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親假真的就名存實亡了嗎?6月22日,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回應稱,根據近年來陸續有人反映探親假的情況,我省已專門組織人力進行調研,是廢止探親假,還是強制執行,人社部門將根據調研作進一步擬制,並上報國家有關部門。
規定解讀/
探親假最長45天 單位還包往返路費
1981年,《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出臺。其中規定,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年的職工,如果與配偶、父母分居兩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即可享受探親假。
有關探親假期限,該規定明確規定,探望配偶,每年給予一方為期30天的探親假一次;未婚員工探望父母,每年給假一次20天的探親假,或者2年給假一次,假期為45天;對於已婚員工探望父母,每4年有一次為期20天的探親假。此外,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給予路程假。
在規定的探親假期和路程假期內,單位按照本人的標準工資發放工資。並且,職工探望配偶和未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由所在單位負擔。已婚職工探望父母的往返路費,在本人月標準工資30%以內的,由本人自理,超過部分由所在單位負擔。
網絡調查/
探親假近半受訪者沒聽過 九成受訪者沒休過
6月22日,就網上熱議的「探親假」,華西都市報記者專門針對成都國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進行了街頭調查,同時通過華西都市報官方微博發起了網絡調查。
截至22日下午6點,兩項調查共吸引了470人參與。其中,針對「你休過探親假嗎?」這項調查,397人回答「沒有休過」,佔到總人數的84%;針對「你知道單位有探親假嗎?」一問,262人選擇不知道,佔總人數的55%。此外,更是有多達78%的人根本就不了解申請探親假所需的條件。
儘管如此,在得知國家曾在1981年專門出臺過探親假後,共有405位網友認為探親假有存在的必要,佔到總人數的86%。在探親假的支持者之中,參與調查的文麗說,國家當初設立探親假,並出臺相關規定,初衷就是為了讓人「常回家看看」,有時間陪陪配偶,有時間陪陪年老的父母,「因為交通發達了,探親假可以適當縮短,但不應該廢止。」
探親故事/
她6年未見過老家的秋天
劉女士是此次網絡投票的參與者之一。老家在山東的她在成都工作已有6年,如今,她已是成都一家事業單位的中層。看到本報發起的網絡調查,她細算了一下自己的假期,結果令她吃驚不小。
每年春節和5天年休假,劉女士都會回家探望父母。「我常常把年休假『切割』成2天或者3天,再加上周末,湊齊4天或5天回趟家。「我至少6年沒有看過家鄉秋天了。」劉女士說。
得知有探親假後,劉女士曾專門諮詢過單位的人力部門。得到的回答是,員工沒人請過這個假,單位也沒有設置過探親假,如果想請,得去問問單位領導。「我咋可能為了這幾天假,去問單位領導嘛,說不定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劉女士說,之後,這件事就不了了之,她再也沒有提起過探親假。
不久前,劉女士談了戀愛,「一年就10多天假,還要兼顧男友和自己雙方父母,加上路途上的時間,只能在家停留不到一天,時間嚴重不夠。」劉女士說,放個假不僅沒把家人陪好,自己也感覺很累,「兩頭都沒顧好!」
有假不休 他怕影響年終獎
李先生是成都錦江區的一名公務員。他老家在廣東,在成都工作已近7年。「我們單位有探親假,但我一次都沒休過。」李先生說,因為已經結婚,單位給他的探親假是4年休20天,必須連著休。「連休20天,領導認為會影響到正常工作,很難說服他籤字批准。」
此外,在李先生看來,如果突然這麼長時間不上班,也會對他的績效有很大影響,年終獎也會少一些。「我的基本工資不高,請了探親假會影響績效不划算。」李先生說,他寧願每年選擇年休假,也不願用這四年一次的20天長假。
李先生所在單位的人力部門工作人員曾向他透露,探親假難獲批的原因在於,他們單位夠得上請探親假的人很多,如果每一位員工都休探親假,單位的工作可能會亂套,「更何況,現在的探親假根本沒有要求強制執行」。
官方回應/
是否強制執行探親假 四川省還在調研論證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係處處長陳泉說,探親假的出臺,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主要是考慮到當時的交通不發達,有些人被分配到較為偏遠的地方工作。國家為了照顧他們回家探親,而出臺的《國務院關於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到了現在,交通便利了很多,工作也大多是自主選擇,雖然沒有廢止,但探親假也失去了原有的宗旨。
因此,在有的國家機關、國有單位、事業單位還有探親假的存在。「但達不達得到條件、休假天數,由單位自行把握,如果單位不執行,勞動部門也很難追究。」
陳泉說,近幾年,四川省勞動部門都曾多次接到有單位員工反映探親假的問題。
2013年,「常回家看看」入法,受這個法律精神的影響,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曾專門組織人力對探親假進行調研。
主要是論證三個問題:一是,在有帶薪年休假的情況下,探親假有沒有必要繼續存在;二是,如存在,能不能擴大範圍,在企業也推行;三是,探親假和現有的假期如何銜接,能不能把探親假放在帶薪年休假中。
目前,調研工作仍在進行,一旦調研完成,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向中央有關部門匯報調研情況。(記者 吳柳鋒 何艾琳)
責任編輯: 劉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