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對於英語學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和權重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甚至可以說出現了「一邊倒」的傾向,那就是取消英語高考或降低英語權重或改為選考科目。
民眾的這種呼聲一直很高,前段時間網上出現了很多打著浙江大學教授的旗號宣稱將英語學科踢出高考的言論,最後這位教授不得不針對這種情況發布了一份嚴正聲明。
對高考英語學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是每年都會有相關的提案提出,今年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的《關於縱深推進高考改革的建議》中就重點提到要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權重。
這麼多年來,英語在高考中的地位和權重始終是穩如泰山,這也是國家基於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性統籌考量,取消英語高考是不現實的,但可以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就像現在的一年兩考以及部分省市增加英語高考口試。
雖然取消英語高考或降低英語高考權重或改為選考科目的呼聲很高,但問題關鍵不在英語學科本身!雖然多數人都認為英語學習耗費了學生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結果卻不一定能學好,但錯不在英語這門學科。
英語跟語文一樣都是語言學科,學習語言是需要條件的。雖然我們不太具備真實的英語使用的環境,但可以創設接近真實的情景。
為什麼那麼多人發出這樣的呼聲是因為覺得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卻也學不好考不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就一個班級來說,能夠學好並考好的學生應該佔一半以上,這就已經很不錯了。
整體上來說,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主要有兩大方面的限制或局限,一是地區或區域差異,城市學生優於鄉村學生;開放程度高的地區的學生優於開放程度低的地區的學生。
對於這樣的區域差異需要國家從整體上加以改變,實際上,已經在著手改變了。強化教育的網絡信息化並爭取全覆蓋尤其是讓鄉村學生也能享受到先進開放的學習條件已經成為既定的戰略方針。
二是師資力量差異,城市教師和鄉村教師無論在教學理念,教學視野還是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等方面都存在著客觀和主觀上的差別,這需要城鄉交流進一步強化以及加大師範院校英語教育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