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最精煉最全面的複習資料之文言文一詞多義

2020-12-15 老驥說教育

七上最精煉最全面的複習資料之文言文一詞多義

掌握要點,考試不怕

一詞多義的說明:一詞多義為中考乃至平時檢測中必考的題型,而且大多為選擇題,所以要知道同詞異義,也要知道同詞同義。下面小編就把七年級上冊的有關文言文的一詞多義考點全部集中歸納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同詞異義

1、 日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每天

意與日去(《誡子書》):時間

2、 時

元方時年七歲(《陳太丘與友期行》):當時

學而時習之(《論語》):按時

3、舍

太丘捨去(《陳太丘與友期行》):丟下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憂天》):同「釋」,解除,消除

4、志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立志

聊齋志異(《狼》):記錄

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志向

非淡泊無以明志(《誡子書》):志向

5、樂

不亦樂乎(《論語》):快樂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以……為樂

6、敵

恐前後受其敵(《狼》):攻擊

蓋以誘敵(《狼》):敵人

7、故

溫故而知新(《論語》):舊的(知識)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狼》):舊的,原來

8、止

止有剩骨(《狼》):只,僅

一狼得骨止(《狼》):停止

9、若

若屈伸呼吸(《杞人憂天》):你

求聞之若此(《穿井得一人》):如,像

10、前

狼不敢前(《狼》):向前

其一犬坐於前(《狼》):前面

11、意

意與日去(《誡子書》):意志

意暇甚(《狼》):神情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企圖,打算

12、聞

不若無聞也(《穿井得一人》):聽說

聞之於宋君(《穿井得一人》):使……聽說

13、之

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代詞,他,指元方

夫君子之行(《誡子書》):結構助詞,的

兩狼之並驅如故(《狼》):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久之(《狼》):助詞,湊足音節

14、以

可以為師矣(《論語》):憑藉

投以骨(《狼》):把

以刀劈狼首(《狼》):用

靜以修身(《誡子書》):連詞,表示後者是前者的目的,可譯為「來」

15、而

溫故而知新(《論語》):並且(順接)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但是,卻(轉接)

說明:虛詞並不在初中的考查重點內,但是需要注意兩點:

(1)在句子翻譯中,有意義的虛詞必須要翻譯出。

(2)在選擇題中能判斷出用法和意義的不同。

二、同詞同義

1、而:但是,卻(轉接)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2、去:離開

太丘捨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一狼徑去(《狼》)

3、顧:看,回頭看

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行》)

顧野有麥場(《狼》)

4、志:志向

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非淡泊無以明志(《誡子書》)

努力就會成功

以上就是七上語文最精煉最全面的一詞多義考點,記憶理解,相信碰到這樣的題目會輕鬆解決。

相關焦點

  • 語文招教精選複習資料: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詞
    語文招教精選複習資料: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詞 http://www.hteacher.net2011-10-08 12:57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39.詳說文言文一詞多義現象
    2.一詞多義意味著單音詞和雙音詞的轉化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古今詞彙的形式不同,古代以單音詞為主,現代以雙音詞為主,這就需要一個正確的轉化過程,一詞多義就是轉換的結果。(王羲之《蘭亭集序》)句中「修」這個字,代表多少個詞,或者說包含多少詞呢?我們能想到的有:修長,研修,修理,修建,編修,修行,修飾,修辭。通過上下文的語境,我們認為「修」是「修長」,在這裡應為「高大」意。這就是文言文的一詞多義, 掌握一詞多義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而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很多情況下是文言文以單音節字為表達基礎的結果。
  • 老師在線談初中文言文答題技巧,並贈七年級文言文實用預習資料
    文言文學習一直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很多同學談「文」色變,感覺這是一座難以翻越的高山。實際文言文學習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找準切入點,掌握一定的方法,便會越學越輕鬆。1.首先,明確學習目標,複習鞏固文言文考點常識。
  • 初中語文1-6冊: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學好文言文幫助大
    初中語文1-6冊: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學好文言文幫助大初中語文學習的範圍很廣,內容更多,要求同學們掌握的學習內容也更為複雜。除了書本上簡單的生字詞彙之外,更需要同學們對詩詞、文言文、名著有大量的積累,和見解。針對文言文這一塊,很多同學經常丟分,學霸老師要細細講一講。文言文常見的考題包括,常見的通假字有哪些、文言文中的成語是什麼意思、或者是實詞虛詞起到的作用等等,都是會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東西。
  • 文言文專題系列——詞彙(一詞多義)
    所以,人們使用語言時,往往以一個詞代替兩個或幾個詞使用,也就是一個詞賦予它幾種意義。因此,出現一詞多義的現象。一個詞語具有的幾種意義之間,關係不等,有密切的,有不很密切的,有疏遠的,或沒有聯繫的。因此,它們的用法也往往不同。如「該」字,在中古以前當「完備」講;近古以來,又有了「應當」的意義。顯然,這兩種講法,在意義上沒有聯繫。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考點匯總,建議收藏!文言文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大部分同學都是在初中階段開始接觸的。初一主要是了解文言文這種文體,初步讓同學們了解以及閱讀。上了初二,則是對文言文一些通假字詞的掌握翻譯。
  •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歸納複習!含翻譯和常考重點,建議列印收藏
    七年級語文:文言文歸納複習!含翻譯和常考重點,建議列印收藏初中文言文無可厚非是考試當中的重點內容,尤其是課文裡面出現的一些必背篇目,在考試當中出現的機率是非常大的。因此同學們在進行複習的時候,肯定要把複習重點放在這上面,比如翻譯、一詞多義、古今意義和文學常識等必須要掌握透徹,要不然到了考試肯定是難以取得好成績的。文言文蘊含了古人的智慧,不少同學學習的時候肯定是「愛之深、恨之徹」,那麼對於剛上初中的同學來說,怎樣才能學好這部分內容呢?
  • 初中語文常見文言文一詞多義180字,複習專用
    今天給大家講解初中語文常見文言文一詞多義,一共有180個字,同學們一定要耐心的過一遍,對文言文閱讀的學習很有幫助
  • 特級教師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掌握,拿高分
    特級教師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掌握,拿高分文言文一直都是中小學學習的一大重難點。經常會有孩子來抱怨說,文言文太難了,根本看不懂,背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咬文嚼字。而初中語文,文言文是必考內容,如果沒有掌握好,對學生來說就是連續失分……文言文實詞的特殊用法主要包括: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其中詞類活用是大部分學生認為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而文言文中,一詞多義是指一個詞具有多個義項,也指一個詞可能屬於不同的詞類。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相當普遍。
  • 如何把握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
    一、抓住詞的本義,進行推衍聯想舉例「亡」說明,《說文解字》說:「亡,逃也」,可見「亡」字的本義是「逃跑」。由「逃跑」這個意義可以推衍聯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④《過秦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喪失)。⑤《蘇武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句中兩個「亡」都通「無」,相當於「沒有」)。「亡」字由逃跑不見,引申出了物的喪失不見和人的死亡及事物的滅亡。
  •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通假字大全,超全面,列印背熟考試不丟分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通假字大全,超全面,列印背熟考試不丟分!相信不用多少大家都知道文言文的重要性,但是有不少同學有個疑問,就是什麼是文言呢?我們又為什麼要學習文言文呢?首先漢語分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兩部分,平時我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現代文佔的比重大,到了五六年級愛開始接觸文言文,初中高中相對來說會學得多一些。什麼是文言?古代漢語的書面語言就是文言。最初,文言是在先秦時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開始與口語很接近,後來口語向前發展了,書面語卻發展得很慢,幾乎是原地不動。
  • 【語文】常見文言文一詞多義180字,複習專用!
    初高中生隨身聽 · 遇見最美的自己今天給大家講解初中語文常見文言文一詞多義,一共有180個字,同學們一定要耐心的過一遍,對文言文閱讀的學習很有幫助。(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值,正在。(當時此,諸郡縣苦秦吏者《陳涉世家》) ★fèn,職分,本分。(忠陛下之職分也《出師表》)★回頭看(顧野有麥場《狼》元方入門而不顧《世說新語》) ★xuán, 同「旋」,迴轉、掉轉(還走《扁鵲見蔡桓公》)★擔憂、憂慮(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且人患志之不立) ★奇怪,罕見。(此獨根分而枝合,奇已!《峽江寺飛泉亭記》) ★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樣子。
  • 中考語文,文言文的實詞考點,一詞多義現象與解題技巧點撥
    閱讀理解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明確文中文言實詞的含義,其次要掌握一些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異義現象,再次,要了解文言句式的特點與用法。因此,梳理常考的文言實詞,總結答題技巧便很有必要。常見文言實詞的考查範圍,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
  • 班主任精心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值得收藏!
    班主任精心整理: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全匯總,值得收藏!文言文作為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很多同學的難點部分。經常聽見不少學生抱怨,文言文難學難懂,實用性也不強,讀都讀不通順,學習起來沒什麼意義。其實學生的抱怨不可被否認,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要讓學習明白文言文蘊含了古人的智慧和道理,學好文言文不但可以讓同學們學習很多道理和知識,還能了解很多古代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義練習,考試經常考,建議全掌握!
    對於初中生來說,經過小學階段對文字的積澱,已經可以更好進行古文的學習,所以在初中的語文中,開始了文言文的出現。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真的需要大量的背誦。但是很多文言文的文章,讀著生澀,理解困難,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文言文的背誦確實是一個難點。然而,考試的時候,文言文又是必考的,同時出的題型也是變化多樣,如果只是單純的背誦還好,有的題還需要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解釋,這就考驗了大家對文章的理解水平了。
  • 初中語文常見文言文一詞多義180字,複習專用.
    專注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各類語文知識   每天學點有用、有趣的語文乾貨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黃保餘老師今天給大家講解初中語文常見文言文一詞多義,一共有180個字,同學們一定要耐心的過一遍,對文言文閱讀的學習很有幫助。
  • 初中語文:文言文「一詞多義」精講大全,收藏一份,中考一定用得著
    初中語文:文言文「一詞多義」精講大全,收藏一份,中考一定用得著文言文學習是初中語文的必學重點內容,更是很多學生的難點部分,很多學生埋怨到:「都二十一世紀了,為什麼還要學習文言文呢?又複雜又難懂,讀都讀不通順,學習起來有什麼意義呢?」
  • 中考文言文知識點積累8--一詞多義
    知識點總結 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比較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中是一個義項,在另一個句子裡又是一個義項。一般說來,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均有一定的聯繫。 一詞多義是由本義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應該由本義入手,來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義、比喻義和假借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A.就詞的來源說,即該詞的最初意義。
  • 初中語文1-6冊:必考文言文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初中語文1-6冊:必考文言文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文言文學習是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文言文同白話文迥異的寫作和表達方式,導致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費時費力,學習激情不高。我們需要知道,文言文是古人的語言。同學們要想真正地理解一篇文言文,不僅需要了解這篇文章的大體含義,還應該學會設身處地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考慮。值得注意的是,在語文大大小小的考試卷中,文言文閱讀是較難的一個題目,它是由課本上本來的基礎知識的延伸,考察的是大家對基礎的積累效果,說直白點就是該記的知記住了沒有。
  • 人教版 | 初中語文7-9年級文言文一詞多義匯總
    初中文言文詞語一詞多義歸類(七年級上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