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幼兒讀的「愛情書」出續集了,這次說的是育兒生活

2020-12-22 澎湃新聞

孩子在成長的某個時期會對愛情和婚姻產生興趣。他們有無數問題想要問大人,可作為大人的你,敢不敢心懷坦蕩地去回答呢?在這個有點尷尬的氛圍中,《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繪本成為了這十年來老少通吃的愛情教科書。無數孩子追問鱷魚和長頸鹿會生孩子嗎?於是,這個系列又添新故事,作者達妮拉·庫洛特帶來了這對夫妻生寶寶以後的家庭育兒故事。

德國作家、插畫家達妮拉·庫洛特的代表作「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被稱為幼兒愛情教科書。好的圖畫書作品適合0~99歲的人閱讀。德國作家、插畫家達妮拉·庫洛特的代表作「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就是這樣一套圖畫書。該系列的前三冊《鱷魚愛上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天生一對》的首版於2007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小個頭的鱷魚先生愛上了一位大個頭的長頸鹿女士,他們從彼此陌生到相識相知;因彼此相愛而生活在一起,卻因為相互間的巨大差異而面臨著許多麻煩;但他們勇敢地攜起手來,共同打造幸福的生活,還給別人的生活帶來了奇蹟……

很多父母會擔心,在給幼兒閱讀的圖畫書中,如此明目張胆地「談情說愛」,是否合適呢?關於這個問題,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阿甲曾說:「愛情與婚姻是人生的一門大課,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選用如此純淨的圖畫書,給孩子們優雅地上一堂課,不但可以,而且非常必要。」他把這三本書稱為「愛情婚姻三部曲」,同時認為「圖畫書的解讀非常開放,它不專屬於孩子或大人。」該系列的譯者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也說:「愛是一種天賦,但是愛與被愛,卻是每個人一生都在不斷學習的課題。」

達妮拉·庫洛特

達妮拉·庫洛特,1966年生於德國,她的家鄉附近有高山,童年還有一臺黑白電視機陪伴。她覺得看電視很無聊,寫故事和給故事配插圖卻有無窮樂趣,於是立志以後以此為職業。她崇尚上世紀四十年代巴黎的「非正式藝術」,一種主張抽象表現手法的反傳統的藝術流派。 達妮拉作品的風格簡約、清晰和有趣。「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是她的代表作,受到了全世界孩子們的歡迎。她用簡潔、清晰的圖畫語言和有趣的故事把快樂、愛和幽默傳達給孩子們。

達妮拉·庫洛特以兩個相差巨大的動物——鱷魚和長頸鹿為故事的主角,將「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將「愛」這一文學乃至人類社會的永恆主題以幽默童趣的方式呈現出來。故事看上去離奇誇張,荒誕不經,卻直面了愛情與婚姻的種種「人生難題」。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劉緒源對《鱷魚愛上長頸鹿》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這樣的故事,雖然寫的是兩個動物,放在世界愛情文學的長河中,卻是不遜色的。」

事實也證明,凡是飽含人類共通情感的話題,不但能打動成人,也同樣能打動孩子。該系列出版10年以來,被幼兒園、小學老師作為閱讀課的重點讀物,《搬過來,搬過去》被廣泛用於課堂教學。該系列曾經爆紅「朋友圈」,成為現象級作品,關於它的文章在社群媒體上獲得了10萬+的點擊量。大人們備受感動,紛紛讚嘆:「把愛情與婚姻講得如此透徹的,竟然是一套兒童繪本」。孩子們被出乎意料的幽默故事所吸引,老師們用它來講述理解與包容,家長們認為它太適合用來給孩子進行「愛的啟蒙」。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自己的故事。

「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在出版10年後,少年兒童出版社又引進了該系列的兩本續集——《一頓又驚又險的早餐》和《不一樣的聖誕節》,講述了鱷魚和長頸鹿在組建家庭、擁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之後發生的驚險故事。這兩本書被阿甲稱為「家庭育兒篇」,「愛」的故事有了新的進展,而「愛」的力量則永恆不變。據作者介紹,為什麼要寫早餐和聖誕節,這是因為這些時候容易在家庭中有一些爭論,人們的想法、觀念、需求不同,自然就會產生衝突,就像我們日常的生活一樣。你現在是不是已經很想看看有愛又有智慧的長頸鹿鱷魚夫妻是如何處理帶娃的生活的?

住在泳池房子裡的鱷魚和長頸鹿甜蜜地生活在一起,他們還有了兩個可愛的小寶貝。是鱷魚還是長頸鹿呢?——是綠色的長頸鹿哥哥和黃色的有著斑點皮膚的鱷魚妹妹!Links

無數讀者對《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的「熱」問題11月17日,由中國上海國際童書展、虹口區文化局、少年兒童出版社、建投書局聯合主辦的德國作家、插畫家達妮拉·庫洛特在建投書局舉行了一場創作分享會。讀者們對達妮拉.庫洛特的這個系列有無數問題,我們來聽聽達妮拉.庫洛特是如何回答這些好奇的。

Q:我是幼兒園老師,孩子們很喜歡這套書,他們一直問我,長頸鹿和鱷魚他們結婚以後有沒有生孩子?今天終於看到長頸鹿小姐和鱷魚先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很想問一下您,是怎麼樣有這個靈感創作出這兩個孩子的?

達妮拉.庫洛特:德國幼兒園當中也有這樣的問題,我就在想看來我是要寫一本關於它們孩子的作品了。孩子們都非常期待,但是我處理這些話題都比較謹慎,因為涉及到兩性關係和孩子如何誕生的類似的話題。我起初覺得兩性話題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話題,不一定要創作相關的作品。所以在我的作品當中也沒有任何關於兩性之間關係的闡述,是想讓家長們給孩子解釋孩子是如何誕生的。當然了,所有的孩子們都知道他們是透過爸爸和媽媽結合才誕生出來的,作者為了體現出爸爸和媽媽的結合才有這種想法把鱷魚的女兒畫成黃色,把長頸鹿兒子畫成綠色的。這就是爸爸和媽媽相結合產生的孩子。

Q:我是一位美術編輯,我有機會和孩子們一起來共同閱讀這套繪本。小朋友們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長頸鹿是女孩子而不穿裙子?也有小朋友問我到底長頸鹿是男孩子還是鱷魚是男孩子?因為兩個人都穿著長褲或是短褲,性別特徵好像不明顯。有的圖片上長頸鹿穿的是高跟鞋,孩子們才看出來長頸鹿是女孩子。我想問長頸鹿為什麼不穿裙子?

達妮拉.庫洛特:這個涉及到德國在60年代相當於女人要獨立,也是大部分都穿褲子而不是裙子。在德國50年代60年代時期,女性們大多數都會穿裙子,只有少數非常獨立的女性才跟男性一樣穿褲子,我就想在這個圖畫當中體現這一點。

Q:我是一個繪本老師,非常喜歡《鱷魚愛上長頸鹿》的故事。我想問一個繪本故事裡面的問題,鱷魚跟長頸鹿有一個新家就是遊泳池的家,你是怎麼想到用遊泳池來作為它們的家,讓他們可以看到彼此?

達妮拉.庫洛特:長頸鹿和鱷魚的身高是相差很大的,我就想用什麼的方式使它們達到相同的身高?我會想到,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怎麼做。比如,當它們躺著的時候是同樣的高度,但是它們不能整天都躺在床上,所以就想到藉助水的浮力,讓鱷魚和長頸鹿永遠保持一樣的高度,讓它們相互對視。遊泳的時候無論人們的身高如何,都漂浮在水上。

Q:我是一個媽媽,有時也想給孩子編一些故事,但是編著編著會發現後面怎麼編都感覺非常沒有意思,你是怎麼做到的?

達妮拉.庫洛特:我在進行這些角色創作過程當中,會設身處地的把自己投入到故事當中去,您平時生活當中可以對生活當中的細節更加深刻地觀察,比如說我在街上看到一個現象,我不僅僅停留在這個現象的本身,而是想為什麼他們這樣做,以及他們接下來會做什麼。就是要在生活當中多觀察、多思考,如何從這些現象中產生出新的故事來講給孩子們聽。

Q:大家知道這本書反映了愛和勇敢,還有接納和包容。這個故事跟你有直接的關係嗎?是不是有切身的經驗才可以創作出好的作品?

達妮拉.庫洛特:雖然我本人沒有經歷過這些很明顯的差異和不平等,但是生活當中我會看到身邊的人、身邊的夫妻會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就對此會展開思考。如果硬要用自己的經歷說的話,我是有一個雙胞胎的姐姐,我姐姐比我高很多,姐姐是更漂亮的那一位,我是更聰明的那一位。從我童年開始就一直經歷這種與姐姐之間不平衡的關係有時候也會帶來一些壓抑。

Q:我是一名教育類的記者,我想問的是,兒童不斷長大的過程中,想像力和創造力會逐漸減弱。你作為成人是如何始終保持蓬勃的想像力和創作力的?

達妮拉.庫洛特:這是個非常難的問題,對我來說,有些時候從現實當中逃離出來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對想像力和創作力的一種提升。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激勵自己的創作力和想像力,這個習慣一直從小時候保持到現在。

Q:我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有一個挺有趣的現象,就是我們關注到你的繪本當中有比較多的科普性,我想知道,德國在兒童教育中很重視這一塊嗎?達妮拉.庫洛特:我的作品當中很多都是跟動物有關的,自然就會想到希望向孩子們傳輸一些動物的習性,這是一方面。第二我覺得可以把這些動物的習性轉化到人的身上。比如長頸鹿的觸角本來是這樣的,當它傷心的時候這個觸角就有點彎下來,這也是長頸鹿的一個特性,因為我作品當中主要是跟動物相關的,想通過這個傳達給孩子們這樣的一些信息。

相關焦點

  • 家庭周刊數字報-「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新出續集
    在這個有點尷尬的氛圍中,《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繪本成為了這十年來老少通吃的愛情教科書。無數孩子追問鱷魚和長頸鹿會生孩子嗎?於是,這個系列又添新故事,作者達妮拉·庫洛特帶來了這對夫妻生寶寶以後的家庭育兒故事。  德國作家、插畫家達妮拉·庫洛特的代表作「鱷魚愛上長頸鹿」系列的前三冊《鱷魚愛上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天生一對》的首版於2007年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 幼兒數學啟蒙,家長要讀這些書
    --1--因為孩子表現出了對數字的興趣和敏感,看了一些兒童數學啟蒙的書籍資料。逐漸吊起胃口,開始看專業的數學教育書籍。今天是世界讀書日,羅列出來其中值得一讀的書,豐富一下大家的購物車。限於篇幅,這次主要推薦數學教育領域的家長讀物。
  • 幼兒英語原版書:先讀哪本好?
    國產婦女社有類似的我認為2歲以下的小孩子完全可以用這類書來進行認知學習,引文你讀英文後會翻譯一次,也不耽誤母語的學習。2歲以下的孩子對於信息的接受能力很強,完全可以記住兩套系統的知識。讀起來的感覺不亞於蘇斯博士。      右-右邊的多有名的寓言啊--「狐狸和烏鴉的故事」 左-又找到一本餅乾狗的書,這可是幼兒英語學習的經典啊。
  • 四川高校錄取通知書再次來襲!這次有21所...
    四川高校錄取通知書再次來襲!這次有21所...· 續集已送達通知書承載著學校的囑託和學子的期盼打開校徽的封口你的大學生活即將開啟這一紙通知書將帶你走向知識的殿堂讀萬卷書 行萬裡路四川高校錄取通知書再次來襲!這次有21所...》
  • 育兒書讓年輕媽媽犯暈
    可買的書多了,陳果卻更迷糊了:不同書的作者常常有不同的教育觀點,甚至有的專家的觀點還互相矛盾,到底該聽誰的呢?  家有五十幾本育兒書  陳果從懷孕就開始買各種育兒書,如今,3歲的兒子即將讀幼兒園,作為育兒書籍的忠實粉絲,她家裡的育兒書籍也已經有50多本。可是看了這麼多書之後,陳果卻越來越迷糊,「我是覺得越學越難了。」
  • 樊登讀到的最幸運的一本育兒書
    01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曾提到過,他讀到的最幸運的一本育兒書就是《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但坦率地說,這本書沒有《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那麼多詳實的案例,也沒有《培養高情商的孩子》那麼深入。
  • 育兒書解決不了你的育兒問題.
    在最初,似乎每位家長都抱著「一定要當個好媽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的美好願望和堅定信念。於是,很多家長會去看一些育兒書,學習一些育兒之道。但是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家長會發現,育兒書並沒有讓自己的育兒之路變得更輕鬆。而且,孩子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家長漸漸感覺力不從心。讀了許多育兒書,孩子的問題依然是問題,懂得許多道理,依然當不好孩子他媽。多麼痛的領悟。
  • 這15本經典的育兒書,父母必讀!(附:資源)
    我在知乎上推薦過父母看的育兒書,受到了上萬人收藏,陸續有小夥伴找我推薦書。今天給大家系統地介紹一些對父母養孩子很有幫助的那些好書,強烈建議你收藏起來!這些書除了一本之外,其他全為大家找到了電子版,下載方式放在了文末,大家記得下載!
  • 5歲男孩能讀英文書 「柚子媽媽」的育兒法風靡寧波
    「現在,我有兩個育兒交流群,人數已經超過600人了。」「柚子媽媽」告訴記者,這些群友幾乎覆蓋了全寧波,群裡媽媽們的寶貝年齡在2到5周歲間。  從去年8月開始,媽媽們的聚會變得開始固定起來:一次在波波城裡,一次在外面不同的地點。「前者是社區無償提供的,後者基本也都是媽媽們發揮各自力量去拉的贊助,不用出場地費。」
  • 好書推薦:這些靠譜的育兒書值得你讀一讀(一)
    相信每一位寶媽家裡都屯了一些育兒書籍,這些育兒書涉及到寶寶生理和心理發展等各個方面。市售的育兒書籍玲琅滿目,到底哪些才是靠譜的呢?我大學學的專業是學前教育,專業出身的我在面對一個小嬰兒的時候也同樣是手足無措,面對一些突發狀況著急上火,焦慮奔潰。於是,上網買了很多育兒相關的書籍,當時也是比較盲目,有些育兒書買回來才發現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 育兒:5歲幼兒撒潑打滾要玩具,你是家長有什麼更好的教育方式?
    我說:「其實在平時生活中,我們做父母的就不亂買東西,孩子也就養成了不亂買的習慣。比如這次買玩具,一是每次出門前買玩具,我都會對兒子說,如果這次阿姨還是沒有進到貨,沒有買到玩具救火車,那麼咱們倆就再等等。這樣提前告訴他,他就有個「心理準備」。
  • 為什麼讀很多育兒書,還是教育不好孩子?這3個坑不要踩
    育兒不僅要給孩子見效的時間,也要給自己留下充足等待的時間啊!3.海量育兒書,精品書最重要最後一點,就是海量的育兒書中,精品書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大約百分之20的精品育兒書,其實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重要內容,很多暢銷的一些育兒書,只是換了一種語言表達方式罷了。所以選擇好的育兒書是非常重要的。
  • 來,一起讀原版英文育兒書
    在上一次讀書會上,我們共讀《遊戲力》。整本《遊戲力》「Playful Parenting」 都是關於父母如何改善與孩子互動的質量,通過促進孩子與自己的關係和合作態度,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
  • 讀「正確」的書,還是讀「喜歡」的書
    我問:「要不要我揭發你期末考試的前一天,通宵讀《一簾幽夢》的糗事。」瓊瑤的系列小說,好友每本都讀過,還模仿書中女主角的名字,給自己起了一個詩意的筆名,初三那年,她曾因為父親撕毀自己的瓊瑤藏書而離家出走過。多年過去,她站在父母當年的立場上,對孩子提出了相同的要求:讀「正確」的書,而不是「喜歡」的書。
  • 《猜猜我有多愛你》出續集了!這本經典圖畫書,為何能在全球暢銷...
    關心親子閱讀的父母,一定都讀過《猜猜我有多愛你》。自1994年出版以來,這本書憑藉甜蜜的故事、柔美的畫風,創造了全球暢銷4700萬冊的奇蹟。近日,《猜猜我有多愛你》的續集——《猜猜我有多愛你 你願意做我的朋友嗎?》由信誼圖畫書推出。《猜猜我有多愛你》推出續集由信誼圖畫書和明天出版社共同主辦的《猜猜我有多愛你 你願意做我的朋友嗎?》
  • 育兒書讀了幾十本,這9本對我實踐學前教育影響巨大!良心推薦!
    她目前自己負責6歲半的女兒和4歲半的兒子的學前教育,探索和實踐一種更符合她育兒理念的教育:這個英語啟蒙方法自我感覺極其高效, 不在一二線城市我們可以這樣做!今天她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在自主探索育兒方法的過程中,讀過的9本對教育認知和實踐影響巨大的經典好書!
  • 童書薦讀伴成長 ——2020年江漢區幼兒園第八屆童書童夢嘉年華
    全區幼兒園教師、幼兒、家長一同參與並感受「童書童夢」的魔法時刻,同時也期望將「童書童夢」的視角和情懷不斷推向縱深。本次為大家薦讀童書的嘉賓來自不同的群體,他們都攜有一顆永不泯滅的兒童之心,透過不同的閱讀視角,為我們講述童書中的美好與力量。
  • 育兒心理:關於「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成人及幼兒心理解析
    為什麼這麼說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要糾正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人們總是習慣於看輕孩子自身,把多讀幾年書的大人看作是教育的主體。其實大錯特錯,因為孩子從出生開始,他人生的每一步都是憑藉著強大的學習能力「自學成才」的。
  • 3-4歲的孩子該讀什麼書?
    2、可以覺察出文字的不同功能:幼兒也能從生活經驗中了解到文字系統的功能,例如他們知道媽媽貼在冰箱上的購物清單和餐廳裡的菜單內容,它們所代表的用處與功能就是不一樣的。3、模仿與應用書中學來的新字詞:經常和幼兒共讀圖畫書,還可以促進他們對口語的理解和表達,他們不但會模仿共讀中所學來的新字眼與複雜的句法,更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嘗試與應用。
  • 什麼書,讓我和毛豆三年反反覆覆一起看,越看越佩服?是育兒書,更是兒童繪本
    是什麼書,讓我覺得,家長們其實可以拋下市面上的育兒啟蒙書,看這套書就足夠作為家長的育兒教材了呢?什麼書,讓我買下這套書,和毛豆一讀就是三年半,也是毛豆幾年來最愛捧起來讀的書之一呢?三年半前毛豆4歲,我為他讀這套書;三年半後毛豆7歲,他樂此不疲地,每隔幾天就讀這套書給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