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家庭農場,打造農業致富「新引擎」

2020-12-17 湘湘帶你看社會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我市,一個個「小而精」、「小而新」的家庭農場星羅棋布,在發展新型農業助農增收的同時,也為周邊市民帶來不同體驗。

在碧城區嵩潛村附近的山落間,坐落著一家名為鄉居生態農業的家庭農場,佔地200餘畝。農場負責人介紹,農場經營到現在已經8年之久,現在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市鄉居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王衛國說:「我有養殖場,所有豬的糞便都經過發酵後,作為有機肥施肥到水果蔬菜上。」

農場為了保障農場內飼養的家禽質量,除了延長飼養周期,使其自然生長外,在飼料上也是下足了功夫。「黑豬都是生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餵玉米面、麥麩、酒糟一類的。」王衛國告訴記者。

農場以健康生態為運營理念,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採摘、遊玩。未來將逐步增加垂釣、餐飲、帳篷露營等項目,打造觀光農業,通過延伸產業鏈讓更多的遊客「留下來」。王衛國說:「如果說朋友來了想採摘,自己去蘋果園裡採摘,也可以認領一棵,板慄到了豐收的季節也可以自己來採摘。」(記者:由依卓)

【來源:海陽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庭農場種養致富成功案例分享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什麼是家庭農場?家庭農場是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南京家庭農場發展新模式:"融合"農業休閒旅遊
    原標題:我市家庭農場探索發展新模式   近日,市農委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全市十大美麗家庭農場」評選活動,目前活動還處於申報階段。在申報條件中,「主營產業特色新」是非常重要的一條標準,要求家庭農場發展能夠彰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早在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家庭農場」概念,我市家庭農場應運而生。
  • 「融合」農業休閒旅遊 南京家庭農場探索發展新模式
    在申報條件中,「主營產業特色新」是非常重要的一條標準,要求家庭農場發展能夠彰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從單一種植到「融合」農業休閒旅遊——我市家庭農場探索發展新模式  近日,市農委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全市十大美麗家庭農場」評選活動,目前活動還處於申報階段。
  •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
    重慶涪陵區洪家大院家庭農場 ——建四季精品水果園 走農旅結合致富路 16. 重慶巴南區昌元家庭農場 ——種植養殖雙增效 生產服務齊增收 17.
  • 「農業+旅遊」融合發展!湘鄉這個農場走出增收新道路
    近年來,湘鄉大力推進「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模式,打造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相結合的農業產業鏈,農旅項目競相發展,有效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農場工作人員在採摘橘子。走進棋梓鎮鵝婆山生態農場,渾圓飽滿的柑橘掛滿枝頭,黃燦燦的果實在綠葉的映襯下色彩絢爛如油畫。工人們穿梭林間,採摘果實,一派繁忙景象。
  • 平山縣大學生回鄉創辦家庭農場,帶村民一起致富!
    2015年,單冬生終於建起了石家莊善福家庭農場,想通過創業來帶動村民致富。農場一期流轉土地100多畝,當年收益就很可觀。「這時,村民們看到了希望,主動提出把土地流轉出來,這為農場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單冬生說。2016年底,單冬生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當時就吸引30多位農戶成為合作社成員。
  • 家庭農場 農業高質量發展生力軍
    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康怡家庭農場負責人餘培英難掩興奮。這家農場經營土地120畝,家庭勞動力4人,主要生產食用菌、核桃、蔬菜,年產值達到110萬元,去年純收益實現20多萬元。欣欣向榮的家庭農場,正成為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經營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
  • 【中國夢·勞動美】致富路上的新農民 ——付萬紅與他的家庭農場
    【中國夢·勞動美】致富路上的新農民 ——付萬紅與他的家庭農場 2020-12-08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洪湖鎮發展萬畝特色經濟林 家庭農場「致富金果」今年大豐收
    7月2日,黑巖村家庭農場杜曉瓊、雷文舉夫婦帶領家人和前來幫忙的鄉親在果園裡忙著採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杜曉瓊介紹,他們夫妻原來在廣東打工多年,後來聽說老家洪湖鎮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和家庭農場,才雙雙從廣東辭工,回鄉創業,開辦家庭農場,承包了400多畝荒山,種植李子和梨子。
  •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家庭農場」有法可依,農業再譜新篇章
    上海為家庭農場立法,是促進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松江農業發展「保駕護航」。探索家庭農場,創造「松江模式」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家庭農場試點的地域,早在2007年,松江區開始探索家庭農場經營模式,多次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肯定。2013年,松江的家庭農場模式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2020-12-1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衢江家庭農場抱團闖「藍海」 打造農業示範園
    衢州市衢江區的創新做法,吸引記者深入田間地頭一探究竟——他們組建了以家庭農場抱團經營為核心的農業園區,並設立專門的「團隊」(管委會),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建4A級農業景區,以此提質增效、壯大產業、促農增收。  家庭農場  引爆鄉村採摘遊  「來來來,快把籃子伸過來!
  • 家庭農場抱團發展激發新活力 "玩轉"現代農業
    中國江蘇網6月4日訊 6月1日上午,一輛裝滿西瓜的蘇州牌照卡車,緩緩從響水縣曬成家庭農場駛出。「自從加入了響水家庭農場聯合會,幾百畝地的西瓜一點都不愁銷路。我不出家門,訂單就通過聯合會主動『找』了過來,省時省事還有議價權。」農場主薛曬成喜滋滋地說。
  • 安徽肥西官亭: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原標題:安徽肥西官亭: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位於安徽省肥西縣官亭鎮姚崗村的瀚鵬家庭農場,通過探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努力構建立體高效的現代農業新模式
  • 官亭鎮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位於肥西縣官亭鎮姚崗村的瀚鵬家庭農場,通過探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努力構建立體高效的現代農業新模式,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農場產業蓬勃發展,更帶動周邊農戶共同增收,為農村發展增色添美。
  • 貴州大方:把冬蓀產業打造成致富「新引擎」
    「2019年我們鄉一共種了270畝的冬蓀,創收860餘萬元,今年老百姓積極參與,擴大到500畝的種植面積,採取黨支部引領、村社一體合作社帶動、群眾參與的方式,加強指導,拓寬市場,確保群眾利益最大化,把冬蓀種植打造為致富產業。」鳳山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袁瓊說。
  • 曹妃甸八農場「訂單農業」架起致富金橋
    曹妃甸區八農場「訂單農業」架起致富金橋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記者 黃志山 通訊員 鳳璽 寶鋒)農業生產有一個「瓶頸」  在突破「瓶頸」的過程中,一種經營模式在曹妃甸八農場逐漸明晰:以「農字號」大項目、好項目推進「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訂單農業,架起致富金橋。  八農場是曹妃甸區最大的農場。近年來,八農場著眼於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商業化、標準化生產,在北部的旱田積極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把訂單種植引入農場,幫助農民提升種植標準,最終實現了增收多贏的發展目標。
  • 河北固安鄉村民宿打造「幸福引擎」
    立足文旅做文章,打開鄉村致富門,北房上村進行了一次生動實踐。2016年,北房上村引進楓林莊園有限公司,流轉土地近1000畝,採取「村街+企業+農戶」的模式,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創新創造為徑,創建了集觀光度假、餐飲娛樂、科普體驗、戶外健身、養生養老、原生態田園生活為一體的多元化鄉村旅遊示範區,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打造農民增收致富的「幸福引擎」。
  • 新基建春風下的京東農場,「數字農業引擎」凸顯產業復原力
    「我們要讓鄉親們有尊嚴的脫貧,讓年輕人回到農村,讓更多的鄉親們在智能的農場裡種出像『羊肥小米』這樣讓大家引以為豪的農業品牌。」京東物流創新業務部負責人喬志偉表示。就在不久前,山西省首家「京東農場」落地武鄉縣,成功打造了武鄉小米產業扶貧數字農業示範基地。
  • 農業農村部公布26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截至2018年底,全國納入農業農村部門名錄的家庭農場近60萬家。這些家庭農場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家庭農場既能較好傳承傳統精細農藝,又持續不斷引進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了與家庭經營相適應的實用技術。河北國奇農興家庭農場與河北農大、河北農科院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定期聘請專家到農場進行生產經營指導。   四是走綠色發展之路。這些家庭農場十分重視農業綠色發展,普遍採用了生態綠色友好型技術,有的實施保護性耕作等保護地力和生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