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過癮的武俠片——《邪不壓正》

2020-12-13 百家號

姜文的《邪不壓正》看完我有點恍惚。冷靜了衝擊過後,細枝末節的東西被衝刷,再回想起來留下的就是這電影給我的力度了。

《邪不壓正》我認為是一部俠匪片,特色構成=50%的姜文特色+30%的周韻+10%的動作戲+10%的配樂。

姜文的片子,宣揚粗獷、強烈的爺們兒荷爾蒙訊息。在片中,他很有,廖凡很有,但彭于晏像個不懂中國傳統的華裔,一個稚嫩的小孩,只會哭鬧,不爺們兒。

這裡說一下電影的臺詞部分,看片時第一個吐槽點。整個片子中我沒法忽略男主的臺灣腔普通話,所有的北方爺們兒的形象塑造都成了耍狠,沒有血性。

這個bug,姜文有設置背景前提去補洞,畢竟他是小被送去了國外。但他怕不是對中國人的鄉土根性理解有問題,從這出生生活過,年齡有一段日子才去的國外,會灌注血液的東西哪那麼容易就換了一副面貌。在那個年代,出了國對祖國故土的情況沒有一點了解,那真是徹底的違和。

全文的臺詞對答很多中英混合,中間部分還有法語等插入,加一些語出驚人的話 例如「蔣介石就是那個寫日記的,寫日記的能有什麼出息?」 可以說《邪不壓正》的臺詞充滿了噱頭,但姜文怕是把北平拍成了上海租界,這於史實是衝突的。既然是依託於史實基礎上的故事,就做好你的功課,七七事變前後的北平不是你《邪不壓正》那樣的。

但換個角度說,我不願意約束在正統的背景環境裡,我就是要拍出我想要的戲劇化和荒謬化,硬要這麼說,那整部影片都是有道理規避任何非技術性bug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在之前定位的《邪不壓正》是一部俠匪片就對應上了。

一部脫離時代具體指代性,只進行必要摘選的武俠故事。

沒有分明的誰對誰錯,誰是匪誰是俠,誰都是誰都不是。作為片中的人物,所有人能hold住的也就眼前可報的快意恩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深仇大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虧欠不能,但終究沒有目標沒有敵人的人就是被扔下的人,是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人。

男主從頭到尾,其實是一條線,他串起了這些人的快意恩仇,他是別人的武器,是別人的靶子,和他自己無關。他刻骨的仇恨,建立在他人的引導下,當這些人都遠去了,他的仇恨也遠去了,他就被丟下了。被丟下就是故事的終結,不需要延伸和揣測,所以這部電影故事沒有後續,就這麼突兀的結束是最恰當的。

說一下演員,在電影放映之前,姜文在採訪中說過,他演的這個角色很複雜,很多面,因此他過了很大的戲癮。事實上,他演的很姜文,確實挺好,但本片演技最出色的是廖凡,還有前半段的周韻。廖凡的演技爆發的那段是在法國餐廳和許晴的對戲。

一句話,很有味道,吃透了人物。周韻的話,前半段,她演出了自己的味道,堅強包容和神秘,但是後半段和彭于晏有大量的對手戲,顯得很生疏。鐘樓那段演繹氣息神似《大紅燈籠高高掛》裡的鞏俐,卻沒有鞏俐的鎮定和執拗,人物形象的力場一下就弱了。

所以周韻時常不演戲,演一個人的戲和與別人有距離的戲,可以演得很有功底。進入很考驗演技的近距離對手戲時,就顯得底氣不足了。

姜文的表演,很滑稽,很逗,很多面,很像個孩子。也算是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只想做個孩子。對於姜文的表演,我想到了葛優,在演繹方面,二者有很大的共性,但姜文於葛優多了重少了輕,那份輕的收縮自如,恰是很難達到的。

說一下純電影構造,情節鋪設和節奏把握挺好的,姜文講故事的水準還是可以得。但是,鏡頭的話,除了打鬥場面穩定有戲,和定鏡頭的畫面,在其餘的動作鏡頭中,鏡頭抖動不穩和失焦現象明顯,看著有點累。配樂很棒!這個絕對從電影開始就驚豔了我。開始時是導演組和演員組的介紹,是隨著音樂出來的,我特意看了配樂,果然是國外大家的。

畫面的話,我要單獨說一下。相關訊息,報導裡把姜文為這部電影打造的老北平城誇得很有貢獻性,我不懂媒體的點,但是我看到電影的時候有點失望,很多廣角鏡頭的畫面,一看出來就是CG的,很假,很出戲。近景的話基本是實景搭建的,但少了和那個年代北平的符合感,所以整個觀影過程我基本處在出戲觀望狀態。

作為一部商業娛樂電影來說,這樣很正常,但姜文如果要將它作為一個嚴肅的技術層面的電影作品來說,這片拍得不咋樣。對了,說到畫面,不得不提,很多打鬥場面過於血腥。

我依然記得碎片插入眼球的畫面,就這麼沒有任何遮蔽赤裸裸地展現,你可以說是坦誠和刺激,可以歸為暴力美學,但是我沒看到「美」看到了「暴力」,因此有些駭人。也因此,觀影結束出來的時候,聽到前面的一對情侶說,這片不適合帶小孩觀看。我也有同感。

好像沒有說到主題?主題的話在上面寫俠匪片定義的時候說到了,這片主題沒有多深刻,媒體和大眾對姜文的解讀超越了對電影主題的解讀也就有跡可循了。

開頭的等式,我就把姜文的特色算入了一半。事實上,這電影也就只能說是姜文電影才不會被罵死。而姜文之於電影,我想說:「 悠著點,不要過度消費了你的特色,淪為了賣弄噱頭。」姜文這次對於電影口碑的回應,最多的也就是:「我要做我自己,拍我自己想拍的,我只想做個孩子。」

話外音就是:我就是這麼我行我素,電影你說不好就是你理解不了,那是你的審美問題。這樣的底氣來源於他之前的作品,但這樣的基礎也有這樣可以瓦解的對立,任何一個片,拍出來就存在,但是你要想電影好那麼讓人看懂不是必須的但也絕對不是不必要的。

電影的好壞可以和看不看得懂沒關係,但好壞是人這個群體的認知評判的,說到底,它脫離不了人的社會屬性,所以要想獨善其身,真沒有人看得懂,你的作品也就失掉了口碑。你可以不在意,但是你也不可以否定。

在這部片子裡,姜文的特色就是荒誕。具體的體現在人物行為的任性和突兀性和畫面場景的突兀時空混合感。但我這裡不多說有意思的荒誕了,我說一下『荒誕「噱頭下的不合理荒誕。

男主和師兄生死搏鬥的時候,就是要報仇。但這兩人就像是在說相聲,你來我去,我們是兄弟倆,我們來對戲。這兩人的設定是必定要殺死對方的深仇大恨,我想過可能的解釋,莫不是男主的心理是要折磨對方,並不急著把對方弄死,這在片裡符合人物形象和性格。

但這又區別去貓逗弄老鼠,玩夠了,玩死了再吃掉。結合整個場景,雙方人物來看,這倆是在表演雙簧。這可以是編劇和導演的執拗偏好,「我就是想這樣拍」,那這裡我沒話說。

且看另一個男主犯蠢畫面,和根本一郎對戰的時候,耍英雄氣概,讓別人三刀,這作為俠匪片(定義)的主角,他是沒有資格在武林混的。武林之人講究江湖仗義和公平,但場景明明是,你把刀送給別人,你赤手空拳和別人手握武器對打還要讓三刀,你這是瞎仗義。

你天真地認為人家為你講信用就一人來的,毫無防備之心,人家不是你武林中可信任之人,人家是對立的被普遍認知交戰的日本人,人家不是要跟你切磋,人家從前到後只想弄死你,對於這樣的打鬥還莫名天真可愛,這裡我覺得最合適的結局就是男主被編劇蠢死了。

如果你說這就是荒誕,那我覺得大家對荒誕有所誤解。荒誕並不是脫離常識,只是在不合理中確立為合理,但至少上面兩個畫面不合理。荒誕有一層思考和批判意義在裡面,畢竟個人的眼光有局限性,如果上面的涉及到了我沒想到的思考和批判意義,強烈存在著的,那我需要普及一下。

好了,不說了,反正我覺得這電影一般,當作喜劇片看,不多深究,還行。實則,看不懂的部分大多是姜文任性地自我表達,這些個人的東西和電影的深度無關,只是增添了他的電影裡他的個人特色。

相關焦點

  • 梁家輝的六部武俠片,頂替李連杰,合作林青霞,每一部都陣容豪華
    90年代初,武俠片在香港影壇風靡一時,梁家輝在此時也出演了一些武俠作品,而其中也不乏經典之作。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聊聊梁家輝的六部武俠經典。1、《新龍門客棧》提起1992年由徐克、李惠民、程小東三人合作的《新龍門客棧》,相信喜歡武俠片的觀眾都不陌生。
  • 《邪不壓正》姜文導演民國電影三部曲最後一部
    自1995年導演《陽光燦爛的日子》以來,1963年出生於河北唐山的姜文導演已經親自執導了六部電影,而進入2010年之後的《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更是被稱為姜文導演的民國電影三部曲。三部電影都極具姜文式的黑色幽默與經典對白,尤其是第三部《邪不壓正》更是充斥著姜文英雄主義的愛國情懷與公平主義的處世之道。從時間上來看,三部電影的時代背景都是民國,從內容上來看,這三部電影也具有著其內在的邏輯關聯。可見,準確把握三部曲之間的邏輯關係是洞悉《邪不壓正》主題和寓意的關鍵。
  • 「最高級的幽默」《邪不壓正》杭州觀影笑聲嗨翻屋頂
    》劇組曾於古北水鎮寫劇本,三年後的首映禮便放在了這裡;三年前姜文曾於同一個禮堂同浙大講授討論新片,三年後這裡迎來了《邪不壓正》的映前觀影。血腥的動作場面、香豔的情慾鏡頭,這些姜文暴力美學的標配令在場觀眾大呼過癮。而不同以往作品往往以姜文角色的視角展開敘事,新片中每個角色都有了更充足的表達空間,他們身上湧動的活力和衝動,使得他們都異常飽滿,充滿魅力。特別是李天然(彭于晏飾)身背15年的舊怨和少年初長成的煩惱,被情與仇兩重驅動,飛簷走壁,快意恩仇,讓人不禁深深沉迷於這份強烈的生命活力。
  • 97年,李連杰一部「黃飛鴻」,終結了洪金寶「武俠片冥燈」稱號
    羅大衛當了李連杰的經紀人之後,順勢讓他和嘉禾籤了合約,此時的李連杰形象和徐克心目中的黃飛鴻比較靠近,各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徐克終於決定開拍《黃飛鴻》,一口氣拍了三部,每一部都是經典。
  • 《邪不壓正》觀後感
    後來大學裡為打發時間又看完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鬼子來了》,《一步之遙》是上班後從網上down下來看的,算上《邪不壓正》,姜文導演的六部電影一部也沒落下。六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至少看過三四遍了,那是一個發生在六七十年代北京的故事,有關青春、有關愛情、有關背叛,電影就像一面鏡子,伴著那年夏天燦爛的陽光,總是能讓人在裡面看見自己的影子。
  • 說幹就幹的《邪不壓正》到底怎麼樣,網友:滿屏荷爾蒙飛濺!
    姜文的《邪不壓正》,是一部註定引發爭議的作品。談不上複雜的復仇主線串聯起了各有所指的謎面,擁有著大量的歷史指涉和對它們的解構與重塑,需要觀眾自行開腦洞來解開,而我則是選擇將它當做一個夢來進行觀看。
  • 張裕解百納《邪不壓正》限量典藏版京東首發
    作為「《邪不壓正》電影官方衍生合作夥伴」,張裕受邀出席首映禮,並為現場嘉賓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張裕解百納&電影《邪不壓正》限量典藏版」禮盒,該禮盒共有6款、酒標圖案為不同版本《邪不壓正》海報的限量典藏版張裕解百納,成為首映禮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彭于晏廖凡談《邪不壓正》:荷爾蒙氣息讓人猝不及防
    由姜文導演的電影《邪不壓正》即將公映,7月6日主演彭于晏、廖凡在濟南進行路演。彭于晏VS廖凡:一個醫生,一個話癆由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主演的電影《邪不壓正》根據張北海的小說《俠隱》改編而成,講述了民國年間北平江湖的快意恩仇。電影裡既有充滿張力的動作場面,也有令人捧腹的密集笑點。
  • 《新仙鶴神針》:儘管被改得面目全非,仍舊令現今武俠片望塵莫及
    只不過,儘管被改得面目全非,《新仙鶴神針》仍舊令現如今的武俠片望塵莫及。現如今的武俠片已經很少了,能被觀眾記住名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能稱之為經典的就一部也無了。也許再過幾年,武俠片不說靈魂,連形式都要被年輕觀眾們忘記了。而對於稍稍有些年紀的觀眾來說,武俠片的記憶也將越來越淡,到最後可能只剩下八、九十年代港產武俠片中的幾部代表作品,比如這一部《新仙鶴神針》。
  • 《邪不壓正》定檔暑期,李天然率先報到!Sir, yes, sir!
    姜文導演新作《邪不壓正》正式定檔2018年暑期!涼風驟起,滿布西樓,只等一場酣暢山雨翩然而至,到故都北平,看一段飛簷走壁的快意恩仇!作為我們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實力的彭于晏也在微博上及時跟上隊伍,調皮喊道:李天然報到!Sir, yes, sir!
  • 1993年,狄龍接連「失利」3部武俠片,現如今都成為了經典
    但是在1990年的時候,徐克導演了一部笑傲江湖,正式開啟了一個新的武俠時代。後來又迎來了黃飛鴻。絕對是口碑和票房都大獲豐收呀。因為這個原因,香港影壇正式迎來了武俠片的潮流。1992年的時候,徐克更是打造了大名鼎鼎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還有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 不浪漫不黑色不飄逸的《邪不壓正》
    網上有統計姜文拍了9部電影,可我在意的就6部:這第6部的《邪不壓正》觀感上要比之前的2部好,《一步之遙》和《讓子彈飛》太差了!《太陽照樣升起》還沒看不做評論。所以姜文的6部電影中,我看過5部,我只認為開始的兩部,《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是好電影。
  • 《邪不壓正》果然大道理都在這裡!
    由姜文執導的《邪不壓正》將與2018年7月13日上映,又一部民國題材的電影即將上映。看名字就霸氣威武,連姜導自己都說大道理都在名字裡。這不電影上映引發的事件到現在依然沒能平息。相比大家也都知道,就是李冰冰和彭于晏C位之爭,這個事件發生到現基本每天都會發生新的評論。這些新評論的起源點離不開微博一直炮轟的袁立。
  • 93年李連杰的輝煌下,16部武俠片淪為炮灰,票房全都不過千萬
    喜歡看武俠片的人非常多,有很多人都為武俠片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可以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武俠片,格調都是由張徹以及胡金銓所奠定的。後來徐克也創立了一種新的武俠風格,《笑傲江湖》就是此時的代表作品。1993年的時候,有很多武俠片被製造出來,有的名氣非常大,但是有的票房卻非常差。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徐皓峰:商業武俠片走向末路
    陳凱歌認為,有些動作場景不用威亞無法呈現,而徐皓峰覺得,威亞像是明朝人用「雙鉤填墨」的技巧去偽造王羲之的書法,而他要拍的武俠片是刀刀刻在石頭上,無法偽造的「魏碑」。  拍《師父》首先是我要做一部正劇,劇情也不是按照古典的劇情邏輯在演進,是跳進的方式,要用最古典的方式方法、用最古典的敘事和表演的方法做一部電影。本來這個是最常見的,但是因為近幾年中國電影反而最常見的東西已經見不到了,反而最常見的東西稱為奇兵。  《師父》在武打形態上是正派。
  • 《邪不壓正》中的這些彩蛋,你發現了嗎?
    在《邪不壓正》電影中,姜文欽點的劇組服裝設計師是UMA WANG(王汁),周韻穿的每一套素雅而不失寡淡的戲服,以及出席電影首映和頒獎儀式的禮服都是來源UMA WANG的設計,劇組因此而獲得「第十三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服裝造型提名。
  • 今日影評:《邪不壓正》導演姜文,是個發明家
    4年前,在《一步遙》的訪談中,導演姜文曾說到:讓我克隆一部《子彈飛》很容易,講好故事也是基本功,可我不能拿基本功來聊一輩子。這句話讓我想起來畢卡索。《子彈飛》、《一步遙》與《邪不壓正》 ,正是導演姜文的《亞威農》。導演姜文共拍過6部電影,2010年問世的《子彈飛》能讓人明顯感受到它與之前的三部不同。每一場鬧劇的結束,沒有喜悅也沒有憤怒,有的只是無盡的虛無,像荷爾蒙爆發了一陣令人空虛的抽搐,歷史在他手上,是任人打扮的小丑。
  • 1993年,香港武俠片全面潰敗的一年,徐克失去李連杰,午馬成炮灰
    香港的武俠片一直都很受觀眾追捧,特別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改編劇,更是很多演員爭搶著的熱門資源,因為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武俠片實在太受歡迎了,也因此捧紅了李連杰,成龍等眾多武打巨星。
  • 看了《邪不壓正》,確實猛!不過別帶小朋友看,有少兒不宜的鏡頭
    一部電影,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電影本身,還有它背後的故事。61次大笑,5次響起掌聲,最長的一次掌聲在正片結束之後,持續了16秒。等了三年,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終於上映了。看了《邪不壓正》,確實猛!不過別帶小朋友看,有少兒不宜的鏡頭!
  • 《邪不壓正》影評,我們愛的不是電影,是姜文
    《邪不壓正》姜文目前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了,他的電影沒有很多,但每一部都有自己的風格,他有一套自己的幽默形式,裡面一些臺詞誇張中帶著風趣,正經中帶著幽默,他有自己的電影世界,他的電影從來不管別人能不能看的懂,例如這部影片,什麼邪,什麼是正,到最後也沒有給出個確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