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村一線教師,我在鄉村學校已經從教了第18個年頭。在這18年中,我發現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農村的學生人數越來越少。就拿我畢業後任教的第一所學校來說,原本我在那所學校任教的時候,一個班級的學生數是四十多人。但是現在是什麼情況?上個學期我去那所學校一趟,發現有的很多班級的學生數「非常精緻」,有的甚至一個班級只有五六個學生。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流失的學生到底去了哪裡呢?經過調查之後我才發現:原來這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是在縣區、市區附近上班,所以他們就順便把自己的孩子也帶在身邊,於是我們農村學校的學生數量自然就越來越少。
農村學校如果生源向城市流失,鄉村教育會怎麼樣?接下去我們來看圖說話——
這是一張某個學校六年級學生的畢業「合影」。如果單單看學生人數的話,用「合影」這兩個字明顯是不合適的,用「獨影」可能會更貼切一些。很多人可能都會好奇,該校畢業班怎麼只有一個學生呢?那麼這個學生在考試的時候豈不是每次無論考多少都可以回去很自豪地告訴家長:「爸!媽!這次考試我又考了第一名!」不過,如果這位學生的家長問這麼一個問題那就尷尬了:「孩子,這次你們班級最後一名是誰?」估計這孩子遇到這樣的問題就立馬變得窘迫不安了。
農村學校如果生源向城市流失,鄉村教育就會舉步維艱。在我從教的這18年中,農村學校因為學生數量太少(整個學校學生數不足100人)而被撤併,其他剩餘的學生被「分流」到離他們家比較遠的學校去,如果這些學生沒有家長接送的話,就會給這些學生的上學和放學造成比較大的安全隱患。
農村學生數量越來越少,農村的教師也會相應越來越少,農村的教育同樣也可能會越來越落後,這種如同「鬼打牆」一般的惡性循環會讓鄉村教育的發展之路越走越窄。那些稍微有點能力的家長,基本上都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紛紛讓孩子去縣區、城區的學校去就讀。
留不住好生源,就更留不住好師資。鄉村教師除了工資待遇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什麼收入,所以很多有「人脈」、想「進步」的老師都紛紛「逃離」鄉村學校,前往待遇更高、教學氛圍更好、交通更便利的學校去任教。
如果鄉村教師的家就在農村,倒是可以兼職農民,搞點農作物讓自己的口糧更充足一些。至於有償補課之類的,基本上很少有農村教師做這樣的事:一方面農村地區很多班級的學生數量並不多,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村學校對有償補課現象抓得比較嚴,再加上學生家長對孩子平時的學習一般不會怎麼重視,農村家長中的一些人認為:與其交錢補課,不如拿錢買排骨給孩子補一補身體。
對於鄉村學校的這種情況,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