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關於學科權重的問題也逐漸成為教育熱點之一。
最近,「建議取消英語學科的主科地位」這樣一個話題一時引起熱議。
語文、數學、英語,作為三大主科,在全國絕大部分省份高考中作為必考科目,分數也是最多的,每門課150分。
作為三大主科之一的英語,其「地位」一直受到質疑。以至於最近「取消英語作為主科」的呼聲越來越高。
那麼筆者先給出自己的觀點:建議取消英語主科地位。
具體方案如同政史地、理化生那樣,初中必學必考,高中作為選修科目之一。也就是降低英語的學科地位,但不至於完全取消這門課。
為什麼筆者提出這樣的建議,給出以下主要原因:
1.英語的實際作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能與其主課地位相匹配。
2.英語作為主科考量,對偏遠地區農村學生不公平。
中考、高考作為檢驗一門學科學有所成與否的最關鍵體制,其學科分數構成無疑是各科學習權重的最大衡量標準。
簡單來說,學科總分的多少代表著這門課的重要性。
我們也是根據這一點來判斷英語是主科之一的。
也就是說,英語的重要性,應該與中高考分數佔比成正比。
所以,我們要判斷英語是否有繼續蟬聯主科地位的資格,主要是看其在中高考中是不是發揮了主科所應該具有的重大考量作用。
很顯然,目前英語作為主科之一,那麼它應該和語文、數學有同等重要的考量作用。
反過來說,如果英語「德不配位」的話,那就應該考慮取消主科地位。
語文作為我國本土官方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學好語文是學習所有知識的基礎。
而看起來並沒有多大作用的「文言文」部分,其實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髓之一,實用性可能不比白話文,但其非常有利於我們了解古代文化,加深我們的文學素養。每個中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學習和弘揚中華文化。
數學作為「理科之母」,它是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的基礎,本身的作用也很大。
英語的重要性真的能和這兩門課相提並論嗎?
這裡,就有很多人想要說英語真的也很重要。
譬如:學習英語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和西方先進文化作交流,吸收他們的先進經驗。學習英語可以更好地促進全球化等等。
說的漂亮!但這是紙上談兵。
意圖很美好,但我們也要考慮實際情況。
筆者想說的是:英語作為全中國學生的主要學習科目之一,當中有多少人真的能學以致用,然後與西方學者作交流,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促進全球化的?
可以說,絕大部分學生本科論文之後,基本上已經與英語「告別」了。
隨後的幾年裡,沒有學以致用的人很快就將學生時代學過的知識遺忘了。
學生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學習英語,學校和家長投入的教育資源也十分充足,如果花費了這麼多的精力,結果最後用處並不大,那也難怪有家長會質疑。
確實,英語重要;也確實,學習英語能促進全球化,與西方更好的交流等等。但它也沒必要非要作為主科之一。
剛剛已經說明,大部分人真正能讓英語發揮巨大作用的職業,主要應該是高新技術行業與外貿行業等。
這些人確實有必要著重學習英語。
所以筆者建議英語作為選修科目,而不是取締。
有人發聲:電腦軟體編程等全都是英文,不學英語怎麼行呢?
但是我們中學學的英語,和電腦編程的學術性英語,基本上沒有關聯。
而以上講的幾種行業,在大學中有專門的相關學術性英語課程,應該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另外,如果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看美劇、看英語報紙或者進口產品說明書的話,那更沒有必要把英語作為主要科目來學習了。
第二個問題是:部分農村的英語學習資源比不上城市,導致農村學生的英語水平落後。
高考作為所有學生必過「關卡」,必須公平、公正。
這就要說到一個比較實際而且尖銳的話題了。
筆者看過很多例子。
農村學生一般到初一才正式開始學習英語,而城市學生甚至在幼兒園就有老師教習啟蒙英語了。再加上城市學校的資源豐厚,農村學生在學習英語上確實沒有優勢。
如果說英語的實用性大不大這個問題很多人會忽略的話,那麼英語能不能讓所有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樣的疑慮會著實擾亂一部分學生家長的心。
雖然政府已經在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但這個問題還需要時間來解決。
畢竟部分農村孩子的英語成績不太高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其實,部分地區,對英語學科「何去何從」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中考總分由820分調整為750分。其中英語從150分降為120分。
而其他部分省市也向公眾表示削減中高考英語權重的意圖,徵求大眾意見。
但中高考改革關聯甚大,教育部門慎重對待也是無可厚非的。
所以筆者的觀點是英語在高中作為選修科目之一學習,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談。
觀點略顯簡薄,分析也不是很全面。或許有令人駁斥的地方,但慶幸的是:大家對於教育的問題已經越來越關注了。
一家之言不可取,百家取長方能進步。相信每個人盡一份心,關注公眾熱點,孩子們一定會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