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化為現實 全國政協委員縱論中國職業教育

2020-12-14 國際在線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許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晗、王蕾):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要以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讓更多青年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這凸顯中國政府大幅提升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之大也前所未有。中國目前的職業教育狀況如何?為什麼要高度重視現代職業教育?如何提升職業教育水平?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一些委員給出了相關建議。

「現在很多家長並不願意讓孩子去考職業高校,因為他們覺得那些工作都是技術活,俗話叫累活、力氣活,覺得得不到認可,並且覺得學歷方面也沒什麼競爭力。」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職業學校老師的看法充分反映了當前中國職教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即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此外,雖然近年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已取得很大成績,但仍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關注職教領域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許玲表示:「我們從供給方的自身,也就是職業教育培養的角度來說,職教質量是不均衡的。比如現在職業教育的層次重心還比較低,跟產業結構對高素質技能型勞動力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還比較差等。」

據統計,2018年中國有職業院校1.17萬所,在校生超過2685萬人,在現代製造業、新興產業中,新增從業人員有七成以上來自職業院校。另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介紹,全國就業人員有7.7億,其中技術工人佔就業人員的比重約佔到20%,高技能人才只佔約6%。特別是中國的高級技工佔比僅為德國、日本等工業強國的一半,無法支撐中國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跨越的目標。大力改革和發展中國的職業教育,以不斷適應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實施方案》,被業界稱為「職教20條」。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明確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認為,完善職業教育高考對職教發展有重要意義。蘇華說:「職教高考落實好了,也就是說像中等職校的學生能報考應用型的本科大學,就像普通高中的學生報考本科院校一樣,錄取比例能夠達到40%甚至45%,那時候職業教育的春天,就是真的來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要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加快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改革高職院校辦學體制,提高辦學質量。對此,許玲表示,希望中國的職業教育領域裡也能出現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具有標誌性的好學校。許玲說:「我們現在要建立標準,比如說『雙師型』的師資標準,有合格的師資,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學生。對於培養學生,我們也做了明確的規定,比如說『1+X』證書,要以國家資格框架標準的形式固定下來。第二,如何讓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之間形成一個平衡,必須要由企業來參與,這個機制也正在構建中。」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

在職業教育中如何加大產教融合,政協委員們還建議借鑑國外經驗。蘇華說:「像德國等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還是前店後校,而我們國家企業的積極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總理在工作報告當中也講到要大幅減稅,我們想把這個減稅降費政策用到我們校企合作當中,鼓勵企業充分發揮作用,調動企業和職業院校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央財政將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地方財政也要加強支持。對此,中國財政部長劉昆近日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將為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安排專項資金2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6%。

中國政府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規劃和舉措讓社會各界都看到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光明前景。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湘江實業公司董事長馬國湘認為,技術人才在中國擁有廣泛的市場。馬國湘說:「現在我們接受職業教育的群體比較小。我們到一些職業教育做得好的地方去學習,特別是德國,他們的比重確實是倒過來的。但是我相信在我們政府的重視下,以後(中國職教群體)的比例也會不斷增加。我招人的時候大多數是關注他求職者的實際經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歐盟使團前團長楊燕怡大使說:「這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要三百六十五行人才薈萃,一定是三百六十五行都要受到尊重。改變命運不一定非得當白領,就是說你可以當大工匠,在歐洲是這樣,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一位來自職業高校的畢業生說:「我有關注『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關於職業教育改革有很多相關的政策,可以往上考,考了本科之後,現在政策這麼好,以後自己就業肯定也沒有什麼問題,我對自己的未來信心蠻大的!

相關焦點

  • 借世賽契機提高認同感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
    2021年,上海將舉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中華職教社專職副主任胡衛建議以此為契機,放大舉辦世賽的帶動和溢出效應,進一步推動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以打造技能金牌大國,促進建設職業教育強國。    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2017年10月,中國上海成功獲得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的主辦權。
  • 「我第一學歷就是技校畢業」——政協委員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題:「我第一學歷就是技校畢業」——政協委員為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支招」新華社記者劉慧「對職業教育我發個言,確實我還有點發言權。」許玲委員發言剛完,郭躍進委員馬上接過話茬。聽到這裡,幾位委員放下手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抬起頭看向他,微微一笑。「我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所處階段決定了國家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決定了職業教育的導向是面向就業。」來自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的許玲委員說,把國家需求和個人需求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
  • 全國政協委員張玉清:試點職業本科 培養「大國工匠」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新餘學院院長張玉清做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談現代職業教育「人才鏈」打造、發展「校-企-企合作」模式等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新餘學院院長張玉清做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人民網 時雨 攝) 試點職業本科 打造暢通「人才鏈」 在張玉清看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定包括職業培訓、中等職業教育、高等專科職業教育、高等本科職業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從培訓一直到碩士,形成暢通無阻的「人才鏈」。
  • 全國政協委員薛亮:關於貧困地區兒童教育啟智的思考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薛亮  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袁思陶) 5月23日,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文藝界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書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薛亮接受新華網專訪,就貧困地區兒童教育啟智的問題提出建議。
  • 住冀全國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住冀全國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體現委員擔當 發揮委員作用 圍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決策部署獻計出力河北新聞網訊(記者薛惠娟、高原雪)連日來,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住冀全國政協委員分別在各自界別組參加小組會議,認真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並著眼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 無錫市政協委員江陰聯繫小組調研江陰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無錫市政協委員江陰聯繫小組15日上午調研了江陰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無錫市政協十二屆委員會主席貢培興,無錫市政協委員江陰聯繫小組組長、江陰市政協主席薛良,江陰市政協副主席張英毅、陳興初一行實地視察了江陰中等專業學校數控車間和學生創業園建設情況。
  • 政協委員質疑中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
    政協委員質疑中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 2005年01月14日13:39:33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謝克昌在1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撰文認為,在中國現行教育體系中,英語教育地位的過於顯赫已對人才培養和選拔等眾多方面產生了
  • 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
    今年的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領銜,10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提案一經提出,很快得到了眾多全國政協委員的積極呼應,聯名為孩子健康成長鼓與呼。吳志明持續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他說,「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中小學生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他表示,多年來,雖然國家和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實際上孩子們的負擔還是「愈減愈重」。
  • 全國政協委員提案:高考可用古漢語替代英語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 資料圖  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在接受人民政協網訪談時再次提出「高考不一定非考英語」的這一觀點,因為這是一種
  • 全國政協委員劉春平《關於組建「中國應急科技大學」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防災科技學院副校長劉春平帶來《關於組建「中國應急科技大學」的建議》。其中提到,中國消防救援學院、華北科技學院和防災科技學院三校分別立足消防救援、生產安全和防災減災,辦學理念相同,具有很好的融合基礎。
  • 全國政協委員、西昌學院賀盛瑜院長參加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大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2019年3月3日至3月13日在北京舉行,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教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第二次進京參加了此次盛會。
  •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
    一年前,新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中國印刷博物館館長孫寶林如是說。    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孫寶林表示:「一年來,作為新一屆政協委員的我一直在不斷學習、調研、思考,因為全國政協委員是要站在國家層面去思考問題的,這也讓我重新思考如何在當下傳承印刷文明,並以我們的行業服務大眾。」
  • 全國政協委員鄭鈜:加強學科建設 大力培養複合型應急管理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鄭鈜:加強學科建設 大力培養複合型應急管理人才 2020年05月25日 20: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華夏 曾江 字號 內容摘要: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一)
    目前,她擔任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社會服務與科研處副處長、機械製造專業教授,民革佛山市委會副主委,佛山市政協常委、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作為一名高層次人才,劉建萍不忘社會責任,懷著一份回報社會的感恩之情和家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社會的改革發展結合起來,讓工作、生活更有意義。
  •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CEO丁磊: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全國兩會報導丁磊自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執行長丁磊已連續三年累計提交24份提案,涉及食品安全、電商扶貧、製造業升級、個稅改革、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
  • 住津全國政協委員赴陝西省考察
    人民政協網天津9月21日電(記者 張原)9月20日,住津全國政協委員召集人、天津市政協主席盛茂林率領住津全國政協委員一行赴陝西省考察。委員們將圍繞「陝西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主題開展考察,重點考察陝西省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一帶一路」文化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並結合當前開展的「四史」學習教育活動,赴延安等地學習,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強化初心使命。同時,通過考察交流,推動津陝兩地加深了解、增進友誼、深化合作,為助推兩地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麗江市委市政府顧問。湖南省政協委員,農工黨湖南省委常委,農工黨中央醫療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學科帶頭人,中國防癆協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防癆協會秘書長,湖南省預防醫學會結核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全國政協委員彭釗:國際醫學教育發展趨勢是培養全科醫生
    中青在線北京3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葉雨婷 梁璇 章正) 「全科醫生嚴重缺乏的問題十分突出。」在今天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彭釗這樣說道。
  • 香港全國政協委員共206人 佔委員總數比例超9%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聯辦副主任殷曉靜說,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共有206人——以2279位全國政協委員計算,超過了委員總數的9%。  全國政協委員、政務司前司長唐英年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港區委員的角色比較特別。在「一國兩制」下,在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的改革開放中,香港從中得益,同樣也為國家做了貢獻。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那歷史上各行各業的祖師爺到底是何許人也?
    在中國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常用此話來表明職業不分貴賤,各行各業都能湧現出足夠出色的人才。那很多人可能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俗語中的三百六十行到底指哪些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