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生產車間
西郊綠道騎行
在建的合璧津高速
銅梁科創中心大樓
龍城天街夜景
原鄉中央公園
開欄語:
「十三五」時期是銅梁區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區上下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旗幟鮮明講政治、知行合一抓落實,紮實推進實業立區、創新強區、開放興區、生態優區,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八項行動計劃」,突出抓好工業振興、鄉村振興、城市提升,推動全區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社會生態、自然生態同向發力同步向好。
這是八十五萬龍鄉兒女奮鬥的五年,也是銅梁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卓有成效的五年。即日起,本報將連續推出「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報導,全面盤點我區「十三五」時期取得的可喜成就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巨大變化。
「十三五」規劃目標總體完成,主要經濟指標目標基本實現,預計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389.5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670億元,人均突破9萬元,超全市平均水平約1萬元,位居成渝中軸線城市前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7%、達到33.6億元。市場主體增至5.4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75%。經濟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銅梁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2020年11月底,重慶銅梁「西部美谷」舉行項目集中開工、籤約活動。總投資180億元的銅梁萬洋眾創城、思特(重慶)智能科技園、優理氏等10個項目與銅梁區籤訂正式投資協議併集中開工,另有總投資40億元的廣州市常青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嘉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1個項目籤約入駐銅梁萬洋眾創城。
「西部美谷」是銅梁招大商招優商、集群式招商的生動實踐,項目規劃用地8000畝,一期啟動800畝,預計2021年底建成。這個項目由廣州開發區與銅梁區共同打造,建成後將是中國西部面積最大、產業鏈最全的美妝健康產業生態圈。
「西部美谷是銅梁今年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也是銅梁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創造了當月籤約當月開工建設的加速度。」銅梁區招商投資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說,這個項目不僅促進了銅梁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還填補了西部地區的空白,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今年以來,銅梁區堅持「金籃子」放「金蛋子」思路,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主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和疫情防控催生新業態機遇,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創新落實「招商與招訂單相結合」等新舉措,著力圍繞大健康、電子信息、智能製造、軌道交通裝備和高端汽車零部件等產業招大引強優鏈,實現了招商引資的重大突破。
銅梁區招商投資促進局發布信息顯示,中國西部美谷、銘利達等一批集群式、鏈條式產業集群企業落戶銅梁高新區,助推銅梁工業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路子。截至2020年11月,全區內資引資額和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分別增長42.4%和70.8%,呈現出經濟持續向好、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更令人可喜的是,今年新增或擴建的項目,都緊緊圍繞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創新活力不斷得以激發。今年,銅梁區不斷創新推出招商措施,招商與招訂單並行。8月,及時出臺了解決企業「訂單難」的十條措施,從「精準對接、精準培訓、精準提供需求、精準政策扶持、精準產教融合」等方面入手,積極化解部分重點企業存在的「訂單難」問題。
令人欣喜的還有,銅梁區全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航天雲網渝西分公司成功註冊,重慶工業網際網路賦能中心和智慧園區的無人車間、數位化工廠建設正抓緊推進;百鈺順、鹿享家等5家企業智能化改造初見成效。如今,銅梁高質量發展藍圖正徐徐展開。
「十三五」期間,工業振興行動計劃持續實施,企業轉型升級成效突出。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美妝健康等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大幅增長。另外,特色高效農業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蓬勃興起,現代農業規模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勢頭良好。第三產業不斷壯大,龍城天街商圈規模和銷售額渝西領先,新業態新經濟新模式加速形成,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
銅梁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以及中國天然氧吧和全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融合發展縱深推進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眼下雖是隆冬時節,但只要天氣晴好,每天到銅梁西郊綠道觀光、健身的人非常多。巴川街道玉皇村就位於綠道邊。村黨支部書記柏小林介紹,特別是周末,村裡的農家樂往往一桌難求。
而這樣的情形,在全長60公裡的西郊綠道環線上已是常態。
西郊綠道是銅梁在鄉村振興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生動實踐。近年來,銅梁致力於內外兼修、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著力把西郊綠道建設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大動脈」。如今,西郊綠道已「串點成線、連片擴面」,成為市民觀光休閒旅遊的打卡熱地。2019年,西郊綠道獲評「重慶十大最美鄉村」。
沿著西郊蜿蜒的綠道公路前行,瀝青路面平順整潔,成帶狀栽植的植物點綴著路沿,白牆黛瓦的農房乾淨整潔……不僅如此,西郊綠道還如同一條翡翠項鍊,將5個鎮街、24個村(社區)、120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優質水果、精品水產、花卉苗木、有機蔬菜、生態蓮藕等產業基地和玄天秀水生態畫廊、奇彩夢園、荷和原鄉等景區景點串連起來,城市與鄉村、美景與產業有機融合,實現了「建成一條綠道,發展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目標。
柏小林介紹,玉皇村地處綠道經濟圈核心區,村裡有11家農業企業,全村有200多名留守村民常年在企業務工,加上100多名短期務工的村民,全村村民年創務工收入500萬元左右。
「過去,這裡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現在,800多畝苗木基地外環繞著漂亮的綠道,不僅方便車輛進出,企業的形象也得到了較大提升。」玉皇村成王果業負責人陳貴虎介紹,外來客商來到基地,都對企業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大加讚賞。
在西郊綠道沿途,民宿和農家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年接待遊客700多萬人次,有力地帶動了沿途群眾增收致富。「綠道不僅改善了村容村貌,還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許多村民都自發參加綠道管護勞動,細心養護綠道上的一草一木。」柏小林介紹,玉皇村還通過推廣社會治理積分制,村民更積極地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更加宜居宜業宜遊。
鄉村面貌發生了巨大改變,城區環境也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銅梁始終堅持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為引領,深化鄉村振興和城市提升,城鄉發展更加協調,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更加彰顯。在銅梁城區,建設者們道法自然建設田園都市,匠心打造原鄉中央公園、望山公園、見水公園、玄天秀水生態畫廊,這些公園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首選地。
「原鄉風情·大美銅梁」全面呈現,成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愁旅遊目的地,銅梁的城市、鄉村正一天天變成人們喜歡的樣子。
改革開放全面深化
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2020年5月9日,重慶傳媒職業學院到區市民服務和營商環境促進中心辦理重慶傳媒職業學院第三宿舍東樓項目施工許可。在資料審核過程中,中心工作人員發現其缺失施工單位繳納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及依法辦理的保險憑證、專戶等材料。由於該事項已納入信任審批,申請人填寫了承諾書,承諾在10個工作日內補齊保險、專戶,30日內補齊施工單位繳納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所缺材料。工作人員在2020年5月11日就辦結了此件。申請人於2020年5月29日補齊了所有缺失材料。以前資料必須齊全才能辦理施工許可,承諾制信任審批為該項目節省了20餘天時間,保證了學生能按時正常入學。
這只是銅梁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務效能的一個實例。
近年來,銅梁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狠下功夫,強力推行承諾制信任審批。通過要件承諾後補、先行審批等方式,推動營商環境重點領域事項審批再提速,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2020年以來,雖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等意外困難,但我區市場主體仍然保持活躍。1-7月新增企業1080家,同比增長12%。特別是4月以來新增企業819家,同比增長34.3%。在工程建設項目方面,辦理施工許可證60個,同比增長30.4%。
「十三五」期間,全區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在全市率先建成市民服務和營商環境促進中心、社會治理創新中心,「黨建扎樁、治理結網」走在全市前列,深化行政審批流程再造集成創新、「五清」專項行動、綠色發展促進機制等一批通堵點、破難點的改革落地見效。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市域快線璧銅線、渝遂擴能等重大外聯通道開工建設,深化與廣州經開區、兩江新區、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管理局合作。開放型經濟持續壯大,銅梁的開放水平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三大攻堅戰」有力有效
決勝全面小康成效顯著
「現在可以睡個安穩覺啦!我住在新房裡很安全,吹大風、下大雨也不擔心房屋會垮了。」日前,雙山鎮巖灣村10社村民徐世成談到自己的新房子時,難掩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徐世成今年66歲,孤身一人。以前,他的家在半山坡上,房屋破舊不堪,四壁透風、屋頂漏雨,是典型的住房困難戶。在「兩不愁三保障」專項行動中,鎮村幹部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幫助徐世成拆掉了舊宅,在原地基上建起了3間新房。同時,還在他家門前修了水泥地壩和水泥便道。10多米長的水泥便道將他家與村級水泥公路連接了起來。
「雖然我們這一輩沒得啥文化,但我也曉得『知識改變命運』這個道理,孫娃上學一直是我們家裡的老大難問題。這下好了,3個娃兒的上學問題都解決了。」水口鎮樹蔭村村民陳昌榮是一名建卡貧困戶,也是「兩不愁三保障」專項行動覆蓋人群。以前,全家深受看病難、讀書難的困擾。如今,他的3個孫子上學問題都解決了,還吃上了愛心午餐;一家人都享受了健康扶貧政策,生病能報銷90%的住院費。
在銅梁,像徐世成、陳昌榮這樣通過「兩不愁三保障」專項行動解決實際困難的例子還有很多。吃、住、醫療、教育等一系列難題的高質量解決,讓一個個受助貧困戶喜笑顏開,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目前,全區農村貧困人口在現行標準下實現全部脫貧。補短板「三年計劃」讓農村路水電訊房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脫貧攻堅任務勝利完成,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銅梁,汙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深化「五個一律」,主要河流水質明顯改善,PM2.5濃度下降43.4%以上;森林覆蓋率達46.2%,城鄉人居環境全面提升,龍鄉大地的藍天白雲越來越多。
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自來水通到村裡了,真是太高興了,這可是一件大喜事!」每到中午11點左右,東城街道青羊村村民吳世玉就準備做飯。她打開水龍頭,白花花的自來水流就出來了,老人布滿皺紋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甘甜的自來水,蕩漾著今天青羊村民幸福的笑聲。水聲笑聲交織在一起,描繪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生活畫卷。
距離銅梁城區只有十多公裡的青羊村,是一個處在「夾皮溝」裡的山村。由於地勢較高、引水難度大,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祖祖輩輩仍飲用明清年代開鑿的老井。後來,老井逐漸乾涸,村民們又歷經機井、紅層找水。之後雖幾經努力,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飲用水困難的狀況。
為切實解決村民這一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加班加點推進工程保質保量,終於在今年9月完成了自來水整村推進的建設任務,並在沿途增設了二次增壓站。村民們徹底告別了過去的土水井,喝上了安全的自來水。
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銅梁區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時充分考慮了供水工程水質、水量和供水管網現狀,多點啟動、分村實施。就近尋找水源,「能延則延,能並則並」,保障農村飲用水水質、水量和保證率。
在實施農村人飲供水管網安裝中,對普通農戶,管網一般安裝到集中居住的社或院落;而對建卡貧困戶、低保戶、殘疾人和五保戶,不但不收取任何管網相關費用,還實現了「水龍頭直接安到缸子上面」的要求。
小小一滴水,窺見大民生。「十三五」期間,銅梁努力破解「飲水難」問題,將13個鎮街納入了城區水廠供水範圍,在21個鎮街安裝了155公裡供水主管網、改造了2.4萬餘戶「一戶一表」,全力保障農村居民飲用上潔淨、安全的放心水。改造村級供水工程35處,延伸鋪設人飲供水管網3096公裡,49.88萬人受益。目前,銅梁全區農村集中供水率85.31%,全區建卡貧困人口4431戶12473人的飲水安全保障率100%,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源源動力。
「十三五」期間,全區滾動實施一批民生實事,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0%以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累計新增城鎮就業8.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7%以上;教育體系更加健全,義務教育更加均衡,普惠幼兒園覆蓋城鄉;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文化和體育事業繁榮發展,銅梁龍舞以「世界一流、歷史最好」姿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年華誕,中華龍文化藝術節、原鄉風情馬拉松賽、重慶小姐大賽等文旅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這五年,銅梁各領域風險得到有效化解和防控,堅決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銅梁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謝鳳 陳剛 周振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