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北農「豬圓環病毒2型滅活疫苗(DBN-SX07株)」產品技術轉讓啟事
大北農集團「豬圓環病毒2型滅活疫苗(DBN-SX07株)」於2011年5月獲農業部新獸藥註冊證書(證號:(2011)新獸藥證字28號); 2012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號:2012-J-203-1-01-D06);疫苗種毒及製備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武大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武大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01-10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農業大學獲3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月4日上午,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濟南召開,對獲得2018年度國家和山東省科技獎勵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進行表彰獎勵。山東農業大學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獲得3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開創了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工作新局面。
-
江蘇豪森藥業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月9日,「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江蘇豪森藥業繼澤菲(通用名: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項目後,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今年的獲獎項目是「抗精神病新藥奧氮平及其製劑的研製和應用」。 江蘇豪森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經過19年的持續穩健的發展,已成為集化學、生物藥物研究,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合成,製劑生產和產品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創新型醫藥集團。
-
【關注】創業十五年後,大北農疫苗產業定出哪些「小目標」?
1月19日至20日,大北農疫苗科技產業創業十五周年紀念大會在濱海之城福州隆重召開,來自全國500餘位行業專家、政府領導、養殖集團、大北農員工以及媒體代表人齊聚,共賀大北農疫苗科技產業創業十五周年、共探大北農疫苗科技產業未來發展之路。豬場動力網記者受邀全程參與報導。
-
大北農動物疫苗研發基地在北京大興落成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範曉男)我國動物疫苗行業一個重要的研發基地--大北農(大興)科技園日前在北京大興區正式落成。「動物基因工程疫苗北京市工程實驗室」「北京市畜禽生物製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時揭牌。 大北農(大興)科技園佔地面積73畝,投資近5億元,擁有行業最大的動物實驗大樓、專業的疫苗研發大樓、理想的中試生產車間大樓。
-
大北農:公司疫苗業務方面科研能力強
原標題:[公司]大北農:公司疫苗業務方面科研能力強 大北農
-
西南交大這項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紅星新聞記者獲悉,西南交通大學主持完成的2個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何川教授主持的「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王開雲研究員主持的「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罕見「帽子戲法」:82歲教授三獲國家科技一等獎
原標題:罕見的「帽子戲法」:南理工82歲教授三獲國家級科技一等獎在足球比賽中,「帽子戲法」通常是一名球員單場比賽內攻入三球的別稱。在科技界的最高「賽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82歲教授王澤山,便罕見地上演了「帽子戲法」。
-
西南交大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熊筱偉)1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名單,西南交通大學何川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東南大學孫忠良院士去世 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孫忠良院士曾獲「獻身國防科學事業榮譽證章」、「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曾擔任國防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原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原總裝備部某專家組專家。人們都知道孫院士做的是大事,但是由於工作內容的特殊性,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幹什麼的。人們眼中的孫院士一直精力充沛、和藹可親。他永遠元氣滿滿,永遠不知疲倦。
-
啟航新徵程、揚帆再出發——兆豐華生物科技「前世今生」那些事兒
為了做強做大動物疫苗產業、助力養殖戶抗擊疫情,也為了明確團隊核心發展方向、提升企業影響力,大北農疫苗產業旗下三廠一中心(福州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牧豐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及大北農動物醫學研究中心)正式重組為兆豐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全行業的養豬人士一起攜手抗擊疫情,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
大北農豬腹瀉二聯活疫苗上市啦
在這天,由福州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州大北農」)主辦的2015年豬腹瀉二聯活疫苗新品發布暨藍耳病防控新進展大會在福州閩江世紀金源會展大飯店舉行。福州大北農張淵魁總經理致辭福州大北農張淵魁總經理在致辭中介紹了福州大北農的基本情況,並提到福州大北農的宗旨是致力於創建全球品質與服務最好的疫苗企業
-
大北農超6億元擴張擴飼料及疫苗業務
【財經網(博客,微博)專稿】記者 李書成 大北農(002385.SZ)2月27日晚公告了七項投資計劃,擬投資3億元建設動物疫苗基地、3.18億元擴充飼料產能,並以1387.5萬元增資上海偉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我國首條高鐵運營12年,乘坐率很高,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國高速鐵路的基本速度至少要達到250 km/h,最早達到這個速度的是2003年建成的秦瀋客運專線,但是,這個速度只是一條入門級的高速鐵路,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裡/小時的高速鐵路是京津城際鐵路,於2008年8月1日開通,正式開啟了中國高速鐵路的新時代。
-
上海交通大學未來媒體網絡團隊再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年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上海展覽中心隆重舉行,表彰為上海科技創新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項目。上海交通大學未來媒體網絡協同創新中心王延峰教授領銜團隊完成的《4K超高畫質電視直播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西南交大科技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西南交通大學何川教授主持的「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西南交通大學王開雲研究員主持的「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10日訊(記者 陳淋)
-
北京連續三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本次大會上,北京主持完成的69項成果獲獎,含一等獎6項、二等獎63項。其中,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主持完成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項目獲唯一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自2016年以來北京第三次斬獲該獎項。
-
雲陽人何川、魏輔文分別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15時30分訊(記者 趙鐵琥 通訊員 何競嘉 段斯斯)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獲獎者中有兩名重慶雲陽人——何川、魏輔文,且兩人還是同班同學,均系雲陽中學1980高1班學生。
-
福建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 特等獎一等獎各1項
7項獲獎成果中,我省主持完成的項目有3個:福州大學陳道煉等人完成的「高頻環節逆變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林文雄等人完成的「高質量晶體元器件和模塊與全固態雷射技術」、福建農林大學尤民生等人完成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蟲災變機理及其持續控制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