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字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和親筆信走紅,專家:有益文化傳承

2020-12-11 澎湃新聞

近日,全國各地大中小學陸續迎來2017級新生。合肥市蓮花小學800名一年級學生,也將帶著與眾不同的入學通知書走進校園。此前,該校因向今年入學的新生發放了用毛筆手寫學生姓名的入學通知書而走紅網絡。

同樣採用軟筆書法手寫通知書的,還有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和陝西師範大學等學校。對此,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淑琴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中小學和高校採用軟筆書法手寫通知書或親筆信的做法值得推崇,但不強求。

合肥市蓮花小學入學通知書封面和正文。 校方供圖

書法入學通知書製作周期20餘天

合肥市蓮花小學的入學通知書以復古氣息的蓮花背景為主,共分成三個部分,分別使用「楷」、「行」、「隸」三種字體展現中國傳統書法文化之美。其中,第二部分採用「新古典」豎式排版形式,學生的姓名信息用毛筆以小楷書寫,加蓋傳統印章。

合肥市蓮花小學校長助理張中良向澎湃新聞介紹,今年7月初,校長姚賽明月提出了用軟筆書法手寫入學通知書的想法,並得到其他老師的積極響應。

姚賽明月表示,學校希望通過入學通知書,向孩子及家長傳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述中國夢。讓孩子拿到入學通知書那一刻起,對學校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深深的認同感並引以為豪。

張中良表示,此次入學通知書手寫部分均由學校專職書法老師完成,從設計印刷到最後手寫學生姓名,共耗時20餘天,「這件事網上走紅後,許多網友對於封面『錄取通知書』的寫法表示了異議,認為『錄取』二字用在小學入學通知書上不妥。」對此,他解釋說,「正文部分的確寫的是『入學通知書』,製作公司誤將封面的『入學通知書』打成了『錄取通知書』,這才引起了誤會。」 

由學生陸思遠書寫,學校製作的「合肥市蓮花小學」校名牌。 校方供圖

校名牌每年替換,由學生書寫

合肥市蓮花小學於2011年將書法課納入校本課程,是一所以書法教育為特色的學校,也是安徽省首個榮獲「全國書法教育示範學校」稱號的學校。學校聘有三名專職書法老師,並設有「教師自修工程」,鼓勵各科老師每天利用課餘時間練習書法。 

張中良表示,今後會考慮通過志願報名形式讓學校高年級學生參與手寫入學通知書活動。

「除了傳統文化傳承,也是給學生成長過程留個紀念,有個儀式感。」他提到,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對毛筆字產生興趣,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以有效的途徑發散出去;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學校對學生的關愛和重視,並讓每一個即將進入小學階段的幼兒感受到新學校的氣息。

7歲的楊朵朵是該校今年的一位新生,領到這樣一份與眾不同的入學通知書讓她如獲至寶。她的父親告訴澎湃新聞,朵朵是家裡的老二,老大是該校三年級學生。看到妹妹的入學通知書和前幾年自己收到的不一樣,姐姐心裡很羨慕。「姐妹倆回家搶著看(通知書),妹妹說要(把通知書)放在自己的小書包裡面。」在他看來,這樣的入學通知書很有收藏意義,是孩子小學階段的美好回憶。

除了今年首次嘗試軟筆書法手寫入學通知書外,該校每年都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書法活動。張中良告訴澎湃新聞,校門口的「校名」便是由學生書寫,每年替換。「每學期會進行校名(書寫)徵集,誰寫得好就把誰(寫的字製成校名牌)放在校門口。」

學生手持入學通知書拍照留念。校方供圖

專家:對傳承傳統文化有好處

同樣因採用軟筆書法手寫通知書而廣受關注的,還有陝西師範大學(以下簡稱「陝師大」)。今年該校一共錄取了約4500位新生,老師們用7天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手寫通知書工作。

從2007年起,陝師大就開展了手寫錄取通知書的活動。在活動發起人陝師大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惠剛看來,陝師大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深厚的書法文化底蘊,採用手寫錄取通知書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傳統藝術的重視,重新認識書法文化。

「如果能把字寫好對下一代和對以後學生的影響都大得很。」陝師大老年書畫協會副會長符有堂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師範學校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提高學生寫毛筆、粉筆、鋼筆字的能力。

侯睿收到了陝師大錄取通知書。 侯睿 供圖

陝師大數學專業2017級新生侯睿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在填志願前就了解到陝師大有這樣的傳統,但打開通知書時看到上面用軟筆書法寫著自己的名字,依然很驚喜。

此外,為新生手寫書法的還有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黃玉峰。據《上海教育》報導,2015年暑假,黃玉峰給學校第一屆學生每人寫了一封毛筆信,或工楷或行書。第二年,他再次用書法寫信寄語新生,主題無外乎道賀與勉勵,但措辭不盡相同,根據學生姓名遣詞造句,藏頭或諧音。黃玉峰表示,希望用這種形式,用墨香告訴孩子,到學校來是讀書,而讀書是快樂的。

對於這些中小學和高校採用軟筆書法手寫通知書或親筆信的做法,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楊淑琴表示贊同。此前,楊淑琴曾到合肥市蓮花小學,對學校國家級書法教育示範學校創建工作進行評估驗收。

「老師經常動筆,亮相給孩子和家長是好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有好處的。」楊淑琴對澎湃新聞表示,作為一名書法教育工作者,看到這樣的現象非常開心。文化單位或者學校,既是傳授學問也是傳授文化,這樣的做法值得推崇,但不強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國唯一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的大學,羨嫉恨,這樣的通知書很傲嬌
    後面再和小師弟小師妹聊天時,他們說錄取通知書的文字都是電腦列印的,已經看不到任何人為痕跡了。用毛筆字寫錄取通知書,堪稱全國高校的唯一了。上千份的錄取通知書,全都是用俊秀的毛筆字眷寫的,相信大一新生收到這樣古色古香的通知書時,一定會開心得不要不要的。這所全國唯一一所用毛筆字寫錄取通知書的高校,就是陝西師範大學。
  • 師者|陝師大退休教授連續12年手寫錄取通知書:為傳承文化
    7月17日上午,陝西師範大學一處會議室內,呂九如、屈培恆、楊明堂、郭祖儀、郭欣根、毋耀輝、馬凡濤、韓月娥、王書欣、符有堂、上官養志等退休教授圍坐桌前,用毛筆在錄取通知書上寫上新生名字、錄取專業和報到日期,提筆有力、落筆有神。他們中年齡最大的已有85歲,最小的也有62歲,大多頭髮斑白,手肘處因為長期練字起了老繭。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手寫錄取通知書 一撇一捺傳承優秀文化
    00:0000:00手寫錄取通知書。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書法學專業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製作現場。紅網時刻婁底9月5日訊(通訊員 彭正華 曾瑤)近期,一封封承載著高考學子夢想的高考錄取通知書從全國各地各個高校相繼發出,奔赴考生的手中。
  • 毛筆字手寫錄取通知書受追捧 自拍微電影成入學禮
    毛筆字手寫錄取通知書受追捧  學生手繪入學指南、自拍微電影成了入學「見面禮」  新生收到錄取通知書,打開便是一股撲鼻的墨香,自己的姓名、錄取專業都以毛筆字工整手寫……過幾天,陝西師範大學4500多份「收藏級」的本科新生錄取通知書就將陸續寄出。
  • 陝西師範大學:帶有墨香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老教授在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攝新華社西安8月15日電(記者周永穗 張博文)王宋源手捧陝西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來到父母跟前。古樸的布紋紙上是學校教授現場用毛筆書寫的姓名、專業和報到時間。
  • 陝西師範大學:帶有墨香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老教授在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攝新華社西安8月15日電(記者周永穗 張博文)王宋源手捧陝西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來到父母跟前。古樸的布紋紙上是學校教授現場用毛筆書寫的姓名、專業和報到時間。一家人指染墨香,把這看作是一份珍貴的入學禮。
  • 西安小學新生收到毛筆字錄取通知書,書法老師親筆書寫
    作為一年級的新生家長,你家孩子收到的錄取通知書是什麼樣的?是不是千篇一律的印刷體?最近,陝西師範大學御錦城小學的一年級新生家長們倍感幸福,因為他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上,孩子的名字是學校的書法老師親手寫的,一筆一划都傾注著對孩子們的愛和歡迎。這份獨特的「見面禮」溫暖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 陝西師範大學堅持14年手寫錄取通知書 翰墨傳承傳統文化
    圖為陝西師範大學舉行「2020年毛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活動」現場。 趙曉燕 攝圖為陝西師範大學舉行「2020年毛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活動」現場。趙曉燕 攝中新網西安8月13日電 (記者 梅鐿瀧 實習生 趙曉燕)「今天拿到了陝師大第一份帶有墨香的錄取通知書,非常激動和興奮,更是榮幸。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將更加堅定文學這條道路。」陝西師範大學新生王宋源13日向中新網記者表示。當日,陝西師範大學舉行了「2020年毛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活動」,該校十餘位老教授將用一周時間毛筆手寫約4500份新生錄取通知書。
  • 百家名校喜迎新生為何只有陝師大用毛筆填寫錄取通知書
    事實上,陝西師範大學從動議用毛筆來書寫錄取通知書,到今天還在持續去做已經有14年之久了,在這14年當中,陝西師範大學一直把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當做濃重迎接新生的一件盛典來做,我覺得這是我非常感動的地方。
  • 陝師大老教授為新生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 13年詮釋「持之以恆」
    本報記者 黨運 攝                           昨日下午,在陝西師範大學一間會議室內,12位白髮蒼蒼的老教授飽蘸濃墨,伏案揮動手中的毛筆,開始為該校今年錄取的新生書寫錄取通知書
  • 陝西師範大學毛筆書寫「最美」錄取通知書,網友看完熱淚盈眶
    2020級新生錄取通知書開筆儀式10餘位老教授再次如約聚首為今年的新生書寫錄取通知書滿室的墨香在陝西師範大學雁塔校區十幾位老教授、教師及校友代表將用一周的時間手寫約4500份新生錄取通知書記者了解到,學校從2007年開始,用毛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
  • 這所大學堅持用毛筆手寫4500份錄取通知書,傳播傳統文化
    2020年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中,高校在錄取通知書的設計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顏值高,創意新,可謂花樣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可往往都流於形式,沒有多大價值。因為在他們眼裡,書寫一張錄取通知書,就如同對待一份書法作品一樣,所以要盡心盡力把這件工作做好。
  • 湖南這所高校書法專業老師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
    「王軼楠同學:經教育廳批准,你被我校正式錄取……」9月4日,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錄取通知書製作現場,該校書法專業的易俊,蔣傳存,李國清老師們在給60名書法學專業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以此作為新生第一份禮物,給學生一個好的啟示同時弘揚傳統文化。學校副校長周發明說,希望同學們拿到通知書的時候,能夠聞到翰墨清香,感受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謀近以致遠、養根而俟實」的人文內涵。希望書法學新生進校後,寫好毛筆字,練好基本功,傳承好優秀文化。
  • 陝西師大連續14年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
    曬曬入學通知書【陝西師大連續14年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近日,隨著學校老教授呂九如先生書寫出的第一份毛筆錄取通知書在現場發出,@陝西師範大學 2020年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正式拉開了帷幕。據悉,這是該校2007年以來,連續14年用這一方式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今年,該校共有十幾位退休教師為4500餘名新生書寫錄取通知書。
  • 陝師大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今日發出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8月13日),陝西師範大學第一份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現場發出,來自西安中學的畢業生王宋源收到了這份特殊的錄取通知書「很激動也很榮幸,對我們新生是一種激勵。」王宋源說,她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教師,如願考入陝師大漢語言文學(公費師範生)專業,早就聽說陝師大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的傳統,非常嚮往,沒想到自己可以第一個收到這份特殊錄取通知書,感到很榮幸。這份通知書拉近了學生和學校的距離,她會一直珍藏。
  • 再開筆,陝西師大十餘名老教授毛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今天(8月13日)上午,陝西師範大學毛筆書寫通知書開筆儀式舉行,十餘位老教授和幾名熱心校友代表圍坐在現場,每人桌前一方硯臺、一支毛筆,該校原副校長呂九如教授為第一名新生代表現場書寫了今年第一份錄取通知書。陝西師範大學退休教授符有堂今年85歲,這是他第14年為新生們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翰墨傳情,14年來,符有堂始終用遒勁筆跡為新生送上「開學第一課」。
  • 再開筆,陝西師大十餘名老教授毛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今天(8月13日)上午,陝西師範大學毛筆書寫通知書開筆儀式舉行,十餘位老教授和幾名熱心校友代表圍坐在現場,每人桌前一方硯臺、一支毛筆,該校原副校長呂九如教授為第一名新生代表現場書寫了今年第一份錄取通知書。
  • 堅持14年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
    8月13日上午10點,隨著學校老教授呂九如先生書寫出的第一份毛筆錄取通知書在現場發出,陝西師範大學2020年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正式拉開了帷幕。據悉,這是該校2007年以來,連續14年用這一方式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今年,該校共有十幾位退休教師為4500餘名新生書寫錄取通知書。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最重要載體,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
  • 老教授親自上陣,書寫「最美」錄取通知書
    2020年8月13日陝西師範大學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新生錄取通知書開筆儀式,10餘位老教師如約而至,為今年的新生用毛筆書寫錄取通知書。,十幾位老教授、教師、校友代表,用一周的時間寫完了4500份新生錄取通知書。
  • 珍藏級錄取通知書,實在太珍貴,少年珍惜吧
    每一年,各高校都精心設計高考錄取通知書,一封錄取通知書,不僅給考生一份邀請,更是代表著學校的品牌和文化傳承。比如:南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整體採用封套設計,分別以南開新、老校區的標誌性建築為主體畫面。啟封的過程以豎向鏤空條紋交錯的方式,在抽取通知書的同時呈現出日月交替的視覺動效。寓意「汲汲駸駸、月異日新」的南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