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秋之白華」別樣芳

2021-02-22 山西教育出版社

在武漢沒待多久,瞿秋白又北上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了半年,後來進入北京的俄文專修館免費學習俄語和法語。1919 年五四運動爆發,瞿秋白被推選為俄文專修館的學生代表,並在天安門廣場領導學生集會遊行和火燒趙家樓等行動。從此,瞿秋白一步步走上了信仰馬克思主義的道路,特別是1920 年,他被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聘為特約通訊員到莫斯科採訪,時值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瞿秋白見到了俄國革命的領袖列寧,並進行了簡單的交談。1922 年,瞿秋白正式入黨。

1923 年8 月,黨的三大之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南京召開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出席會議。一天在會後,團中央書記施存統來找瞿秋白,說有兩個在上海讀過書的女青年王劍虹和蔣冰之(丁玲)住在南京,今天我們去看看她們吧!瞿秋白開始還覺得奇怪,這兩個女青年有什麼特殊之處需要特意去看望呢?後來才知道,原來王劍虹和施存統的妻子王一知是陳獨秀、李達創辦的上海平民女子學校最早的學生,後來王劍虹回湖南,就把她的同鄉好友也介紹進了這所學校,這所平民女校是專門為黨培養女幹部的學校。此次,王劍虹和丁玲結伴來到南京,正好遇見了施存統,於是施存統就準備帶著瞿秋白一起去見見這兩位未來的女幹部。

來到王劍虹和丁玲的住地,相互介紹後,四人就攀談起來,相同的革命理念讓初次見面的幾個年輕人一見如故。丁玲對瞿秋白的第一印象是「瘦長個兒,戴一副散光眼鏡,說一口南方官話,見面時話不多,但很機警; 當可以說一兩句俏皮話時,就不動聲色地渲染幾句,惹人高興,用不驚動人的眼光靜靜地瞟過來……」

王劍虹原名王淑璠,是四川酉陽縣龍潭鎮人,父親王勃山是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的老會員,曾任孫中山廣州革命政府秘書。王劍虹13 歲的時候,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和王一知、丁玲成了閨中密友。五四運動的時候,王劍虹在湖南領導學生進行罷課、遊行等活動,是學校的積極分子。1919 年底,王勃山讀到龔自珍的《夜坐》裡的「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兩句詩,希望女兒能巾幗不讓鬚眉,就給女兒改名為王劍虹。後來,在平民女校讀書的王劍虹和丁玲不滿足於學校平靜的生活,想要週遊世界,在社會上闖蕩一番,這才和丁玲來到了南京。這樣一位走在時代潮流前列的女子,讓瞿秋白既敬佩她們的勇氣,又為她們的天真想法感到擔心。瞿秋白耐心地勸告她們不要貿然放棄學業,如果平民學校不能滿足她們,他願意為她們做介紹,讓她們到上海大學去學習。王劍虹和丁玲接受了瞿秋白的勸告,回到了上海。

此時,瞿秋白在上海大學擔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也許覺得對王劍虹和丁玲有責任,也許是覺得跟王劍虹、丁玲很投緣,在上海的時候,瞿秋白幾乎每天都去看望她們,利用業餘時間教她們學俄文,為她們介紹十月革命後的俄國情況等。

幾個月後,丁玲突然發現之前對她們非常熱情的瞿秋白好像突然變冷淡了,特別是他和王劍虹之間,總是若有若無地有著一種相互迴避的感覺,就連每天都要學習的俄文,也中斷了很久。偶爾瞿秋白來坐坐,也不像往常那樣談笑風生,而是顯得心事重重,氣氛十分尷尬。一天傍晚,施存統夫婦陪著王劍虹、丁玲和瞿秋白一起逛公園,不一會兒,瞿秋白就不告而別,從另一條路走了,王劍虹顯得十分憂鬱。過了兩天,王劍虹提出要回四川。這時候還沒有放假,丁玲奇怪王劍虹為什麼要選這麼個時間回四川,王劍虹敷衍說因為她父親最近要回四川,她很想念家鄉,想一起回去。

丁玲平時和王劍虹無話不談,她也看出來好友有事情瞞著她,但是她勸也勸不住,覺得十分煩躁。下午,王劍虹出門了,丁玲一個人在屋裡越想越煩躁,此時瞿秋白來敲門了,想到就是瞿秋白先變得不對勁,弄得整個事情都不受控制了,丁玲任性地衝瞿秋白髮起了火,讓他馬上回去,再也不要來了,她們不要學俄文了!瞿秋白雖然很驚訝,但還是什麼都沒說就走了。丁玲越加惱火,在寢室裡面亂翻東西,突然在王劍虹的床墊下翻出一頁詩稿,她覺得很奇怪,平時她和王劍虹常常詩文唱和,寫出來的詩都會相互交流、修改、討論的,為什麼這篇詩稿這麼隱秘地藏在床墊下?丁玲展開一讀,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他,回自新氣的俄鄉。

本有的瀟灑更增新的氣質,

淵博的才華載回異邦藝術之倉。

他的學識、氣度、形象,

誰不欽羨敬重?

但只能偷偷在心底收藏!

這首詩在寫誰,一看便知,丁玲明白了好友的心思,急得團團轉,拿起這篇詩稿就奔向瞿秋白的住處。瞿秋白雖然對丁玲的到來感到驚訝,卻也沒有因為丁玲下午的無禮而生氣,他還溫和地說:「你們今後還是學俄文吧,我一定每天都來教你們。」王劍虹都要回四川了,還學什麼俄文啊!丁玲趕緊把詩稿遞給瞿秋白,瞿秋白看了好一會兒,才激動地問:「這是劍虹寫的?」從瞿秋白顫抖的聲音中,丁玲知道了瞿秋白的心思,她著急地說:「不是她是誰呢!現在她很苦惱,要回四川去了!只有你能留住她!你要知道,劍虹可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人。你們倆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你快去吧,她可能正好在宿舍裡,現在我留在你這裡,過兩個鐘頭再回去。」

等丁玲回去的時候,屋裡的氣氛全改變了,瞿秋白和王劍虹滿面紅光,洋溢著戀愛中人特有的甜蜜氣息。桌上殘留了很多張紙,原來他們剛剛進行了筆談,有張紙上寫著一首詩:「倩女傳書似紅娘,笨傻張生喜若狂。急赴閨閣拜鶯鶯,兩朵紅杏終出牆。」丁玲知道兩人心意已通,高興地把牆上一張王劍虹的照片取下來送給了瞿秋白。

1924 年1 月,瞿秋白和王劍虹喜結良緣。婚後,夫妻倆的感情非常好。嶄新的生活是從上海慕爾鳴路彬興裡307 號一幢弄堂房子開始的。瞿秋白夫婦住在廂房後面的小房子裡,丁玲跟著住在過街樓上的一間小房子裡。新婚之初,正值寒冬,劍虹沒有去上學,瞿秋白也不用去上課。他們有大把的時間談詩、寫詩,瞿秋白有時來了興致,就將他們最喜愛的詩句,刻在各式各樣精緻的青田石、壽山石上。瞿秋白也沒有因為和王劍虹談戀愛就把媒人丁玲拋到一邊,他有時教王劍虹、丁玲唱崑曲《牡丹亭》,有時候教她們繡花:他把花鳥畫在綢或棉布上,再題上詩詞,由她們動手繡。晚間閒暇時間,有幾次,瞿秋白和王劍虹來到丁玲的房間,圍坐在煤油烤火爐前,把電燈關掉,只有火光透過爐蓋上的一圈縫隙射向天花板,像一朵花的光圈,這種閃爍的光亮形成一種朦朧美妙的氣氛。

1 月20 日,瞿秋白赴廣州參加國民黨一大。正值新婚,瞿秋白萬般思念妻子,幾乎每天都要寄回一封用五彩布紋紙寫的信,還常夾有詩稿。這些纏綿的詩作和書信無一不表達著這位革命者的柔情:

1 月12 日

……你偏偏愛我,我偏偏愛你——這是冤家,這是「幸福」。唉!我恨不能插翅飛回吻……

愛戀未必要計較什麼幸福不幸福。愛戀生成是先天的……單只為那「一把辛酸淚」,那「愔愔奇氣來襲我的心」的意味也就應愛了——這是人間何等高尚的感覺!我現在或者可以算是半個「人」了。

夢可!夢可!我叫你,你聽不見,只能多畫幾個「!」,可憐,可憐啊!

(註:「夢可」是法語「我的心」的音譯。)

2 月16 日

這兩天雖然沒有夢,然而我做事時總像是做夢似的——時時刻刻晃著你的影子……沒有你,我怎能活?以前沒有你,不知道怎樣過來的,我真不懂了。將來沒有你便又怎樣呢?

2 月28 日

我苦得很——我自己不得你的命令,實在不會解決我的人生問題。我自己承認是「愛之囚奴」,「愛之囚奴」!我算完全被徵服了!

瞿秋白已經完全陷入了與王劍虹的新婚甜蜜之中。可惜美好的時光過於短暫,不到半年的時間,王劍虹得了肺病。開始她還不知道,一直低燒、咳嗽,醫生誤診為懷孕反應。瞿秋白結束會議從廣州回來後,王劍虹十分高興,以為瞿秋白可以陪在她身邊長一點時間了。但是瞿秋白的工作任務很重,眼看著王劍虹的病勢一天天加重,他心裡非常難受,但是革命形勢刻不容緩,他還是要打起精神來工作,照常參加各種會議和社會活動。瞿秋白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就守在妻子身邊,一邊寫作,一邊熬湯藥,照顧王劍虹。

1924 年7 月,王劍虹沒有堅持住,病逝在瞿秋白的懷裡,這年她才20 歲。愛妻的去世是對瞿秋白極大的打擊,他把那張丁玲送給他的王劍虹的照片取了下來,在背面題了一首詩,頭一句是「你的魂兒我的心」,用白綢巾慎重地包好,珍藏起來。瞿秋白和王劍虹這段婚姻只持續了7 個月,雖然短暫卻十分真摯。丁玲後來回憶說:「儘管他們這段生活是短暫的,但這一段火一樣的熱情,海一樣的深情,光輝、溫柔、詩意濃厚的戀愛,卻是他畢生難忘的……劍虹在他心中是天上的人兒,是仙女(都是他心中的話)……」

相關焦點

  • 秋之白華:楊之華心中的瞿秋白
    「秋之白華」,心心相印1934年1月,時在上海養病,並與魯迅、茅盾等一起從事文化「反圍剿」的瞿秋白,接到中央通知前往蘇區,妻子楊之華因工作暫時無人接替未能同行——這是秋白夫妻結婚後的第六次離別,卻不幸成為生命的永訣——1935年2月,秋白隨隊轉移至閩南時不幸被捕,同年6月18日,從容就義於福建長汀
  • 《秋之白華》展現唯美浪漫有餘 故事情節偏弱
    《秋之白華》展現唯美浪漫有餘 故事情節偏弱     電影網訊(文/上海電影節報導組)唯美、浪漫是《秋之白華》最動人的地方,導演霍建起
  • 瞿秋白:用生命擁抱理想,用熱血寫出不屈,用詩句留下絕筆
    秋白4歲時,瞿世瑋的叔祖父死於任上,家眷要搬回來住,他們全家不得不離開八桂堂。到了民國初年瞿世琥又被罷官,家道中落。賢莊的大姑母去世後,秋白一家也失去柴米接濟,景況日益困窘。秋白12歲前後,全家又從星聚堂搬到了瞿氏宗祠寄居。就這樣,全家的經濟來源和棲身之所全失去了。
  • 石材養護之分析石材白華現象以及處理方法
    因此,接下來跟Verdi一起探討:什麼是石材白華現象,又應該怎麼處理石材白華現象。石材白華也被稱為石膏性白華。另外種也稱為白華的現象是矽酸鹽水泥中的CaO,經水化作用後,為Ca(OH),最終與空氣中CO、SO 結合變成CaCO、CaS(等沉積在石材表面,也形成泛白現象,被稱為鹽性白華。石材白華與石材剝蝕很類似,肉眼也很難分辨。理論上講,只要記住石材白華是石膏產生的,而石材剝蝕是石灰產生的就行了。
  • 石材返鹼、泛鹽、白華
    2、白華  是返上來的鹼性物質,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質發生反應,形成的碳酸鈣、次硫酸鈣、硫酸鈣等各種物質,稱為白華。白華有嚴重的侵蝕作用。  3、泛鹽  石材中的鈉鹽、鎂鹽等物質,在水的作用下,泛出石材表面,形成的結晶物。
  • 瞿秋白被迫離開中共中央領導崗位始末
    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會議批判了瞿秋白左傾錯誤,瞿秋白心悅誠服地承認錯誤,黨內多數同志也在批評左傾錯誤的同時,接受了教育,端正了對中國革命的認識。但李立三無視左傾錯誤的血的教訓,仍然拒絕承認中國革命處於低潮。1930年1月,回國後的李立三在《布爾塞維克》上發表《中國共產黨接受共產國際第十次會議決議的決議》,其中說,黨內「右傾機會主義的危險,乃更加嚴重」。
  • 石材返鹼、泛鹽、白華-德國思諾石材清洗
    德國思諾接下來討論這三種問題,旨在提供一種治療、預防的科學思路和方法。一、概念1、返鹼採用水泥沙漿溼貼時,水泥中的鹼性物質,以水為介質,通過石材的拼接縫隙或毛細孔到達石材表面,乾燥以後留下的白色的粉狀物質。
  • 瞿秋白:中國文字改革的先驅
    因為在中國文字改革事業中,瞿秋白就是偉大的先驅者之一。 瞿秋白的母親姓金,名璇,字衡玉。金家是世代相繼的官宦望族,瞿秋白的母親從小就聰明伶俐,又愛讀書,文史詩賦都有修養,未出嫁時,已會做詩填詞,並能寫得一手工整雋秀的小楷。瞿秋白在襁褓裡時,母親就口授他背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等詩詞名篇。後來,瞿秋白又在外祖金心薌的教導下學習古詩詞。
  • 1979年,出賣瞿秋白的叛徒才被查清,兩個女人卻為之蒙冤幾十年
    當時,剛到瑞金不久的中央領導人瞿秋白,以及何叔衡、鄧子恢等人,就是留守蘇區的幾位領導人。當紅軍主力撤離後,國民黨趁江西蘇區兵力空虛之機,調集大軍進行清剿。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留守蘇區的紅軍損失慘重。為了保存革命實力,在1935年初,瞿秋白、何叔衡、鄧子恢等人,在福建省委的護送下,準備經廣東前往香港。
  • 北京援蒙掛職幹部白華:扶貧精準施策就是一牛一羊地出主意
    2018年至今,白華累計推動93個扶貧項目在當地實施,協助落實北京市各級扶貧資金1.73億元,惠及貧困人口3萬餘人次。寧城小米今年登上服貿會白華掛職的寧城縣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南部,是國家重點貧困縣。要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就要考察當地所具有的優勢。白華告訴記者,寧城最有名的是小米,種植歷史長達千年之久。
  • 「元曲四大家」之白樸描寫春、夏、秋、冬四時景色的《天淨沙》
    他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白華在金朝官至樞密院判,和著名文人元好問是通家之好。在元代文人中,白樸的名氣是非常大的,他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但這裡所說的「元曲」,指的是雜劇。白樸的雜劇《梧桐雨》《牆頭馬上》都是元雜劇中的精品。
  • 魯迅與瞿秋白接力投稿《自由談》
    原標題:魯迅與瞿秋白接力投稿《自由談》 《申報》副刊《自由談》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副刊之一。1932年底,《申報》總經理史量才借《申報》創刊60周年之際,啟用了剛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年輕編輯黎烈文任《自由談》的編輯。
  • 感悟傳統苗族文化,領悟別樣魅力
    這夏天很美麗啊,在這般2020年的夏日裡,新冠的陰霾逐漸拂去,長沙醫學院 「長春藤」團隊來到湖南省邵陽市的一個小村裡——蓬瀛村,這裡承接著春的生機,蘊含著秋的成熟,抖擻激蕩著夏的精神。這般純淨的土地裡,團隊針對新冠疫情下公民的公共衛生意識進行實地調查,同時感悟傳統苗族文化,領悟別樣魅力風情。
  • 誰是真正出賣瞿秋白的叛徒?1979年終查清,兩個女人蒙冤幾十年
    說起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瞿秋白算是重要的一位,早在1922年就加入我黨的瞿秋白,是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
  • 真正出賣瞿秋白的叛徒是誰?1979年終查清,兩個女人卻蒙冤44年
    祖國從來不會忘記每一位為了偉大的解放事業流汗又流血的先烈之士,為了找出出賣瞿秋白的真正叛徒,花費了半個世紀,也有兩名女子被牽扯其中,蒙冤幾十年後才終於水落石出。
  • 瞿秋白:我黨元老級人物,資歷比毛主席還老,卻被自己學生殺死
    在當時,瞿秋白在我黨的地位可以說是元老級別的人物,並且他還是最早的中央委員。在面對大革命失敗、組織面臨危機的緊要時刻,他毅然決然的站出來,穩住局面,主持大局,因此,他也是組織當之無愧的第二領導者。提起瞿秋白,還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他的一位學生——宋希濂。
  • 曬•秋日別樣約會——長興長橋中心幼兒園第三屆農博會暨「曬秋」主題課程活動
    長橋中心幼兒園幼兒園結合地方特色「曬秋」這一農俗,通過尋秋、展秋、賞秋、樂秋等形式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感受自然生長、五穀豐登的生態之美,共同體驗收穫的樂趣。享·秋之碩果藏·家鄉秋味在這次活動中,小朋友們通過調查、搜集,動手操作等不同的形式了解製作泡菜的方法,體驗了製作泡菜的過程,品味了秋日的別樣滋味!
  • 四時之景秋為醉,五彩斑斕醉翁亭!
    但見"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四時之景秋為醉,五彩斑斕醉翁亭,不由得陶醉於其中。"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溪水洩於兩峰之間,金色的樹葉飄落水中,美不勝收。醉翁亭位於安徽東部滁州市,與南京相鄰,素有南京後花園之稱。醉翁亭名列我國四大名亭之首,因唐宋著名詩人歐陽修在此任太守時,並撰《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
  • 同題詩詞聯作品展播——秋
    去歲雖然觀此景,怎及今秋別樣紅。晚秋劉陽錕  雲南昭通晚秋疏雨一時涼,衣袂黏香菊奪黃。露灑郊原天際蕩,霜鋪曠野地坪茫。紅楓嶺上添幽徑,翠柏山中送夕陽。撩動吟懷泉入韻,淘融雅境賦華章。喧囂過往必修之。用心細看紅塵事,妙曲千番唯自知。江城子·秋趙高華  雲南鎮雄風光奇異慢徜徉,桂枝香,菊花黃。重陽舉步,興致更高昂。大雁南飛添畫幅,人爽朗,聚千祥。虞美人王先文  雲南鎮雄深秋風雨花凋謝,候鳥無留意。山光疊疊復重重,更有銀霜楓樹葉鮮紅。
  • 「秋荷雖敗蘊意濃」,六首五言絕句,品味秋荷的別樣意韻……
    沒有了挨挨擠擠的繁盛,沒有了輕盈若仙的荷花,也沒有了熙熙攘攘的賞花人,但是秋荷卻別有風韻,也佔秋光一角邊……秋荷風光謝去芙蓉貌,迎來碧葉黃。雖無春色豔,卻也佔秋光。秋荷之感一夏佔風光,秋來寂寞涼。繁華皆過眼,唯有藕餘香。(平水韻,下平七陽)一夏風光,半世芳華,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當繁華落幕,只有淤泥中蓮藕清香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