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小達人從壓歲錢起步:8歲有自己的存摺

2020-12-23 央廣網財經

  原標題:理財小達人從壓歲錢起步:8歲擁有自己的存摺

  育英學校高二年級的鄭睿這學期成了校園裡的「小紅人兒」,這個16歲的男生在電視臺一檔理財節目中力克對手,獲得了3萬元的獎金!一個高中生是如何變成「理財高手」的?鄭睿說,他的理財之路是從管理自己的壓歲錢開始的。春節又要到了,各位父母們,是否該想想壓歲錢怎麼處置呢?

  8歲擁有自己的存摺

  鄭睿說,理財觀念的建立首先要感謝媽媽。「我媽媽是學經濟的,所以她覺得讓小孩兒學著理財不是什麼壞事。現在網上有個很流行的段子:你這輩子聽得最多的謊言是什麼?答案是『紅包媽媽給你留著』。這樣的悽慘經歷從沒發生在我身上。」

  鄭睿說他從8歲開始就有了自己的存摺。「那時候才上小學三年級,因為過年已經有叔叔阿姨直接把壓歲錢給我了,所以媽媽給我開了一張存摺。那張存摺一直是在我自己手裡的。但最開始我對理財沒有任何概念,總覺得錢還是放在自己看得見摸得著的地方才最保險。所以當年的壓歲錢我很少會存到存摺裡,常常是藏在抽屜角落或者枕頭底下,不過媽媽即使看見了也不會給我收起來。」

  鄭睿說自己是個很有自制力的人,即使錢在自己手裡也不會隨便亂花,每次要動用存摺裡的錢買東西,總是會跟父母通報一聲,爸爸媽媽也會隨時給出他們的意見。

  初中開始購買基金

  隨著壓歲錢積累得越來越多,到初三的時候,鄭睿的存摺上已經有了五千多元錢,這對他來說已經是筆不小的財富。他很想讓自己的這些錢產生更大的價值。「放在手裡不運作是會貶值的,至少要跑贏CPI吧。」

  在和媽媽討論之後,鄭睿選擇了「基金」這種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股市我是不敢碰的,炒股的沒幾個賺錢的吧,我這點錢進了股市估計就打水漂了。但是基金不會有那麼大的起落。我把錢分成幾份,買了不同的基金,最好的一個已經賺了500多元錢了。」

  中考鄭睿考入了育英學校,讓他驚喜的是,育英也很注重培養學生在經濟方面的興趣。學校開設了JA經濟學選修課,他立即報名參加,每周五下午都去聽老師講一些經濟學原理。「匯率、股票、期貨……這些以前我只是聽說過,有一些感性認識,但上完課之後,我明白了它們的原理。」鄭睿說在課上他學習到的最重要的理財原則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參與經營校園水吧

  育英學校鼓勵學生自己開辦社團,並支持學生社團進行真正的經濟運作,「自負盈虧」。如今學校裡已經有了幾個盈利的社團,鄭睿參與經營的「校園水吧」就是其中之一。

  「水吧是我們班承包的,六七個人一組,全班學生分成6個組,每組負責一天的水吧經營,時間是每天12時40分至13時20分。我在水吧負責『端盤子』,其他同學有負責飲料製作的,有負責上貨的,還有負責在門口招呼客人的。

  我們的水吧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上崗培訓也很規範。同學們專門學了如何調製飲料,我們對原料的把控也很嚴格,比如牛奶,就堅持使用進口產品。我們的目標是把水吧做成『校內星巴克』。」說起水吧,鄭睿滿臉的驕傲,因為這間小水吧在他們全班同學的精心打理下,在一學期就賺了四千元錢。而班主任老師正準備將這筆錢交給鄭睿運作一下,以便增值後發揮更大作用。

  水吧的盈利計劃有四大用途:一是做感恩活動,給辛苦的老師們購買一些飲料;二是在期末為老師們做一些感恩卡;三是要拿出一部分捐給希望工程;四是希望成立一個基金,用以扶持校內的其他社團。

  對於全班同學用一學期的午休時間賺來的辛苦錢,鄭睿不敢怠慢,他說這筆錢的運作最關鍵的是要「保本」。「我覺得最好的方案是購買貨幣型基金,首先肯定不會虧本,另外收益肯定會比定期利息多。」

  理財計劃賺回3萬塊

  提起參加電視臺的理財節目,鄭睿說那是個意外。「可能因為我在JA經濟選修課上表現得比較活躍,所以上學期的一天,老師忽然問我是否願意去參加理財節目的錄製。」

  鄭睿回憶說,節目組先對選手們進行了面試,主要是讓大家講講對「理財」的看法和曾經的理財經歷。於是他把自己存壓歲錢和買基金的經歷說了一遍,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節目組的邀約電話。

  節目的內容是讓兩位選手PK,製作理財計劃:假設要進行一次高三畢業旅行,需要3萬元旅行費,該如何理財才能讓自己實現這個夢想?鄭睿計算了每年的壓歲錢收入,列出平時的開支,將兩者之差進行投資,做出了一個理財計劃。這份理財計劃擊敗了同場競技的某名校高三學生,獲得了評委的認可。最終鄭睿獲得了3萬元獎金。

  「我已經花了一部分了。」鄭睿說,「回到學校先請同學們吃了一頓大餐。」目前鄭睿已經把2萬元錢買了保本型基金,剩下的錢他打算春節收了壓歲錢之後再統一規劃。「也許可以試試股市。」

  要做財主不做守財奴

  對於理財,這個高二男孩已經有了不少自己的經驗和看法。

  「我覺得理財不能跟風,因為當已經成『風』的時候,其實最好的賺錢時機已經過去了。比如現在一些財經頻道播的各種淘寶節目,雖然看著有意思,但不要盲目追隨。

  最近黃金價格不斷下跌,很多人從金價最初下跌時就開始入手,結果都被套牢了。我覺得看金價目前的趨勢,下跌還將繼續。我倒是覺得美元現在是個低點,可以『抄底』,雖然很多人都不看好美元走勢,但我之前的四千多元壓歲錢已經全都換成美元了。」

  雖然是個男生,但鄭睿卻是淘寶的忠實用戶。「我已經是三鑽買家了。從最初出現淘寶我就開始網上購物,現在我都不去商場專櫃買東西了,因為在網上購物價格會便宜很多。」鄭睿說他曾經給媽媽買過一雙名牌運動鞋做禮物,那雙鞋在專櫃要近千元,他網購只花了300多。

  「我也有一擲千金的時候。」鄭睿說,上次為了看北京金隅隊的總決賽,他花1800元錢買了一張球賽票,這筆花費被媽媽批判為「衝動消費」,但鄭睿覺得,現場感受的氣氛絕對是看電視無法比的,那樣的感覺終生難忘。「我覺得這錢花得值。我雖然喜歡理財,但有了錢要做錢的主人,不做錢的奴隸,這就是財主和守財奴的區別。」

  去年,育英學校招收了首屆經濟學實驗班,為更多對經濟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學習機會。老師們甚至在實驗班的教室裡裝上了股市的實時顯示屏。在經濟學實驗班,孩子們還可以進行模擬炒股。

  實驗班的遇芳老師說:「學經濟可以讓孩子們將理財觀念遷移到其他方面,例如學會選擇,學會安排自己有限的資源。打比方說,時間和金錢一樣,都是珍貴而有限的,如果學習過理財,就會對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更有規劃性。」 本報記者 李莉

相關焦點

  • 壓歲錢怎麼處理?父母可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引導他學會儲蓄
    畢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道了金錢的用處和好處後,便不願意再把自己的壓歲錢交給父母管理了。而父母因為不放心處理太大數額的金錢,所以,會要求孩子把大部分壓歲錢交給父母,自己支配一小部分。我們這裡有一種說法:越早讓孩子接觸金錢,並教孩子學會理財,那麼,孩子長大後也就越賺錢。
  • 學習理財從壓歲錢開始
    其實,所有的家庭都需要理財,比如家裡閒置不用的資金,選擇活期儲蓄或者選擇定期儲蓄就是兩種不同的理財方式,而後者的收益會高過前者,如果買一隻基金產品收益則會更高。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和了解理財方面的知識,對他們以後規劃和安排自己的人生有積極的作用。合理使用壓歲錢關鍵是讓孩子樹立起一種責任感和對未來的規劃意識,為自己將來的事業、家庭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 今年春節 保險成壓歲錢理財新趨勢
    也許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許已為人父母。我想此時的你一定能夠明白我們當年的良苦用心。這份帶著愛的保單,是媽媽用你每年的壓歲錢為你建立的一份「成長保障基金」,這些年來,它一直和我們一起默默的陪伴和守護著你。  媽媽知道,你曾無比的羨慕別的小朋友,可以拿新年的紅包買自己喜歡的玩具。也許你曾埋怨過媽媽為什麼要幫你管著壓歲錢,讓你一點點計劃著來用。也許現在的你也已經明白,財富來之不易。
  • 如何運用孩子的「壓歲錢」?幾個小妙招,教你的孩子學會理財!
    ,所以,芯甜在這裡所針對的是10以上的孩子,建議家長們,不妨運用孩子的壓歲錢,教自己的孩子學會理財。教孩子理財培養孩子有購物預算的概念大把的壓歲錢交給孩子手裡,大部分的家長都是不放心的,擔心孩子頭腦一熱,把錢都花光了
  • 14歲男孩壓歲錢給媽媽炒股 收益五五分成(圖)
    事例  媽媽用兒子的壓歲錢炒股 收益五五分成  家長馬老師告訴記者,她兒子今年14歲了,這幾年攢了不少壓歲錢,到現在有2萬餘元了。「以前我是單獨給他辦張銀行卡,錢都存在卡上,孩子從不亂花,一直就那麼放著。」
  • 南安銀行迎兒童帳戶開戶高峰 壓歲錢理財日漸火紅
    近日,有網友開始盤點今年春節的煩心事:被相親、發紅包和恐聚族。在不少上班族眼裡,春節儼然成了「春劫」。然而,對於小朋友來說,春節仍是最開心的:穿新衣、拿壓歲錢,這也讓小朋友們成了節後「小金主」。「這壓歲錢,少則千元,多則萬元,該如何處理這筆錢?」為此,不少家長感到苦惱。  如今,不少家長對孩子財商的培養越來越重視。理財專家表示,家長不妨帶孩子一起參與壓歲錢的理財規劃。
  • 壓歲錢除了「媽媽幫你存起來」, 還有不少理財妙招!
    春節期間,大人們走親訪友,小朋友也收到不少壓歲錢。這些壓歲錢少則上百多則上萬,有了這筆「巨款」,除了「媽媽幫你存起來」,變相「沒收」外,該怎樣幫孩子們打理?11日,記者調查了30個家庭,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家長將壓歲錢作為教育基金,存在銀行裡或是購買了理財產品。有的把壓歲錢給孩子買保險,還有一少部分家長把壓歲錢補貼家用。
  • 理財、定存、保險、「充公」…還沒捂熱的壓歲錢去哪了?
    根據記者的隨機調查,在20個小朋友中詢問對方壓歲錢是如何使用的,只有3個小朋友說會把壓歲錢攢起來買些自己喜歡的漫畫圖書或者生活用品,大部分小朋友表示,都是家長負責管理壓歲錢,自己從未用過壓歲錢。「孩子的壓歲錢和家裡的錢都混在一起了,有花出去的,有存起來的,沒有分的那麼清,等孩子再大一些,我會給他一些讓他有個『小金庫』的。」
  • 打造屬於你自己的「黃金存摺」
    拿別人的錢,就會受制於人;受制於人,就必須強迫自己去做自己非心甘情願而做的事情。也因此,聰明的女性如果想要活出美麗人生,你就應該學習如何在「幸福銀行」中打造屬於自己的「黃金存摺」。這本黃金存摺的內容可能是現金、保單存款、房地產,或是共同基金帳戶,當你的人生有金錢上需要時,黃金存摺內的資產隨時可以派上用場。
  • 壓歲錢存銀行 兒童理財帳戶「有名無實」?
    銀行帳戶基本上只能存取款春節剛過,高先生上小學3年級的女兒已經開始盤算起自己的壓歲錢來,這次回福建老家,親戚給了她很多壓歲錢,回深圳一算超過了4000元。高先生說,今年的壓歲錢女兒堅持要存在自己的帳戶裡。不過,這麼小的孩子能開戶嗎?他有點糊塗。
  • 3-8歲的孩子要學會理財
    可想而知,倘若在這個年齡階段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長大之後不具有理財意識。貴州省遵義市的一位家長周佳雲說:「每年我都會把孩子的壓歲錢收上來,替他保管,免得他拿去亂花。」這位家長擔心年僅10歲的兒子拿到壓歲錢後,會大手大腳地亂買東西,形成奢靡之風。
  • 理財花樣多 銀行盯上了孩子們的壓歲錢
    不少銀行也盯上了孩子們的壓歲錢,存款、保險等成為主推產品。壓歲錢理財花樣多昨天下午,招行的理財經理小王在朋友圈曬出了「壓歲錢大作戰」的宣傳海報,海報上主要有三款保險產品,分別是一款重疾險和兩款教育年金險。
  • 孩子過年收到壓歲錢,想要教孩子學會理財,從管理壓歲錢開始
    快要過年了,這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事情,他們又可以穿新衣服、收壓歲錢了。閨蜜一聽到壓歲錢就犯愁,每年過年,七大姑八大姨再加上自己的朋友同事,孩子收到的壓歲錢有好幾千元,以前都是全部存到銀行,現在孩子都上小學了,他覺得可以試著幫助孩子建立理財觀念,但又不知道從哪入手,具體該怎麼做。
  • 壓歲錢理財花樣多 銀行、保險、基金爭蛋糕
    《證券日報》記者近期走訪多家銀行發現,不少銀行盯上了壓歲錢,存款、保險等成為主推產品。同時,多數家庭也傾向將壓歲錢進行長期穩健的投資。壓歲錢理財花樣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市面上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但是多數家庭還是覺得壓歲錢理財始終要以穩健為主。
  • 要過年了,孩子的理財教育就從壓歲錢開始吧!
    每逢過年,孩子們都會收穫滿滿,因為只要到親戚家拜年就會有壓歲錢進帳,次數一多,就成了一筆不小的財產。壓歲錢越來越多,放在不會理財的孩子手中,家長們肯定不放心,於是有的家長「越俎代庖」,把這些壓歲錢盡收囊中。
  • 壓歲錢理財攻略:銀行、保險、基金孰優孰劣
    近日,某記帳理財APP統計製作的「全國壓歲錢地圖」顯示,第一梯隊是福建、浙江、北京,孩子收到的平均單個壓歲錢紅包分別為3500元、3100元、2900元,福建莆田更是高達12000元;第二梯隊有上海、江蘇、天津,分別是1600元、1000元、1000元。只有廣東是一股清流,人均僅50元。不過,李梅梅也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處理小孩壓歲錢的方式並不合理。
  • 財商周之理財小達人
    股神巴菲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財商教育,對於孩子幾歲可以進行金錢主題,他回答是:「越早越好。」那財商教育是不是像枯燥的數學課或者燒腦的經濟學?在教室,小朋友在接觸錢幣之前會先跟隨老師來到遠古時期,像古人一樣體驗「以物易物」,在體驗中發現「以物易物」的弊端,從而了解貝殼的歷史使命。作為延伸,孩子們研究了貝殼的種類和形狀,做貝殼手鍊,還了解了貝字甲骨文及相關的漢字。
  • 巧用壓歲錢買教育儲蓄險 讓孩子學理財
    不過,有理財專家卻建議:可以利用壓歲錢來購買保險產品或其他一些風險係數較低的債券型基金,以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念,讓他們儘早親身參與到賺錢、攢錢、花錢的各個環節中來。壓歲錢處理方式多元化近年來,不少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越來越多。記者了解到,在廣州,年僅10歲的小明在今年春節就收到了8000多元的壓歲錢。
  • 父母「挪用」5.8萬壓歲錢被起訴,壓歲錢歸誰所有?
    雲南一女大學生因父母離婚後不願支付學費而將父母訴至法院,討要5.8萬元壓歲錢交學費。女大學生小娟的父母因感情不和,於2010年11月協議離婚,小娟由母親撫養。離婚後雙方又因對小娟的撫養及婚後財產分割等問題多次對簿公堂,導致雙方間的矛盾和隔閡不斷加深。
  • [萊蕪]壓歲錢扎堆存銀行 為兒童開戶須帶戶口本
    2月16日,農曆正月初七,記者在萊商銀行萬福路支行發現,短短一上午的時間就有12個家長來詢問是否能給沒有身份證的兒童開戶存壓歲錢。「把壓歲錢給孩子存起來,一方面防止孩子亂花錢,可以打小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另一方面,存起來可以達到幫孩子理財的目的,也給孩子培養一種理財意識,讓他學會如何管錢。」正在給14歲的孩子時嶽辦理業務的嶽女士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