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質疑中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

2020-12-11 網易教育
政協委員質疑中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
2005年01月14日13:39:33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謝克昌在1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上撰文認為,在中國現行教育體系中,英語教育地位的過於顯赫已對人才培養和選拔等眾多方面產生了「負面影響」。謝克昌說,長期以來,英語教育體系佔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在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進步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其教育效果與其投入是不相稱的。需要注意的是,現行英語教育體系對科學技術、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體系,尤其是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等眾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已有所凸顯。中國學生從小學開始學英語,中考、高考要考英語,大學英語有四、六級考試,進一步深造還必須考託福、雅思、GRE、GMAT、WSK等。謝克昌說,「我們要討論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學英語的問題,而是如何學,學多少,多少人應該學的問題。」

  謝克昌認為,對絕大多數最終目的是把英語當作交流工具的受教育者來說,英語是一門技能,而不是一門學問。一個中學畢業的學生,在六年以上時間裡要像學習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如果用實用水平衡量,大多數不再接受後續教育的學生,已付出的主觀努力和客觀教育資源基本上是浪費了。
  
  謝克昌尖銳地提出,英語教育的顯赫地位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分布嚴重失衡。「我國出現了『技工荒』,我們看到的卻是職業技術學校嚴重縮水,林林總總的英語培訓學校卻到處都是。」

  同時任太原理工大學校長的謝克昌說,判別人才標準不能僅看學歷或職稱的高低,更不能僅看英語水平的高低,而要看他為社會所作出的實際貢獻的大小。建立解放人才、適應社會的英語教育系統才是中國社會發展對於英語教育的必然要求。
  
  「應該明確:英語教育僅僅是整體國民教育中的一部分,不應當成為繼續接受教育和人才使用的必要條件,」謝克昌說。他呼籲,要改革各類升學考試中帶有強制性的英語考試制度和方法,給學生提供自由選擇自己社會定位的空間和可能。
本文相關內容:外語考試』 『求學論壇』 『高考情報站』 『升學考試







相關焦點

  • 委員:現行高考英語改革隔靴搔癢 解決不了問題
    觀點交鋒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關鍵不在高考 在於教育引導和資源配置做了多年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是出了名的「葛大炮」。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過分地要求學習英語 會影響母語學習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黨委書記黃德寬則認為降低英語分數對考生來說很公平,他說:「去年在兩會上我曾經提交了一份提案,是關於外語的。我一直呼籲不能把外語和語文、數學同等對待。」
  • 政協委員:學英語使中國教育質量遭毀滅性打擊
    中國網訊 英語是當今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為了加強與外部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我們需要培養大量熟悉和精通英語的人才。但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認為中國應該制定科學的外語教育戰略。
  • 政協委員徐長軍:狠抓中學教育質量 形成霑化特色教育模式
    霑化區政協委員、霑化徐澤三正骨醫院院長徐長軍  大眾網·海報新聞霑化1月19日訊(記者郭九濤 張爽 吳雪頌)「目前,霑化不少學生在小學畢業後會選擇到外地高質量學校就讀,導致當地中學教育水平發展緩慢。
  • 政協委員:苦學英語12年就為幾個考試?
    「學英語使中國教育質量遭毀滅性打擊!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深受其害,荒廢正常的學業,漢語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昨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院長張樹華的這一提案在網絡上掀起熱論。針對張樹華的觀點,不少參加兩會的委員代表也表達了同樣的憂慮。
  • 全國政協委員提案:高考可用古漢語替代英語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 資料圖  3月3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政協主席、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王新陸在接受人民政協網訪談時再次提出「高考不一定非考英語」的這一觀點,因為這是一種
  • 杭州市政協委員議教育國際化:借中國概念造世界名校
    杭州市政協委員議教育國際化:借中國概念造世界名校 2017-04-正在此間進行的浙江杭州市「兩會」上,杭州市政協委員、杭州市育才中學校長郜晏中認為,教育需要走向國際化,其中也包括民辦教育。  站在「後峰會、前亞運」的歷史新起點,杭州吹響「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的新號角。城市國際化離不開人才,自然也離不開教育。如何推動教育國際化,成為了杭州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 代表委員之聲:全民皆學 英語地位是否正常?
    代表委員之聲謝克昌委員:全民皆學,英語地位是否正常?  新華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張景勇、李柯勇)「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現行英語教育效果與其投入是不相稱的,它對科技、社科人文等其他教育體系,尤其是人才的培養和選拔等眾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已經凸顯。」謝克昌委員對我國現行英語教育體系的思考引人關注。  英語教育是否應該全民化?
  • ...創新體系中的戰略地位——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翠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轉制科研院所作為重大領域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王翠坤說,當前,中國正在邁入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轉型建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020年5月14日召開會議指出,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攻關,強化關鍵環節、關鍵領域、關鍵產品保障能力。近年來,有關部門不斷加強對轉制科研院所的支持,但轉制科研院所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 [政協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
    2000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198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1988年獲工學博士學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常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 政協委員提案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
    「健康中國」應從兒童青少年健康開始  5月25日,程紅委員代表民盟中央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視頻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表示,中國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主要指標連續20年下降,33%的兒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隱患,小眼鏡、小胖墩、小糖人和心理衛生等問題較為突出,大多與不良行為習慣、缺乏體育運動、體檢不到位等直接相關,深層次原因則在於中國尚缺乏科學系統的健康教育
  • 全國政協委員、網易CEO丁磊: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全國兩會報導丁磊自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以來,全國政協委員、網易公司執行長丁磊已連續三年累計提交24份提案,涉及食品安全、電商扶貧、製造業升級、個稅改革、未成年人保護等領域
  • 政協委員建議:開展家長教育,父母持合格證上崗
    【導讀】廣西人事考試網同步廣西人事考試網發布:政協委員建議:開展家長教育,父母持合格證上崗,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公職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 全國政協委員:改革高考英語「一刀切」制度
    「多年以來,在我國的高考中,英語是必考科目。也就是說,無論文史、理工、藝術、體育等考生都必須過英語這一關。這種『一刀切』制度越來越顯示出諸多弊端甚至是危害。」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建議有關部委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論證,科學合理地調整英語高考。
  • 政協委員:完整的未成年人法律體系應有三根柱子
    一位政協委員的法治心願  本報記者 蒲曉磊  個人簡介:王鋒,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學專業博士,中國法學會理事。  推動兩部法律修改  王鋒曾經多次談起過自己的法治心願——能夠儘快地構建起涵蓋福利、保護、司法在內完整的未成年人法律體系。  「福利是普惠性的,是面對所有未成年人的;保護是針對特殊情況需要重點關注的未成年人的;司法是事後的,一旦發現孩子有不良行為或者輕微涉罪,能夠通過有效的教育和矯治,讓他們重新步入社會。」王鋒介紹。
  • 市政協委員陳百靈:完善現行法律,突破科創企業融資瓶頸
    新京報快訊(記者 何強)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即將開幕。今日(1月12日)上午委員報到,下午將聽取十三屆市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會上,市政協委員、民政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陳百靈帶來了關於突破科技創新企業融資瓶頸的提案。
  • 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化為現實 全國政協委員縱論中國職業教育
    此外,雖然近年中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已取得很大成績,但仍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關注職教領域多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許玲表示:「我們從供給方的自身,也就是職業教育培養的角度來說,職教質量是不均衡的。比如現在職業教育的層次重心還比較低,跟產業結構對高素質技能型勞動力的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還比較差等。」
  • 全國政協委員劉春平《關於組建「中國應急科技大學」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防災科技學院副校長劉春平帶來《關於組建「中國應急科技大學」的建議》。其中提到,中國消防救援學院、華北科技學院和防災科技學院三校分別立足消防救援、生產安全和防災減災,辦學理念相同,具有很好的融合基礎。
  • 代表委員聚焦高考:有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利用高考強化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備受代表委員關注呼籲「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也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熱點。中國教育報5月24日消息:全國兩會前夕,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委員領銜,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陳義興、湛如、曹暉等55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出《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日前聯名委員人數已增至百餘人。
  • 政協委員提議:取消考研英語 加強基礎教育
    近兩年關於取消英語考試的呼聲越來越為強烈,在本屆政協會上,陝西省政協委員姚秉華就在自己的西部網博客中旗幟鮮明的提出:「『英語一刀切』的時代該結束了!」引來網友的支持和熱議。姚秉華:外國人開始都學漢語 過分強調英語還有必要嗎姚秉華在博文中說,外語教學中英語佔有相當大的比例。英語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多學一點沒有什麼壞處,但不能「千篇一律」。30年前,中國處於改革開發的初期,與國外相比,不論科學水平,還是技術水平相對都比較落後,學點外語,非常必要。
  • ...均衡發展|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熱議教育改革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提升素質教育 實現均衡發展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熱議教育改革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近日,黑龍江省、浙江省等多地推遲中小學早晨到校時間、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等政策的出臺,使公眾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如何使青少年從身到心健康成長這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