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為了應付考試?是否該降低英語來提升傳統文化的比重

2021-01-09 碧蘭聊育兒史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覺得英語真是一門讓我無可奈何的課程,自從接觸英語之後,英語的成績開始由高到低發展,雖然對英語的喜愛並沒有達到討厭的程度,但看到一次又一次退步的成績,還是覺得束手無策。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就跟我們說英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你畢業以後,很多工作機會都英語有關。

如果英語成績夠好,那麼將來很多工作機會都可以夠得到,但是如果英語成績不好,那麼將來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有可能連工作都沒有。

因為英語很重要,所以人們都非常重視,但是這種重視指的是在教育中的刻板教育。學習英語只會死記硬背,會寫不會念,會背不會說,學習英語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正是因為這樣的教育,使得英語被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因此很多人提出在教育改革的時候要減少對英語的重視。

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我們應該改變以前那種刻板的學習方法,減少寫和背的比重,增加說和交流的比重。

不管是哪一種語言,在學習的時候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注意學習如何交流,而不是如何背誦。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關於英語的很多東西吧。

一、為什麼要學習英語?

有很多人在學不好英語的時候,都會感慨,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要學習英語?很多人在學不好英語的時候都認為學習英語是一種崇洋媚外的手段,甚至因此反對學習英語。

但其實學習英語並不是我們所謂的崇洋媚外。

1.為了進行交流,發展更好的未來

對近現代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中俄建交,我們國家推崇學習俄語。就是因為當時俄國的發展是非常快的,並且我們國家和俄國友好建交,學習了語言是一門必要的課程。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美國實力逐漸提高,中美關係日漸友好,因此我們的外語課程開始轉向英語學習。到了改革開放的時候,由於美國經濟發展迅速,科技水平高。

因此對於美國的重視以及英語的重視則更加一等,這個時候是學習英語的熱潮。也正是在這個時期,英語向全社會普及,鼓勵人們學習外語,提高自身能力。

2.為了與別的國家進行友好往來

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而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由此可見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對英語的重視。當全世界的人都用一種語言來進行交流的時候,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別是我們國家,雖然在發展中,但是一些技術以及先進的科技還是比較落後的需要和其他國家進行交流,這個時候英語就凸顯出了他的重要性。學習也是為了不斷的發展,而不是固步自封,閉關鎖國。

二、我們可以適當的降低英語學習的比重來提升傳統文化的比重

現在人們對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特別是我們常說教育要從小抓起,所以在教育方面,國學和傳統教育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但是因為學習英語,所以孩子們的時間可能會比較少,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降低英語學習的比重來留出時間學習傳統文化。

1.提高傳統文化的比重,保護母語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好多國家現在都在學校保護母語政策。其實國家將外語學習的比重降低,大力發展弘揚傳統文化。因此,我們國家也需要重視自己的母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雖然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但是比起你來,我們自己的母語還是非常重要的。積極弘揚優秀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2.隨著國家的發展,對英語的比重可以適當降低

我們最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是為了與各國進行友好交流,並且他是我們國家的,發展是比較落後的,需要虛心向其他國家學習。

而現在,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們已經是發展非常迅速的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適當降低英語比重來提高自身的發展。

我們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減少課時,並且在大學裡將英語設置為選修專業,讓學生通過自主選擇來進行英語的學習。

三、英語學習還是必要的,不能因為問題去否定英語課程

很多人覺得現在我們國家發展是非常快的,但是不能因為自身的發展破除英語的學習,仙姐因此來對英語學習進行各種挑剔,並且直接否定學習英語。

1.語言類學習的特點

除了英語以外,我們現在開設了很多小語種課程來幫助廣大學生學習語言。而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比較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學習時間長,但是成效並不明顯,英語也是如此。

特別是在英語方面,當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為了出國做準備,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學習英語的時間很長,並且成本比較高,短時間內看不到成效,人們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我們的發展還需要英語,並不能因為學習困難就否定英語

現在是一個相互聯繫的整體,並且隨著全球各地的共同發展,英語也是比較重要的,因此學習英語是很必要的。

雖然現在我們國家的發展比較快,水平比較高,但是學習英語是不可或缺的,他為我們以後的發展歷程奠定了基礎。

俞敏洪就曾經表示,取消英語學習對於出生貧苦人家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損失,這讓他們未來發展更加艱難,失去了更多學習的機會。

四、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英語學習

1.降低英語比重,設置必修為選修

我們在上面就提到可以適當的降低英語比重,那麼這樣我們都可以選擇利用選修的方式來進行英語教育。

並且由於我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是比較刻板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無法體驗到語言學習的樂趣。

將必修課程設置為選修課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並且可以選擇將必修課的分數適當降低。

2.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向職業方向培養

因為我們現在的發展中英語主要用於職業發展,因此在進行英語教育的時候可以適當地調整教育方向為職業教育,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的專業性,並且發揮部分學生的語言天賦。

選擇合適的辦法進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才能讓英語發展更專業,更有針對性。

雖然說我們現在要降低英語學習的比重,但並不能因此認為英語不重要,可以不學習。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工具,我們只有掌握了一門語言,才能在雙方交流的時候發揮用處。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學習英語為了應付考試?是否該降低英語來提升傳統文化的比重
    如果英語成績夠好,那麼將來很多工作機會都可以夠得到,但是如果英語成績不好,那麼將來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有可能連工作都沒有。因為英語很重要,所以人們都非常重視,但是這種重視指的是在教育中的刻板教育。學習英語只會死記硬背,會寫不會念,會背不會說,學習英語也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 英語:6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取消或降低考試中的比重至關重要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但是現有教育體制下,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像成績上一樣顯著,這就引起了大眾對英語學科存在的思考,當這門學科讓更多的學生產生反感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是否應該做出改變。到現在我們是否還應該保持英語的比重,對於英語課目是否存在更好的辦法解決出現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去了解並思考的。一、英語作為近60個國家的官方語言,自然有學習它的道理。1、學習英語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為了有更廣闊的道路。
  • 降低英語比重,提升歷史、物理比重不行嗎?業內人士:未嘗不可
    但英語在我們實際生活中應用到的卻微乎其微,也有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英語學得不錯,但是進入社會之後根本用不到慢慢就忘記了很多英語。針對於這種情況,社會上對於英語這一科目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之前還有一位大學教授提出來要把英語踢出高考,或者直接把英語作為學生們的選修課之一,應該讓孩子把學習的重心放在歷史上,弘揚傳統文化;把重心放在物理上,還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
  • 60多個國家的官方語言的英語,中國欲取消或降低其比重可行嗎?
    從這方面看,英語是重要的,值得我們學習,總而言之,我們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二、降低英語比重,或許對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有所幫助。1、降低英語所佔比重,保護母語,發揚中國特色文化。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其適用範圍廣毋庸置疑,但與漢語相比,作為中國人更實用且方便的還是自己的語言。發揮自己語言的魅力,就是發揚中國文化的渠道之一。2、英語是適應時代的需求,但隨著國家的不斷富強,可以考慮降低其比重。
  • 同樣是高考主科,為啥要求降低英語「比重」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中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英語和語文以及數學一樣都是主考科目,高考的時候也不例外。前些年英語在主考科目中佔的比重比較大,不過現在很多人都要求降低學習英語的比重,這種呼聲越來越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英語或從高考「下架」?網友:花費十多年只是為了應付考試
    近日,英語有可能將會從高考的必考科目中「下架」,有網友表示:花費十多年,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樣學習的必要性有多大?換句話來說,就算學英語,也不該給這個學科那麼高的比重。應該在上大學後,想走科研道路的人,學習!總之,英語就是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分數比重超過了數理化,太不合理了。為此,英語是否能夠成為高考中的選考科目,成了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問題。
  • 調查顯示七成人贊成降低中高考英語比重
    根據日前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70.3%的人坦言學英語的動力是應付升學、考試,僅7.7%的人喜歡學習英語,73.1%的人贊成降低英語在中高考中的比重。 網易教育頻道綜合訊 據現代教育報報導,根據日前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70.3%的人坦言學英語的動力是應付升學
  • D站觀點:高考是否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D站觀點:高考是否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 D站觀點:高考是否應該降低英語的比重? saintkaka22 2019-04-09 13:11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你的選擇會是什麼?
  • 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英語將正式退出,語文王者回歸 傳統文化考試內容比重加大
    高考改革:  1、高考命題杜絕繁難偏舊,基本以2013年的試題難度為標準;  2、 2016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 (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 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準;  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語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語120分,相應的
  • 高考取消英語,俞敏洪表示反對,網友:學了十多年,只為應付考試
    但最初的時候,漢語的地位一直比其它幾種官方語言(英語、法語、俄羅斯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地位低。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國際地位低,國際影響力小,不被國際社會所認識,沒有話語權。而如今,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中文,甚至來到中國工作和生活,愛上中國的美食和文化。
  • 同樣是高考主科,為啥要求削減英語「比重」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中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學英語,英語和語文以及數學一樣都是主考科目,高考的時候也不例外。前些年英語在主考科目中佔的比重比較大,不過現在很多人都要求降低學習英語的比重,這種呼聲越來越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英語到底意味著什麼?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多是為了一種可能
    其實君磊也是個英語渣渣,可以說從小到大及格次數寥寥無幾。那時候的我也是口出狂言,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學習英語?難道都是為了出國嘛?就像沈佳宜說的:「人生很多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呀」,而學習英語就是我認為最沒有意義的事情。
  • 俞敏洪呼籲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
    中國教育在線訊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評職稱還考英語,這是很荒謬的事!他說,英語在高考中的比重應該下降,比如從現在的150分降到100分。至於對「降低英語要求會不會影響中國走向國際化」的疑問,俞敏洪說,不會帶來任何影響。
  • 英語分值的降低引熱議 揭秘日本韓國英語課
    北京市近日決定高考英語滿分由150分減為100分,中考英語由120分減為100分。而從2014年起,山東將取消高考英語聽力測試。高考作為中小學教育的風向標,其英語分值的降低意味著英語對中小學生的重要性在降低。實際上,在國外很多母語是非英語的國家,在中小學教學中如何把握母語與英語的關係,一直也是個令人頭疼的難題。
  • 英語改革,應該降低分數還是改為選修?說出你的建議
    而許多鄉鎮的小學,要麼隨便一個老師教個mother、father應付一下,要麼應付都懶得應付,直接上自習或者上其他科目的課程。除了城鄉差距,各地區的英語教育差別也不少,比如甘肅,在幾年之前,高考英語考試還不包含聽力測試。
  • 你是否贊同提高語文分數,降低英語分數
    各位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你是否贊同增加語文到180分,降低英語到120分。
  • 英語要不要在高考中「下架」?網友爭議不斷,學生:就為了應付考試
    這麼多年以來,英語一直作為必修科目供孩子學習,其重要程度跟語文和數學相同,遠遠超過了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選修科目。但是近些日子,"把英語從高考必考科目中下架"的呼聲越來越高,特別是浙大鄭強教授的發言,更是把這個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 英語是否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學科中還有它的一席之地嗎?
    近日,關於高考改革的問題引起了廣大家長的熱切關注,而英語學科是否在中高考當中佔比太重也掀起了一股討論的熱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英語那些事吧!我們最初學習英語的初衷是什麼?現在英語已經普及化到每個學生家長的身邊,除了在學校所學習的英語必修課以外,部分家長還會在周末給孩子安排英語補習班來鞏固英語知識,另外還有的眾多考試當中需要英語水平達到一定水平層次,很顯然,英語已經快速地演變為應試化教育下的產物,得到卷面上的高分已經成為眾多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了。已經從本身比較純粹地去學習一門外語變成了現如今赤裸裸的功利性學習。為升學、工作以做準備。
  • 人大代表提議:高考取消英語,教育部回應:取消不可能,降低佔比
    人大代表李光宇表示,我發現現在的中小學生每天至少有1/5的時間都花在英語學習上;早讀,英語課,自習,背單詞,寫作業…… 綜合小學到高中,每個學生至少要在英語上花費5292個小時,投入了這麼大的時間和精力,但最終的效果並不理想,甚至連很多大學畢業生,都不能通過英語正常交流,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只是為了應付高考,無異於增添了孩子的學習負擔。
  • 高考該不該取消英語,網友:花費十多年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值得嗎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不認同:「我覺得取消英語考試這個建議有點倉促「學習自然科學能讓人學會道理,學習外語能讓人學會看世界」。或許有人會說「中小學英語所教有限,學不到太多東西」。但中小學正是語言學習最容易、最關鍵的當口,一旦錯過,後面再補學便事倍功半;中小學英語所學的,也是英語的基礎,基礎打不牢,後面會吃更多苦頭。「減負」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前提是宏觀、總體地減。2.從工具的角度來說,世界上92%的科研論文都是通過英語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