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驗證斑馬條紋的作用,一群牛被畫成「斑牛」。
牛(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麼這造型)
大家可能和牛有一樣的疑問:這是不是在整我(牛)?畢竟日本人的腦洞可以和黑洞媲美,這真的不是一次整牛運動嗎?讓我們接著往下看,揭開這迷惑
看看這整齊均勻的條紋,不得不為這手藝比個贊。
這群「斑牛」雖然滿場跑來跑去不是很開心的亞子,但是看起來頗為上頭,十分喜感。不要以為這只是無意義的搞笑,其實這是日本研究人員做的一項研究——「黑白條紋是否能夠防止牛被蒼蠅叮咬」
這個靈感的來源很容易就能猜出是來自斑馬的,之前曾有研究表明斑馬身上的條紋能夠有效防止斑馬被馬蠅等小蟲叮咬。於是日本科學家有了個大膽的假設——如果其它動物披上斑馬外衣也有這種奇效嗎?
日本科學家對此展開了分組試驗,選用了6頭牛,依據花紋的不同分成了三組:
A組是塗成了白條紋的「斑牛」:
B組是塗了黑條紋的黑牛:
C組則是什麼都不塗,讓它自然待著。
而神奇的是黑白條紋在驅趕蒼蠅上是真的有效果的。塗了黑色條紋的牛和正常的牛之間沒有差異,而黑白條紋的牛身上的蒼蠅比其他兩種牛少了20%,驅趕蚊蟲的行為也少了近20%。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黑白條紋幹擾到了蒼蠅的視覺系統,讓它不敢降落也就不敢隨意叮咬了。
大家可能不明白這個研究意味著什麼。傳統驅趕蒼蠅的方式是直接噴灑殺蟲劑,而為它們畫上「衣服」既簡單快捷又廉價,效果還很顯著。只要能夠研製出能夠長時間附著在動物身上的顏料,防止家畜能夠抵禦住蚊蟲叮咬頻發的幾個月,這種方式就可以被大規模推廣利用起來啦!
也有一些善良網友發出了自己的擔憂。
確實科學家有些實驗讓人一腦門子問號,其實還有很多令人迷惑的實驗。
有科學家給非洲牧民家的牛屁股上畫了眼睛,據說這樣可以降低被獅子捕殺的可能。這個畫是有依據的:獅子在捕食過程中如果感覺自己被獵物發現了就不會貿然出手。這也有點靠「屁眼」嚇唬獅子的意思?
不過另一個動物化妝侵權重災區是熊貓,萬物皆可畫熊貓。這件事泰國的皇家動物園屢試不爽,他們先是把鱷魚塗成了熊貓。
感覺不到一絲驚悚,甚至還有些快樂的他們緊接著把大象也塗成了熊貓。據說這是因為熊貓在泰國極其受歡迎,但動物園又沒有熊貓。於是動物園就將泰國本地的一些珍稀動物塗成熊貓模樣,意圖博取遊客關注的同時科普下自家的寶貝們。
不得不說這個腦迴路和日本研究人員有過之無不及啊!
但釘喵喵看到這些動物波瀾不驚的臉,想著無論是被畫成斑馬的牛還是被模仿的熊貓此刻心裡估計都只有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