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因為脾氣太大嗎?是因為他被父母傷害太深

2020-09-09 葵花評育兒

導讀: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因為脾氣太大嗎?是因為他被父母傷害太深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因為脾氣太大嗎?是因為他被父母傷害太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6歲的Taotao在和她的小朋友玩耍時被一個孩子意外絆倒。陶桃哭泣著,尖叫著追趕絆倒的小朋友,陶桃的母親跑過去抱著女兒。他訓斥道:「這不是故意的。你為什麼這麼小氣?將來誰會和你一起玩。」
陶濤臉紅了,眼睛睜大了,憤怒地看著她。她抬起胸膛說:「像這樣看著你。如果你說些什麼,你就敢刮鬍子,盯著我。你只有6歲,我不服從紀律。」我媽媽罵女兒後,她走到一邊,與其他父母聊天。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一個孩子大喊:「陶刀在流血。」桃濤媽媽跑過去,看到桃濤用力狠狠地撫摸著她的臉,在左臉頰上流了血。子子:「你為什麼要捉住自己,你是個傻瓜!」在聽完母親的訓斥後,桃濤抓了他兩次。
淘淘的行為是自殘。這是一種極端的自我攻擊方式。自我攻擊意味著內在的壓抑之怒無法向他人發洩而轉向攻擊自己。


當她的小夥伴跌倒時,濤濤跌倒了。她非常生氣,追趕她毆打她,但母親阻止了她的行為。她不理解和同情女兒的感受。相反,她譴責自己大驚小怪。「太小氣了。」當濤濤無法得到父母的情感支持,而憤怒又無法消除憤怒時,她開始傷害自己,因為她可以控制這種行為。
有人可能會說傷害自己會痛嗎?與身體上的痛苦相比,心理上的痛苦更難以忍受,傷害自己會釋放壓力並發洩情緒。
每當孩子因為發脾氣而大聲哭泣時,都會說「別哭!」本能地從父母的嘴裡彈出。這不僅是因為孩子的哭聲使我們煩躁,焦慮和緊張,而且還因為我們在我心中,我認為憤怒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情緒,而衝動是魔鬼。也許您會舉很多憤怒引起麻煩的例子。


實際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憤怒是人的本能。一個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達了憤怒。當一個人感到受傷,被拒絕,侮辱或威脅時,就會出現憤怒。憤怒不僅是由諸如疼痛之類的不舒服的感覺引起的,而且還包括一種隱蔽的「思想」。」。
例如,孩子放學回家後,就開始發脾氣,並抱怨老師留下了太多的作業。許多父母可能開始發脾氣,因為孩子還沒有完成家庭作業並批評和譴責孩子。實際上,孩子的憤怒可能不僅是因為做大量的作業,或者是因為他和他的朋友已經預約出去玩。既然他有這麼多家庭作業,與他的朋友外出的想法就消失了。這是他生氣的真正原因。
美國心理學家雅克·希拉爾(Jacques Hillar)說:「憤怒是心臟中令人不快的反應。它是由不公正和令人無法接受的挫敗感引起的。」言外之意,憤怒是有方向性的,因為某物,某物個人或某種規則和制度等,但憤怒並非沒有用。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並賦予我們力量做一些我們由於軟弱而害怕做的事情的方法。


例如,一個性格co弱的男孩經常在學校裡被欺負,當他再次被欺負時,他的怒火就點燃了他。儘管他也受傷,但他還是第一次與惡霸作戰。但他感到非常愉快,並最終掃除了他先前怯co的形象。從那時起,沒有人再敢欺負他,他也不再表現出認真的行為。
這表明憤怒也包含力量,這表明我們的態度和立場。憤怒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更糟糕的是,憤怒中對權力的不當控制會造成損害。
當孩子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時,最好的表達方式是哭泣。當孩子哭泣時,父母會覺得自己的頭很大。我們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問孩子為什麼哭,而是要消除這種煩躁。不安的場面,所以我們會立即譴責孩子,「就是這樣的事情,哭還是哭,不要哭!!」「我受不了你的哭泣,為什麼男孩們愛哭那麼多!」「哭泣能解決問題嗎?那些能力不強的人會哭泣!」
逐漸地,孩子學會抑制憤怒。儘管家裡沒有動蕩的日子,但真正的傷害卻在孩子的心臟中慢慢滋生,並變得更加嚴重。本文開頭提到的自殘就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兩種不易發現的傷害。


1.使孩子對憤怒不太敏感
校園欺凌事件經常在報紙上看到。欺負者的傷害方法不斷增加和升級。我們脫掉衣服,拍打臉,然後踢。我們不是惡霸。但是從這些報導來看,我們已經充滿了義憤填..為什麼這名被欺負的孩子不敢抗拒,被毆打和聽話罵罵,甚至被裸照?
這個結果與被欺負者膽怯的性格有關,但又與他們對憤怒的不敏感有關嗎?如果父母教孩子從小就「不哭」,他會被父母束縛。每次發脾氣時都要用力,以使孩子抑制憤怒。慢慢地,他對憤怒的敏感度會下降,它只是在接受,總是被欺負,但是沒有脾氣,這使人們看起來可憐又煩人。
之前,我們提到憤怒也包含力量。如果一個孩子從不生氣,他將無權擊敗他的怯ward,不敢與他們的惡霸作鬥爭以維護他的尊嚴。


2.壓抑的憤怒會伴隨著孩子的生命
當孩子哭泣時,我們毆打並責罵孩子,讓孩子冷靜下來。到此結束了嗎?被抑制的憤怒就象休眠的火山一樣,靜靜地積聚能量,在適當的時候,它會突然爆發,例如欺負比你弱的人,或者突然變得由於一件事而歇斯底裡。
我已經看到了這樣的例子。一個女孩通常很安靜,很少發脾氣。但是只要她不能準時吃飯,她就會生氣。她下令外賣後,外賣兄弟便把飯送了幾分鐘,然後向外賣男孩大喊半小時。
事實證明,每當女孩小時候在學校犯錯時,父親就會懲罰她不要吃飯。當時,由於她的力量低下,她不敢面對父親。她把這種憤怒深深地埋在了自己的內心,但是隨著她長大,這種憤怒並沒有消失。當她不吃飯時,被壓抑的憤怒會立即被點燃。
從中可以看出,憤怒的情緒可能伴隨著孩子的生命。不要以為孩子不哭,不惹麻煩,不發脾氣就可以了。有時它是平靜而平靜的。


憤怒是一種本能。壓制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因此,當孩子生氣時,我們必須幫助他消除情緒,找出引起憤怒的真正原因。
第一步是讓孩子生氣並認同自己的情緒
期末考試即將到來。最近,老師留下了比平時更多的作業。小勇非常不滿意。他放學後回家,離開學校後開始抱怨並發脾氣。
以前,當我母親看到小勇這樣說時,她會很生氣:「你抱怨嗎?在這麼多的班級同學中,老師會不會給你那麼多功課?」這樣的談話將引發母子衝突。
現在,我的母親會這樣對小勇說:「期末考試很快就要來了。你必須去做很多功課,這讓你很沮喪,對嗎?你生氣了,我了解你。」這種對話可以使小勇慢慢平靜下來,因為他的感情得到了關注和理解。


第二步是引導孩子說出脾氣背後的真正原因
心理學家艾爾·古羅·雷內(Ayer GuroRené)說:「我們必須傾聽我們的憤怒,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保持人格完整。」憤怒是一種使我們感到可控的「另類情感」,它使我們能夠隱藏真正的原因。
例如,如果您在工作中受了冤屈,而當您回到家中時,您會發現您的丈夫做了您不喜歡的菜。你發脾氣。從表面上看,你對丈夫很生氣,但實際上是因為你在工作上受了委屈。而且,這種情緒無法消除,所以就轉嫁給了丈夫。
同樣,孩子有時會因為某些隱藏的原因而發脾氣。您可以對孩子說:「發脾氣之後,您還會想些什麼?您能告訴我嗎?」當他生氣時,他無法思考這個問題。給他一點時間。冷靜下來後,他會思考導致他發脾氣的原因。只有找出真正的原因,他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憤怒是一把雙刃劍。父母正確地理解了憤怒,讓孩子表達憤怒,並引導孩子找到引起憤怒的真正原因,這樣憤怒就可以很好地保護孩子。否則,憤怒可能會傷害兒童。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不僅僅是脾氣大,更多是「情緒飢餓」闖的禍
    文丨大寶疼小寶(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不知道大家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是否有見過一些小孩,他們在生氣起來的時候,可能連自己都會打。就像鄰居家的小米,他的父母經常要外出辦公,動不動就是兩三天才回來一次,每次回來小米都會特別高興的黏著父母,還到處說他父母回來了,四歲不到的樣子,特別的活潑可愛。
  • 孩子身上3條「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要後悔一輩子
    有些家長是根本忍不住自己的脾氣的,這個時候最喜歡打的就是孩子的後背,就是因為家長們都認為孩子的後背比較厚實,打兩下也不會有什麼傷害,所以在打孩子後背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毫無顧忌。,是大腦與身體連接的集中樞紐,尤其在三歲之前,孩子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善,骨頭還比較軟,根本承受不了太大的外力,精神,很可能家長生氣之下隨意打幾下,就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神經系統。
  • 多數父母愛生氣,是因為不明白A和C中間還有一個B
    很多父母常常因為孩子淘氣大發脾氣,往往是自己氣得不行,打的孩子大哭大叫!多數父母認為,是A直接導致了C,也就是一旦A發生了就必然會讓自己生氣,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好好寫作業、成績倒數、與同學打架等等問題,那必然就會使自己生氣。但心理研究理論認為,並不是A直接導致了C,是父母對A的看法和認識「B」導致了C。什麼意思呢?比如,有的父母對孩子成績不好的問題,會大發雷霆之怒,而有的父母則會平靜看待。同樣是親生骨肉,同樣是望子成龍,為什麼結果會截然不同呢?
  • 被他人的指責所傷害,是因為你認同了對方
    如果你完全不認同對方的說法,堅信自己是美的,那對方的攻擊和指責不會讓你受傷,你甚至會覺得對方是來搞笑的,因為他的說法對你來說是無稽之談。 但是如果對方的指責影響了你的想法,你開始認同對方,開始懷疑自己長得醜,開始不自信,你就會受傷。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是脾氣大?其實這是「情緒飢餓」,家長要警惕
    文/麗麗育兒達人在很多父母眼中,2歲的小孩是最可怕的!有些人會疑惑,這麼小的孩子能折騰出啥花樣來,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僅僅是愛哇哇大哭,而且甚至生氣起來連自己都打!這種「自虐」行為讓家長發現原來寶寶的殺傷力真不是說著玩兒的。
  • 孩子一生氣就打自己,只是因為脾氣大?這是「情緒飢餓」要警惕
    但2歲之後,那種母慈子孝的時代就徹底過去了,熊孩子一言不合就爆哭,每天晚上都折騰到11 、12點,一說睡覺就生氣大哭。最可氣的是,上周六因為睡覺生氣後她竟然出手打自己!當時在一旁的優米爸徹底傻掉了,他從未想過那個每天躲在自己懷裡撒嬌賣萌的小娃會「自虐」,最關鍵的是她才剛剛兩歲多點!
  • 媽媽一巴掌,8歲的女兒沒了!父母再生氣,孩子這5個部位也不能打
    你打過孩子嗎?有些孩子比較調皮,還特別喜歡犟嘴,屢教不改,父母們可能會特別生氣,就忍不住打孩子一頓,在他們看來,打孩子幾下不會造成什麼大問題,畢竟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小時候大多都經歷過「棍棒教育」,於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延續這種教育方式。但是,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正確嗎?
  • 經常吼孩子,對孩子傷害太大,這些後遺症你絕對想不到!
    現在娃生了後,對娃也是超級沒有耐心,動不動就吼孩子,弄得孩子總說「爸爸是壞人,老是打他」。經常吼孩子,對孩子傷害太大,這些後遺症你絕對想不到這樣動不動就發脾氣的老公,相信沒有哪一個女人能夠承受得了吧,更何況孩子呢?
  • 孩子的「脾氣」來自父母遺傳?看心理學家解釋,讓孩子擁有好脾氣
    老師打算拉他到教室的時候,小男孩兒居然抬起腳踢了奶奶。奶奶的年紀也大了,被踢到了小腿也沒說什麼,自己揉了揉就打算離開了。旁邊的家長等到奶奶走了之後就開始議論,這個孩子太沒有家教了,也不知道是怎麼教育的,居然還動手打奶奶。
  • 孩子用脾氣「威脅父母」,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脾氣,不要孩子一生氣就開罵批評;也不要孩子表現出不服從,就訓斥就處罰;更不要孩子表現出生氣威脅時,就大聲責罵或是開打!孩子對你發脾氣,是因為他跟你的想法不一樣,他要表達;他的道理沒那麼多,所以他就通過幾句簡單的話來反駁,再不行就發脾氣,再不行就威脅;而父母,要做的,是先順孩子的脾氣,再講道理,再分析說利害關係。
  • 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父母再生氣也不能打
    ,給孩子帶來如此大的傷害,家庭也因此事蒙上了一層陰霾。其實,孩子之所以聽力受損,是因為父親打在了孩子的「生命線」上,耳朵失聰算是比較輕的,如果嚴重了甚至有可能喪命。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個個都是「生命線」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注意分寸,打到孩子的「生命線」,就有可能釀成悲劇。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父母再生氣都不能打,否則後果將不可估量。
  • 生氣,是因為你不夠大度;鬱悶,是因為你不夠豁達
    面對傷害,微微一笑是豁達;面對辱罵,不去理會是一種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寬容;退讓不是無能,而是大度。「計較」生是非,「無視」己清靜。早安~有很多事還沒來得及珍惜就已成為往事,有很多人還沒用心交往就已成了陌路。光陰留下抹不去的痕跡,還好路上一直有你,我的朋友,祝你心情快樂。早上好!
  • 吵架時男人這5句話,是因為他「吃醋」了!
    尤其是因為某些事情導致「吃醋」了。此時的他可能會順著你的話,有時候也會故意說一些你不願意聽到的話。因此,假如在這時候你當真了,受氣的只能是你自己。所以,女人在戀愛時,一定要分清楚男人是否在吃醋,是否因為吃醋說反話,吵架時男人說這5句話,是因為他吃醋了!
  • 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最大的天敵,是你的脾氣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源於家長,只是很多父母從來不反思自己,只是想盡辦法修理孩子,當孩子受到「精神虐待」或者「身體虐待」,就會變得越來越消極和悲觀。家長們知道嗎?其實每個問題兒童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問題父母。
  • 孩子身上這四個地方最「脆弱」,再生氣也別打,別因衝動釀悲劇
    「不打不成才」傳統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體罰孩子甚至從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那時候在學堂孩子需要接受「戒尺」的懲罰,而父母打孩子更是天經地義。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的家長,在管教孩子面前,都希望一松一緊,家長不希望和孩子動手,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所經歷的一些比較叛逆的階段,家長似乎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還有一些家長天生脾氣爆,這樣一來面對孩子無理取鬧或是不聽話,做錯事怎麼哄都不好的情況下,家長就喜歡動手。
  • 衝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
  • 為什麼有的父母很喜歡打孩子?扒一扒隱藏在陰暗面的人性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就該打啊,打一頓,打怕了,就不敢犯錯了,就能當一個好孩子了,以後也就能成才了。我們來一起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扒一扒隱藏在陰暗面的人性。看看這些父母所謂的「為你好」到底是不是真的! 體罰的動機對於那些喜歡打孩子的父母,他們認為自己動手都是因為孩子犯了錯,需要管教。如果不打,孩子就會不聽話,繼續犯錯。只有打,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孩子挨了打,才能長記性。
  • 衝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
  • 多少雞娃的父母,是因為「逼孩子總比逼自己容易」
    來看看有沒有哪一款是屬於你?孩子做作業慢,媽媽發脾氣想揍人的。原本他走上社會就是會吃苦的啊,為什麼不在小時候讓他甜一點呢?王櫟鑫的觀點就是,孩子就是要給最好的,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把女兒捧在手裡,不讓她受一點苦。(雖然這個有點不現實,但確實有很多父母是這種心理。)
  • 平時脾氣好一生氣就很暴力怎麼辦6招教你改掉這個壞脾氣
    憤怒需要管理,是因為我們的生活並不總是盡如人意,總會有些讓人挫敗甚至想要爆發的瞬間。但每個人都不想讓自己的憤怒「開鍋」,所以試試以下的6種方法,改掉壞脾氣,學會控制你的憤怒吧!專家說,偶爾的憤怒並不是件壞事。因為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總會遇到一些憤怒的事,但如果長期壓抑自己,不將憤怒爆發出來,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傷害,比如打擊你的自尊,甚至傷害你的身體,帶來高血壓和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