓孩子們將理財觀念遷移到其他方面,例如學會選擇,學會安排自己有限的資源。打比方說,時間和金錢一樣,都是珍貴而有限的,如果學習過理財,就會對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更有規劃性。」 本報記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