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要好好說話

2020-09-10 雲舒1516

有一種說話方式,叫做「毒嘴惡舌」,有一種暴力,叫做語言暴力。

無論是拳打腳踢、漠視、還是說話難聽,對於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來說,都是虐待,當然會留下深重的陰影。

我列舉一下曾經聽到過有人對孩子說過的話:

「不好好睡覺(吃飯、看書等等)就給我滾出去,愛上誰家上誰家,我不要你了」!

「你吃我的,喝我的,我叫你幹啥就幹啥,別廢話」!

「我告訴你,我早就不想管你了,我是沒辦法才操你的心」。

這種話,沒有髒字,卻是一根根長滿著尖刺的小鞭子,每說一次,就是在孩子柔軟的心上狠狠地抽了一下。在這種赤裸裸的暴力之下,大多數孩子會變得敏感、自卑、防備心重。等孩子長大了,有能力了,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逃離。這時候,在這種父母眼裡,孩子就是「不知感恩的白眼狼」。他心裡想的是我辛辛苦苦養大了你,你該孝敬我了。孩子心裡想的卻是,一樣都是孩子,為什麼我的父母這麼對我?有一句話說的好「你在等著孩子道謝,孩子卻在等著你道歉」。

也許有孩子長大後會自我治癒,但最直接的後果是孩子無法好好地建立一段親密關係,結局就是和親友、愛人、孩子的關係處理不好,自己寂寞辛苦,周圍的人也跟著受累。如果父母和孩子最終和解了,雖然有些遲,也算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但事情往往會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孩子也會有孩子,他們又會繼續下一輪的惡性循環。

相關焦點

  • 諾兒:怎樣跟孩子好好說話
    昨天晚上,認真的觀看了學習學校推薦的課程《怎樣跟孩子好好說話——學習非暴力溝通》,真的覺得收穫良多。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好好的說話,因為受情緒的影響,因為受事件的影響,因為受面子的影響,因為受心理的影響。但是我們越不能好好的說話,就越不能把事情解決得穩當,越不能好好說話,就越跟身邊的人產生了隔閡,越不好好說話,就會造成一個身陷囹圄。
  • 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你從來不好好跟他說話,愛家人從好好說話開始
    我跟他聊,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都要好好說話。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儘量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無論是需要幫助和支持,還是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東西,好好說,才有可能有好結果。有段時間,我發現他時常會通過「我就知道你不會同意」的方式來提要求。
  • 高考成績出來了,該怎麼跟孩子好好說話
    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考試不理想讓父母失望了,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讓孩子知道人生總是有起有伏的,我們必然會經歷一些坎坷。在和孩子相處的問題上,父母首先應該學會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說話。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寫道:「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發展,孩子就不能得到歸屬感。」
  • 你會跟孩子說話嗎?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話,教會家長好好說話
    因為知道對方不會怪我們,所以直接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家人面前,但這也是最讓人傷心的地方,好好說話真的會不一樣。有不少父母「擅長」打擊教育,但這種打擊教育並不能起到「為了孩子好」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經常被打擊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情緒中去。
  • 請注意你的語氣,跟孩子好好說話,千萬不要語言暴力!
    父母在與孩子有效溝通時,一定不要帶任何情緒,孩子在理解語言內容之前已經感知到了你的情緒波動,從而有可能拒絕溝通,或者因恐懼而聽話。父母說話的語氣對孩子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在跟孩子溝通時,好好的一句話,可能會因為我們不好的語氣而變味。
  • 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願意跟你好好說話
    他很自豪,告訴我,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還願意跟父母好好說話。家庭教育的本質,不是教化,是交流與理解。能讓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家庭,溫暖有愛;懂得聆聽的父母,也懂教育。在高鐵上看到一對父子。
  • 請和孩子好好說話
    有一種說話方式,叫「毒嘴惡舌」,有一種暴力,叫做語言暴力。無論是拳打腳踢、漠視、還是說話難聽,對於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來說,都是虐待,當然會留下深重的陰影。我列舉一下曾經聽到過有人對小孩子說過的話:「不好好睡覺(吃飯、看書等等)就給我滾出去,愛上誰家上誰家,我不要你了」!「你吃我的,喝我的,我叫你幹啥就幹啥,別廢話」!
  • 集美區坑內村開展請跟孩子好好說話公益講座
    為了促進親子間的和諧溝通,2020年10月18日上午,集美區坑內村婦聯攜手坑內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邀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甘元蓉老師來為坑內村家長開展《請跟孩子好好說話》講座。講座通過理論加現場問答互動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家長從中學會如何進行有效溝通。
  • 你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嗎?
    小男孩立馬不說話了,低著頭悶悶的站了好一會,推著滑板車走開了。這樣的場景我不是第一次經歷,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大人們總學不會好好跟孩子說話,明明是想關心孩子,卻非得用這樣近乎語言暴力的方式去表達,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的溝通方式久而久之會給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痛苦嗎?我們做家長的就不能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嗎?
  • 聰明孩子養成記:培養孩子好好說話的能力!
    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些孩子說起話來大呼小叫,一句話出來,熗得你半天喘不過氣,你說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會說話呢?給人感覺他智商有問題?其實不是,而是他長時間養成的不會好好說話的習慣,他習慣了這樣和別人說話,你讓他好好和別人說話,他已經不習慣了。
  • 讓孩子聽話,首先得和孩子好好說話
    家長們紛紛感慨,孩子真是越大越不聽話。大家的目光轉向學霸迪迪的媽媽,讓迪迪媽媽分享教育心得。迪迪媽媽說,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肯定她,鼓勵她,多聽聽她的想法。想讓孩子聽話,首先得和孩子好好說話。和孩子好好說話,不做情緒垃圾人 小寶兩歲的時候,午睡非常困難,必須要抱著他在屋子裡走很久。姥姥負責帶孩子,為了讓她歇一歇,我每天中午下班趕回家哄睡。有一天,我工作特別忙,還因為一些疏忽被領導臭罵一頓,心情糟透了。回到家,我伸手抱小寶,他卻不肯過來。本來我的心情就不好,加上困意襲來,十分煩躁。
  • 跟孩子好好說話,不然後果真的很嚴重 #學浪計劃#
    說到說話,只要不是啞巴,人人都會說話。可是好多人就不會好好說話。所謂不會好好說話,就是你想表達A意思,可是你說出來的話,往往帶著一些負面的情緒,比如憤怒、抱怨、指責,怨恨,甚至侮辱等等。而聽者接受到的全是你的這些負面情緒。你要表達的意思早就被這些情緒給覆蓋了。由於你的這些負面情緒,還很可能讓聽者產生歧義。
  • 一個人最大的涵養,是跟家人好好說話!
    (吼)女:你就不會好好說話嗎……這麼小的小事兒你至於嗎?(夾雜著哭腔)接著是男方惡狠狠的甩門聲,以及女方的抽泣聲。已經記不清類似的爭吵有多少次了,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到最後總會毫無懸念的上升到怒髮衝冠。
  • 再貴的學區房,也比不上教會孩子好好說話
    ,只有愛才能孕育愛,只有好好說話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好好說話的孩子。「好話」時,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習慣了不去好好說話。,首先父母自己要先做好榜樣,並且,在孩子第一次出口傷人的時候,就要及時進行嚴厲制止。一旦孩子習慣了無所顧忌的說話方式,再想讓他好好說話就難上加難了。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教孩子這樣說話,不好好說話的孩子以後影響可太大了。」,孩子就怎麼說話。一個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從來不好好說話,那麼孩子內心的「猛獸」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兇猛。其實很簡單,就是跟孩子好好說話,不用情緒或者暴力交流。
  • 3招教你「心平氣和」好好跟孩子說話,親子溝通不再困難
    《一生的遊戲規則》中說:「語言的力量影響巨大,絕非僅僅是說話的問題,人們太忽視語言的力量了。」心平氣和的好好和孩子說話,基本止於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之後好像孩子越大越難做到,說不上兩句就雞飛狗跳,尤其是孩子上學以後,更是都不太可以輕易見面。
  • 好好說話,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讓這把「利刃」永不出鞘。要知道,世界上從沒有刀子嘴,只有刀子心。假如,父母能夠尊重孩子,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冷靜下來好好跟孩子說話,多少孩子童年的誤解與創傷,都會在和風細雨的話語中,被一一治癒。
  • 孩子說話晚,還能好好說話嗎?可以家長要先改變
    現在,孩子說話邏輯差和表達能力差,說話吐字模糊不清漸漸成了語言發育遲緩孩子的特徵表現。那麼,孩子還能好好說話,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嗎?這當然是可以的,前提是我們要找到原因。很多家長把語言發育遲緩和孩子的認知性構音障礙混到一起,其實他們是有區別的。
  • 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李玫瑾:家長要學會好好說話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更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如何和孩子溝通是每一位家長要必備的技能。然而,在和孩子交談時,很多父母會面臨一些複雜的情況,從而不知道怎麼辦。這時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孩子總是這麼不聽話?孩子在想什麼呢?跟孩子說話好像「耳旁風」說再多也沒有起任何作用。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不能好好說話的人,內心都有很多「猛獸」等待釋放。 一個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從來不好好說話,那麼孩子內心的「猛獸」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兇猛。 所以他們一開口,「猛獸」就會跑出來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