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最精煉最全面的複習資料之文言文一詞多義
一詞多義的說明:一詞多義為中考乃至平時檢測中必考的題型,而且大多為選擇題,所以要知道同詞異義,也要知道同詞同義。下面小編就把七年級上冊的有關文言文的一詞多義考點全部集中歸納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同詞異義
1、 日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每天
意與日去(《誡子書》):時間
2、 時
元方時年七歲(《陳太丘與友期行》):當時
學而時習之(《論語》):按時
3、舍
太丘捨去(《陳太丘與友期行》):丟下
其人舍然大喜(《杞人憂天》):同「釋」,解除,消除
4、志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立志
聊齋志異(《狼》):記錄
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志向
非淡泊無以明志(《誡子書》):志向
5、樂
不亦樂乎(《論語》):快樂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以……為樂
6、敵
恐前後受其敵(《狼》):攻擊
蓋以誘敵(《狼》):敵人
7、故
溫故而知新(《論語》):舊的(知識)
而兩狼之並驅如故(《狼》):舊的,原來
8、止
止有剩骨(《狼》):只,僅
一狼得骨止(《狼》):停止
9、若
若屈伸呼吸(《杞人憂天》):你
求聞之若此(《穿井得一人》):如,像
10、前
狼不敢前(《狼》):向前
其一犬坐於前(《狼》):前面
11、意
意與日去(《誡子書》):意志
意暇甚(《狼》):神情
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企圖,打算
12、聞
不若無聞也(《穿井得一人》):聽說
聞之於宋君(《穿井得一人》):使……聽說
13、之
下車引之(《陳太丘與友期行》):代詞,他,指元方
夫君子之行(《誡子書》):結構助詞,的
兩狼之並驅如故(《狼》):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久之(《狼》):助詞,湊足音節
14、以
可以為師矣(《論語》):憑藉
投以骨(《狼》):把
以刀劈狼首(《狼》):用
靜以修身(《誡子書》):連詞,表示後者是前者的目的,可譯為「來」
15、而
溫故而知新(《論語》):並且(順接)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但是,卻(轉接)
說明:虛詞並不在初中的考查重點內,但是需要注意兩點:
(1)在句子翻譯中,有意義的虛詞必須要翻譯出。
(2)在選擇題中能判斷出用法和意義的不同。
二、同詞同義
1、而:但是,卻(轉接)
人不知而不慍(《論語》)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2、去:離開
太丘捨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相委而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一狼徑去(《狼》)
3、顧:看,回頭看
元方入門不顧(《陳太丘與友期行》)
顧野有麥場(《狼》)
4、志:志向
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非淡泊無以明志(《誡子書》)
以上就是七上語文最精煉最全面的一詞多義考點,記憶理解,相信碰到這樣的題目會輕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