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流傳電解銅企業聯合減產的消息。據報導,中國10家大型冶煉廠準備12月26日在福建召開季度座談會,或將商討聯合減產事宜。
在此之前,市場已傳出CSPT(中國進口銅原料聯合談判小組)考慮2020年聯合減產一事。CSPT包括國內10家大型銅冶煉企業,佔全國電解銅產能近70%。如果協議減產,意味著電解銅的減產將從初期的中小冶煉廠向大型冶煉廠蔓延。
上證報記者採訪多位接近國內大型銅冶煉企業的人士,基本確認了國內10家大型銅冶煉企業計劃聯合減產消息的真實性。
雖然最近一輪的新周期從2015年年底開啟,但全球性商品,如銅、鉛鋅、錫等,因周期弱復甦,缺乏持續性,投資熱情低,固定資產開支維持較低水平,缺乏新增產能。尤其是銅礦多為大項目,投資周期長,投資大,新增產能更少。招商證券有色團隊認為,銅礦的新增產能在未來兩年甚至有可能負增長。
根據上海有色網透露,近日江西銅業和中色旗下尚比亞粗銅生產商謙比希籤署2020年CIF進口粗銅長單Benchmark的價格為128美元/噸。此RC(精煉費)大大低於今年執行的長單每噸165美元水平,並且也貼近估算的冶煉廠130美元/噸的RC盈虧平衡點,反映了市場粗銅供應緊張的預期。
上遊銅精礦供應持續偏緊。中國作為重要的銅精礦進口和冶煉國家,近兩年卻不斷釋放新的銅冶煉產能,這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
長期研究銅品種的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冶煉廠處於虧損邊緣,倡議減產抑制產量增長的呼聲高漲。2020年,長單粗煉加工費降至62美元/噸或6.2美分/磅,短單加工費降至55美元/噸或5.5美分/磅,創2012年以來歷史新低。同時,副產硫酸年初至今跌幅超過50%,意味著其生產部分已進入虧損。
天風證券有色楊誠笑團隊表示,按照一噸銅副產3噸硫酸估算,目前每生產一噸銅毛利僅為269元(冶煉毛利419元/噸,硫酸虧損50元/噸),冶煉廠利潤的持續下滑,或將抑制冶煉產能的增長以及開工率的上升,進而影響產量增長。
中信證券有色行業研報顯示,上一輪CSPT於2015年11月30日協議減產20萬噸,此後很快帶動國內銅價和TC/RC(粗煉/精煉費用)觸底反彈。
不過,也有熟悉國內主流銅冶煉企業的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實際聯合減產的效果可能低於市場預期。
從下遊需求看,儘管已計劃嚴控電網投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明年仍將推動多條特高壓工程建設以及繼續安排一定規模的農網投資。
還有周期行業研究員認為,在國內「穩增長」背景下,逆周期政策有望推動基建投資增長以及竣工面積增速持續回升。在家電企業持續促銷下,銅管開工率持續回升,拉動用銅需求恢復。
敦和資管首席經濟學家徐小慶近日發表觀點認為,工業品內部的分化會加劇。據他判斷,明年有色金屬表現或將好於黑色金屬。
來源: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