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即將進入最後的40天衝刺。
目前兩會正在召開,我們的委員也特別 關注目前的。針對高考話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委員建議:應調整語文英語高考分數權重,突出母語的應有的優勢和地位!
唐海龍建議,應實施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顯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針對目前高考語文英語一樣的分數權重,建議調整後,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的優勢地位。
目前,英語在我國的地位確實太高了,分值和語文數學是一樣的,都是150分。一門外語和國語分值一樣,確實不應該。但個人認為,語文分值不必要再增加了,把英語分值降低就可以了。
為什麼我特別強調語文分值不必要再增加呢?理由如下。
第一:目前的語文教育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應試化。
目前我們的語文教育仍是以應試為主,識記背誦內容比較多,特別是新的部編教材,增加了很多古詩詞內容。學生的語文負擔比以前已經增加了很多,沒必要再繼續增加了。
我們的老師在進行語文教育時,也是以應試為主。學生考什麼教什麼,對文章的深度也不會太深挖掘。學生還是靠大量的記憶、背誦以及練習題來提升成績。
這種應試化的語文教育就算分值提高到300分,對孩子們人文素養和思辨能力的培養也沒任何意義。
所以語文分值保持現狀就行,不必要再增加了。
第二:越重視語文,我們的孩子越沒有時間去好好閱讀。
語文重在課外和課內閱讀,但目前的學生,為了學習考試,很多也根本沒時間好好閱讀。
現在的語文容量比以前增加了好多,很多孩子只學書上知識已經感覺非常吃力了。再加上一些本來非常美好的文章,需要分析解析,很多孩子對語文也喪失了閱讀的興趣。
語文必須留給孩子們大量的讀書時間,所以分值不應再提高,爭取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們,讓孩子們自由的閱讀。
第三:目前的閱讀教學,作文教學都是為了應試,難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思辨能力。
什麼是好的語文素養?就是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素質。
但看看目前的語文教育,特別是閱讀和作文教學。怎麼培養孩子們這方面的能力?
閱讀理解是有標準答案的,只要和答案不一致的都是錯誤的,難道一段話只能有一種理解和解釋嗎?
還有作文教學,從小學孩子們作文就不會真誠的表達,只會編造一些虛假的故事。沒有真話、沒有誠意是我們作文最大的毛病。
這樣的語文教育真的難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思辨能力,所以分值真的不必提高,提再高作用也不大。
第四:科技才能興國,語文很重要,但分值和數學一樣就行了,沒有必要更高。
不管語文分值再提高,我們也不可能把人人都培養成詩人作家。就算人人都成為詩人作家愛,在當今這個世界,能強大國家嗎?
發展經濟,強大自己,還得靠科技,個人認為,應當適當提高物理化學生物的的地位,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科學家,壯大我們自己的力量。
科技才能興國,未來世界一定是科技的競爭!
英語分值其實早就該降低了,理由如下:
1、過分重視英語容易培養學生崇洋媚外的思想。
2、英語的存在拉大了城鄉教育的差距。
3、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不應該和母語一樣分值。
4、很多人一生根本用不上什麼英語,不必過分重視。
所以英語降低分值是必須的,必須比語文數學分值低。
很多國家都注重對母語的保護,比如法國、義大利、德國、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都制定有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抵禦強勢的英語入侵。
我們國家目前英語的地位的確太高了,看看全國的孩子有多少在上著各種英語輔導班,很多家長更是以孩子會說英語當成驕傲的資本。所以英語降低分值勢在必行。
感謝這位委員的建議,希望國家儘快落實。我們要保障母語的地位,必須先降低英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