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
「醫生!快看看我的眼睛,我眼底出血了!」
接診醫生一看,患者黑眼珠旁邊眼白的部分,一片鮮紅。
情況類似這樣↓↓↓
別急,其實這不是可怕的眼底出血,而是眼表出血。
很多時候,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誤解,在醫院也經常有將眼表出血當成眼底出血的患者,那「眼表出血」和「眼底出血」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醫學上又稱「球結膜下出血」,是因為眼球表面的球結膜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由於球結膜透明,出血後眼白部分可明顯看到一片鮮紅色。
最常見的眼表出血為眼部炎症,如結膜炎、虹膜炎、眼外傷等所致。而自發的出血多見於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基礎病的老年患者。
專家提醒,為避免再次出血,最好查明病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除了結膜炎外,虹膜炎和急性青光眼都是急性致盲的眼病,患者最好不要擅自買眼藥水自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眼底出血指眼內視網膜(眼睛最深處、最底部的地方)出血,或玻璃體內出血。此現象只靠肉眼是看不到的,早期可能不紅、不痛、不癢,需通過專業的眼底檢查才可看到,相比眼表出血危險性更大。
【自我察覺】
平時對視物「異常」的情況多留個心眼:當眼前有黑影飄動、看東西變形彎曲、視野中間黑了一塊(視野缺損),甚至感覺眼睛有任何不適感時,應立即到眼科醫院檢查,切勿不以為然,等發展到嚴重程度可造成瞬間失明。
【眼部檢查】
眼部檢查不是簡單的檢查視力而已,而是需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眼壓、眼底照相、眼底螢光血管造影、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等,經過全面的診斷,及時發現病情並治療。
我們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老年黃斑變性等眼底出血的高危人群,需要重視留意!
糖尿病
糖尿病可損害全身各地方的血管,視網膜的血管處於高糖環境中,相對也變得脆弱,就像有裂縫的水管,容易發生滲漏、出血。
高血壓會引起動脈血管異常,導致眼底視網膜血管的損傷,可致出血。
高度近視眼軸較長造成眼球壁的各層組織都會相應變薄、萎縮。尤其是視網膜變薄後,容易使得視網膜周邊部發生病變,誘發新生血管等,還可能發生視網膜脫離或出血,視力下降。
在視網膜黃斑區出現不該生長的「新生血管」,由於新生血管較脆弱且不健康,因此很容易導致破裂、出血。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雷射治療、眼內注射治療。目前以眼內注射聯合雷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輔。
眼內注射主要治療伴有黃斑水腫的患者,治療後大部分黃斑水腫消退,視力提高。
眼底雷射治療主要是延緩病情發展,防治新生血管的產生或消退新生血管,避免更嚴重的視力下降。
✔ 不要疲勞用眼,保持充足的睡眠,可到戶外多散步或簡單運動,讓眼睛調節適當放鬆,儘量不要提重物。
✔ 有眼底疾病的人群儘量不吸菸酗酒,出門佩戴遮陽傘、太陽鏡等,避免陽光直射對眼底的刺激;
✔ 全身性免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人群,首先要控制血糖血壓,其次要合理飲食、適度運動,定期檢查眼底;
專家指出,治療時機直接關係著視力的恢復。很多時候,醫生最怕的不是病情有多嚴重,而是病人的「等」和「拖」,很有可能把最佳的治療時間給耽誤了。因此,一旦是眼底出血,一定要儘快、及時到專業眼科醫院進行檢查並治療。
【寸草心老花鏡時刻關注您的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