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住校突然成了"花臉" 原來是隱翅蟲在作怪( 1 / 2 )

2020-12-20 中國網

  小睿被隱翅蟲灼傷後,臉上塗滿藥膏。

核心提示

每逢7-10月是隱翅蟲頻繁出沒的季節,近日有不少市民向本報反映,又有人被隱翅蟲灼傷!家住魯班路的顏女士說,她的兒子小睿在學校宿舍就多次被隱翅蟲爬到臉上,導致面部長起紅斑,疼痛難忍。昨日趕去醫院就診才知道,原來是隱翅蟲在作怪。

莫名「毀容」

隱翅蟲老往臉上爬

「9月初孩子回家時我就發現,他臉上有七八處像燒傷一樣的紅斑,面積也不是很大,當時我就去買一點藥來塗。沒想到這次回來更嚴重,滿臉都是。」前兩天,看著兒子臉上的點點紅斑,顏女士很是心疼。顏女士的兒子小睿是石埠中學的一名學生,平時住校,放假時回家,誰知近日卻在宿舍遭到隱翅蟲不斷「騷擾」。

說起如何被隱翅蟲灼傷的,顏女士表示兒子並不知道,都是「睡覺起來就發現了」,而且小睿剛開學的時候就被蟲子「咬」過。16日早上,顏女士接到兒子的電話說,自己的臉又被蟲子「咬」了,很痛很辣,希望母親向班主任請假好去醫院,她這才重視起來。到了醫院才知道,原來兒子臉上這些紅斑是隱翅蟲留下的。

小睿說,他們宿舍一共住有12個人,另外還有三四名舍友也被隱翅蟲所傷。

防不勝防

這蟲為何這麼厲害

顏女士告訴記者,之前她根本沒有想到作惡的會是「傳說中」的隱翅蟲,還以為是蜘蛛之類的昆蟲。她還給兒子買了一些花露水、殺蟲劑,並吩咐兒子帶回宿舍進行噴灑殺蟲,睡覺時也噴上花露水,並且還要放下蚊帳,誰知小睿還是一再被弄傷。

當記者問及顏女士是否知道隱翅蟲時,她表示知道,但是並不清楚被隱翅蟲灼傷後會有什麼樣的症狀,對如何防治隱翅蟲也缺乏相關的知識,被灼傷後也不知道怎麼去治療。這次帶著小睿去醫院治療後情況才有所好轉。

醫生提醒

發現有蟲應謹慎處理

隱翅蟲灼傷會出現什麼症狀,廣大市民又該如何防治?記者就此採訪了區婦幼保健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韋燕兵。韋醫生告訴記者,隱翅蟲是一種甲蟲屬昆蟲,分布於世界各地,常在草木或者石頭下,以7-10月份活動多,有向光性向高飛行習慣,晝伏夜出,在燈下飛行,體內有一種強酸性毒液。當人體拍打將蟲體擊傷時,毒液就會汙染皮膚,可引起急性皮炎,疼痛劇烈,重者可出現全身反應。

隱翅蟲灼傷的臨床表現為皮損為紅斑、膿皰,呈條狀、點狀或針狀,類似鞭打後感染所致的形態,表面有膿包,多發生在顏面部、頸部、上下肢及軀幹部。少數皮損範圍廣。炎症較重者,常伴頭痛、頭暈及發燒等全身症狀,或淋巴腫大,一般1-2周痊癒,愈後遺留色素沉著或減退斑。

韋醫生特別提醒廣大市民,7-10月是隱翅蟲頻繁出沒的時期,醫院每天也會接診1-2個這樣的病例。市民應注意環境衛生,消滅蟲體,裝置紗窗紗門防止昆蟲飛入。發現有蟲子接觸人體皮膚時,切勿在皮膚上直接將蟲拍死,可嘗試吹飛。不慎被隱翅蟲灼傷時,如果症狀輕,只是紅斑,無膿包無膿瘡滲出,可以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如果症狀較重,可口服糖皮質激素或者使用抗過敏藥物對症治療。(記者馮耀華 實習生 羅琮竣 文/圖)

相關焦點

  • 兒子住校突然成了"花臉" 原來是隱翅蟲在作怪(圖)
    兒子住校突然成了「花臉」 原來是隱翅蟲在作怪秋季是隱翅蟲頻繁出沒季節,醫生提醒市民注意防蟲昨日趕去醫院就診才知道,原來是隱翅蟲在作怪。莫名「毀容」隱翅蟲老往臉上爬「9月初孩子回家時我就發現,他臉上有七八處像燒傷一樣的紅斑,面積也不是很大,當時我就去買一點藥來塗。沒想到這次回來更嚴重,滿臉都是。」前兩天,看著兒子臉上的點點紅斑,顏女士很是心疼。
  • 睡覺壓死蟲子醒來背部疼痛出現糜爛 原來是隱翅蟲作怪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張舒姍) 隱翅蟲皮炎是夏季常見的皮膚病。患者皮膚接觸了隱翅蟲後,皮膚紅斑和糜爛,往往伴發明顯的瘙癢和疼痛,需要及時就診和規範治療才能治癒。
  • 隱翅蟲來襲 宜昌半個月2000多人「中招」(圖)
    「長陽被隱翅蟲所傷的人扎堆就醫,近一個月以來醫院已治療400-500人。」近期,這樣一則消息被市民口口流傳,引起廣泛關注。16日,記者調查發現,隱翅蟲皮炎患者在長陽當地確實增加不少。自今年8月底起,全市各地醫院接診的隱翅蟲皮炎患者均不同程度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大半個月來已有2000多市民受傷。
  • 一覺醒來半邊臉花了 原來是隱翅蟲惹的禍
    ­  4月20日,175醫院接診了今年入夏以來的首例隱翅蟲皮炎患者。家住薌城區的嚴女士4月18日早上起床時,突然發現自己額頭、右眼眉毛下方、右側臉頰一陣陣火辣辣的疼。起初,她只在家裡用藥膏簡單處理了一下。誰知,病情越來越嚴重,她連忙上醫院就診。­  175醫院皮膚科主任錢江檢查診斷,是隱翅蟲惹的禍。
  • 湖口9歲男孩被隱翅蟲咬傷,千萬不能直接拍死它!否則....
    上周,湖口殷女士發現兒子臉上突然起了個「紅疹子」,孩子說癢忍不住拿手抓,第三天皮膚就開始潰爛,經過詢問,兒子說那天睡覺有隻蟲子爬到臉上,順手把蟲子拍死了,第二天臉就紅了,緊接著發癢、潰爛,抓過傷口的指甲碰到眼角
  • 以為是女兒結果生了兒子,「女翻男」太突然!到底是誰在作怪?
    導讀:以為是女兒結果生了兒子,「女翻男」太突然!到底是誰在作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以為是女兒結果生了兒子,「女翻男」太突然!到底是誰在作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隱翅蟲叮咬怎麼辦?
    中醫稱隱翅蟲皮炎為翅蟲瘡,屬於祖國醫學的「蟲毒傷」範疇。是皮膚接觸隱翅蟲毒素引起的一種炎症反應。臨床主要表現為在身體露出部位突然發生的條索狀,斑片狀或點狀紅斑,表面水腫糜爛,上有密集的水皰,丘疹或膿皰,灼熱,疼痛。隱翅蟲分布全世界,種類很多,目前已發現250種以上,其中以毒隱翅蟲致病者最多見。
  • 隨手掐了隱翅蟲,一覺醒來脖子紅腫
    瀏陽網6月8日訊(記者 張永紅)掐掉5隻隱翅蟲後,脖子紅腫了5月31日晚,曾小洪回到他租住的門面房內休息。喝了些酒,有點醉意的曾小洪脫掉上衣躺在床上睡了。「突然感覺手臂上有些癢,開燈一看,原來是蟲子在爬。我隨手就去掐它,一共有5隻。」曾小洪說,掐掉蟲子之後,他沒有起床洗手,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 隱翅蟲的宣傳
    多數細長,體小,一般不到3公釐(或1/8吋),最大不超過25公釐(1吋)。鞘翅短而厚,後翅發達,飛時能迅速從鞘翅下展開,飛行後靠腹部和足的幫助疊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受驚時,舉起腹端,向敵害射出難聞的霧液。幼蟲無翅,形似成蟲。有些大型種類有美麗的黑色和黃色,像胡蜂;有的外形和行為均像兵蟻。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每到蚊蟲泛濫之際,在朋友圈裡就經常能看到某市民被隱翅蟲咬傷或拍打後導致皮膚潰爛的新聞。很多人被這種殺傷力巨大的蟲子嚇得不輕,在野外遇到陌生的蟲子都不敢處理。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真如傳聞中所說的那樣拍不得嗎?什麼是隱翅蟲隱翅蟲蟲體細長,長約0.3~2.5釐米,形如螞蟻,整個身體由黑黃二色相間組成。「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隱翅蟲又來 毒液會傷人
    隨手驅趕蟲子脖頸起紅斑 陳先生今年30歲,9月6日晚,他在朋友家中做客時,突然發現有隻小蟲子飛落在脖子上,因擔心蟲子有毒,他小心翼翼地用手驅趕蟲子,隨後蟲子就掉落在地上,還能爬動,因此就沒多在意。「當時就怕蟲子有毒,不敢拍,只是輕輕用手趕,沒想到還是中毒了。」市民陳先生介 紹說,次日早晨脖子就出現了紅腫,有明顯的刺痛感。
  • 隱翅蟲上身長膿包 遇到隱翅蟲在身上怎麼辦
    中秋小長假,劉先生帶家人出門遊玩,隨手拍死一隻落在身上的飛蟲,誰料蟲子裡的液體腐蝕了他的皮膚,長出一道長2釐米長的膿包和紅斑。昨日,他就醫後才得知這種是隱翅蟲,碰上皮膚千萬不能拍,只能吹走。  38歲的劉先生家住後湖,15日一大早就開車帶家人到近郊一處農家樂遊玩。
  • 「隱翅蟲」毒液可致命?(組圖)
    網傳隱翅蟲傷人不可信  華西都市報:「隱翅蟲有毒液,拍了就死定了」微信上瘋傳的信息並不屬實。  上周六,家住城南的李女士微信裡出現一條「隱翅蟲有毒液,拍了就死定了」的帖子,恰好又發現一歲兒子樂樂的左腳腫了一大片,連忙發微信求鑑定,結果只是被蚊子咬兇了,虛驚一場。那麼,隱翅蟲是否真的有網帖中所說的那麼可怕呢?  「隱翅蟲的體液是強酸,如果把蟲子拍死,PH值在1左右的強酸體液就會流出來,引發皮炎。」
  • 女孩公園跑步被隱翅蟲咬傷 今年隱翅蟲提前活躍
    他表示,一般在8—10月份才是隱翅蟲傷人高發期。通常情況下,雨後悶熱天氣,隱翅蟲出沒較多,但涼爽天氣同樣有隱翅蟲出沒,這個季節被咬傷也不奇怪。記者了解到,被隱翅蟲叮咬後的症狀會明顯區別於一般蚊蟲叮咬,若叮咬眼瞼或外陰部位,那麼腫脹會很明顯,典型症狀為條索狀、斑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 「被隱翅蟲叮咬的感覺,也明顯與蚊蟲叮咬不同。」李升祥表示,被隱翅蟲叮咬常伴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
  • 如何預防隱翅蟲
  • 頭暈目眩,原來是耳朵裡的「石頭」在作怪!
    頭暈目眩,原來是耳朵裡的「石頭」在作怪!耳石症發作時,患者多於起床或頭轉動時突然感覺到持續數秒鐘的眩暈,主要是睜眼時,周圍物體在旋轉,閉眼時,感覺自身旋轉,而有別與頭暈和頭昏。
  • 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
    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別稱影子蟲、青腰蟲等,網傳其毒性很強,但專家就指出隱翅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毒,怒拍隱翅蟲後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用一些鹼性的液體清洗皮膚就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被隱翅蟲咬了怎麼辦吧
  • 隱翅蟲致命?謠言還是事實?
    毒隱翅蟲是甲蟲的一種,屬於昆蟲綱、鞘翅目、隱翅蟲科、毒隱翅蟲屬。該蟲狀若螞蟻,體長約0.5~1.0cm,鞘翅很短,腹部全裸,乍看象沒有翅膀,故名「隱翅蟲」,又稱「影子蟲」。隱翅蟲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已知有 58500 多種,能引起皮炎的叫毒隱翅蟲,全世界只有20種,中國僅知三種,即黃足毒隱翅蟲、黑足毒隱翅蟲(又名塔毒隱翅蟲)和奇異毒隱翅蟲(又名梭毒隱翅蟲)。
  • 隱翅蟲毒液是「兇器」 夏季如何防範「蟲蟲襲擊」
    據他回憶,前一天晚上,因為加班夜宿辦公室,朦朧中感覺有蚊子便拍了幾下,沒想到就成了這樣。據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介紹,小段極有可能遭到毒隱翅蟲「襲擊」,引發了「隱翅蟲皮炎」。前不久,小段像往常一樣在單位加班,正在寫文案的時候,突然感覺脖頸處有東西在「爬」,「以為是蚊子,就用手隨便拍了幾下。」小段回憶,這一怕不要緊,第二天起床後,脖頸處莫名地長了一片片紅斑,並伴著輕微的癢痛感。  經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何迅的診斷,初步推斷小段是遭受了「毒隱翅蟲」的「襲擊」。何迅告訴小段,他的病情並非是咬傷,而極有可能是毒隱翅蟲的毒液所致。
  • 媽媽到寄宿學校看兒子,孩子反應令人鼻子一酸,網友:別太早住校
    其實,「住校還是走讀」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響,有的孩子住校以後各種不適應,成績也下滑,也有孩子反而更喜歡住校生活,離開父母成長的更快。關鍵在於父母在什麼時候送孩子去學校,不適應是孩子「過早寄宿」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