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minge2021,有問必答!公眾號:敏哥跨境記
2020-06-02 10:46
最近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文章了,也有不少的朋友微信會找我催更新。其實這段時間去了山西的太原,了解了一下北方內陸省份的跨境電商行業的從業現狀,感慨還是很多的。(首先聲明下沒有任何地域黑的意思,純粹是描述現狀)
首先當地的跨境電商行業的從業者之多,是超出我的想像的。整個山西的跨境電商從業者目前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在太原的很多寫字樓裡,幾乎是一家挨著一家的跨境電商公司。
毫無疑問,跨境電商行業在當地的發展,極大的拉動了當地的就業。之前以傳統的煤礦產業為主導的山西,在煤礦產業支柱倒了之後,整個城市也急需進行經濟轉型升級,而跨境電商就成為了新的轉型產業。
但是山西大多數的公司做亞馬遜的方式基本就是所謂的「無貨源模式」,通過ERP搬運其他平臺的listing進行簡單翻譯和圖片修改後上傳到亞馬遜平臺,有出單後再從國內的電商平臺採購,打包之後通過物流發到國外。
簡單來說ERP在其中扮演了一個提升搬運效率的角色,這種模式的選品也更多的是靠員工的個人喜好,碰運氣式的選品鋪貨。
這種玩兒法其實不需要員工過多的動腦,機械化的翻譯做連結就可以了。因此這種模式對於員工的成長幫助是非常有限的,基本員工流動率是很高的,走了再招,招了再走,公司很難得到持續的發展。
整體運營模式的滯後,配套設施的不完善,運營人才的極度匱乏,又極大的限制了跨境電商行業在當地的發展。因此玩兒到最後你會發現當老闆的一年忙到頭,最後卻沒能掙到幾個錢,內陸城市的跨境電商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到本篇文章的主題,繼續來為大家剖析亞馬遜A9算法中不為人知的細節。
上篇文章為大家從宏觀的角度講解了電商搜索算法的一些觀點,本篇文章主要給大家去拆解電商算法中的一些細節,其實有關亞馬遜的A9算法,基本沒有人能夠吃透所有的細節,因為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內部的算法都是機密中的機密。
但是對於我們電商人來說,我們只需要吃透算法的本質就可以了,因為算法本質上是相通的,無論是國內的電商平臺還是國外的電商平臺,內在的邏輯都是一樣的。電商說到底最後是要做成一個生態的,在用戶跟商品之間建立一個高效的連結。
比如說對於亞馬遜平臺來說,亞馬遜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用戶獲取所需,幫助賣家更快的賣貨,就是這麼的簡單粗暴,沒有任何複雜的地方。
對於用戶層面來說,用戶希望能夠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比如說用戶搜索「蘋果」,他說希望搜索出來的一定是一個「好蘋果」,而不是「爛蘋果」,除此之外這個蘋果的價格一定要是比較合適的,不能過高。
任何的一個電商平臺都需要解決一個交易-轉化-留存-復購的閉環,只有形成這樣的閉環平臺才能夠不斷的做大體量,才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用戶,才能夠推動亞馬遜的「飛輪」 飛快的轉動。
那對於A9算法來說需要做到哪些細節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下面我們開始進行深度的剖析:
第一點:輔助輸入,提升易用性
對於第一點,如何才能夠提升用戶的搜索體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輔助輸入」,這一點對應的其實就是亞馬遜的搜索下拉框,當你開始搜索第一個字母的時候,平臺已經開啟了智能化的匹配與猜測模式,自動會輔助賣家進行檢索,提升整個用戶的搜索體驗以及購物效率。
而匹配關鍵詞的來源其實就是近期的高搜索熱度詞,比如說我們搜索「t」 這個字母的時候,「toilet paper」 是匹配出來的第一個keyword,這很直接的就是代表了 「toilet paper」 在「t」 為首字母的搜索詞中的熱度高居第一。
聰明的亞馬遜賣家會把這個作為選品、追熱點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這是不是又是一個全新的選品技巧呢?
第二點:輔助決策,提供信息
輔助決策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做用戶引導,簡單來說就是幫助用戶找到所需商品,儘快完成交易。
在這個過程中平臺會提供相對應的輔助信息來給用戶做參考和決策,最常見的案例就是我們在搜索一個keyword進入到一個listing的內頁之後,在內頁的下方平臺會進行智能化的匹配。
平臺的最終目的就是就是輔助決策,提供相對應的客戶最想要的輔助信息,幫助客戶儘快的做出決策。這邊有一個「平臺思維」在裡面,平臺只會想著辦法留住客戶,成交客戶,而至於客戶在哪一家產生最終的購買,對於平臺來說是不care的。(當然低質量的產品早就被算法所pass掉了,也不會出現在平臺的推薦範圍之內)
第三點:提升搜索體驗和搜索質量
搜索體驗的提升來源於平臺有多麼懂用戶,最常見的案例就是我們在平臺檢索的時候打錯字,在這種情況下平臺依然可以給我們檢索出我們真正想要的產品。包括歷史搜索詞的展示頁面。
包括我們的前臺搜索頁面的側邊欄的類目搜索引導、品牌搜索引導、review搜索引導以及產品特徵的搜索引導,所有的搜索引導細節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整體的用戶搜索體驗。
包括當我們在檢索一款產品的時候,搜不到我們想要的產品,這個時候平臺也會根據數據分析模型為我們進行相關搜索的引導推薦,這本質上也是提升搜索體驗的另一種方式。
除此之外為了快速的提升用戶的搜索體驗以及檢索速度,亞馬遜平臺其實也會有「千人千面」 的算法展示,很多亞馬遜賣家會以為只有淘寶才會存在類似的算法推薦機制。
其實亞馬遜也是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在搜索很多的產品之後,亞馬遜會針對每位不同的賣家有搜索歷史記錄的展示,最大化的方便賣家找到自己曾經瀏覽過,但是並沒有購買的產品。
其實衡量電商搜索體驗的好壞,無非就是以下兩個標準:第一個是快,衡量快的標準無非就是人工完全自主輸入佔比整體輸入的比率,比率越低說明用戶檢索越快。第二個就是好,衡量好的標準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轉化、留存與復購,這個數據越好,代表著整體用戶的購物體驗越好。
本篇有關亞馬遜的電商搜索算法的細節化的拆解就給大家寫到這裡,可能相對之前的乾貨文章來說,算法類的乾貨文章會更加難理解和消化一些,但是敏哥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往往值得反覆去讀,反覆去學習和思考,後續敏哥也將在後續的文章中繼續為大家拆解更多的算法細節,施比受更有福,加油吧!
(來源:敏哥跨境記)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