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失業保險人員如何享醫保?醫保中斷怎麼補?看這……

2020-12-20 每日新報

11月26日,天津市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市醫保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享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模式、中斷繳費如何補繳等問題作了統一規範。

一、為什麼要出臺規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享受管理相關政策?

答:隨著醫保改革的深入,為進一步規範我市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享受管理,維護參保人員權益,根據《社會保險法》、《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條例》和《國家醫保局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改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3號)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市醫保局聯合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出臺了《進一步規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享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津醫保局發〔2020〕85號),統一規範基本醫保參保繳費及待遇享受管理。

二、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幾種繳費模式?

答: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大致分為兩種繳費模式。一種是按照統帳結合模式(繳費比例12%,其中,單位繳費10%、職工個人繳費2%,)參保繳費,職工和退休人員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新參保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按此模式參保繳費。另一種是按照大病統籌模式(繳費比例8%)參保繳費,職工和退休人員不建立個人帳戶,靈活就業人員及特困企業等按此模式參保繳費。

三、兩種繳費模式是否可以相互變更?

答:已經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不可變更為按照大病統籌模式參保繳費;已按照大病統籌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為退休人員一次性繳納5年個人帳戶所需醫療保險費後,可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變更為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並自變更之月起,職工和退休人員建立個人帳戶。

為退休人員一次性繳納5年個人帳戶所需醫療保險費計算公式為:(繳費當月70周歲以下退休人員人數×480元+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人數×600元+建國前老工人人數×720元)×5年。

四、參保人員是否可以重複參保?

答:重複參保是指同一參保人重複參加同一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制度內重複參保)或重複參加不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跨制度重複參保),具體表現為同一時間段內同一參保人有兩條及以上參保繳費狀態正常的參保信息記錄。自2021年1月結算期開始,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且當前繳費狀態正常的,原則上不允許重複參保,其中已繳納居民醫保費但未進入待遇享受期申請參加職工醫保的,還應同步辦理退費手續。

五、城職職工大額醫療救助費如何繳納?

答:自2021年起,城職職工大額醫療救助費實行按月繳費,參保人員自參加職工醫保之月開始,按月繳納城職職工大額醫療救助費。其中,在職人員每季度首月繳納21元/月,其餘月份繳納22元/月;退休人員繳納30元/月。代扣代繳方式按照原渠道執行。跨年度補繳的,不再繳納歷史年度城職職工大額救助費。

六、什麼情況視為中斷繳費?

答:用人單位及參保人員未按規定正常繳納當期職工醫保費視為中斷繳費,中斷繳費期間中止醫療保險待遇。

七、用人單位補繳中斷期間醫保費是否加收滯納金?

答: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按時足額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大額醫療救助費。用人單位因故中斷繳納職工醫保費的可以按規定補繳。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補繳2011年6月份(含)以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規定加收利息。補繳2011年7月份(含)以後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八、中斷繳費補繳後是否可以繼續享受醫保相關待遇?

答:用人單位職工和連續繳費滿六個月的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辦理補繳的,補繳月份發生的醫療費用按規定報銷。超過三個月的,補繳月份發生的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九、用人單位中斷繳費補繳後是否可以繼續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答:用人單位中斷繳納職工生育保險費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辦理補繳的,補繳月份可按規定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超過三個月的,補繳月份發生的生育費用不予報銷。

參保女職工生育或終止妊娠當月按規定正常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且連續繳納生育保險費六個月以上(含補繳)的,具備生育津貼申領條件;連續繳費不足六個月的,可在滿六個月後申領生育津貼。領取生育津貼的當月應按規定正常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

十、用人單位因故中斷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退休人員醫保相關待遇是否受影響?

答: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因故中斷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或無職工繼續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的,退休人員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繼續按規定報銷。其中,已經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退休人員,繼續建立個人帳戶。

十一、首次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多長時間可以享受醫保待遇?

答:靈活就業人員新參保的設立六個月待遇等待期,待遇等待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不予報銷。自連續繳費滿六個月後,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靈活就業人員在待遇等待期間中斷繳費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足額補繳的,等待期連續計算。超過三個月的,自恢復正常繳費當月起重新計算等待期,再次連續繳費滿六個月後,發生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十二、靈活就業人員是否可以補繳中斷期間醫保費?

答:中斷繳費期間的醫療保險費,可以在繳納職工養老保險費基礎上補繳,補繳月份累計計算職工醫保實際繳費年限。靈活就業人員補繳職工醫保費,按規定加收利息,補繳當年度醫保費的,不加收利息。

十三、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如何享受醫保待遇?

答: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按照大病統籌模式足額繳納(補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大額醫療救助費以及職工生育保險費,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個人無需繳費,不建立個人帳戶。自計發失業保險金當月起,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生育保險待遇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十四、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是否可以享受醫保待遇?

答: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納職工醫保費年限男不少於25年、女不少於20年,且實際繳費年限不少於5年的,退休後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但應繳納大額醫療救助費,並可繼續享受職工醫保等有關待遇。

不足上述年限的,在辦理退休手續後,一次性補足所差年限的醫療保險費,並自補足當月起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等有關待遇。其中,用人單位退休人員按照補繳時用人單位參保繳費模式和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辦理;靈活就業人員按照補繳時大病統籌模式繳費比例和靈活就業人員當年繳費基數辦理。

通知原文↓↓

市醫保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

關於進一步規範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

及待遇享受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區醫療保障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區稅務局,各委辦局(集團總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規範我市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享受管理,維護參保人員權益,根據《社會保險法》、《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條例》和《國家醫保局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改進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3號)等有關規定,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參保繳費及待遇

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按時足額繳納職工醫保費和大額醫療救助費,並自參保繳費當月起,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一)新參保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應當按照統帳結合模式(繳費比例12%,其中,單位繳費10%、職工個人繳費2%,下同)參保繳費,職工和退休人員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以下簡稱個人帳戶)。

(二) 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已經按照大病統籌模式(繳費比例8%,下同)參保繳費的,職工和退休人員不建立個人帳戶。

(三)已經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不可變更為按照大病統籌模式參保繳費;已按照大病統籌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為退休人員一次性繳納5年個人帳戶所需醫療保險費後,可向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變更為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並自變更之月起,職工和退休人員建立個人帳戶。

為退休人員一次性繳納5年個人帳戶所需醫療保險費計算公式為:(繳費當月70周歲以下退休人員人數×480元+70周歲以上退休人員人數×600元+建國前老工人人數×720元)×5年。

二、個人參保繳費及待遇

無僱工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醫保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以下統稱「靈活就業人員」),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可以按照大病統籌模式參保繳費,按時足額繳納職工醫保費和大額醫療救助費,不建立個人帳戶。其中:

(一)新參保的設立六個月待遇等待期,待遇等待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不予報銷。自連續繳費滿六個月後,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二)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或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後三個月內參保繳費的,自參保繳費當月起,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三、中斷繳費及補繳費

(一)未按規定正常繳納當期職工醫保費視為中斷繳費,中斷繳費期間中止醫療保險待遇。中斷繳費期間的醫療保險費,可以在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基礎上補繳,補繳月份累計計算職工醫保實際繳費年限。

1.首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補繳首次參保之前月份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不予報銷。

2.用人單位職工和連續繳費滿六個月的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辦理補繳的,補繳月份發生的醫療費用按規定報銷。超過三個月的,補繳月份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不予報銷。

3.靈活就業人員在待遇等待期間中斷繳費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足額補繳的,等待期連續計算。超過三個月的,自恢復正常繳費當月起重新計算等待期,再次連續繳費滿六個月後,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4.參保人員辦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前後,職工醫保中斷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辦理補繳的,補繳月份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二)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補繳職工醫保費應不早於2001年11月份,靈活就業人員應不早於2003年7月份。補繳時應當對應所屬年月規定的職工醫保繳費基數標準,並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1.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補繳2014年12月份(含)以前的職工醫保費,按用人單位10%、職工個人2%的繳費比例辦理,其中,按照(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按照用人單位9%、職工個人2%的繳費比例辦理。補繳2015年1月份(含)至2017年12月份(含)的職工醫保費,統一按照用人單位11%、職工個人2%的繳費比例辦理。補繳2018年1月份(含)以後的職工醫保費,統一按照用人單位10%、職工個人2%的繳費比例辦理。個人帳戶按照補繳所屬年月個人繳費基數和應計入標準補計。

2.按照大病統籌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或靈活就業人員,補繳2014年12月份(含)以前的職工醫保,按照7.3%的繳費比例辦理;補繳2015年1月份(含)以後的職工醫保,按照8%的繳費比例辦理。

3.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補繳2011年6月份(含)以前的職工醫保費,按照規定加收利息。其中,應計入個人帳戶部分的利息,計入個人帳戶;補繳2011年7月份(含)以後的職工醫保費,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靈活就業人員補繳職工醫保費,按規定加收利息。

4.用人單位職工及靈活就業人員補繳2011年6月份(含)以前的職工醫保費,補繳利息計算開始時間按照2005年3月份執行。

5.享受公務員醫療補助或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補助的參保人員,補繳時應同時補繳相應醫療補助金,不加收利息或滯納金。補繳公務員醫療補助金和殘疾軍人醫療補助金的起始時間分別不早於2009年1月份和2008年3月份。

6.跨統籌轉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的參保人員,其在外省市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期間的職工醫保費不予補繳。

四、退休人員待遇及補繳費

(一)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納職工醫保費年限男不少於25年、女不少於20年,且實際繳費年限不少於5年的,退休後不再繳納職工醫保費,但應繳納大額醫療救助費,並可繼續享受職工醫保等有關待遇。不足上述年限的,在辦理退休手續後,可按照以下規定一次性補足所差年限的醫療保險費,並自補足當月起享受職工醫保等有關待遇:

1.用人單位退休人員按照補繳時用人單位參保繳費模式和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辦理。其中,按統帳結合模式補繳的,用人單位繳費應計入其個人帳戶部分,按照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2%補計。

2.靈活就業人員按照補繳時大病統籌模式繳費比例和靈活就業人員當年繳費基數辦理。

(二)2015年12月份以前已經辦理退休手續並享受職工醫保待遇的退休人員,繼續按規定享受相應的醫保待遇,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不足的不再補繳,但應逐年繳納大額醫療救助費。

(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因故中斷繳納職工醫保費,或無職工繼續繳納職工醫保費的,退休人員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繼續按規定報銷。其中,已經按照統帳結合模式參保繳費的用人單位退休人員,繼續建立個人帳戶。

五、其他

(一)參保人員因各種原因終止職工社會保險關係,其個人帳戶餘額可一次性與個人結清。

(二)與用人單位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或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後三個月內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的人員,自參保繳費次日起,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

(三)參保人員連續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年及以上(不含補繳)且中斷繳費3個月內重新參加當年度居民醫保的,自參保繳費次日起享受待遇,重新參加職工醫保的,自參保繳費之月起享受待遇。

(四)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按照大病統籌模式足額繳納(補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大額醫療救助費以及職工生育保險費,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個人無需繳費,不建立個人帳戶。自計發失業保險金當月起,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按規定報銷。職工生育保險待遇按照本市有關規定執行。

(五)用人單位中斷繳納職工生育保險費三個月內恢復正常繳費並辦理補繳的,補繳月份可按規定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超過三個月的,補繳月份發生的生育費用不予報銷。

(六)參保女職工生育或終止妊娠當月按規定正常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且當前連續繳納生育保險費六個月以上(含補繳)的,具備生育津貼申領條件;連續繳費不足六個月的,可在滿六個月後申領生育津貼。領取生育津貼的當月應按規定正常享受職工生育保險待遇。

(七)自2021年起,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且當前繳費狀態正常的,原則上不允許重複參保,其中,已繳納居民醫保費但未進入待遇享受期申請參加職工醫保的,還應同步辦理退費手續。

(八)自2021年起,城鎮職工大額醫療救助費實行按月繳費,參保人員自參加職工醫保之月開始,按月繳納城鎮職工大額醫療救助費,代扣代繳方式按照原渠道執行。跨年度補繳的,不再繳納歷史年度城鎮職工大額救助費。

本通知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至2025年11月30日廢止。《市人力社保局關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有關問題的通知》(津人社局發〔2015〕65號)、《市人力社保局關於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及待遇有關問題的批覆》(津人社局函〔2015〕387號)廢止。

市醫保局市人社局 市稅務局

2020年11月23日

來源:天津醫保、天津廣播

新媒體編輯 姜曉鳳

新報精華文章導讀重磅!!天津調整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限行有變!今晨霧有多大?什麼時候散?別問我,看不清!你品,你細品……又是它……陽性!暫停!每日新報公眾平臺我們了解天津這座城

相關焦點

  • 失業保險怎麼領 能領多少錢?自己辭職能領嗎?
    大量企業改革,用機器替代了人力,每天撲面而來的失業新聞,讓人焦慮不安。失業保險作為五險一金的一部分,經常會被很多人忽略,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領,能領多少錢?深藍君之前已經詳細分析過 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今天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失業保險,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 非深戶籍勞動者失業或辭職後如何避免社保中斷?
    原標題:有失業保險醫保就不會中斷   本報近日報導《「掛靠」繳納社保,違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不少非深戶籍勞動者非常關心「失業或辭職後社保尤其是醫保中斷怎麼辦」?
  • 疫情下「被失業」了怎麼辦?失業保險了解一下!
    一場疫情,導致全國延遲開工,很多朋友被迫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中小企業主們也展現出生存的擔憂,每天撲面而來的失業新聞,讓人焦慮不安。失業保險作為五險一金的一部分,常常會被很多人忽略,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領,能領多少錢?
  • 非上海戶籍領不了失業保險金,不過有個階段性失業補助金可以領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所需費用由失業保險基金統一支付,失業人員個人不繳費,並且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累計計算。也就是說在領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保是不中斷的,醫保費用由失業保險支付。
  • 主動辭職,就領不了失業保險金?還有這筆錢可以領!
    好在,我們的難處,政府都看在眼裡。這不,就推出了一項新福利政策:失業補助金,即使主動辭職也能領。具體政策是怎樣的?可以領到多少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本文主要內容:什麼是失業補助金?與失業保險金有什麼區別?
  • 醫保斷繳3月清零?住院費超額要自付?權威說法來了!
    醫保斷繳三月就會清零失業直接就能領失業金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不用再繳……所有這些是真的還是假的?今天,來給大家權威說法!先來看看失業保險的領取條件:1.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累計滿一年,或者不滿一年但本人仍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的;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 領了失業保險金醫保繳費年限不會重新計算而是累計計算
    規範一點的說法是領取失業保險金,而不是領取的失業保險。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我肯定地告訴你醫保繳費年限不會重新計算,而是累計計算。 按照社保法和失業保險條例的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繳納失業保險滿一年以上;二是非本人意願離職;三是依法辦理失業登記,有重新就業的意願。
  • 2021年居民醫保辦理和失業補助金
    ,2020年5月從原單位離職,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在武漢交養老和醫保,現由於經濟壓力想將醫保停了,改交居民醫保(一年幾百塊的那個),可是在湖北稅務App辦理時,系統提示「該人員已停保」,請問我該如何辦理?
  • 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有啥區別?醫保斷繳有什麼影響...這些常見問題...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其他靈活就業人員,也可以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主要面向沒有工作單位的城鄉居民,參保範圍是18歲以下兒童、沒有繳納職工醫保人群,老年居民,在校大學生等等。05退休人員醫保待遇本市城鎮職工醫保參保人員辦理醫療保險在職轉退休手續時,需符合本市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或退休費條件,且符合累計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男滿25年、女滿20年的(其中包括
  • 失業保險金 最多領兩年
    人均每月能領一千多,其間享受基本醫保待遇失業保險金 最多領兩年最近,失業保險降費率引發了人們對失業保險的關注。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領取失業保險待遇?大家繳納的失業保險費,除了用於支付失業保險待遇,還有什麼用途?
  • 理財- 2017個人如何辦理醫保醫療保險一年交多少錢?
    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那麼,2017個人如何辦理醫保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2017個人如何辦理醫保?1、下崗失業人員。
  • 注意,2020年失業,除了領失業金,還能領2筆補貼,你領了嗎?
    另外一方面國家也在幫助企業有序的復工,但是依然有個別中小型企業倒在黎明前,因此有很多職工成為失業人員。注意,2020年失業,失業人員除了領失業金以外,還能領兩筆補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驚喜,看看你領了嗎? 失業人員一定要注意,2020年失業,領取失業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 失業補助金你領了嗎?截止時間快到了!!!趕緊看下怎麼領
    失業補助金你領了嗎?截止時間快到了!!!趕緊看下怎麼領 2020-11-28 1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期間重慶醫保可「即參即享」 關於待遇等待期來看官方解讀
    對疑似和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未享受醫保待遇患者,嚴格落實「即參即享」政策,確保其參保繳費次日開通醫保待遇;若其在疑似或確診時處於參保待遇等待期的,其即參即享的開通待遇時間為疑似或確診之日。  即參即享政策為重慶市切實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醫療救治有保障的特殊舉措,待參保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癒出院後的次日,應將其醫保待遇恢復到正常待遇等待期,此前即參即享開通待遇的時間段不在待遇等待期中扣除。  那麼,正常繳納醫保費後到底什麼時候開始享受待遇政策是怎麼規定的呢?9日,重慶市醫保局做了官方解讀。
  • 失業後如何繼續交社保,不看不知道
    了解之後我們就來談談失業之後如何繼續續交社保吧!一、失業情況下所需社保繳納有區別嗎?在不同失業的情況下,具體的所需社保繳納是有區別的!一般分為兩種情況:1、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者。前期繳納了失業保險,失業之後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2、失業之後不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者,也就是不可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
  • 最高可領4182元的失業補助金,你領了嗎?
    參保職工失業前最後參保地為我市、在2020年3月至12月期間失業且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其中,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人員是指參保繳費不足1年或參保繳費滿一年但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失業人員。)能領多少錢?在我市累計參加失業保險繳費滿1年及以上的(含外地轉入年限,下同),失業補助金標準按697元/人/月發放。
  • 養老保險交滿15年,醫保不夠25年,需要補繳醫保嗎?退休怎麼辦?
    導讀:養老年限達到了15年,醫保不夠25年,需要補繳醫保嗎?實際上:這個問題要因人而異。需要考慮補繳年限和補繳成本問題。在補繳醫保時,很多人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補繳多少年的醫保費用,就要同時補繳相應年限的其他社保費用(如養老、工傷、失業等),實際並非如此。
  • 2018年社會保險費中斷三個月,還可不可以補繳呢?
    這是要從有關政策上來分析的。社會保險的補繳政策別看我們說社保就一種,實際上在社保工作者眼中他們是5種,不過明年就會變成4種了。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五項保險共同構成了我們社保的大系統。國家要求2019年底之前,生育保險要併入醫療保險。
  • 自由職業者和個體人員,選擇職工醫保還是居民醫保,哪個更划算
    因此,選擇合適的醫療保障,保障自我的健康和家庭幸福,對於這類群體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政府也對原有的醫療保障體系進行了進一步的完善,通過政府實施的社會保險和商業運營的商業保險,從多方面為社會公民提供醫療方面的保障選擇。
  • 失業的你,失業保險到帳了嗎?
    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有以下三個條件:①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繳納失業保險費累計滿一年,或不滿一年但本人有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②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③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勞動者在勞動年齡內,參加失業保險,符合領取條件的,可申領失業待遇;再次失業的,滿足申領條件,可再次申領失業金。但最多能連續領兩年!如果你是自己辭職的,或自離得,是不可以領失業金的哦。咱們只能靠自己了,所以不要衝動離職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