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聚焦高考:有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2020-12-14 東方網

2020年高考即將進入最後40天衝刺。

據教育部網站今年3月底公布的《關於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

目前正在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同樣因疫情延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於高考帶來了哪些建議意見呢?

記者注意到,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考話題包括了「調整高考語文比重」「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等多個方面。

代表呼籲「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

唐海龍建議,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顯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是每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同時與時俱進,統籌推進修改刑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相關條款,全面突出包括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內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

唐海龍提出:如教育部門可針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做出調整,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以部分城市為例,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英語總分均為150分,中考均為100分;上海高考、中考均為150分;深圳高考均為150分,中考均為100分。建議調整後,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唐海龍代表關於「調整語文、英語分數權重」的想法也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的呼應。

據湖南媒體長沙晚報掌上長沙官方百家號消息: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提出了《關於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的建議》。在這份建議中,劉維朝提出要構建與高考改革相配套的教育體系,改革高考考試科目設置與考核方式,並對高考錄取方式進行改革。

「同時,要改革高考考試科目設置與考核方式。」劉維朝建議,一方面,要建立「五育測評體系」,落實「五育並舉」教育方針。統一建立全國中學生「五育」在線測評系統,詳細制定《測評要求》與《賦分細則》。另一方面,調整高考考試科目及內容設置。如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採取成績等級制呈現的方式,各類高校招生錄取時設置英語等級要求;提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總分180分,其中增設30分國學(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考核;歷史學科確立為高考必選科目,歷史學應當成為所有高中學生深入修習並內化的課程。

利用高考強化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備受代表委員關注

呼籲「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也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熱點。

中國教育報5月24日消息:全國兩會前夕,民建福建省委主委吳志明委員領銜,崔玉英、邢善萍、雷春美、陳義興、湛如、曹暉等55名全國政協委員共同聯名,提出《關於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的提案》,日前聯名委員人數已增至百餘人。

除吳志明外,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副主委、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戴立益也提出,在加強和完善中考體育基礎上適時推行高考體育政策,真正落實德智體美勞「五育並重」。

除了從高考科目調整角度關注青少年身體健康話題,還有委員直接呼籲調整中高考試卷字號,以保護學生視力。

比如,全國政協委員、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我國中高考試卷一直存在印製格式不規範問題,尤其是考卷的字號特別得小,十分影響考生視力健康和發揮水平。他建議將試卷印刷格式納入到考試制度中一同管理,比如字號不低於小四號字(現多為五號字)、行間距不低於1.5倍(現多為單倍)等。「可能一個考卷會多用幾張紙,增加一些成本,可與孩子們的健康相比,多耗這幾張紙,我覺得應該是值得的。

還有代表建議在中小學強化「生命教育」,並在中高考中考查。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記者從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尤立增處獲悉,今年他帶來一份《關於強化「生命教育」在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的建議》。尤立增認為,「疫情還需要我們反思固有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一些忽視健康、忽視生命的生活方式必須做出改變。而這些,都與珍惜生命、呵護生命的『生命教育』有關」。

對此,他建議研發「生命教育」課程教材,並納入課程體系。他表示,現行課程中,中小學品德、體育與健康均有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等課程內容。但因為較為分散,難以形成「生命教育」系列性的知識體系和結構。如果能夠編寫不同學段的專用教材,開發專門課程,就能使學生形成「生命教育」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將其納入課程體系,並以之作為教學評估的重要內容。

尤立增補充稱,他建議在中、高考中考查「生命教育」內容。中高考除了選拔功能外,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導教育教學的改革。如果中高考中增加「生命教育」內容的考查,就能引導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對之高度重視。

相關焦點

  • 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突出母語優勢
    目前正在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同樣因疫情延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於高考帶來了哪些建議意見呢?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考話題包括了「調整高考語文比重」「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等多個方面。
  • 代表委員聚焦高考:有代表建議增強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優勢地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考話題包括了「調整高考語文比重」「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等多個方面。代表呼籲「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
  • 唐海龍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朱彩雲)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法國、義大利、德國、挪威、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都制定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抵禦強勢的英語入侵。」他說,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後,各部門可適時調整,加強保護母語,不宜過度突出外語。如教育部門可針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作出調整,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 高考倒計時40天,人大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高考是我國每個家庭都比較重視的一次考試,但是在高考中,最具有爭議的兩個科目就是語文和外語這兩科,有很多人認為高考中的英語比分太多,而且目前部分省市實行的新高考,高考英語和之前的考試不一樣。同時前一段時間一直爭議關於英語這科高考分數的問題,近期人大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 代表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優勢和地位!
    2020年高考即將進入最後的40天衝刺。目前兩會正在召開,我們的委員也特別 關注目前的。針對高考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委員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 有代表建議: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
    目前正在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同樣因疫情延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於高考帶來了哪些建議意見呢?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考話題包括了「調整高考語文比重」「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等多個方面。
  • 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高考語文分數權重應高於英語
    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高考語文分數權重應高於英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8 08:26:17
  • 代表提議「弱化英語考察」:調整語文和英語的中高考權重勢在必行
    當前,全國各地的中考和高考,語文和英語的總分是相同的,基本都是100分滿分或150分滿分。然而,不少老師、同學和家長都反映,英語真的沒有必要跟語文同樣分值。語文學的是母語,一輩子都會使用,理應學好、學透;而英語可能也就上學考試的時候最有用,沒有必要佔用太多的學習精力。
  • 唐海龍代表:建議調整中高考語文比重,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他建議,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顯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是每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同時與時俱進,統籌推進修改刑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相關條款,全面突出包括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內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法國、義大利、德國、挪威、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都制定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抵禦強勢的英語入侵。」
  • 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要不要在科目之間也分出個三六九等來
    但是,拿了滿分有什麼用呢,很多人就說,學了好多年英語,等到參加了工作,一個單詞都用不上。因此,我們不得不說到另一個被廣泛熱議的話題:英語要不要降低分值,甚至退出高考?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委員就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 張一一建議高考語文學科分數提高到200分
    ,長期關注語文教學民建會員、著名作家張一一建議,應大幅提高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進一步保護母語和中華傳統文化。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高考總分設置是750分的總成績,語文學科的總分和英語學科的總分都是150分。張一一建議,應將語文學科的分數提高到200分,英語學科的總分降到100分,突出母語的主導地位。張一一認為,母語所承載的文化傳統和文化信息,催生了民族自信,是一個民族獨有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母語一旦沒落,民族認同感就會降低,提高高考中母語學科分數刻不容緩。
  • ​建議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建議歷史學科確立為高考必選科目……|拾事0528
    本期是教師微筆記第90期教育拾事您將讀到10條新聞主題涵蓋:高考建議、老師考試、校長監考、坐車聽英語、勵志故事等。 他建議,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採取成績等級制呈現的方式,各類高校招生錄取時設置英語等級要求。要合理增加英語社會化考試次數,考試時間與全國夏季高考錯開,考試結束提供本次英語考試等級而非具體分數。高校依據學校和專業要求提出錄取時英語的等級標準。
  • 人大代表建議:高考語文增加30分,降低英語權重,杜絕濫用外文
    不過,全國人大代表唐海龍就提議,將改變這一現狀,中考、高考成績的語文分數權重應高於英語,至少要超出20%的比例,提出這樣的意見是為了保護母語的地位。人帶代表唐海龍還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
  • 兩會代表建議重視母語:中高考的語文總分,比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些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提高中文影響力、普及率的建議。 兩會期間,有代表建議語文高考總分應比英語高20%。
  • 兩會熱點 | 語文權重提升20%,衝到180分?
    2020年高考已進入最後幾十天衝刺。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於高考帶來了哪些建議意見呢?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考話題,比如「調整高考語文比重」「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都衝上熱搜。
  • 突出母語,調整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學渣:我們的春天來了
    因此,在2020年的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規範母語的使用,進而增強公民的民族認同感,成為了代表們討論的熱點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就建議適時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導地位。同時,要提高高考和中考語文成績的比重,突出母語的主導地位。
  • 高考趨勢:重語文輕英語?專家提建議,看來英語「主科」地位不保
    如果以上兩點能得到改善,其實英語成績也不至於如此拿不出手。可對於這樣的區域差異,需要國家從整體上加以改變,儘管早已著手,但頭小尾巴拖得太大的局面,短時間內很難見成效。這一次人大會上,唐海龍代表又提出調整中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的建議:教育部門可針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做出調整,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 重點中學校長:提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總分,降低英語學科的權重
    花大力氣學習英語的意義是什麼?時常可以聽到降低英語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分量,改變英語在中高考中的分數設置的呼聲。近日,長沙雅禮中學劉維朝校長就建議,調整高考考試科目及內容設置。近日,他提出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採取成績等級制呈現的方式,各類高校招生錄取時設置英語等級要求;提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總分180分,其中增設30分國學(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考核。
  • 人大代表建議降低英語權重惹爭議,英語不能超120分,網友:支持
    人大代表提議提高漢語在高考中的權重這幾年關於語文課改和提升高考語文權重的消息越炒越熱,但是目前尚未下定論,而在今年的兩會上,來自北京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唐海龍在發言,建議調整語文和英語在高考中的分數權重,突出我國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 「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權重」,這位校長的建議,是否可行
    眾所周知,近些年,有關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爭議不斷。有人認為,學習英語佔用時間太多,到最後還不一定有用;也有人認為,英語在高考中權重太大,影響到一些數理化好的學生升入重點大學;還有人認為,我們學習的英語實用性差,只是停留在書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