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1979年的中醫考試的情景——「人造醫案」

2020-09-04 中醫溯源

1979年6月17日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因為這是我人生道路的轉折點。這年衛生部發出了面向全國招收高等中醫藥人員的啟示,具體的工作是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區,考試的方式是以縣級為單位,而且是擇優錄取。

那時候我是到當地衛生院報名的,時間是提前一個月,院長叫楊守義,他看到我後先遞給了一張表,這張表到現在我還能記住前幾條。

1、本次招生是面向社會,凡醫院、衛生院、機關企業以及社會閒散人員均可參加(不是原話,下同);

2、年齡不小於30周歲,不超過50周歲;

3、職業醫生要有十年以上的臨床經驗,大學畢業生要五年以上的臨床實踐;

4、一經錄取,國家將培訓兩年,然後自選三個項目:(1)報考研究生;(2)報考醫學教師;(3)報考主治醫師。

5、培訓期間,享受大學級別待遇;

6、考試分初試、複試、口試、政審和體格檢查,最後擇優錄取;

7、招生的限額已經落實到到各省市衛生局,河北省的總招生人數是220名,涉及到邯鄲地區的人數是20名,平均大縣為兩人,小縣為一人,峰峰礦區等同一個小縣,所以錄取限額僅為一人。

面對以上的條件,院長楊守義告訴我:「在沒有下達錄取名額前,咱衛生院報了47個人,下達錄取名額後,只剩下了五六個,你覺得行嗎?」我想了想說:「我願意去試試。」楊守義說:「這可是咱們區的狀元考試,不是你想的那樣容易,目前你連行醫資格都沒有,年齡也不滿三十歲,這怎麼能讓你去考試呢?」

第一次報名失敗了,我不甘心地又託了一個叫高培德的煤礦工會主席,這次報上名了,不過院長說:「別給我抱個大雞蛋回來就行。」

6月17日的上午9時,我準時坐在了峰峰礦區第二市小的教室裡,並且打開了十道大題、幾十道小題的試卷。這時候我看到教室內外戒備森嚴,課堂上坐著一位主考官,教室的四角坐著四個監考人,兩邊有兩個流動監考,另外還有幾個穿警察服裝的人在窗外走動。

當主考官宣讀完考試規則的時候,有五六個考生當場就站起來交白卷,但立刻就被制止了,因為考試規則上有不超過半小時誰都不能離開課堂。

過了三十分鐘,課堂上騷動了,六十多位考生轟然走了一半!這時候我剛好做完兩道題。又過了一段時間(那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手錶),我完成了四道主題,但這時候我把握不住時間了,於是我舉手問監考人,監考人告訴我現在已過考時40分鐘。我的心安定下來了,因為我知道距考試結束還有兩個多小時,這是有充分思考時間的,所以我決定把精力集中到最難的試題「臨床病例分析」,這是一道攸關成敗的考試題,因為主考官在課堂上就直接提示考生:「臨床病例分析題」不過關,其它題再好也沒用,因為你們都是臨床醫生。下面就是這個病例分析題的主要內容(據說這個醫案是三個教授用了五天時間創作的,後來我發現此案是根據蒲鋪周醫案改編的,所以叫人造醫案):

趙某,男,18歲,得病6日,發熱,嘔吐,嗜睡。一醫用清熱解毒養陰之劑,病不減反增。體溫39·8度,脈象沉數有力,腹滿微喘,噦聲連連,目赤不閉,無汗,手足燥擾,燥煩不寧,神昏譫語,斑疹隱隱,四肢微厥,下利純青黑水,舌苔厚膩,色不老黃。請解釋病理,並提出正確治療方案與方劑。

這道試題也確實疑難,許多考生被弄得暈頭轉向,五花八門的答案應有盡有,難怪主考官在課堂上諷刺說:「平時看病有許多醫生總愛吹噓,現在到了亮本事的時候了,答錯此題你就等於害了一個人!」

面對這道試題,我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遍,最後把它定性為溼熱。溼熱是不能使用芒硝、石膏的,所以我認為白虎湯、大承氣湯都不能使用。但本證的特點又是病邪羈距陽明,它必須蕩滌,但又不能傷胃,這就應該使用小承氣湯,但小承氣湯力量甚輕,能否擔此重任我還是遲遲不敢決定。

過度的思考影響了我的判斷,完成病例分析後我又舉起了手,我想掌握考試的時間,還是這位監考人告訴我:「距離交卷的時間只有40分鐘了。」我一下子就懵了!因為我還有五道主題沒有做,怎麼也沒有想到一道病例題居然佔用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現在我什麼都顧不上了,拼了命似地狂寫起來,因為我寧叫扣分,也不能把試題空著。

正當我筆墨飛舞的時候,糟糕的事發生了,我的鋼筆突然不下水,一個字也寫不上去了,我不得不再次舉手示意,主考官說:「來吧,臺上有墨水。」於是我趕緊擰開鋼筆,本能地擠了擠皮囊,誰知鋼筆水根本沒用完,順著手指就滴了下來,不偏不正的滴在了考卷上。

我簡直急瘋了,因為汙染的試題根本無法補救,而且卷子上的墨水還必須儘快處理,無奈我要又了半截粉筆才把卷子上的墨水滲幹。

現在只能聽天由命了,好歹把試卷寫完了,被汙染的試題至少要扣掉三分,已經寫好的卷子毛病百出,根本無法修改(加減字都扣分)。

該到交卷的時間了吧,我回頭看了看教室裡還有五六個人,他們依然在聚精會神地思考著,根本看不到交卷前的緊張,我不由自主地再問監考人,他瞪了我一眼說:「距交卷還有40分鐘。」您說我該不該去罵他的祖宗?

這次考試,我形容不出有多懊惱。不過還算走運,過了五六天上面來了通知,說全區一共有六個人能參加複試,其中我的分數是第三名。

第二次複試在邯鄲,頭天上午考論文,時間是一個半小時,試卷全是白紙,題目只有兩個:一、試論《傷寒論》六經綱領;二、試述《金匱要略》痰飲分類。這是我的拿手強項,不到一個鐘頭我就寫了七張稿紙,然後拿著答卷交給主考官。主考官說:「不準替別人交卷!」我說:「這是我自己寫的。」

在邯鄲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開始了省教授級的面試,這次面試可把我試慘了,因為我沒有經過這種場合和這樣的面試法,而且一試就是幾十分鐘,走出來時我的衣服全都溼透。

到吃中午飯的時候,全體考生聚集一個餐廳,那個面試我的教授偏偏和我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你的面試非常成功,目前你的成績很好,估計能進入前三名,希望你再接再厲,爭取當上我的學生。」

所有的努力都付出了,政治審核和體格檢查也通過了,礦區衛生局、王看公社衛生院也為我村報喜了(我是峰峰礦區唯一的錄取人),到9月16號我就能到校上課了,遺憾的是我被別人頂替了,而且官司我也沒有打贏。

這次努力雖然失敗了,但我的中醫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肯定,這也算一個成功,因為它堅定了我學中醫的信心。

1961年,我14歲開始隨舊磁州四大名醫峰峰礦務局總院中醫科創始人柴三綱學醫,聽從師囑,主攻傷寒,後又拜師中醫劉興海,1976年開始寫作。行醫50多年,今已入古稀之年,意將所學理論示人,所經醫案示人。

其中部分書稿整理成冊——《中醫溯源》已經由山東科技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學中醫如何讀醫案?(醫案學習10大要點)
    旅滬多年,其妻年當三十二歲時,以產後失調,續患漏經證。雖所下不多,而斷續不已。延醫診治,數易其醫,而均無效。如此一年有餘,所費頗可觀。以其下血不多,或昨有而今無,或朝無而夕有,遂忿恨而絕藥,於是不信醫矣。年復一年,延至十二年之久,病者已四旬有四歲,而病依然如舊。……因思以單方試之,曾記《醫宗金鑑·婦科心法》中有地榆苦酒煎一方,姑一試以瞻其效否。
  • 中醫龍門陣|臨證水平上不去?是你不會學醫案!
    學中醫的人可能都有這樣一個體會:我上了幾年學(包括自學)後來水平(治療效果)為什麼上不去了,我的體會是:奠基之後,多讀醫案是理論到臨床過渡的橋梁,沒有這個橋梁,可能會留在只有理論的原地,甚至一輩都過不了河。即便能過了河,有橋走,何必弄溼衣服費力的遊泳過去呢。關於學習醫案的重要性,曾經提過,玆不贅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古今醫案研讀:小姑娘左下腹痛,拉肚子的醫案,胃腸鏡卻沒有問題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這是一篇梁乃津治療小姑娘左下腹痛,拉肚子的醫案,病程不長,療程也不長。廖某,女,21歲,學生。1991年4月11日就診。1年前因學習緊張而出現經常左下腹疼痛,大便稀爛,日行2~3次,無黏液,因考試前複習時症狀加重,伴心煩失眠,胃納不佳,但無明顯消瘦,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曾化驗T3、T4均正常,腹部B超正常。纖維結腸鏡檢查示:結腸激惹現象,未見器質性病變。
  • 古今醫案研讀:小姑娘左下腹痛,拉肚子的醫案,胃腸鏡沒有問題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 醫案聊齋(第一季)面腫案
    醫案聊齋 書接上回面腫案(47)師兄:中國古代人所嚮往的人生幾件幸事是什麼?師兄:張大夫摘一草莖,擦拭乾淨,準備放血,讓他們準備衛生紙擦血。師弟:那時有衛生紙嗎?主治:風熱壅盛,表裡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亦睛痛,口苦口乾,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嗽喘滿,涕唾稠黏,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腸風痔漏,丹斑癮疹等。
  • 訪談李汪洋醫師(4)| 中醫不能不讀書,中醫必讀醫案書,讀書如何事半功倍,如何「碰」到好書
    這個經歷必須要有。這並不與讀愛讀的書相矛盾。完全天馬行空地讀書並不可取。 比如背方歌,就得死記硬背。背完之後,遇到病人,是否要用這個方子,就要看後世醫家的醫案,去學習。 讀書和臨床應該是互相驗證的。比如,我在看病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調整自己的思路。複診時候看效果,如果確實比之前效果好,我會更加深對所讀書的信心和認識。
  • 五苓散醫案17則
    五、呃逆彭國鈞醫案:範某某,男,46歲。患呃逆5天,伴口吐清水,腹脹滿,小便不利曾在當地服中藥丁香柿蒂散數劑而不能止,於1987年4月2日來我院中醫門診求治。證見面白,精神疲倦乏力,頭暈,不喜言語,呃聲沉緩有力,時時欲吐,腹部脹大,煩躁不知所就,舌淡、苔白,脈浮弦,證屆水飲寒邪,阻遏中焦,胃失和降,氣機逆亂。
  • 醫案拾零
    緣 起2007年從山東中醫藥大學畢業後,我就開始跟隨父親學習中醫,至今已有十餘年了,並最終走上了傳統純中醫的道路
  • 古今醫案研讀:廣中醫教授周福生治氣滯血瘀型胃炎腸化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1975年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1998年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內科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留校至今,一直從事教學、醫療、科研工作。擅長脾胃病證—胃、腸、肝、膽、胰疾病的中西醫診治。【醫案】周福生治氣滯血瘀型胃炎腸化案黃某,女,42歲,農民。
  • 董洪濤:我學習中醫的幾點體會
    要從病人身上學習,病人的症狀變化,病人敘述的病情資料,都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理解中醫。讀歷代中醫大家的醫案,有如名師在側,耳提面命,最有助於提高醫術。醫案不能濫讀,要讀適合於自己的。比如,若想提高傷寒水平,就讀傷寒醫家的醫案;想提高溫病水平,就讀溫病醫家的醫案;想提高針灸水平,就讀針灸醫家的醫案。
  • 胡希恕的9個經方醫案精選
    I導讀:文前「資料說明」中所說,本文原文一共78例醫案。而本文選錄的這9則醫案,是小編在其中挑選出信息量較大,價值較高的醫案加以整理而成,並且保留了原有的序號。其中一部分經編者將其彙輯成冊,名之曰」胡希恕醫案卡片(手抄本)」。當年編者與其他同學商定,分工各自抄寫一部分醫案,並彙輯成冊,然後互換所錄,以期彼此都能得到較多的資料。但後來未得到互相交換的機會,故實存的這個抄本中的醫案,大約也只有原來卡片中的醫案的三分之一了。原抄本共有醫案111例,減去了與已出版資料中重複的33例,還有78例,經本次整理,奉獻給讀者共享。)崔某,男,38歲。
  •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2020年版)
    二、考試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國家實行醫師資格考試制度。醫師資格考試是臨床從業人員的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合格,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獲得醫師資格者,方可申請註冊並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按照註冊的執業地點、執業類別、執業範圍從事醫療、預防、保健業務。
  • 讀大塚敬節醫案一則:如何在醫案閱讀中學習方證思維
    因為公眾號更改推送機制,推文不再按照時間線顯示,可能你在時間線裡面就看不到中醫書友會的文章了。讀大塚敬節醫案一則——如何在醫案閱讀中學習方證思維作者/呂振雷在方證逐漸流行的時代,我們常常聽到兩種不同的聲音
  • 古今醫案研讀:蘇禮治療脾胃虛寒,運化不健型胃下垂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蘇禮,男,1946年生,陝西岐山人。中醫內科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及研究工作40餘年,擅長診治慢性胃炎、膽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等。發表《中醫治療肝病的源流與發展》、《當代民間醫藥的發展與展望》等中醫藥論文200餘篇,編著《千金方醫方辭典》、《百病效驗方》、《中醫古今專科專病醫案》、《中醫醫案學概論》等中醫著作60餘種。
  • 陝西名醫景莘農重用炙枇杷葉治療4年陰虛呃逆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景莘農(1884~1964),字志伊,陝西富平寺後堡人,因其父景天相在衡陽為官,故出生于衡陽,童年和少年時期求學於湖南。
  • 珍藏全套《中醫基礎理論》06/75 (視頻+音頻)
    .pdf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pdf施今墨臨床經驗集.pdf時門醫述.pdf實習醫案選輯.pdf壽石軒醫案.pdf四川省中西醫合作臨床治療經驗第一輯.pdf素問入式運氣論奧.pdf孫謹臣兒科集驗錄.pdf孫魯川醫案.pdf孫潤齋醫案醫話.pdf孫允中臨證實踐錄.pdf臺北臨床三十年.pdf唐福舟醫驗匯粹
  • 珍藏全套《中醫基礎理論》11/75 (視頻+音頻)
    .pdf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pdf施今墨臨床經驗集.pdf時門醫述.pdf實習醫案選輯.pdf壽石軒醫案.pdf四川省中西醫合作臨床治療經驗第一輯.pdf素問入式運氣論奧.pdf孫謹臣兒科集驗錄.pdf孫魯川醫案.pdf孫潤齋醫案醫話.pdf孫允中臨證實踐錄.pdf臺北臨床三十年.pdf唐福舟醫驗匯粹
  • 珍藏全套《中醫基礎理論》12/75 (視頻+音頻)
    .pdf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pdf施今墨臨床經驗集.pdf時門醫述.pdf實習醫案選輯.pdf壽石軒醫案.pdf四川省中西醫合作臨床治療經驗第一輯.pdf素問入式運氣論奧.pdf孫謹臣兒科集驗錄.pdf孫魯川醫案.pdf孫潤齋醫案醫話.pdf孫允中臨證實踐錄.pdf臺北臨床三十年.pdf唐福舟醫驗匯粹
  • 珍藏全套《中醫基礎理論》10/75 (視頻+音頻)
    .pdf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pdf施今墨臨床經驗集.pdf時門醫述.pdf實習醫案選輯.pdf壽石軒醫案.pdf四川省中西醫合作臨床治療經驗第一輯.pdf素問入式運氣論奧.pdf孫謹臣兒科集驗錄.pdf孫魯川醫案.pdf孫潤齋醫案醫話.pdf孫允中臨證實踐錄.pdf臺北臨床三十年.pdf唐福舟醫驗匯粹
  • 珍藏全套《中醫基礎理論》13/75 (視頻+音頻)
    .pdf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pdf施今墨臨床經驗集.pdf時門醫述.pdf實習醫案選輯.pdf壽石軒醫案.pdf四川省中西醫合作臨床治療經驗第一輯.pdf素問入式運氣論奧.pdf孫謹臣兒科集驗錄.pdf孫魯川醫案.pdf孫潤齋醫案醫話.pdf孫允中臨證實踐錄.pdf臺北臨床三十年.pdf唐福舟醫驗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