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我市,一個個「小而精」、「小而新」的家庭農場星羅棋布,在發展新型農業助農增收的同時,也為周邊市民帶來不同體驗。
在碧城區嵩潛村附近的山落間,坐落著一家名為鄉居生態農業的家庭農場,佔地200餘畝。農場負責人介紹,農場經營到現在已經8年之久,現在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市鄉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王衛國說:「我有養殖場,所有豬的糞便都經過發酵後,作為有機肥施肥到水果蔬菜上。」
農場為了保障農場內飼養的家禽質量,除了延長飼養周期,使其自然生長外,在飼料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黑豬都是生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餵玉米面、麥麩、酒糟一類的。」王衛國告訴記者。
農場以健康生態為運營理念,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採摘、遊玩。未來將逐步增加垂釣、餐飲、帳篷露營等項目,打造觀光農業,通過延伸產業鏈讓更多的遊客「留下來」。王衛國說:「如果說朋友來了想採摘,自己去蘋果園裡採摘,也可以認領一棵,板慄到了豐收的季節也可以自己來採摘。」(記者:由依卓)
【來源:海陽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