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生內心獨白:要像老師們當年那樣去戰鬥了

2020-12-22 環京津新聞網

發熱門診,是抗擊疫情的一線,在這裡,成千上萬名醫護人員在堅守。2月18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熱門診的醫生們給本報發來了幾篇內心獨白,透過他們的文字,我們看到了醫護人員在使命的召喚下,在一線奮勇當先的勇氣和守護人民健康的決心。

陳亮:要像老師們當年那樣去戰鬥了

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我還是醫學院的一名研究生。17年後的今天,我已然站在防疫的第一線,要像老師們當年那樣去戰鬥了。

工作十餘年,歷經過09年H1N1甲型流感、2013年H7N9等重大疫情的磨練,參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演練,平時也一直未曾鬆懈。但面對一場真正的戰役,心裡並不總是那麼踏實。

守護生命、捍衛健康,是我們醫務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再難再危險,我們也絕無退縮的理由。在院黨委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集體領導下,不但給我們發熱急診增派了人手,而且組織院內專家組幫助我們把關,防護物資也極盡全力保障一線醫護人員使用,我深深感到此刻有一個強大的統一領導是多麼重要。

張雪梅:要說真正害怕的,怕漏診患者

作為一個感染疾病科的醫生,我在這工作了近10年,可以說一直歲月靜好。雖然經歷過幾次流感大爆發,但那都不叫事兒,基本的防護足夠了,累點、苦點、熬通宵也能抗。

17年前的非典,那時我還是大一的學生,剛步入醫學院校,是被保護的溫室「花朵」。那場驚心動魄都是從醫院抗擊過非典的老師嘴裡聽說的,覺得他們是戰士,是英雄。平時穿脫防護服是我們科每季度的考核項目,但萬萬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穿防護服是比較簡單,但戴上N95和護目鏡後,那種憋氣感隨之而來,所有呼出的氣體,有的被吸回氣道,有的變成水滴流下來,流進嘴裡,摘下口罩的一整天氣道又癢又疼。

發熱門診要一直開窗通風,又不能開中央空調,手腳凍得僵硬,以前從未感覺冷是最要命的,現在知道了。孫成棟主任和王燕護士長給我們申請了電暖氣、暖寶寶,讓大家一直暖到心裡。

要說真正害怕的,一個是怕漏診患者。我們儘量詳細地詢問流行病學史,儘量地篩查血象和肺CT,病人也很配合,專家組也很給力。除了看病以外,我們還當起了心理科醫生,不停地安撫病人。還有一個害怕的就是怕把病毒帶回家。家裡有老有小,要說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但穿上這身防護服,就感覺心裡踏實。由於物資緊缺,我們一個班只有一件防護服,尤其是夜班,16個小時,為了減少感染機率,我們儘量減少穿脫次數,一個人堅持4-8個小時,沒有人去管臉上被壓出來的深深的溝壑,以及那粗糙的手。我想不會太久,我們定能完全卸下武裝,迎來勝利的時刻。

張堅:醫者的使命、與子同袍的情分讓我不能在這場戰役中退縮

庚子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悄悄拉開了帷幕。雖然不是疫情的重災區,但是作為春運期間人口流動最多城市之一的首都北京,同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感染疾病科是抗擊疫情的最前沿陣地,身為其中的一員,正在哺乳期的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害怕不恐懼是騙人的,因為面對這樣傳染性極強的病毒,人們的本能是選擇逃避,我沒有辦法把自己和孩子完全隔離開,但是醫者的使命、與子同袍的情分讓我不能在這場戰役中退縮。而院領導、科主任、護士長給予我們一線工作人員的強大支持,更讓我充滿了勇氣。

工作中,我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努力學習不斷更新的新冠相關知識,遇到疑難病例時積極向專家們請教,竭盡全力不漏掉每一位疑似患者。03年非典,我是一名醫學生,被前輩們呵護在後方,如今的我跟隨著前輩們的腳印,去發現並救助不幸被病毒感染的患者。疫情終究會被我們消滅,到那時我們摘下口罩,自由地呼吸,盡情地沐浴春日的陽光。

劉佳:雖然心裡忐忑,但無一退縮

記得03年SARS時,我還在讀高中,看到醫務人員不懼危險、踴躍向前,舍小家為大家,竭盡全力救治患者很是感動,我勵志成為一名醫生。

如今,我已經在感染疾病科工作8年了,一年四季與各種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傳染病打交道,例如麻疹、水痘、肺結核、痢疾、霍亂等等,特別是每年冬天的流感,更是忙得無暇吃飯喝水。經過常年的鍛鍊,我們已經練就了強大的心理素質!而今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春節前突然爆發了,這無疑對我們是個巨大的考驗。我和科裡同事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雖然心裡忐忑,但無一退縮,在院黨委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集體領導下,在科主任孫成棟、護士長王燕的帶領下,克服患者數多、工作量大、醫務人員少、防護物資緊張的困難,大家互相加油打氣,並肩作戰。相信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

白鷺:忙得連上廁所、喝水、吃飯都成了浪費時間

受1月中旬疫情的影響,北京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發熱急診的病人突然增長,我作為內科二線的感染疾病科醫生,需要同時兼顧當班24小時發熱急診的診療工作。

一邊發熱急診病人應接不暇,一邊二線會診電話不停打來,忙得連上廁所、喝水、吃飯都成了浪費時間,一個人24小時的班上下來,感覺頭痛加全身酸軟。就在我心情低落體力透支時,事情出現轉機。大年初一開始,在院黨委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集體領導下,大內科全面支援會診工作,同時醫院還提供了營養配餐,我們的工作量有所減輕,身體狀態也恢復如常。疫情當前,義不容辭。我已迫不及待地想儘快回歸發熱急診一線,和親愛的同伴們一起並肩戰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佟潔:為病患帶來希望才是我應該做的

今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一時間焦慮、恐懼逐漸侵蝕著人們的內心。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呼吸道傳染病沒有人會不害怕,但是懼怕不能夠解決任何問題。

作為一個感染疾病科大夫,科學防護、積極篩查救治病人,為病患帶來希望才是我應該做的。為此我和我的同事們義無反顧地奮鬥在發熱門診一線,面對疑似病例我們積極隔離收治,為疫情的防控儘自己的力量!

孫成棟:沒有一個人逃避與退縮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節的熱鬧與喧囂,守護生命、捍衛健康,我們責無旁貸。我們的團隊一直在一線工作,我們為疫情的防控儘自己最大的力量。隨著疫情的發展,內科團隊的加入,我們組建了一個新的「大家庭」,作為新的「大家庭」的負責人之一,看到他們沒有一個人逃避與退縮,知難而上,體現出作為一名醫務人員的責任與擔當,真真切切為大家的付出與執著感到驕傲與自豪,我們有能力更有信心打贏這場抗擊疫情阻擊戰。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張鵬

相關焦點

  • 災區的「北京積水潭醫院」
    昨天,積水潭醫院醫生田文(左三)在雅安市中醫醫院對術後受災患者進行巡診。  本報特派記者 方非攝   本報特派記者 王東亮  清晨8時,北京,豔陽高照。  北京積水潭醫院掛號處,慕名而來的患者有些失望,手外科專家田文、脊柱外科專家行勇剛、燒傷科專家陳欣、創傷骨科專家毛玉江和公茂琪均不出診。  他們去哪兒了?他們都在四川雅安,在距地震震中最近的地方緊急救治傷員。過去的5天裡,他們13人就好像在災區建了一家「北京積水潭醫院」,已開展了近40臺手術。  8時15分,例行的大查房在雅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開始。
  • 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生醫患衝突 當事醫生為網紅(圖)
    原標題: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生醫患衝突網紅外科醫生手指骨折8月2日12時許,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生了一起醫患衝突,進而醫患互毆,爭執過程中醫生舉起止血鉗要扎患者。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健康時報記者向北京積水潭醫院核實,院方告訴記者,8月底,劉曉光院長上任,接替田偉擔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2020年10月21日(周三)起,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將在新街口院區特需門診出診。
  • 機器人「變身」積水潭醫院骨科主刀醫生
    □揭秘醫生動滑鼠 機器人「操刀」面對傳統骨科手術損傷大、併發症多、主要依賴醫生經驗等諸多問題,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在十幾年前就開始著手構建智能骨科體系。現在的智能骨科機器人就是由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北京天智航公司等單位共同發明的。
  • 積水潭醫院援鄂醫療隊員隔離結束,同事們錄製原創歌曲
    看到身邊的同事義無反顧地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的時候,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研究所主管技師梁震有感而發,創作了歌曲《最美的人》,獻給所有在疫情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積水潭醫院手外科醫生王揚、脊柱外科護士康曉霞變身歌手來演唱,宣教中心製作成了MV。
  • 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生和患者打起來了?現場目擊者直言:太可怕了!
    今天中午有網友爆料,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發生一起醫患衝突,進而引發互毆。北京積水潭醫院證實確有衝突發生,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視頻發出後,立即引發大量關注,有現場目擊者稱,衝突過程中醫生舉起止血鉗要扎患者,但這一說法被相關知情者否定。另有網友指認稱,涉事醫生為新浪微博百萬大V @燒傷超人阿寶,此人系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副主任醫師寧方剛。
  • 厲害了,北京積水潭醫院的骨科智慧機器人!
    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間,骨科疾病的治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北京積水潭醫院田偉院長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講述骨科的治療水平從學習到趕超的奮鬥歷程。如何讓醫生從「不自信-自信-不自信」過程中找到幫助患者的方法?又如何解決骨科手術定位難、動作控制難的問題……
  • 北京積水潭醫院醫生與患者扭打 網紅醫生"燒傷超人阿寶"被拘10日
    據西城警訊消息,2018年8月2日上午9時30分許,西城警方接群眾報警稱,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有人打架。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工作,了解到發生衝突雙方分別為積水潭醫院醫生寧某某(男,41歲,本市人),就醫患者王某(女,39歲,遼寧人)及其朋友蔡某某(男,38歲,河北人)。
  • 掛號網添新員,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強勢入駐
    北京2015年1月13日電 /美通社/ -- 日前,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強勢入駐全國較大的移動醫療服務平臺 -- 掛號網,正式開啟與掛號網的合作。全國骨與關節疾病的患者今後登錄掛號網,便可體驗快捷的預約掛號服務。
  • 保冬奧高山滑雪項目 積水潭醫院「滑雪醫生」準備就緒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9月19日從北京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年會上了解到,作為北京2022 年冬奧組委指定的醫療定點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承擔了冬奧會高山滑雪醫療保障任務,該院派出了20人的專業醫療隊伍,經過系列培訓,這群既具備滑雪技能,又能在高山、低溫條件下救治傷員的「滑雪醫生」目前已經準備就緒。
  • 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辦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
    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為加強醫藥創新和協同創新工作,明年本市將再遴選十家左右的醫療機構開展研究型病房建設,為醫藥健康協同創新提供支撐。
  • 習近平點讚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6年6月3日上午9時30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展覽館,參觀了13項重大標誌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進展。
  • 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創市屬醫院「醫工企」 科技創新模式再結碩果
    【環球網報導】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 「北京積水潭醫院張家口合作醫院」運行一周年工作紀實
    2016年2月28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張家口合作醫院」揭牌儀式暨合作籤約儀式在張家口市第二醫院舉行,2016年3月1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向張家口市第二醫院派出第一批出診專家,開啟了京張兩地骨科專業醫療協同發展的新紀元。
  • 北京積水潭醫院懷孕建檔流程是什麼?孕婦建檔時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為什麼要建檔?孕婦建檔就是在醫院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冊子,即懷孕檔案,裡面記載了孕婦的基本信息,以及懷孕過程的所有信息。北京各大醫院的醫療資源十分緊張,孕婦確認懷孕後是必須要去公立醫院建檔的,這樣後續才能在此醫院產檢分娩。
  • 「天璣」領先世界 讓北京積水潭醫院全球骨科手術量最大
    這一數字將北京積水潭醫院送上全世界單個醫院骨科手術量最大的位置。「自有骨科手術開始,如何看到深層內部結構並準確操作、同時還不傷到其他組織,是最大的難題。」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說。
  • 展現骨科領軍醫院的創新實力——北京積水潭醫院再辦科技創新大賽
    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給國內眾多有需求的患者一個選擇的權利,同時圓中國手外科醫生半個世紀的一個夢想。」 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隨著手外科主任醫師陳山林一番為時6分鐘的精彩演講,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開始進入緊張激烈的決賽環節。
  • 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行2020年新職工入職歡迎會
    2020年8月1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在新街口院區報告廳舉行了2020年新職工入職歡迎會。出席此次大會的嘉賓有:院黨委書記李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偉、常務副院長蔣協遠、副院長馮國平、總會計師侯常敏、工會主席孫麗芳和部分科室的科主任。歡迎會由人事處處長助理韓紅娜主持。
  • 北京積水潭醫院「醫患互毆」涉事醫生回應:正配合警方做傷情鑑定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董振傑)8月2日中午,有媒體爆料稱,網絡名人「燒傷超人阿寶」在積水潭醫院與患者發生衝突,欲使用止血鉗扎患者。對此,記者聯繫到「燒傷超人阿寶」本人,他表示網絡上流傳的信息並不準確,均為謠言,稍後將通過自媒體公布詳細情況。
  • 女患者大鬧積水潭醫院急診,北京西城警方通報
    來源:北京晚報8月28日 一名女子大鬧北京積水潭醫院急診室 先是要求醫生給她道歉 隨後打落醫生的手機 還大叫「不是我打的」 知情人稱 該女子要求優先救治 後醫生診斷其為輕微肌肉拉傷無需特殊檢查處理女子非要求做超聲檢查未果便不依不饒要求醫生道歉…… 視頻中 該女子不斷要求醫生給她道歉 自稱:「你把我氣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