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建議歷史學科確立為高考必選科目……|拾事0528

2021-02-19 教師微筆記

每日教育拾件事,熱點裡面理事實,關注教育做實事。

——這裡是教育「拾事」,歡迎你們關注。

本期是教師微筆記第90期教育拾事

您將讀到10條新聞

主題涵蓋:高考建議、老師考試、校長監考、坐車聽英語、勵志故事等。 

建議歷史學科確立為高考必選科目


這次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提交了《關於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的建議》。他建議,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採取成績等級制呈現的方式,各類高校招生錄取時設置英語等級要求。要合理增加英語社會化考試次數,考試時間與全國夏季高考錯開,考試結束提供本次英語考試等級而非具體分數。高校依據學校和專業要求提出錄取時英語的等級標準。

劉維朝建議,提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總分180分,其中增設30分國學(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考核,加強和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著力提升中華文化自信。歷史學科確立為高考必選科目。歷史學應當成為所有高中學生深入修習並內化的課程。

學生最想看到的畫面!

高三老師集體考試校長監考


26日,江西吉安泰和縣第二中學,高三老師集體參加模擬考,校長監考。每個學科100道高考題,當場批改。

校長稱,會對成績優秀的老師進行獎勵,此舉是提高高三課堂複習質量和促進教師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高三的時候數學老師,每次大考小考都和我們一起考試(除了自己命題的試卷),考完還和我們說,這次試卷很簡單但是粗心了只考了148……

多位人大代表建議:

高考語文分數權重應高於英語


據中國青年報,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教育部門可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作出調整,使語文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也提出,應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同時將高考語文總分提升至180分,增設30分國學(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考核。

坐車聽英語:

山東一公交播英語聽力已一年

「很受學生歡迎」


高考在即,山東濟南一輛滿載著高中生的公交車每天播放英語聽力。

5月27日,山東省濟南第七中學高三定製公交車上播放英語聽力的視頻引發社會關注。山東省濟南第七中學工作人員稱為幫助高三同學複習,學生總體反饋良好,認為這樣能夠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學校與公交公司商議後,決定在定製公交往返期間播放英語聽力,將持續到高考。

農村男孩河裡苦練足球:

想踢進國足,為國爭光


巖砍香來自雲南西雙版納,是一名高中體育足球特長生。從初中開始接觸足球,從此便愛上了踢足球。

一年前,他嘗試在水中練習,發現在水中踢球不僅可以有效提高腳的爆發力,還能訓練倒勾、側勾等高難度動作。於是他開始在水裡進行各種動作的練習……

 

李杏玲代表:發揮名師輻射效應


基礎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性工程。

面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改革創新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梅縣東山中學教師李杏玲建議抓好管理,提高欠發達地區中小學管理隊伍和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服務意識;推廣經驗,發揮當地名師輻射效應,推廣目前名校長、名教師工作室的經驗引領示範作用。

這個建議可以考慮,但是名師、名校長設置成動態性的更為合適,有審核機制,也就有努力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劉希婭:

建議將寒暑假拆分為4個假期

可減少家長負擔和親子衝突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建議,將原來的寒暑假拆分為4個假期。

劉希婭認為,將寒暑假拆分,既可以減輕家長們長期監管孩子的負擔,又可以減少孩子們因長時間居家而集中產生的親子衝突。

全國政協委員:

整天刷手機的家長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


全國政協委員、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金云:許多家長也開始重視親子閱讀,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但是有些家長就是做不到,要求孩子讀書自己玩手機,整天刷手機的家長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

山西14歲男孩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

免參加中高考

8年即可獲得碩士學位


山西忻州,14歲的初二學生趙電宇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績,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

他將免去中考、高考和研究生入學考試,8年即可獲得碩士學位。趙電宇稱,剛開始只是想感受不同類型考試,沒想到會考上,很欣喜。

高三學生讚美老年機:

鬧鐘電話簡訊

其他功能不需要


5月26日,撫州臨川一中高三學生向高考發起最後衝刺,早晚自習時間過道被佔滿,每天只睡五個多小時。

大部分高三學生都有老年手機,並表示使用非常方便。

當時我用的也是老年手機,很方便的,有可以外放的收音機,可以聽廣播,還有自備手電筒。

相關焦點

  • 「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權重」,這位校長的建議,是否可行
    眾所周知,近些年,有關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爭議不斷。有人認為,學習英語佔用時間太多,到最後還不一定有用;也有人認為,英語在高考中權重太大,影響到一些數理化好的學生升入重點大學;還有人認為,我們學習的英語實用性差,只是停留在書面上。
  • 高考倒計時40天,人大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高考是我國每個家庭都比較重視的一次考試,但是在高考中,最具有爭議的兩個科目就是語文和外語這兩科,有很多人認為高考中的英語比分太多,而且目前部分省市實行的新高考,高考英語和之前的考試不一樣。同時前一段時間一直爭議關於英語這科高考分數的問題,近期人大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 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高考語文分數權重應高於英語
    多位人大代表建議:高考語文分數權重應高於英語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8 08:26:17
  • 重點中學校長:提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總分,降低英語學科的權重
    花大力氣學習英語的意義是什麼?時常可以聽到降低英語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分量,改變英語在中高考中的分數設置的呼聲。近日,長沙雅禮中學劉維朝校長就建議,調整高考考試科目及內容設置。近日,他提出降低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採取成績等級制呈現的方式,各類高校招生錄取時設置英語等級要求;提升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總分180分,其中增設30分國學(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考核。
  • 代表委員聚焦高考:有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唐海龍提出:如教育部門可針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做出調整,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以部分城市為例,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英語總分均為150分,中考均為100分;上海高考、中考均為150分;深圳高考均為150分,中考均為100分。建議調整後,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 代表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 突出母語優勢
    代表呼籲「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
  • 取消或降低英語高考權重的呼聲很高,但問題關鍵不在英語學科本身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和權重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甚至可以說出現了「一邊倒」的傾向,那就是取消英語高考或降低英語權重或改為選考科目。民眾的這種呼聲一直很高,前段時間網上出現了很多打著浙江大學教授的旗號宣稱將英語學科踢出高考的言論,最後這位教授不得不針對這種情況發布了一份嚴正聲明。對高考英語學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是每年都會有相關的提案提出,今年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的《關於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的建議》中就重點提到要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權重。
  • 高一選科||新高考選科建議,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修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新高考選科建議,一個學科最吃香一個學科易吃虧!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2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修科目;「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張一一建議高考語文學科分數提高到200分
    ,長期關注語文教學民建會員、著名作家張一一建議,應大幅提高語文學科在高考中的權重,進一步保護母語和中華傳統文化。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的高考總分設置是750分的總成績,語文學科的總分和英語學科的總分都是150分。張一一建議,應將語文學科的分數提高到200分,英語學科的總分降到100分,突出母語的主導地位。張一一認為,母語所承載的文化傳統和文化信息,催生了民族自信,是一個民族獨有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母語一旦沒落,民族認同感就會降低,提高高考中母語學科分數刻不容緩。
  • 有代表建議: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
    代表呼籲「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
  • 華語|【辯詞】高考不應該降低英語權重
    謝謝主席,大家好 誠如我方四辯與對方確認的,英語、語文、數學權重十多年來都一樣,所以無論是英語教育的問題,還是語文教育的問題,或者是英語熱的問題,都不是權重問題產生的,也必然不該由權重來解決。為此卻破壞選拔中的權重結構,非但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還會對高考本身帶來巨大傷害。這樣無異於有病亂投醫,有害無益。
  • 新高考2021及高考選科組合分析!哪些學科將由「冷」轉「熱」
    因此,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計100分,採用原始分計分。、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代表委員聚焦高考:有代表建議增強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優勢地位
    唐海龍提出:如教育部門可針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做出調整,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以部分城市為例,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英語總分均為150分,中考均為100分;上海高考、中考均為150分;深圳高考均為150分,中考均為100分。建議調整後,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 英語學科在高考改革中的權重,會越來越輕?
    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甚至曾經提出,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把中小學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這一觀點得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其實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語教育,特別是英語教育,為我國的經濟文化建設、對外交往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優秀的外語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外語教育在提高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服務於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高考改革,「3+2模式」為何保留「英語」為必選學科?答案很現實
    高考改革,「3+2模式」為何保留「英語」為必選學科?答案很現實。 、使我們的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就必須要注重英語這一科目的學習,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抓起,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掌握住英語這一門非常重要的語言,為國家以後的發展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 國外高考外語權重幾何 日本高考英語與母語等重
    北京市教委最近發布的《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降低了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英語分數從150分調整為100分。同時,英語考試社會化,一年兩次,學生可多次參加,選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該方案引起社會熱議。那麼,國外高考中外語怎麼考?佔多大權重?日常教學中外語課又是如何進行的? 日本 分值與母語、數學等高 外語對日本學生考取大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降低英語高考權重,以等級制呈現,你支持麼?
    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就已經學習英語,一直到高中都浪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去各種教育機構學習,根本原因就是在中考和高考中,英語一直與數學語文一起是雷打不動的必考科目,且分值也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高考指揮棒的威力沒有人能夠忽視。而實際上在工作中用到英語的地方很少,即便需要也可以藉助專門的翻譯軟體。
  • 2020年高考時間表定了,英語權重或將降低,卻有一個壞消息
    至於7月9日,則是江蘇省高考頗具特色的選修科目考試,上午是物理、歷史,下午則是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等四門功課同時開考。整體來看,除了考試時間延期了一個月,江蘇省今年的高考安排基本與往年無異。
  • 兩會熱點 | 語文權重提升20%,衝到180分?
    2020年高考已進入最後幾十天衝刺。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於高考帶來了哪些建議意見呢?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高考話題,比如「調整高考語文比重」「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都衝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