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大概是減肥人士最糾結的食物了。
最近總聽到身邊有朋友說,「為了減肥,我不吃澱粉,都快1年沒吃米飯了。」我問她,「你不吃米飯,主食吃啥?」「紅薯、紫薯、土豆、粉絲、涼皮之類的,不過我發現這樣吃並沒有瘦,大姨媽也不太穩定。」
這位朋友為了減肥,戒掉了自以為澱粉含量高的米飯,不僅沒瘦,還影響了例假。
吃哪些主食容易胖?
那我們今天來說說澱粉吧,其實大家誤解了。
各種糧食比如大米、麵粉、玉米、小米等澱粉含量基本上均在70%-80%之間,蛋白質含量7%-10%左右,脂肪和水分含量都比較低。
紅豆、綠豆、芸豆這些雜豆和大米、白面相比,澱粉含量少一些,大概50%-60%左右,而蛋白質含量會更高,約20%左右,同時它們的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含量也更高。
而像紅薯、土豆、山藥、芋頭等這些薯類,澱粉含量則在16%-24%左右,它們含量最高的是水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為了減肥不吃米飯、饅頭而只吃紅薯的原因,會覺得紅薯裡澱粉含量更低,熱量也更低。
減肥的時候我們的確需要減少米飯、饅頭的量,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吃。
如果減肥期間只吃紅薯、土豆或者各種雜豆等作為主食,身體因為得不到充足的碳水,會消耗部分蛋白質作為能源物質,難以維持身體各種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營養基礎,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大姨媽。
而且一旦澱粉食物吃得太少時,血糖水平容易下降,大腦得不到自己喜歡的葡萄糖,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煩躁易怒等問題。
至於這位朋友說到的,減肥期間還會以吃粉絲來代替米飯,這是一種更加不推薦的做法。
因為像各種粉絲、土豆粉、地瓜粉等大部分都是純粹的澱粉,高達85%-90%,蛋白質含量很低,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加工過程中也損失得差不多了。
與同樣重量的土豆、紅薯相比,熱量高出3-4倍,而且營養價值也很低。
主食怎麼吃才不會胖?
那減肥期間的主食到底該怎麼選擇呢?日課建議粗細搭配會比較好。
可以在煮飯的時候加一點雜豆(比如紅豆、綠豆、鷹嘴豆)或者雜糧像燕麥、糙米、小米等,放在一起煮成雜豆飯或者雜糧飯,每頓吃100g左右,也就是大約一個拳頭的大小。
這種搭配的好處是,膳食纖維豐富、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增加飽腹感,不容易餓。
吃麵食的朋友可以在白面中加些蕎麥粉、玉米面等做成雜糧饅頭,這樣不僅比米飯或者饅頭熱量相對更低,營養還會更加全面,飽腹感也會更強。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當天吃了紅薯、紫薯、土豆、芋頭、山藥等薯類或是澱粉類蔬菜,那我們主食的量就需要減少,減少大概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就可以。
咱們在吃主食時注意以下幾點,就不用擔心會胖了:
1. 調整吃飯順序
先吃蔬菜,再吃豆製品,以及其他肉類配菜,最後再吃主食,每口嚼20次以上,這樣可以便於少吃,早早有飽腹感。
2. 多吃粗糧搭配
可以吃一些消化吸收比較慢的主食,比如全麥饅頭、玉米窩頭;或者粗細搭配,比如熬粥時加入紅豆、綠豆等;用部分薯類代替主食,如紅薯、玉米、土豆、山藥、南瓜等。
3. 避免過於軟爛
主食太軟爛,吸收速度快,尤其是有糖尿病的人,容易形成血糖高峰,血糖波動過大對血管會有衝擊,容易造成損傷。
4. 蒸煮少油控熱量
平時儘量不要選擇油條、油餅、燒餅、雞蛋灌餅等煎炸類的主食,以免熱量增高。
總結一下就是,主食一定要吃,但要控制量,粗糧搭配更好,避免軟爛油炸。
撰稿 | 玳玳花
排版 | 小魚兒
美句分享:好聽的話別當真,難聽的話別走心。
(部分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