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濤的育學園
聽過不少人有這樣的疑惑:
「我家孩子比較內向,在集體裡總是形單影隻,不願意和小朋友親近,說話也晚,看起來發育似乎也比較其他孩子慢。
所以,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自閉症孩子的很多生理功能是正常的,但是卻好像和這個世界失了聯,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看起來近在咫尺,心卻和家人與外界離得很遠很遠。
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簡單來說,自閉症孩子的表現一般有五個「不」:
不看,孩子不愛看人,和其他人很少或沒有視線交流;
不語,和其他人很少或沒有語言交流;
不指,和其他人很少或沒有動作交流、互動;
不應,面對互動等沒有回應;
不當,一些行為舉止特別刻板或者興趣愛好特別狹窄等。
具體一點,自閉症孩子的表現又非常綜合,不是依靠單一的症狀就可以定論的:
孩子的情緒特別容易失控,明明去的是很高興的場合,做的是應該很開心的事,卻大發脾氣、又哭又鬧,問為什麼,也不願意說……
孩子很少跟其他小朋友互動,也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可以自己靜靜地玩很久,總是顯得不合群……
每次叫孩子的名字,他好像都聽不見一樣,明明很大聲吼了,可還是沒有任何回應……
也可能總是表現得很興奮,不管在哪兒,一天都晚都要到處跑來跑去,追都追不上……
自閉症兒童與普通發育兒童,在早期社交語言發展中的區別如下:
作為家長,自閉症是否可以儘早自查?
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研究者通過觀察發現,以下特徵可以作為自閉症早期預警信號:
如果孩子出現以上任何一項表現,家長應該儘快送孩子往專業機構進行自閉症篩查評估。
另外,也可以使用以下簡易嬰幼兒自閉症篩查量表,進行快速篩查。
家長自行篩查後,最終真正的兒童自閉症診斷,只有在醫院中具有相關專業資質的醫生才可以進行。
在《ADOS自閉症行為觀察診斷量表》中,最小的診斷月齡為12月齡。
但要對一兩歲甚至更小的孩子觀察有無自閉行為的異常,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所以,定期帶孩子接受保健科的全面體檢是十分重要的。
孩子確診了不是自閉症,但是孩子在一些行為上的表現的確與自閉症相似,說明孩子在這些方面還是薄弱的,需要及時幹預和引導,使其儘快回到正常的水平。
對於已經確診為自閉症的孩子,要正確看待孩子在當前發育水平中的不足,及早進行必要的幹預和引導,而絕對不是逃避。
家長應接受醫生和治療師給出的治療方案,根據孩子的年齡、分級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進行幹預和治療,以便能夠最大程度地改善孩子的情況,能夠更好的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 《與你同行:自閉症兒童家長必讀》鄒小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