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別稱「元宵」「湯糰」「浮元子」,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糰。然而,湯糰象徵合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備美食。而在南方某些地區,人們在春節的時候也會習慣吃湯圓,而不是餃子。
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 ,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製成粉末狀,然後豬油、白砂糖相繼放入混合物揉成團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那你吃過炸的湯圓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道炸湯圓的做法,口感酥脆,老少皆宜。
炸湯圓
材料:
湯圓12個
麵包糠1碗
做法:
首先鍋內加入足量的水,開大火快速的燒開後,再放入冷凍的湯圓,轉中火,用勺子推動湯水帶著湯圓轉起來防粘。(這裡湯圓無需解凍,直接煮)
2.幾分鐘後,至湯圓被煮的都漂浮起來就說明熟了,關火。(因為還要油炸,所以不能煮太長時間,飄起來即可。
3.然後立即將湯圓從鍋裡撈出來。
4.將湯圓直接拎到冷水中,過一下就再拎出。(這樣既防止了湯圓的互相粘連,還能保持內陷的溫度)
5.再用勺子將湯圓舀到事先鋪平了的麵包糠中就行。
6.再用手抓起麵包糠撒在湯圓上,直至全部沾滿即可。
7.最後鍋裡倒入油,小火煮至手放在鍋的上方能感覺到熱氣了,就是5、6成熱。然後將火調到最小,穩住有一點點的火苗即可,再將裹好麵包糠的湯圓放入,用筷子翻動著,滾幾滾即可撈出,速度一定要快,炸十多秒鐘左右即可。
我們的炸湯圓就做好了,沒試過的小夥伴們趕緊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