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撒了一張大網要捕他,他為什麼就低著頭鑽進去了?林衝是個老實人

2020-12-19 騰訊網

文/夢都行者

林衝無疑是《水滸傳》最具悲劇色彩的英雄,梁山上最憋屈的好漢。

林衝的悲劇始於林娘子到嶽廟燒香還願時被高衙內撞到。娘子被人調戲而無能為力,憋屈;誤入白虎堂後被發配充軍,一路之上受盡欺凌,憋屈;火燒草料場殺死陸虞侯,風雪之夜無處安身,憋屈;初上梁山,又被王倫百般刁難,憋屈;眼睜睜地看著不共戴天的仇人揚長而去,卻大仇難報,憋屈!

總之,林衝一步步地跌入人生低谷便再無舒心之日,雖然後來在梁山的日子看起來轟轟烈烈的很是風光,而失去親人的痛苦與仇恨可不是說忘就能忘的啊!尤其是高俅近在咫尺卻毫無辦法,那口惡氣始終難咽,一直到徵方臘時在杭州染了風癱抑鬱而亡,好不悲悽。

我在前面說了,扈三娘是《水滸傳》全書最悲情的女人,雖然擁有海棠花般的「天然美貌」和一身武藝,卻命運不濟,全家滿門被梁山所殺,自己又和梁山的人結為夫妻在梁山生活。可以想見她在梁山的日子,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不過,面對命運的捉弄,扈三娘是無能為力的。在強大的梁山集團面前,她無異於一根柔弱的小草,只有被蹂躪的份兒,沒有辦法。

那麼,作為書中武藝超群的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上梁山之後排名第六的五虎將之一,面對命運對自己的打擊,林衝的反應是什麼?當手握大權的高俅將一張大網撒向他的時候,他有沒有辦法在大網落地之前先行逃逸,從而免於後來的牢獄之災,以至被逼上梁山家破人亡呢?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的做法。高俅在尚未發跡的時候,曾經被王進的父親打傷過,由此結下仇恨。後來高俅一步登天成了殿帥府太尉,高高凌駕於僅為一個教頭的王進之上。這下高俅可有了報復的機會。第一次點卯便找藉口要打王進,以後還會有他的好日子嗎?於是王進聽從老母的建議,三十六計,走為上著——母子二人就此逃出高俅的牢籠,躲過了一劫。

如果林衝能像王進那樣,一開始就帶著娘子遠走他鄉,還會有後面的悲劇發生嗎?王進帶著年邁的老母尚能離開虎口,正值壯年的林衝和娘子為什麼不能呢?一句話,林衝是個老實人。林衝的性格決定了他在厄運來臨的時候,不是想著怎樣跳出火坑逃避災難,而是一味地忍辱含垢,委曲求全,最後不但沒有躲避得了,反而使自己身陷囹圄,無法脫身。

性格決定命運。在一個恃強凌弱的現實社會裡,老實人要想維持體面的生活有時候全憑運氣。運氣好了,你的一生都可能無憂無慮的不識愁滋味,運氣不好——比如不小心惹到了某個權貴、與某位混社會的大哥或小弟發生了碰撞,那就不好說了。一個沒有依靠的老實人一旦惹禍,輕則傷筋動骨,重則家破人亡。古代如此,現在也一樣。

大部分老實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怕得罪人,怕事。聽說娘子被人當眾調戲,氣衝衝的林衝本要舉拳就打的,可一看到是自己上司的乾兒子高衙內,立刻壓住心頭怒火,放了他一馬。他是高太尉的兒子,自己在高太尉手下做事,怎麼能撕破臉皮呢?

從誤入白虎堂到發配充軍,林衝的人生已然崩潰。他的自行讓步,換來的是對方的步步緊逼。即使這樣,這個慘遭陷害的怕事的男人依然對社會充滿了幻想,幻想著到了滄州積極改造,好好表現,爭取做一個好囚犯,以便重新回到社會的懷抱。

事實上看過《水滸傳》的人無不為林衝的隱忍著急,都盼著他的反抗,盼著他的衝冠一怒。而這個老實的禁軍教頭,不但沒有反抗,反而低頭鑽進了高俅張開的大網。如果不是山神廟的那場大火,他都不想出來呢!這個可憐的老實人,一直以為世上的壞人沒有那麼壞。

2020.12.10.

相關焦點

  • 小富即安的安逸生活,讓林衝對高俅沒脾氣,卻對王倫脾氣很大
    後來就算林衝被高俅陷害並發配,他還心存幻想,還在想著以後能和妻子團聚,還能像以前一樣過著小富即安的生活。 然而事與願違,林衝雖然發配,高俅還是不願放過林衝而屢次派人要殺他。這時林聰才知道一味的退讓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就英雄了一回,就大開殺戒。 林衝是發配之身,如今又殺了人,自然難以容身。
  • 林衝和王進的差距,從對高俅的態度就能看出,兩個人不在一個層次
    王進回到家中將自己與高俅的矛盾向母親訴說了,母子二人在商議後,決定趁早離開東京,以免遭受高俅的毒手。第二天, 王進巧妙地只開了手下的牌軍,帶著母親逃到延安府去了。王進的這一決定無疑是正確的,高俅是個無所不用其極的小人,若是王進不走,恐怕輕則落得個發配充軍,重則喪命。
  • 水滸傳:面對高俅設計構陷,為何林衝毫無戒心?
    說起林衝被逼上梁山水泊當反賊的經歷,毫無疑問,大家都一致地認為高俅是罪魁禍首。因為高俅主導了這一切,精心策劃了一條毒計,陷林衝於不義,試圖將一項「手執利刃,故入白虎節堂,刺殺本官」的罪名強加在林衝的頭上。
  • 林衝懦弱,逆來順受,為何金聖歎卻評價他為「毒人」?
    因為林衝確實有「毒」。跟他接近的人,就沒有好下場。不,我不是說封建迷信「妨人」那一套,而是說林衝自己存在問題:他屢次出賣自己人。高衙內調戲林娘子不成,高俅就陷害林衝,刺配滄州。臨行前,林衝寫下休書給妻子:「任從改嫁。並無爭執」。
  • 林衝作為梁山元老,武藝與第五的關勝不相上下,為什麼排名低於他
    水滸傳中的豹子頭林衝,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被高俅義子高衙內調戲妻子時,為了一家老小忍其吞生。當再被高俅暗算時,誤入白虎堂,以謀犯罪論處,充軍發配。梁山在宋江上山時,有個第三次排名,只排了晁蓋、宋江、吳用、公孫勝四個核心人物的座次。其他人員,宋江來了個新頭領和舊頭領的劃分,林衝、劉唐、杜遷等人屬於梁山舊人,坐在左邊;花榮、秦明、李逵等跟宋江上山的新人,坐在右邊。之後,又上了呼延灼、關勝、盧俊義、燕青等人。晁蓋在領兵攻打曾頭市時,中了帶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而死,並明說誰抓住兇手就是梁山之主。
  • 倒過來看水滸:晁蓋被逼下梁山,林衝受到高俅重用
    蔡福蔡慶也隨著盧俊義的離去,到了大名府隱居,找了個牢裡押獄的工作過活!宋江見連盧俊義都跑了,大怒之下,生了病,安道全治不好,差點被他砍了。安道全見勢不妥,連夜逃了出去。梁山帶人猛攻大名府,卻久攻不下,又收到了關勝反水的消息,他帶著一些人投靠了蔡京,竟然領兵要攻打宋江。
  • 《水滸傳》裡為什麼要把林衝放在開頭位置,因他在這一點無人能比
    就個人而言:《紅樓夢》在思想上可以充分地體現在當時朝代背景下的一個生活狀態,完全可以在第一的位置;《水滸傳》在整個人物態度上也是非常可圈可點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水滸傳》將林衝這麼一個人物放在書中的第一個好漢來寫,作者在態度上具有很大的超前性。按照一百單八將裡的英雄人物,林衝怎麼著都不會是排第一位出現的啊,還能比晁蓋、宋江之前出現?
  • 紅塵品水滸:水滸的差撥到底是個什麼官兒?為何林衝都要受他氣?
    當時林衝被太尉高俅陷害,刺配到了滄州府——這還是路上好兄弟魯智深保護的結果,不然在野豬林他就被害了,他遇到的差撥比孟州牢城營這個還要兇悍些。只見差撥過來問道:「那個是新來配軍?」林衝見問,向前答應道:「小人便是。」
  • 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比高俅還厲害?為啥很多梁山好漢都想投奔他?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鬧出人命,這位大人物的兒子輕描淡寫地威脅了幾句,渭州知府就根本沒正經追捕;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得罪了高太尉,馬上想到要去投奔他,因為王進知道在此人的保護下,高俅也奈何他不得;九紋龍史進與少華山朱武等強盜有關係,殺死殺傷大量官差之後,也想去找師父王進,在那位大人物羽翼下殺出個黎明。這位大人物就是被人尊稱為老種經略相公的种師道,而我們要問的問題是:种師道究竟是何方神聖?
  • 只有林衝嗎?
    這個成語,是從林衝故事演變而來。林衝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安分守己,和妻子和睦,偶爾也出錢出面幫助別人,在京城也只能算是個底層老實人。不過,隨著高衙內的出現,林衝的命運完全變了。 高衙內調戲林娘子,林衝身在官場,礙於高俅的權勢,不得已忍了。後來,高衙內又調戲林娘子,林衝還是忍了。林衝的隱忍,沒有換來太平。相反,高俅步步緊逼,陷害林衝。
  • 林衝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聽起來威風凜凜,放在現在相當於什麼官職?
    林衝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聽起來威風凜凜,放在現在相當於什麼官職? 說起《水滸傳》,很多人都會想到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大多身懷絕技,都有著一段心酸的往事。
  • 二三十人肯為他赴湯蹈火:梁山一百單八將,為何魯智深朋友最多?
    魯智深的真誠,也換回了應有的回報:他跟林衝的一番話,不但道出了他出家為僧的真實原因,也因此結交了二三十個肯為他赴湯蹈火出生入死的真正朋友——梁山一百單八將,魯智深的朋友最多。魯智深初上五臺山就面臨著一個難題:智真長老要他「三皈五戒」,這可該如何作答?
  • 水泊梁山的壓艙石——豹子頭林衝
    林衝本來怒不可遏,揮拳要打,發現壞蛋竟然是自己上司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只得收回拳頭,忍下了這口氣。然後,樹欲靜風不止,高衙內並不甘休,挑唆高俅陷害林衝,以「擅入白虎節堂」(白虎節堂乃軍機重地,擅自闖入要問罪)的罪名,將林衝逮捕。雖經有良心的開封府尹周旋,留了性命,卻被刺配滄州。為了不耽誤夫人前程,林衝忍痛寫下休書。面對兇險的前途,算是給了雙方一個交代。奪妻之恨,就這樣咽了。
  • 只是街上的一個混混,為什麼高俅能當太尉?
    《水滸傳》的故事家喻戶曉,除了108將外,奸臣高俅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反面人物。他也是書中描敘最多的反面人物,可高俅以前只是街上的混混,居然位列太尉之職,是宋徽宗太昏庸無能了嗎?多年的江湖耍詐經驗,必然把端王哄得團團轉,高俅鐵了心的要抱住這棵大樹。時來運轉,當朝皇帝駕崩,端王即位後,高二哥就變成了高太尉。和街上其他的混混比,高俅是有優勢的,居然讀過書,有點文化,在那個年代太難得了。他的文化水準註定參加不了科舉,也學過槍棒,可文不成,武不就,只能在街上廝混。
  • 卑鄙小人,沒有膽量,不知感恩,為什麼很多人如此評價林衝
    林衝是水滸當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個任人物,可以說他是水滸當中的絕對主角了,關於他的描述在書中佔用了很大的篇幅,因為他是改變了整本書的劇情走向的關鍵人物。在每一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林衝,可是很多人對於他的評價都是不好的,說他根本就是一位戴著偽善面具的懦夫,既沒有一點膽量,又不懂得心存感恩,甚至於算計自己的兄弟,他是一個十足的卑鄙小人。為什麼林衝會得到他們這樣的評價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林衝對待高衙內的態度,高俅是一個大官員,又是在皇帝身邊的一位紅人,所以他是林衝不敢去冒犯的人。
  • 被體制馴化的林衝,最終只是一件工具
    [摘要]不被逼到極限,他總要給自己留點後路,他對於那種快意激情缺乏想像力。作者:閆紅(騰訊·大家專欄作者)(一)某友關於水滸的一本書裡,寫到有個姑娘曾言:「嫁人當如林衝。」別人還罷了,林衝與楊志是被高俅坑得最慘的兩個,楊志也罷了,高俅雖然對他不善,卻不是他被逼上梁山的關鍵因素。唯有林衝,幾次差點被高俅弄死,老婆自縊身亡,丈人鬱鬱而終,他孑然一身在這梁山上,此刻與製造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狹路相逢,難道不應該有個了結?
  • 《水滸傳》中誰是林衝最好的朋友,是魯智深還是武松?
    林衝的一生充滿坎坷,本來可以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小日子,卻因為高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作為一個人微言輕的小官選擇了一味退讓,結果高俅一直打壓林衝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要取林衝性命,林衝也是一個特別糾結的人,他一開始沒有反抗選擇了一味的忍讓,結果換來的只有無限的壓迫,要不是高俅非要他的性命,林衝也不會逼上梁山的。林衝願意廣交好友,結交天下正義之士。那麼林衝的好兄弟有誰呢?
  • 真實的高俅並非十惡不赦,身懷絕技的他功成名就後激流勇退,得已善終?
    《水滸傳》中,高俅憑蹴鞠到達權力巔峰,逼得八十萬禁軍教頭林衝家破人亡,還陷害宋江等人,因此,臭名昭著。其實高俅本人並非「奸臣」,他是個比較全面的人,「吹談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雜耍;亦胡亂學詩、書、辭、賦」。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高俅能做太尉成就他的不是才能,而是這種能力
    《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水滸傳中第一個出場的人物便是高俅,很多人讀水滸,對高俅這人恨得咬牙切齒。因為水滸傳中,高俅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先不說他如何禍國殃民,單是他袒護高衙內陷害林衝,便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壞人。
  • 千萬不要欺負老實人,你想像不到,他們狠起來有多可怕
    儘管李某華苦苦哀求代某,不要拋棄他,代某卻堅持要離婚。兩人因為此事爭論到九點半左右。代某打電話叫李某喊人來收拾李某華,李某說第二天來。當晚十點左右,越想越生氣的李某華,起了殺心,棒打、刀割、棉被捂,電擊,一一用上,為了等妻子咽氣,他坐下來靜靜看完了電視上的晚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