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溺水和被遺忘在車內,是夏天的錯?還是大人的錯?深層次剖析

2020-08-23 江邊河

這是一個無比沉重的話題,但又是一個不得不談的話題。

每年夏天,小孩溺水屢見不鮮,被遺忘在車內更是時有發生,看似不相關的悲劇,實則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因炎熱的夏天引起的。

那到底是該夏天背鍋?還是大人來承擔責任?我們誰該反思?請看深層次剖析!


01、先回顧下悲劇案例

這個是18-20年三年的溺水事故。

這個是18-20年三年遺忘在車內的事故。

為什麼要重揭傷疤,因為很多人不長記性,需要給健忘的人提個醒!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只要出現這種悲劇,那麼網上鋪天蓋地就是這類消息,你就算是瞎子,也能聽到親朋好友的言語相傳,只要當事人聽進去一點點,很多悲劇就可能避免。


02、溺水,深層次的剖析

常言道: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你仔細品一品,還真有道理,不會遊泳的人,頂多就在岸邊劃個水,往往是那些自認為水性不錯的,出事故的多。而溺水的事故又是一個令人痛心的悲劇,往往不是一個人溺水,而是一批人的慘劇,就像葫蘆娃救爺爺的一樣。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水性好的會溺水?

有些老人勸小孩不要下水,就說水裡有「水鬼」,別說這招還真管用,有的小孩就被嚇到了,但是有些膽子大的不當回事,當然世上根本沒有「鬼神」一說。

而真正溺水的原因是偶發性的抽搐,導致肢體無法動彈,再加上一緊張,慌亂中就會嗆水,而人一旦有危機感,本能底就會驅使他求生,一旦抓住什麼東西到死都不會鬆手。而這也是造成1個人溺水後,多人施救,但是方法不對,最後成為一連串悲劇的原因。

正確方法:

1.先掂量下自己有沒有救人的能力,如果沒有,喊救命比自己下水更靠譜;

2.確定自己有把握再下水,而且必須從溺水人的後方遊過去,並用手勾住他的脖子;

3.切忌不要讓溺水者雙手抱住你,哪怕他是個小孩,一旦被抱住,你就算是大人體力再好也是送死;

4.如果條件和時間允許,下水的人身上一定要系一根安全繩,並讓岸上的人協助,這樣以防萬一。


03、遺忘在車內,深層次的剖析

溺水事故很多是小孩主動性的涉險,畢竟有些水域不太明朗,甚至水邊都有廣告牌,嚴令禁止下水遊泳。而遺忘在車內,對於很多受害者的小孩,他都是被動的,因為他太小,他不會說不會喊,有些是在車上睡著了,而責任全部都在監護人身上。

我們回顧發生的種種案例,會發現無外乎這幾種情況:

A、大人就是臨時停車去買個東西,結果遇到熟人聊了幾句話;

B、大人熬夜加班,精神不集中,下車將小孩遺忘在車上,回屋倒頭就睡;

C、紅白喜事去做客,孩子在車上玩耍,大人不知情,一旦酒過三巡就忘記車上還有小孩;

D、小孩在外面玩累了,就在車上睡覺,大人不忍心吵醒他,然而一旦有事分神,就會釀悲劇。

不論哪種情況,大人或者監護人都難辭其咎,小孩不管懂事不懂事,一定不能離開視線範圍,然而很多事故後,這些大人無不例外的都會說「我以為他不在車裡」,每個人生命都只有一次,一句以為,就是一輩子的悔恨。

正確方法:

1.作為大人你自己在夏天室外的車裡,關上車窗體驗一下,哪怕幾分鐘,看你是什麼滋味;

2.防患於未然,永遠不要讓小孩單獨留在車裡,哪怕幾分鐘也不行,對於監護人來說,你沒有任何權利留小孩單獨在車上;

3.帶小孩出門,陪同人多的時候,指定1個人全程看護;如果是一個人帶孩子,那麼大人在哪,小孩在哪,哪怕上廁所;

4.私家車最好不要貼全身車膜,特別是從外面根本看不見裡面的那種車膜,這是保護了隱私,但是也增加了風險;

5.對於路人,夏天如果迫不得已在大街上行走,在允許的情況下,多一些關心少一些冷漠,隨眼瞄一下停放在路邊的私家車,有時候一個小主動可以挽救一個家庭。

6.國家立法,對於見義勇為的,特別是破車窗救人的不但要獎勵還要鼓勵,當然下手前要留證據,你是沒見過有多少可恨的當事人,事後還要別人賠償她的車錢。


04、受害者、監護人如何反思

四季更替,周而復始,每年都在強調遊泳和遺忘在車上小孩的風險,但是每年這種事情就是杜絕不了,有人說這是小概率事件,不要過於杞人憂天,畢竟中國人多,這跟什麼車禍死亡的沒法比,那要什麼都擔心,那就別出了門!

我一直對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嗤之以鼻,什麼叫小概率事件?像這種溺水事件,就是大人從小缺乏教育,小孩子是不知道什麼叫危險,但是大人難道不知道?有些大人直到孩子出事,都沒有教導過遊泳的危害性,特別是有突發狀況,到底要不要去施救,怎麼施救,孩子不懂當然就只能按自己的判斷去做決定,那麼悲劇就在所難免。

而像遺忘小孩在車上,小孩是無辜的,完全就是大人的想當然,他「以為」不會有事,可是很多事哪有什麼以為,帶小孩為什麼辛苦,就是因為你不知道會不會有突發的風險,所以你腦袋隨時都要想著接下來會發生的N種情況,當然可能一個都不會發生,然而悲劇都是在你偶爾放鬆一次的時候發生的,這個科學解釋不清楚,但是真實的案例就是這麼產生的。


太多血的教訓,大家該重視了,筆者有個3歲小孩,去年去遊泳館玩,不小心嗆了口水,哭得那是個傷心,我就順口說了句,以後還敢一個人玩水嗎?沒大人能不能下水,有小朋友淹水了怎麼辦?

現在她的回答永遠是:沒爸媽在身邊,一個人不下水;遇到小朋友淹水,就在岸上喊大人救命,不要下水救。這不是自私,這是自保,你不是專業人員,切忌喊人都比下水救人強!

而對於自己的小孩,永遠不要讓他離開你的視線,記住是永遠,不要以為,不要想當然,不要覺得,孩子生命只有一次,生了他就要一直照顧他到成年,可以生活自理才行!

夏天來了,希望悲劇不要再發生,感謝大家轉發,多一個人看到,就少一份潛在危險!

相關焦點

  • 夏天又一小孩沒了,和車有關,每家每戶都可能犯的錯,父母要重視
    導讀:夏天又一小孩沒了,和車有關,每家每戶都可能犯的錯,父母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夏天又一小孩沒了,和車有關,每家每戶都可能犯的錯,父母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年夏天小孩溺水事件頻發,家長是時候讓自己的小孩從小學會遊泳
    我們先看一下今年關於小孩溺水的一組數據(數據來源於全國各大官方新聞)2020年5月8日, 滄州三名男孩溺水一人獲救兩人身亡。2020年5月2日, 石家莊兩名男孩岸邊玩耍不慎落水,兩個孩子落水後被成功救起。
  • 館員薦書 | 閱讀121:《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幾米的繪本故事《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看一看,在一個孩子的眼中,是怎樣質疑大人的行為的。嶄新的衣服只穿一天就變得又破又髒,寫作業時永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吃飯挑食、上學磨蹭——小孩,你怎麼總是這樣不聽話?今天家裡又來了不認識的叔叔阿姨,他們邊笑邊捏我的臉;飯桌上又有我討厭的胡蘿蔔,如果我不吃了它,媽媽就會「吃」了我;辛辛苦苦考到六十分,爸爸卻說:「回了家再收拾你!」
  • 【聊安全】同伴溺水,孩子轉身,也沒叫大人……
    孩子們在發生溺水時,不求助大人,而是本能地進行自救。除了這樣的情況,年幼的孩子們面對同伴溺水還會怎麼做呢?  2017年夏天,四川成都,一名剛上5年級的小學生小鴻,在一個工地的淤泥水池中溺亡。據小鴻的父親說,出事的那天,小鴻吃完晚飯出去找同學玩。可到了晚上9點半了,小鴻還是沒回來,第二天,小鴻也沒有回來。
  • 戶外溺水、被困車內……暑期兒童安全不容小覷
    21日下午,重慶潼南區米心鎮童家村涪江河壩水域8名小學生落水,緊急搜救後還是全部喪生。 21日,廣州花都警方通報,2名男童在車內脫水性休剋死亡。家長們可以教會孩子以下方法: 今年夏天,各地陸續發生多起溺水事故,令人痛心。
  • 預防溺水安全知識大全!溼性溺水、乾性溺水你知多少?
    青少年學生是很讓人擔心的群體,每年夏天總會有一些孩子因為玩水而溺亡,一個個年輕的小生命,離我們遠去!這些觸目驚心的場景讓多少家庭痛不欲生。兒童溺水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實溺水是我國兒童的第一位致死原因! 關於溼性溺水、乾性溺水、遲發性溺水 溼性溺水,就是我們常見的溺水狀況,是喉部肌肉鬆弛,液體充塞氣道和肺泡導致窒息。
  • 多地發生兒童車內窒息事故,大人的疏忽為何總讓孩子買單?
    最近,接連看到兒童車內窒息事故的報導,真是心痛萬分。 6月25日,湖南岳陽一名4歲男童因被反鎖於車內窒息死亡。 6月20日,廣州兩名男童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進入別人的私家車玩耍,卻因為錯誤操作將車門鎖了起來,由於車內悶熱無法透氣,導致兩人在車內窒息身亡。
  • 女家長為孩子入學陪睡校長的神邏輯:「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難道真的是「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嗎?這個魔鬼價值觀坑害了多少人?「利弊」與「對錯」的衝突就是功利價值觀和普世價值觀的衝突,而這種衝突在這個世界上無處不在。「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利弊」與「對錯」並非必然矛盾,甚至可以說是一回事。兒童用定性的「對錯」來考慮問題比較適合其生理心理特點;就算是成人,「對錯」還是要講的,做人總不能是非不分。
  • 夏天寶寶吹空調有錯嗎?不,錯的是方法
    本文由企鵝醫生官方推送一進入夏天,氣溫飆升,空調已然成了主要的救命稻草。夏天賴在舒服的空調房裡,不禁感嘆:感謝空調救命之恩。「不能吹空調,會著涼感冒拉肚子」「小孩不能貪涼,吹出空調病非得急死你!」一 吹空調會得「空調病」?夏天,寶寶一有點不適,大人就會聯想到是空調的錯,覺得就是「空調病」。但是,醫學上並沒有「空調病」這個概念。
  • 孩子:「媽媽我錯了」,卻再也回不來!男孩溺水被救後失聲痛哭
    這時,快遞小哥路過把孩子救了上來,可是晚一步救上來的母親卻沒有了呼吸,小男孩在一旁絕望地哭:「媽媽我錯了!」可是媽媽再也聽不到了。雖然學校每年在放暑假之前都千叮嚀,萬囑咐,但是每年夏天還是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因為粗心大意導致溺水。
  • 寵物狗咬傷小孩賠償5000後被摔死,狗錯了還是人錯了?
    原標題:小女孩被寵物狗咬傷,賠償5000後狗狗被摔死,狗錯了還是人錯了?據了解,近日深圳一犬主陳女士自己爆料稱,她的寵物狗曾在電梯裡咬傷一個小女孩,事後和對方家長達成了一致,賠償對方5000元,但隨後女孩家長又找上門理論,推傷了她的父母,最後還將自己的狗狗摔死了,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呢?
  • 「媽媽我錯了」,媽媽卻再也回不來!男孩溺水被救後痛哭
    每年暑假,老師都會叮囑孩子和家長,不要到野外不了解的水域玩耍,但每年我們都能從新聞上看到兒童溺水的案件。但是,我覺得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家長,作為家長,本來就應該比孩子更有安全意識,不應該帶孩子去危險的區域,而且還是帶兩個孩子,平時在安全的地方都難免有照看不到的地方,何況是意外難測的河邊,而媽媽自己也不具備此環境下的救援能力,最終導致了這樣誰都不想看到的悲劇發生。孩子暑假的時候一定要監督孩子不能去野外的水邊。
  • 夏天把孩子鎖在車內,孩子可能會因此喪命
    小暑剛過,很多地方的氣溫已經躥上了 30+℃,眼瞧著天氣越來越熱,走在路上感覺快要被「烤熟」,更別提暴曬在陽光底下的汽車了,夏天汽車裡的溫度特別的高。然而,每到夏天來臨,「小孩被困在車內」的事情卻時有發生。有些家長在開車帶孩子外出時,有時會心存僥倖,覺得離開時間短,暫時將孩子鎖在車內沒多大問題,甚至有家長會「糊塗」到將孩子遺忘在車裡。
  • 小米要造車?是全時四驅遙控玩具車!大人小孩都能「開」
    關於小米造車的消息早在兩三年前就曾經有過,但是都被證實不是真的。6月28日,小米商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帶有汽車輪廓的海報,上面帶有:「造車?我們是認真的!」的字樣。這則海報再次引起了關於小米造車的猜測。
  • 春節自駕遊,車內多坐個小孩算超載嗎?即使抱在懷裡也要處罰
    如標題所示,春節開車出去遊玩,車型為五座的小轎車,車內一共乘坐了五名成年人,還有一個小孩擠在了大人的中間,這種情況算超載嗎?交警遇到後會不會處罰?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不少家庭都有了新的寶寶,春節正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少不了帶著老人和孩子一起去遊玩,座位不夠時,往往都把小孩擠在中間或抱在懷裡,一輛車多乘坐1-2個小孩是常有的事,可是今年就有不少人中招了。道路交通法一直有明確規定,載客汽車嚴禁超載行駛,有的車主覺得,小孩體積小體重輕應該不算超載吧?錯!
  • 地下車庫小孩被鎖車內 原因讓所有家長需要警惕
    昨天,在嘉興平湖大潤發的地下車庫,一個孩子高溫天裡被困在了車內,情況十分緊急。當時孩子的父母都已經在車外面了,但應該是小孩誤碰了留在車裡的鑰匙,導致車門上鎖。因為孩子年紀太小,沒本事自己開鎖,也聽不懂大人的指令。更讓人心焦的是,孩子家長的電話和包都在車裡,然後,我把手機借給他們報警,同時又叫了開鎖人過來開鎖。因為小孩已經在車裡快半個鐘頭了,怕小孩有危險,所有家長最終選擇讓消防隊員破窗開鎖。」在此讓我們為消防戰士點讚!
  • 幼童被鎖車內可按喇叭求救? 求證:非所有車都能按響
    製圖/高翔 親,不是所有車都能按響喇叭,關鍵要大人「長心眼」 這個夏天,幼童被家長、老師遺忘在車內而導致不幸的事件屢屢發生。孩子如果被鎖車內,應該如何自救?網傳的按響喇叭求救真的靠譜麼? 7月2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隨機抽取了12款車型,包括日系、美系和德系車,親身測試後發現不是每一款車在鎖車後,都能按響喇叭。如果按不響喇叭,該怎麼辦? 記者測試 鎖車斷電後喇叭能響麼? 多數車型喇叭不響,但雙閃燈都能打開,而車門也都能從內打開 近日,不少網友提出當小孩被鎖在車內時,可以通過按響喇叭自救?
  • 大人的錯為何要小孩承受,離婚了你會要小孩嗎?要他請你好好愛他
    看過很多離異帶孩的,離異後,如果是跟爸爸的,大多都會甩給爺爺奶奶帶,爸爸還是自由身,隨便吃吃好好玩玩,甚至孩子都是爺爺奶奶養,不止缺失了母愛,還缺了父愛,戴的有了後媽,再有了弟弟妹妹,小孩就徹底變成外人。如果是跟媽媽的話,見過大部分都是跟媽媽,畢竟十月懷胎,血脈相連的至親,但是很多人會忽略了一個人事情。
  • 錯!來聽聽防溺水專家怎麼說
    錯上遊新聞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家長,他們普遍存在孩子戴上遊泳圈或者使用充氣設備就安全的想法。而現場防溺水專業教官解釋,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充氣的塑料水上玩具、遊泳圈並不是專業的漂浮裝備,只是暫時的水上漂浮輔助工具,當水流發生變化或者孩子脫離工具的時候,危險就可能發生。」
  • 溺水兒童心肺復甦技巧看這裡
    >//sichuan.scol.com.cn/img/file/20190511/20190511165357_3573.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任鴻)夏天,兒童溺水的意外事故又開始進入到公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