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中國慈善家》發布的一篇題為「農村「後浪」:失落的教育夢」的文章,用大量的數據論證了當前農村的教育整體水平和教育現狀。針對這個方面問題,我們也來討論討論吧。
2020年南京市中考文化考試現場
小編經常深入農村學校做公益,對於農村的教育環境還是比較了解的。
由於這幾年教育政策的變化調整,生源也隨著生育政策調整在不斷激增,城市的受教育情況愈演愈烈。就拿今年西安的小升初來說,zf的政策引導也在向著公辦學校傾向,但學生基數很大,其中就包含大量的農村孩子擠入城市教育體系。
但真正走進農村學校,雖說硬體方面不斷調整變化,但教育師資簡直就是短板中的短板。2019年在西安市鄠邑區一所鄉村小學,由於學生生源大量流出,導致師資力量也無法按照標準配備,小編親眼目睹了,一個學校的音樂課,是全校11名學生、三個不同年級在一間教室上課。與該校索校長溝通中了解到,這幾年,不管是從硬體的改善,還是從教育教學的細節入手,他帶領幾名教師也在不斷努力中。但最讓他頭疼的就是教師的流失,農村學校留不住好老師。
反過來我們也不難理解,像上面的這樣的學校,一名優秀的老師,貌似也沒法在這裡施展才華!!!
雖然這只是個例,但足以呈現當前農村教育條件的失衡現狀,這也正是農村教育整體水平嚴重不如城市的最主要原因。
近年來,國家教育政策不斷在做調整,能上高中的比例將不足50%,這個指標將會影響更多的學生無法參加高考。
基礎教育的競爭非常激烈,也在影響著農村家庭和農村學生家長,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早早擠入城市學校,這也許就是當前農村學生改變教育夢的唯一途徑了吧。
但對於農村寒門的學子,就只能選擇當地的教育了。
整體的教育水平自然而然會低下,包括很多以前還挺厲害的縣城中學,近幾年各方面力量都在影響著其發展,早已沒法和城市優秀學校來比對了,更不用說考上清華北大了,每年考上的估計也寥寥無幾了。
寒門學子靠自己的努力學習,能成嗎?這個問題,大家一起留言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