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喝下毒酒是心甘情願的嗎?他臨死前所說的三個字,就是答案

2021-03-05 歷史課課代表

李逵,水滸傳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典型人物,姑且不論他是否稱得上好漢,但至少他那勇氣魄力就讓很多人喜歡,而他和宋江之間的糾葛也是歷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眾所周知,李逵在上了梁山之後惟宋江之命是從,儼然就是宋江的保護神。那麼,這個不把任何人放眼裡的黑旋風,為何單單就對宋江服服帖帖呢?

這,其實還要從李逵的嗜好說起。

李逵的嗜好,其實也是大多數梁山上人的嗜好,一是酒肉二是賭,而李逵明顯更青睞後者。

當初,他賭博輸了個精光,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無人給他借錢的地步,可是這時候卻突然冒出來一個黑臉大漢,二話不說就給自己扔了一錠銀子過來。待得知他就是江湖上盛傳的及時雨宋江後,李逵心中所想也許唯有一個詞:名不虛傳啊!

宋江除了在錢財方面一擲千金籠絡李逵,在性格方面也對其極度放任,對李逵所闖下的禍不但不責備,反而隱隱有嘉獎之意。

對於宋江在這兩方面的遷就,讓李逵深感與此人相見恨晚,於是他就成了宋江的鐵桿粉絲加貼身保鏢。應該說,宋江在上了梁山後奪取權力的過程中順風順水,除了吳用的幫助,和李逵也有極大的關係。

可是,宋江對待李逵卻沒有真情實感可言。

在宋江看來,李逵不過是墊腳石,而宋江要做的就是過河拆橋。

於是,當朝廷賜給了宋江一壇毒酒後,宋江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與自己的這位老相好共飲。而這一次不同於往日,乃是共赴黃泉之酒,而其原因,僅僅是因為宋江擔心李逵在自己死後起兵造反,從而辱沒了梁山「替天行道」的名聲。

其實,他擔心的不過還是會對他自己的名聲有影響。

可憐李逵,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被宋江算計,喝下了毒酒。而當宋江將真相告訴了李逵之後,李逵垂淚道「罷,罷,罷!」

三個字,三次感嘆,引發了無限的傷感與無奈,而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從這三個字,到後來這句話,其實已經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了李逵的內心感受。

「罷、罷、罷」,儼然是無奈之言、無奈之舉。此時的他,知道腹中已飲下了致命毒酒,知道自己已經命在旦夕,一切都即將是過眼雲煙,他還能如何掙扎?

回想一路走來,自從因為那一錠銀子而上了宋江這條賊船,自此以後一心服侍宋江,可是在宋江眼裡,他不過是一個小鬼、一個馬前卒。縱然自己對他鞍前馬後,可是他卻還是為了自己的名聲而毫不猶豫地要犧牲自己。

應該說,宋江為了投入朝廷的懷抱,可謂是不擇手段、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也許直到死之前這一刻,李逵才真正看清了宋江的為人,可一切卻為時已晚。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只能留下「罷、罷、罷」這三個感嘆,也留下了無限的傷感。

往期精彩

❁出海之前,混江龍李俊為何要對宋江撒謊?難怪能做國王

❁武松被包道乙斬掉一條手臂,他還能否打贏李逵

❁林衝和秦明聯手打關勝需要二十回合,把秦明換成武松會怎樣

最無聊的小遊戲,越玩越上癮,還停不下來!

相關焦點

  • 李逵喝下毒酒後,才識破宋江偽善一面,說了19個字,字字戳心
    我們在看水滸故事的時候,很多人都免不了要暗暗地罵一聲宋江,因為他太有心計了,卻又不敢真正地推翻宋朝,總是拿著自己兄弟的姓名去補救腐朽宋朝統治那些補不上的漏洞。很多人都想問:自己做皇帝不香嗎?就算不自己做皇帝,又何必去投靠宋朝呢?宋江又為什麼最後要毒死李逵呢?
  • 李逵明知是毒酒為何一飲而盡,臨死說出8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
    這次起義,在梁山結盟,結成聯盟,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現在來談談「黑旋風」李逵吧,他在梁山好漢中排在第22位。在《水滸傳》中,李逵因膚色黝黑,又生又高又壯,又有一身好武藝,因此被人們送上了外號「黑旋風」。「水滸傳」大結局,李逵明知是毒酒卻一飲而盡,臨死前說出八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真正的原因就在於此。
  • 李逵本欲造反,宋江說了什麼話,李逵就心灰意冷,甘心被毒死?
    沒想到宋江說了一句話,猶如一瓢冷水潑下,說得李逵心灰意冷,淚滿衣襟,竟心甘情願被宋江毒死。  宋江對李逵說了什麼呢?  宋江道:「兄弟,軍馬盡都沒了,兄弟們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  在平定方臘之後,朝廷一方面對宋江、盧俊義等進行加封,讓他們分赴各地為官,同時,將原來梁山十數萬兵馬盡數解散。
  • 《破冰行動》趙嘉良臨死前,用唇語說了4個字,此時無聲勝有聲
    和那些在臨死前總要說出一段煽情對白的情節相比,趙嘉良此時的無聲唇語,顯得更加真實和感人,此時無聲勝有聲。那麼,趙嘉良在臨死前用唇語說了什麼呢?趙嘉良臨死前用唇語說出了4個字:「兒子,保重。」簡簡單單的4個字,卻包含了趙嘉良對李飛的深深父愛。
  •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甄嬛傳:果郡王臨死前對甄嬛說的話,字字透露出無奈與傷心   很多朋友在看甄嬛毒死果郡王一段時,都會跟著流淚吧,那一段劇情確實是非常虐心,明明兩個人相愛卻不能在一起,這也就罷了,還要親手毒死自己心愛的人,真是戳中每一位觀眾的淚點。
  • 李逵的母親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施耐庵這25個字把她勾勒的淋漓盡致
    因為黑社會裡講究的就是誰比誰更狠、誰比誰更毒。不逞強鬥狠,哪能有自己的生存之地呢?除對犯罪分子進行必要的社會層面分析外,我們還不能忽視其個體成因。 就拿李逵來說吧,他暴力變態固然有社會基礎,但問題是,水泊梁山中普遍存在的那麼多的犯罪分子,為什麼別人都不像李逵那樣嗜血? 這就需要我們對李逵這個個體進行相對細緻的研究。
  • 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
    書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所說李逵的性子有些時候急了點,但他做到了忠孝兩全。在宋江給他毒酒時,他知道是毒酒,而對於宋江和眼前  的死沒有一點怨言,昂首咽下。李逵對老母也十分孝順,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後,他一生氣就殺死了4隻老虎,把老母好好安葬。
  • 水滸傳中五位用斧的猛將,索超倒數第二,李逵倒數第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不才說歷史」,再點擊
  • 魏延被馬岱所殺,臨死前大叫4字,網友:如今成我們遊戲的口頭禪
    魏延被馬岱所殺,臨死前大叫4字,網友:如今成我們遊戲的口頭禪 事情還得從諸葛亮率軍北伐時說起,魏延因為長期鎮守漢中,對那一帶的地形了如指掌。
  • 武則天活了81歲,臨死前說的10個字,道出了她內心深處無盡的遺憾
    當時宮內有一匹未馴服的烈馬,無人能馴服,武則天主動請纓,「妾能制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撾撾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單憑馴馬這個故事,足見武則天的剛強氣質。武則天做了12年才人,貞觀二十年,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李治產生了愛情。
  • 黑旋風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結局為何差距那麼大?
    再比如梁山泊攻打祝家莊時,李逵不僅殺了前來投降的扈成本,還將扈太公一門老幼盡數殺了,更為過分的是,為了逼朱仝上山,李逵竟然能狠下心摔死年僅四歲的小衙內!總而言之,《水滸傳》中的李逵就是一個不分善惡,嗜殺成性,殺人如麻的「惡魔」,不僅算不上好漢,稱其為「人渣」都是抬舉他了。
  • 《水滸傳》李逵:是英雄還是惡魔?清朝第一才子說他天真樸實
    有人說,《水滸傳》中李逵是個好漢,也有人說李逵是個殺人成性的惡魔,清朝才子金聖歎卻說他是個天真樸實的人。一個李逵,竟然有多重說法,那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這得看你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和怎樣的人去對比。李逵外號黑旋風,人設就是嗜血嗜殺,但是又有忠有孝,當然,他的忠不是對國家對皇帝,而是對宋江。你看李逵這人,出場的介紹就是從小不聽話,十裡八鄉都被他打了個遍,最後殺了人逃到江州,又喜歡喝酒賭博,喝醉了酒鬧事,賭輸了就耍賴,殺個把人什麼的,根本就不眨眼。
  • 如懿傳:最可憐的四位佳人,報仇搞錯對象,臨死前都不知真正仇家
    玫嬪是懷上弘曆登基後第一子的嬪妃,也因其胎尊貴,所以金玉妍通過挑唆慧貴妃害其生下畸胎。臨死前,本以為自己成功報得喪子之仇,在如懿的提醒下,才知自己放過了真正的殺人兇手。最後喝毒自盡,留下「曲有誤,周郎顧。可這一生身不由己,終究只是誤彈一曲,都錯付」的感嘆!
  • 琉璃:司鳳前九世對璇璣僅有憐愛之情,最後一世卻因她一句話愛上
    可是小編卻覺得前九世司鳳對璇璣並不是愛,而是憐愛。這兩個詞雖然僅僅相差了一個字,但是它們的意義卻有著大大的不同。「愛」是對對方無私奉獻以及希望對方幸福的一種感情,而「憐愛」僅僅是一方對另一方心中存有同情及憐憫之情。這兩個詞在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那麼小編為什麼說司鳳前九世對璇璣的愛僅僅是憐愛呢?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韓信臨死前,吼3字,成現代人酒桌上的「口頭禪」
    能被記錄在古籍當中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這其中就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在戰亂革新的年代當中他被許多人稱為奇才,可惜結局卻略顯悽涼,他就是韓信。一位忠肝義膽的人物,卻以死在婦人之手的結局而告終,著實可悲可嘆,但他臨死前卻大吼「三個字」,沒想到卻頻頻出現在酒桌之上,成了酒桌上的口頭禪,是哪幾個字呢?
  • 韓信臨死前的一句遺言,區區三個字,誰曾想會成遊戲常用口頭禪
    當年因一年輕人為了侮辱韓信,就說了一句:你要是不怕死,就拿這把劍刺我,要是怕死,那你就得從這胯下鑽過去。而這韓信當時都沒有猶豫,直接就從這人的胯下鑽了過去。當時很多在場的人都哄堂大笑,心裡都覺得這韓信是個怕死的膽小鬼。但是也是韓信印證了那句「大丈夫能屈能伸」。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李逵
    羅真人認為李逵殺心太重,就打算懲治他,施法把李逵運送到了薊州府衙,結果府尹認為他是妖人,把李逵重打了一通。戴宗兩人再三道歉解釋,羅真人才把李逵又帶了回來。三、中考試題【2005年湖南省常德卷】《水滸》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郭嘉臨死前,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他是怎麼知道的?
    而郭嘉和司馬懿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謀士,他們二人同為曹操,為魏國做事,但是郭嘉在臨死前卻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叫曹操將司馬懿誅殺。歷史證明,司馬懿及其後代之後確實造反了,最後由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統一三國,建立晉國。那麼,令人疑惑的是,郭嘉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反的呢?郭嘉此人,獨具慧眼,擁有遠見。郭嘉早期並沒有跟隨曹操,而是追隨袁紹。然而袁紹只會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知道如何用才。
  • 人臨死前的徵兆有哪些?
    人在臨死之前是否有徵兆自己即將離開人世呢?而對於人在臨死之前,其實也是屬於有著很多種的徵兆我們可以發現的,而對於人在臨死之前也是有著迴光返照這個現象發生,而這個也是一個很常見的自然現象,那麼人臨死前的徵兆有哪些到底如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人在臨死前有預兆嗎?迴光返照是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