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鬧脾氣,我打你了」-你會因為孩子有情緒,而生氣嗎?

2020-08-18 澄媽聊帶娃的那些事

01

晚上,兒子在玩拼積木,拼到一定高度,就老是倒了,兒子就來了脾氣,一把推倒積木,老公看到後說:「倒了就再拼,不然就不要拼那麼高。」

但兒子顯然聽不進老公的話,還沉浸在他剛才的情緒裡,還鬧了起來。老公看他還不安靜,就有點煩燥地吼了他一句:「你再不安靜下來,我打你啦。」兒子聽後,馬上很委曲地哭了起來。

看到老公吼孩子,我就對老公說:「你能不能好好說話,幹嘛要把孩子弄哭。」可是有時候,我居然也會犯老公同樣的錯誤,當孩子哭鬧時,我哄不好時,整個人就很煩燥,沒辦法忍受孩子的哭鬧,也會吼孩子,好像是不允許孩子有不好的情緒。

什麼是情緒呢?情緒是指人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的一種內心感受,如人對某件事情的態度,是高興或是厭惡,是憤恨或是喜歡等。人們日常所熟悉的恐懼、緊張、驚異、苦惱、恥辱等等,都是指人對事物感受和體驗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就是情緒。這是我在百度找到的解釋。

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好像也是不被允許有脾氣的,每當自己有脾氣時,父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自己教訓了一頓,總是被教育要好好說話,傷心難過時,也不允許難過,總是被說,這有什麼好難過的,有時甚至遇見開心的事,想跟父母分享時,父母也要潑一下冷水。

直到自己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才知道情緒是不能被壓抑的。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當情緒來時,只有讓它流動,接納它,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02

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父母可以怎麼處理呢?

第一,接納孩子的情緒,肯定孩子的情緒,同時也要接納自己的情緒。就像前面我兒子後來玩拼積木,因為受挫而再次鬧脾氣的時候,我自己就先深呼吸,接納自己那股對兒子不耐煩的情緒,然後平靜地看著兒子鬧一會兒,再去擁抱他。兒子很快就安靜下來了,避免了兒子被我罵哭後,自己又很內疚的心情。

自從給兒子看IPAD後,兒子就喜歡上IPAD,每次看都不想關上,所以每次他要看我都會跟他限定時間,大部分時間他都能遵守,說看完這個就關上,幾乎都會關上。

有一回,關上後,還想再看,不給他看後,他就鬧,鬧了好久,他爸爸不忍心就想說再給他看一下,我不肯,因為如果他鬧就答應他,孩子會以為鬧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李玫瑾教授說過:「當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時,他要的東西不能給,這時要怎麼做呢?不要打,也不要罵,也不要說教,這個時候說什麼孩子都聽不進去,這時在他耳邊都是噪音,也不要走開,就看他鬧。」

看著鬧了有一會兒,我平靜地就對孩子說:「媽媽不給你看IPAD,你是不是很生氣,很難過,媽媽知道你很想要再看,不過現在不能再看了,你如果還想哭,那就哭吧!」然後我就抱著他,不一會兒,他就安靜下來了,馬上忘記剛才的事,去玩別的玩具了。

第二,看到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我們都知道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當看到孩子有情緒時,不要馬上去否定和指責孩子,我們要去看引起情緒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小時候妹妹總是不太喜歡說話,有時遇到不開心的事,自己悶悶不樂的,就是不說出來,母親最不喜歡看她這樣,妹妹因此沒少被母親罵。

長大後,我才知道是母親沒真正理解妹妹,還經常誤會了妹妹,只用自己片面的理解去詮釋妹妹,妹妹只是不喜歡跟不理解她的人說話,她跟聊得來的人,話還是挺多的。

青青的小孩自從上學後,就經常被老師投訴主意力不集中,上課總是有小動作,不認真聽,因為種種原因,青青經常被老師叫去辦公室。

有一天,青青去接小孩,又被老師叫去辦公室,原因是青青的小孩把同學的課本給撕了,青青讓小孩給同學道歉,但他怎麼都不道歉。青青從學校一路上罵到家裡,孩子就是不說話,情緒低落,青青一看孩子做錯事,還一副很委屈的樣子,更來氣,差點就要打他了。

隔天小孩就不肯去上學,也不肯跟她說話,青青這下才擔憂起來,才對小孩溫柔起來。在青青的詢問下,孩子才道出是因為同學嘲笑他不會讀書,說他笨,等等,他才會去撕同學的書。青青這才後悔起來,原來是自己錯怪孩子了。

因為孩子一直在學校表現不好,所以青青從內心深處就一直覺得是孩子的錯,從沒真正去了解過孩子,總是給孩子貼上不懂事,不聽話的標籤。

當我們知道孩子情緒的背後原因之後,我們就應該給孩子支持,然後引導孩子如何去避免類似的事件再發生。

第三,幫助孩子懂得怎麼樣處理情緒。我們都知道當負面情緒憋在心理太久時,身體就會生病,我們可以跟孩子說,每當心情不好,有情緒時,先不要做什麼事,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平衡下情緒。

然後找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做,或是跟父母傾訴(前提是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不要孩子一有情緒,父母就開始說教模式,那孩子估計是會更受傷。)或是去跑跑步,聽歌,等等。如果是比較小的小孩像2、3歲的小孩有小情緒的話,可以抱抱他,或是轉移他的注意力。

父母只有接納和肯定孩子的所有情緒後,孩子才會感到被理解,被看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

相關焦點

  • 當孩子開始鬧脾氣,家長多說這3句話,孩子一輩子會感激你
    當孩子開始鬧脾氣,家長多說這3句話,孩子一輩子會感激你!中國絕大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用長輩的姿態來壓制孩子,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是要聽大人的話的,但是這樣往往會讓孩子的思想受限制,也會讓孩子失去表達能力,有觀點不敢表達,有氣也只能憋著,這樣長期下去孩子的心理也容易出問題,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不好。
  • 我哭!我鬧!我生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我哭!我鬧!我生氣!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不說別的,單就孩子動不動就耍性子、發脾氣這一點來說,相信很多媽媽都會覺得頭疼難耐。因為孩子一旦鬧起來,真是毫無理性可言的,他會因為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小事發脾氣,「我不要」「我就要」……讓你完全無法判斷他到底想幹什麼。
  • 孩子鬧情緒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嗎?巧用「情緒ABC理論」事半功倍
    若是孩子平日愛鬧情緒,時常哭鬧不停,那麼估計父母的心境只有六個字可以形容了。那就是:一個頭兩個大!樓下小區常年熱鬧,寶媽們經常帶自家娃娃在花園裡散步。同齡孩子可以湊在一起玩耍,寶媽們在一旁看娃時,免不了三五成群地閒聊。張媽媽率先吐槽自家兒子,說他脾氣暴躁,情緒多變,一有不合他心意的事情就要哭鬧。她這一開口,身邊的媽媽們都大有同感,紛紛交流起來。
  • 「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家長別用情緒控制孩子,傷害比效果大
    孩子總有不聽話的時候,這時父母總會覺得很心累。於是,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聽話,會在孩子"任性"的時候用情緒威脅控制他們,比如說"再這樣,我就生氣了!",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效果。可是,這種做法到底合不合理呢?
  • 你知道嗎,寶寶愛鬧夜脾氣大,竟和媽媽孕期的這些行為有關?
    這兩天回老家,看到了鄰居家的可愛寶貝,真的是笑起來我的心都要酥了,我稱其為「天使寶寶」。娃媽一聽就笑了,「你知道這個天使寶寶能把我折騰成什麼樣嗎?」聽她說,其實寶寶的脾氣是很大的,晚上不睡,上午不起。晚上熬夜陪玩,白天睡覺你還得抱著她,娃媽整天累的腰酸胳膊痛的。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只是因為脾氣大?這是「情緒飢餓」要警惕
    那晚憂心的老父親一晚沒睡好,夜裡開始各種腦補:以後上學被人欺負,她會不會自虐?交到不好的男朋友,會不會自殘?遇到心理過不去的事,會不會抑鬱自殺?優米爸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心都在想為什麼優米會打自己?哪怕你打別人也好!他甚至告訴優米:以後誰惹你生氣了,你就去打他,但千萬不要打自己~(這什麼神邏輯?)
  • 「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你還在用情緒操控孩子嗎?
    「你再不好好吃飯,奶奶生氣了!」等等。大人們似乎認為,只要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生氣了就會乖乖地聽話。事實上,家長總是對孩子說「我生氣了」,就是企圖在用自己的情緒操控孩子,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心理研究顯示,對6歲前孩子經常性生氣,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久而久之,為了不惹別人生氣,為別人而活成了他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 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高情商的父母,3招就能搞定
    想著你愛鬧就鬧,鬧累了自然就會停下來。這樣的冷處理方式,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父母越不理孩子就越鬧。此外,父母冷處理的方式,還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要怎麼回應?比如告訴孩子"失敗不可怕,失敗是為了下次的成功積累經驗"。等孩子情緒平復下來了,再教育孩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鬧脾氣的問題。
  • 孩子鬧情緒怎麼辦?
    ●「來,爸爸帶你去動物園,不要再發脾氣啦!」 ●「你再這個樣子,我就不讓你出去玩了!」 B類:●「你這個樣子像個男孩子嗎?真丟人!」 ●「你再吵我就打你了!」●「你自己做錯了事還耍脾氣,想挨打啊?」★ C類——「冷漠型」父母: 你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既不否定也不責罵,而是「不予幹涉」,讓孩子自己去找辦法宣洩一下或者冷靜下來。 因為沒有父母積極的引導,一個憤怒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有侵略性,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發洩;一個傷心的孩子會盡情長時間地哭鬧,不知道怎樣去安撫自己和疏解自己。
  • 孩子鬧情緒時,做個會幫孩子剝離情緒的媽媽
    開心愉悅的時候,孩子會笑眯眯地摟著你的脖子送香吻,整理玩具也麻溜快;生氣或傷心的時候,就會亂扔東西,逼急了搞不好衝你揮拳頭。和大人一樣,孩子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這很正常。要命的是孩子有了情緒,卻不懂得去控制,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不恰當的行為。
  • 孩子這四個部位打不得,再生氣也不要打(家長必知)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怎麼生了這樣一個皮猴子;他和我有仇吧,一天不氣我一頓他心裡就不舒服;有時真的是脾氣忍不住,不打氣得要死,打完又後悔......在養育娃的過程中,我們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孩子的龜毛撒潑時刻,有時因為沒滿足他要求,有時不順他心意......
  • 孩子鬧脾氣怎麼辦
    最近浩哥出現了一個讓我很頭疼的問題,一言不合就鬧脾氣,大哭大鬧。正好近日在看《斯託夫人的自然教育》一書,書中有個章節講到孩子鬧脾氣怎麼辦?孩子鬧脾氣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分析了其背後的原因會便於我們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去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首先,從孩子的成長狀況來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各方面情緒發展完備,加上心智和動作發展越發成熟,因此情緒表現也就更加強烈。孩子有強烈的自主意識,但是情緒表達能力有限,動作比語言發展快,於是鬧脾氣就成了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最直接的方式。
  • 「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你還在用情緒操控孩子嗎?
    孩子調皮搗蛋時,很多父母會用威脅的語氣來制止孩子的行為:下面這句話,你說過嗎?▼這是大人經常跟孩子說的話,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生氣了,孩子就會乖乖地聽話,那這樣的方法真的有效嗎?用「生氣了」制服孩子,背離了教育的初衷孩子一犯錯,大人就用生氣來制服他,其實就是企圖用情緒「操控」孩子,怒火之下的家長,往往會把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忽略,讓孩子接受到錯誤的訊息,背離了教育的初衷。
  • 當孩子的脾氣「遇見」你的情緒
    這期節目引發了很多家長的討論,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發脾氣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態度。我看到有的家長留言說,希望我多分享一些孩子發脾氣的內容,所以今天檸檬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孩子發脾氣了,家長有哪些應對方式是錯誤的,要防止踩坑。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因為脾氣太大嗎?是因為他被父母傷害太深
    導讀: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因為脾氣太大嗎?是因為他被父母傷害太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因為脾氣太大嗎?是因為他被父母傷害太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只是因為脾氣大?家長要小心「情緒飢餓」
    都說寶寶「一歲小天使,兩歲小惡魔」,為了形容孩子兩歲有多麼煩人,還搞出來一個專業的名詞「可怕的2歲」。在我家大寶2歲前,這些我是一律不信的,一個2歲的孩子再鬧騰還能鬧騰哪去?那小脾氣一上來,別說我們做父母的了,連自己都不放過,生起氣來是又拽頭髮又打自己的。我剛開始還在為大寶擔心,這麼小脾氣就這麼大,上學後可怎麼辦?要是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會不會動不動就打自己一頓?
  • 孕期生氣,寶寶出生脾氣大?關鍵是你在這3方面害了娃
    文|好孕姐閨蜜家孩子剛滿月,我去看她跟寶寶,閨蜜抱怨說:「最近快熬瘋了,寶寶是個『暴脾氣』,稍不順心就大吵大鬧,折磨得全家人整晚睡不著覺。」後來,我陪著她到醫院諮詢,看看是不是因為她孕期老生氣,所以寶寶出生才脾氣大的。
  • 四個部位打不得,再生氣也不要打(家長必知)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怎麼生了這樣一個皮猴子;他和我有仇吧,一天不氣我一頓他心裡就不舒服;有時真的是脾氣忍不住,不打氣得要死,打完又後悔.在養育娃的過程中,我們都無可避免地會遇到孩子的龜毛撒潑時刻,有時因為沒滿足他要求,有時不順他心意.
  • 孩子情緒失控怎麼辦?適合娃兒才是最好的,來看看有你的答案嗎
    文/爸媽快來看前些天,我問一位45歲母親楊阿姨「您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害怕遇到什麼樣的事情」,楊阿姨想都沒想地說「我最怕我家娃兒情緒失控,鬧起情緒來打了跑得更快、不打就要上房揭瓦」,實際上仔細想想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 脾氣不好的天蠍座會因為哪些事情生氣?說中你了嗎?
    老實說,天蠍的脾氣確實不好,他們很敏感,總會因為別人的一些不經意的話而鬱悶很久。天蠍也是個非常愛生氣的星座,很多時候你甚至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生氣。現在我們來談一談蠍子為什麼會生氣。所有天蠍的性格都屬於比較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