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6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取消或降低考試中的比重至關重要

2020-12-10 文人墨鶴

英語可以說讓許多學生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確實能給人帶來很多的機會,恨的是它在現有教育體制下固定刻板的教育方式。不可否認的是,英語在考試中是學生的一個突破點,找到竅門的同學能拿到很高的分數,不入門的同學卻無法做題、做到正常交流。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但是現有教育體制下,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像成績上一樣顯著,這就引起了大眾對英語學科存在的思考,當這門學科讓更多的學生產生反感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是否應該做出改變。

在2017年就有人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將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成選修課,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2018年、2019年,包括2020年,每年都有人提出將英語課目做出調整。

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那麼英語課目存在的初衷是什麼?

到現在我們是否還應該保持英語的比重,對於英語課目是否存在更好的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去了解並思考的。

一、英語作為近60個國家的官方語言,自然有學習它的道理。

1、學習英語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為了有更廣闊的道路。

我們經常聽到:我是中國人,所以英語成績不好。這樣的話,本是一句調侃,現在成為了許多人反對英語的一個理由。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其實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前,我們的必修外語主要是俄語,這與我國當時所處的國際環境有關,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

尤其是1978年以後,國家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正值開放時期,中國打開大門,積極與世界對接,我們需要對外交流,那麼英語作為全球通用語言的作用就體現了出來,以此為導向,英語正式成為了我們必修的外語科目,直到現在。

讓我們學習英語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多去考那些分數,更重要的原因是想要我們能有更廣闊的道路,對外交流。但是慢慢的到現在,英語得到了普及,可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並不多見。

2、閉關自守不可取,對外交流才能更好的進步。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我國在很多地方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還有很多方面落後於世界,科學的研究、醫學技術的研究、理論知識的進步等等,這些我們都需要積極與世界對話。相信有很多學生在寫論文的時候需要借鑑外國的材料,尤其是電子工程、電氣自動化等基礎建設知識。

我們需要他們的知識來豐富我們的成果,從而達到更高的理論結果,讓國家在缺少的地方繼續前進。從這方面看,英語是重要的,值得我們學習,總而言之,我們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二、降低英語比重,或許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有所幫助。

1、降低英語所佔比重,保護母語,發揚中國特色文化。

在2020年的中國最重要的會議上,就有相關人員建議調整高考語文英語分數權重,並指出:在法國、義大利、德國、挪威、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都制定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抵禦強勢的英語入侵。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後,各部門可適時調整,加強保護母語,不宜過度突出外語。

這則建議並不是沒有道理,反而正確提出了對於英語課目的處理辦法以及我們需要發揮屬於自己的文化語言。

中華文化需要我們去發揮,自古以來中華文化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漢語是我們的語言,不管是充滿魅力的文言文,還是簡明的白話文,都是語言史上的瑰寶。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其適用範圍廣毋庸置疑,但與漢語相比,作為中國人更實用且方便的還是自己的語言。發揮自己語言的魅力,就是發揚中國文化的渠道之一。

2、英語是適應時代的需求,但隨著國家的不斷富強,可以考慮降低其比重。

時代不斷要求我們學習新的東西,能與世界接軌,英語可以說是打開交流的一個鑰匙,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華文化傳播越來越廣,適當的降低英語的權重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讓我們的語言得到傳播的前提就是我們國家有足夠的影響力,在影響力達到一定地步的要求,便不必強制學生去勞神費事的學習其他語言。

或許可以考慮將英語設置為選修課,將其分數比例降低,為願意學習和想要學習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培養,畢竟在很多方面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讓英語專門化。

這種專門化並不是指大學裡分布的英語專業,而是在中小學,學生除了英語還可以選擇其他感興趣的外語。

這對整個教育考試來說都是一次大的變革,在這途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資源、 學生管理、考試分布等等。

三、學習英語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我們不能因此完全否定英語課目。

1、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學習效果並不顯著。

許多學生反應學習英語是吃力不討好,語言類學科並不像生物、化學。它需要長期的積累,語言表達上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況且英語的表達方式和漢語有所不同,很多學生找不到竅門,看似進行了十幾年的學習,實際上效果並不理想。

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又不需要出國,為什麼還要去學英語呢?

學習的成本太高,學習的周期也長,成績變化並不明顯,無法直接獲得學習的動力,看不到顯著的成績提升。

在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高考之後,若不是學習英語專業,和英語的交際大部分是四六級考試,工作過後甚至接觸不到英語交流的機會,這也是很多人反感必修英語的一個點。

2、未來的發展還需要英語,取消英語不是一個好主意。

很多網友包括學生反映並不想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但是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取消高考英語課目,英語仍是中小學必修?

俞敏洪曾對這個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高考取消英語對窮人家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損失,英語是走向世界的敲門磚。

沒錯,完全的取消英語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國際化的發展對人水平的要求更高,信息領域的研究同樣離不開英語。

若沒有統一教學,會有很多家長尋找補習班給孩子學習,但對於家庭貧困的學生來說無法承擔多餘的費用,最後和別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

我們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不對英語感興趣,如果就這樣取消這個課目,會引起更多的爭議。

四、對於英語學科,我們可以慢慢改變,採取更合適的方式。

1、將英語從必修變為選修,或者在必修的基礎上降低分數比重。

現在有許多小語種受到歡迎,很多學校支持學習小語種,並會對其專門教學,英語也可以作為其中一門學科。

很多人反映在英語上耗費的時間太多,而且並不能得到很大的進步:古板的教學方式是最容易統一的,但是最不利於學習的,改變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學習不免是一個好方法。

在必修的基礎上降低分數比重,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壓力,讓英語分值和副科相似。

2、將英語發展為一個職業,有意識的培養,和大學英語專業有所不同。

將英語學習專業化,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進行劃分,讓在其他方面有天賦的學生不過多浪費時間在英語上,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因材施教就是這個道理。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用不到還要學英語才是反感的主要原因,至於「中國人不學英語」這樣的言論與其說是抵制崇洋媚外,不如說是為自己的不會尋找藉口。

重點平衡英語和母語之間的關係,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不讓教師十幾年的教學是做無用功,這才是教學英語的重點。

相關焦點

  • 6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的英語,中國欲取消或降低其比重可行嗎?
    一、英語作為近60個國家的官方語言,自然有學習它的道理。1、學習英語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為了有更廣闊的道路。我們經常聽到:我是中國人,所以英語成績不好。這樣的話,本是一句調侃,現在成為了許多人反對英語的一個理由。
  • 學習英語為了應付考試?是否該降低英語來提升傳統文化的比重
    如果英語成績夠好,那麼將來很多工作機會都可以夠得到,但是如果英語成績不好,那麼將來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有可能連工作都沒有。因為英語很重要,所以人們都非常重視,但是這種重視指的是在教育中的刻板教育。學習英語只會死記硬背,會寫不會念,會背不會說,學習英語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 學習英語為了應付考試?是否該降低英語來提升傳統文化的比重
    如果英語成績夠好,那麼將來很多工作機會都可以夠得到,但是如果英語成績不好,那麼將來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有可能連工作都沒有。因為英語很重要,所以人們都非常重視,但是這種重視指的是在教育中的刻板教育。學習英語只會死記硬背,會寫不會念,會背不會說,學習英語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 俞敏洪呼籲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評職稱還考英語,這是很荒謬的事!他說,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說,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 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教育部回應:取消不可能,降低佔比
    結合種種,李光宇建議改變英語「高考必考,中小學必修」的地位,把英語從必考改為選考,中小學必修改為選修,提升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負擔。 對此,俞敏洪也提出了質疑,認為「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不過,俞敏洪也提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或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難度。
  • 調查顯示七成人贊成降低中高考英語比重
    根據日前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70.3%的人坦言學英語的動力是應付升學、考試,僅7.7%的人喜歡學習英語,73.1%的人贊成降低英語在中高考中的比重。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訊 據現代教育報報導,根據日前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70.3%的人坦言學英語的動力是應付升學
  • 降低英語比重,提升歷史、物理比重不行嗎?業內人士:未嘗不可
    文/小仙學姐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從我們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這一科目了,而英語在中考、高考上的佔分比重也是比較大的。總之,英語在生活中的用處並不大,如果降低了英語的比重還會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甚至還有很多業內人士也表示,把英語降為選修課這件事也不是沒有可能。對於降低英語比重這一話題,觀點不一對於是否能降低英語這一學科在學習上的比重,大家的看法也各不相同。總的來說,能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支持降為選修課,另一個則是反對。
  • 高考不應該降低英語分數佔比,而是應該取消英語考試
    如果一門學科的作用變大了,自然應該增加對這門學科的學習,明知這門學科的作用已經大大降低,仍然堅持把把巨大的資源投入到這門學科中是一種刻舟求劍的行為。大人,時代變了。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說什麼語言並不能直接決定生活水平如何,一百年前中國人說漢語,那個時候國家風雨飄搖,中國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沒有基本的安全保障。
  • 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英語將正式退出,語文王者回歸 傳統文化考試內容比重加大
    高考改革: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2013年的試題難度為標準;  2、 2016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 (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 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準;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語120分,相應的
  • 鄭強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這就對了
    學生進入初中之後,對於英語的要求更為嚴格,畢竟英語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考不好,高考成績自然高不了。在高考當中,如果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好,那麼這個學生就會擁有很大的劣勢,對成績造成的影響會很不好。浙大教授建議英語變選修,降低高考成績比重?網友直言:支持。
  • 高考取消英語,俞敏洪表示反對,網友:學了十多年,只為應付考試
    漢語從聯合國成立之初,就一直作為聯合國的官方語言存在。而且,中國代表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用的就是漢語。但最初的時候,漢語的地位一直比其它幾種官方語言(英語、法語、俄羅斯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地位低。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國際地位低,國際影響力小,不被國際社會所認識,沒有話語權。
  • 同樣是高考主科,為啥要求降低英語「比重」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中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英語和語文以及數學一樣都是主考科目,高考的時候也不例外。前些年英語在主考科目中佔的比重比較大,不過現在很多人都要求降低學習英語的比重,這種呼聲越來越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取消英語,改為選修,還是降低權重,到底哪個更靠譜?
    有人呼籲應該把英語從神壇上拉下來,有人呼籲應該持續加強,有人呼籲降低權重難度,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難分高下。前一段時間,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高考取消英語、中小學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引起熱議。其實,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也曾提出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或者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難度。最近,安徽出中考新政,從2020年開始,英語從150分下降到120分。圍繞著英語的話題,爭議總是那麼多,大家都有話說。
  • 俞敏洪:取消英語考試的建議倉促且魯莽
    中國青年網楊月攝  「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針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全面取消英語考試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學習英語已經不再純粹由國家決定了,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  俞敏洪告訴記者,即使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孩子們都有第二外語的考試。
  • 疫情下的高考、中考,可不可以取消一些考試科目?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和發展,需要一部分人對外交流,而當時英語人才匱乏,所以英語成為一門必修課程,這一普及學習,就是幾十年。但如今看來,大部分人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中考完、高考完、大學四六級考完之後,英語再無用處。
  • 「高考取消英語」?為什麼很多人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慌了
    而即將參加考試的準畢業生們卻慌了神:英語考試的比重降低意味著過去在英語上所花費的部分時間算是白費了;考試政策的變動讓考生們分心。 那麼究竟該不該降低比重甚至取消英語考試?小編覺得這事根本說不清對錯。
  • 降低英語分數在招生中的權重不等於「英語無用論」
    原標題:英語「降級」不等於「英語無用論」  北京當起「帶頭大哥」「揮刀斬英語」,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贏得叫好聲一片。與此同時,相繼傳出英語「退出」江蘇高考,山東將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的消息。
  • 6月雅思考試確定取消,取消後考生應該怎麼辦?
    6月雅思考試取消其實只差最後官宣,昨天終於發布官方公告,其實對於這個結果相信很多同學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國內很多的職業資格證考試也都進行了延期,開學的高校也幾乎都實行了封閉管理,並且國內疫情形勢還沒有完全穩定,想要在這樣的條件下復考,確實難度很大。
  • 獨家:日本英語考試比重超日語
    《參考消息》駐東京記者藍建中報導  在日本的教育系統中,英語教學也佔了很大比重。目前,日本的初中和高中6年以及大學、短期大學、專科學校多數都開設英語課,英語教育在日本主要就是指公共教育機構的英語課程。
  • 高考取消英語是短視的「有限理性」
    「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甚至比較魯莽。」針對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全面取消英語考試的建議,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學習英語已經不再純粹由國家決定了,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必然需求。(3月5日  中國青年網)  這是一種糾結的處境,也是一種尬尷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