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馬術治療照亮自閉症兒童的「星空」:每100位兒童至少有一位!

2020-12-19 大陸馬Daluma

今天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

自閉症患兒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獨自閃爍著。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約有自閉症患者7600萬人,僅我國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300萬,其中0-14歲患兒超200萬,這意味著每100位兒童中就至少有一位自閉症患者。

與此同時,自閉症的診斷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至今,自閉症的發病原因仍然不明,治療也是世界難題。家長要帶著孩子持之以恆地進行系統科學的康復訓練,這對於自閉症患者行為問題的矯正作用不可忽視。研究證明,兒童自閉症幹預的黃金時期是1-6歲。

而馬術治療,已經被世界各國的公益慈善機構廣為嘗試,認為是一種對自閉症兒童行之有效的改善手段。

馬術治療可以穩定情緒、改善協調性

這是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專門為特殊兒童提供馬術治療時的情景。

伊麗扎2014年與兒科專家的丈夫阿里阿茲曼共同創立了Green Apple私人有限公司,專為特殊兒童提供馬術治療。她是4名孩子的母親,老二在6歲那年被診斷出患有輕度自閉症。

伊麗扎直言,當初成立馬術治療公司並不是因為兒子。她回憶,有一年她在馬場遇到了一位6歲的小女孩,因為患上腦膜炎,導致發育不良,身材瘦弱。「當我抱著這位小女孩,她靠在我身上時,當下感覺非常奇妙,難以言喻。」因為抱了一名小女孩,伊麗扎告訴自己,她必須利用馬匹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我已經是一個騎士,我知道馬對人類的價值,所以我開始成立公司,這就是開始。

就在公司成立一年後,伊麗扎的家庭出現了變化,那年就是老二確診為自閉兒的一年。

圖:伊麗扎和丈夫給參加馬術比賽的自閉症孩子們加油打氣

「孩子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就有發現一些狀況,像是兒子不與人有眼神接觸,有點過動,但因為我們從小就教導他識字,他也很聰明2歲半的時候就會閱讀。所以我原本以為不是什麼問題,但當他入學後,就遇到問題了。」伊麗扎說,在學校明顯能察覺出他的語言能力有點受損,隨著情況越來越糟,我們只好帶他去醫院做鑑定。在得知兒子是一名特殊兒童後,伊麗扎表示,她與其他家長一樣,尋求專科、職能治療師的協助,直到有一天職能治療師告訴她可以讓兒子進行馬術治療。

6年來幫助逾200患者

伊麗扎表示,馬術治療雖然早已盛行於歐洲國家,但馬來西亞目前還是處在初期階段,也有很多人沒有聽過這種治療方式。

伊麗扎說,馬匹在行走時,骨盆的移動與人類相似,因此如果將肢體不協調,不良於行的小孩放在馬上,可以刺激他們並教導他們正確的行走模式。

事實證明, 自閉症孩童能藉助馬術治療(Hippotherapy)改善他們的協調性與穩定性。馬術治療是一項將騎馬和治療相結合的治療法。而治療性騎馬(Therapeutic Riding)是指騎馬教練教授有身心障礙的騎手儘可能用正常的方式騎馬。這可以提高騎馬技巧,進而參加野外騎乘和在馬術表演中競技。此活動可以使騎乘者獲得娛樂和參與社會的經驗。

圖:伊麗扎的兒子米凱爾(中)在」馬術特殊奧林匹克「中獲得冠軍

「我們在過去的6年幫助了200多名患者,我們嘗試用有治療效用的動物,主要用於幫助孩童,因為如果小孩長大了,要轉變他們或是得到他們的配合就會更具挑戰。」

她說,雖然很多父母會對這種療法抱有質疑,但無可否認這是貼近大自然的療法。

圖:7歲的自閉兒依佔沙

伊麗扎提到一位只有7歲的自閉兒依佔沙,孩子的母親表示,依佔沙一直面對社交和語言上的障礙。「其實馬術治療的首6個月,我們沒有看到很大的轉變,但是特殊學校的老師告訴我依佔沙在學校有所改變。漸漸地我們也看到進步,但如果要達到另一個裡程碑,我們知道這還需要一段時間。」

「在他被確診之前,我們一直不明白他的動作為什麼總是很慢,不做出反應,直到有一次語言治療師告訴我,『你的孩子沒有辦法理解你在說什麼』,我才開始改變我和他溝通的方式,開始想像他的世界。他各方面的發展都較一般孩子遲緩,我們希望透過馬術治療讓他有能力照顧自己,肢體更協調,而我發現多年下來確實有所幫助。」

騎上馬後就仿佛身處世界最高處

對於一般孩童而言,自己騎馬已經很不容易,更何況是身心障礙的特殊兒童。

13歲的尼拉,在5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他的媽媽說,尼拉4年前開始進行馬術治療,在掌握騎馬的技巧後,逐漸開始進入治療性騎馬。

談到馬術治療對兒子的改變,尼拉的媽媽說,尼拉曾經很過動,但現在不會了,而且也變得更有自信。「他對馬所表達的感情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還記得他騎的第一匹馬突然離世,當我告訴尼拉這個消息時,他很安靜,很長一段時間不說話。後來他製作了一張卡片給那匹馬。作為家長,在讀那張卡片時,我是很激動的,因為意識到馬對他而言很重要。」

被問到尼拉一開始接觸馬的時候會不會感到害怕,尼拉的媽媽說,尼拉完全不怕,反而覺得騎上馬後就仿佛身處世界最高處。「尼拉去年曾墜馬,雖然花了一些時間,但他還是成功克服了。現在比賽騎的馬與當初墜馬是同一匹馬呢!我們跟孩子經歷了各種高高低低,讓正常人駕馭一匹馬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何況當你看到特殊兒童可以自信地騎馬時,那是很神奇的。」

馬術治療機構負責人伊麗扎表示:「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也有運動障礙。這對我和我們全家都是很大的挑戰。但是自閉症的孩子,如果你過於在意他做不到的小事,那你會不好過。如果你一直推動他們向前,找出他們喜歡的事物、擅長什麼,那你也會跟著他們往前。

相關焦點

  • 以琳,專業自閉症康復訓練 照亮患兒「星空」
    自閉症,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據統計,我國0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已超過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星星的孩子」,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社會性問題。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20年來始終致力於照亮自閉症患兒的「星空」,成為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 「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公益專場演出元旦開演
    為了讓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也讓自閉症兒童近距離感受藝術的魅力,大船文化在2020年1月1日攜手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為來自來五彩鹿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的200多組自閉症家庭舉辦一場主題為「點亮星空啟航童心」關愛自閉症兒童元旦公益專場演出。
  • 面向自閉症兒童家庭免費提供 中國首個自閉症兒童社交能力評估系統...
    圖註:大米和小米兒童成長中心(北京)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官方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早期康復幹預機構大米和小米公布了最新研發成果——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RSSS),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
  • 自閉症兒童治療方法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天心區殘聯組織自閉症兒童康復培訓班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近日,由天心區殘聯主辦的「愛在天心,關愛來自星星的孩子」殘疾兒童康復知識培訓班在天心區先鋒小學舉行,來自湖南、江西、廣州等地450餘人參加培訓。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兒童遊戲治療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2019世界自閉症日:讓科學之光照亮星空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全名「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組起源於兒童早期,以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和興趣狹窄、刻板性、重複性行為等核心症狀為主要特徵的發育障礙,並常常伴隨感知覺異常, 多發生在3歲以前。作為本屆論壇的一個環節,《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Ⅲ》藍皮書發布會於同日舉行。
  • 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臍帶血可以減輕自閉症症狀
    《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顯示,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到0.7%,目前已約有超過1000萬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每68名兒童就有1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自閉症降臨在這些幼小的孩子身上?全球醫學研究目前尚無法確定自閉症的病因,懷疑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 中國首個自閉症兒童社交能力評估系統面世
    (官方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早期康復幹預機構大米和小米公布了最新研發成果——RICE社交階梯評估系統(RSSS),這是中國首個針對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社交障礙研發的評估系統。  自閉症的社交能力影響著其他能力的發展,但家長、老師和幹預機構更偏重於教授自閉症兒童學業和語言,對社交技能不夠重視,因為語言和學業技能相對容易開發結構化課程,短期內容易出成效,但社交能力從評估到幹預,再到結果衡量,都有更高的專業要求。「不能因為難,我們就放棄社交這個核心或者把它放在次要位置上。」我國著名發育障礙領域專家、大米和小米研發總顧問鄒小兵說。
  • 音樂治療自閉症兒童有哪些好處呢
    核心提示: 說到自閉症,大部分的人都比較了解,因為自閉症兒童隨處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在選擇治療方法的過程中,建議大家選擇音樂治療,音樂治療自閉症兒童本身具有很多的好處,能夠讓患者更快的擺脫自閉症的症狀,希望家長們應該重視。
  • 網易公開課: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自閉症課程
    有人說,他們是「星星的孩子」,一不小心跌落塵世,而醫學專家們說,他們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自閉症兒童」,也叫「孤獨症兒童」,是極需要人們寬容與關愛的特殊群體。 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美國現今出生的兒童中大約每166人中就有一位患有程度輕重不等的泛自閉症障礙。這個比率是10年前的兩倍,大約是30年前發病率的10倍。
  • 為什麼自閉症兒童越來越多?
    我是一位自閉症兒童的父親!可能很多人對自閉症沒有什麼概念,也很少見過或聽說,但請相信,未來自閉症兒童會越來越多,至少從目前病情發展看會越來越多。每一個有自閉症家庭的幸福都會因為有自閉症患者而結束。自閉症對絕大部分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孩子時刻需要監護人,而且監護人需要很大的耐心陪伴左右。孩子的康復之路在一條看不到希望的道路上。作為一位自閉症兒童的父親,我開始思考兒子是如何成為自閉症的,當然這個問題至今是世界難題。
  • 不放棄每一位自閉症兒童,一起呵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3歲以前就可以被發現。真的沒有想到,自閉症是先天性疾病,沒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方式。積極治療仍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社會功能與生活質量。自閉症和內向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或許好多人會混淆這兩個概念。自閉症需要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幹預,可能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作為前提。作為普通人,我們應該多為自閉症家庭提供一些平等而溫馨的環境。比起疾病的傷害,小唄鴿覺得,周圍人的看法也是極其重要的。
  • 兒童自閉症治療誤區
    來源:網絡1、自閉症誤區  自閉症是一種兒童廣泛性的發育障礙性疾病。他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孤獨地閃著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小兒自閉症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治療,嚴重地會導致孩子無法融入社會,身心受到嚴重地折磨。
  • 對0至6周歲兒童自閉症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原來,為進一步做好兒童健康指導服務工作,將自閉症作為篩查重點,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今年年中,龍湖區出臺《龍湖區0—6周歲兒童自閉症免費篩查工作實施方案》,自今年7月起為轄區內6周歲以下兒童進行免費自閉症篩查。
  • 香港近7000兒童患自閉症 研究指3歲前治療最好
    研究同時發現,自閉症兒童接受針灸後,語言理解、表達能力等範疇上,有25%的改善效果。不過,另有調查發現,香港自閉症患者平均2歲10個月才確診,且往往要等1年半至2年才獲得治療,擔心錯過3歲前治療的黃金期。
  • 關愛自閉症兒童| 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有什麼症狀?
    #關愛自閉症兒童# 什麼是自閉症?自閉症兒童有什麼症狀?對於中國社會而言,對自閉症的認知與關愛剛剛起步,我們可以吸取美國與歐洲社會過去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
  • 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我甚至希望他走在我前面
    面對自己6歲的兒子童童(化名),母親白莉(化名)直言:「我甚至希望他能走在我前面……」今年35歲的白莉,是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媽媽,4年前,兒子童童確診為此病後,白莉的人生似乎踏上了一條沒有終點的長跑。如今,她正陪著孩子竭盡全力在一片無望中尋找希望。
  •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介紹:自閉症託馬斯治療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對自閉症有一定的了解,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在這簡單概述一下,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 她用「最美歌聲」治療百餘名自閉症兒童
    在瀋陽,有這樣一位老師,被稱為「星星們的月亮」,她就是羅揚,一個普通而又優秀的女孩,堅持十年免費為自閉症患兒上音樂課,她的愛心班被省總工會命名為「羅揚職工創新工作室」。「工作室」每周三免費為自閉症和輕度腦癱兒童進行系統的音樂教程康復、創意美術康復、心理沙盤遊戲等課程訓練,有美術課、非洲鼓課、聲樂課、空靈鼓課、口風琴課、聲樂課等豐富多樣的專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