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2021-02-10 楞嚴論壇

點擊楞嚴論壇免費訂閱,每天19:20與您相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楞嚴論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 享。

無論生活給了你怎樣的磨礪,在孩子面前,請控制你的脾氣。你越從容,孩子越靈秀,家庭越幸福,人生才更順遂。

 01 

對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

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

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

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錮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他的學習會越來越不好,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

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

「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

對孩子要採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帥,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

在表揚的同時,勸化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嗜好,幫助孩子打開性靈的寶藏。

煩惱脾氣是一種陰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別是親人之間,互相非常珍惜對方、在乎對方,用心較重。

越是這樣煩惱脾氣對對方的傷害越重。親人之間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煩惱脾氣的傷害機率非常高,病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從虛變實,由輕變重。

怨傷脾;恨傷心;惱傷肺;怒傷肝;煩傷腎。大家應該警醒,不要看輕日常的小小煩惱脾氣。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

而父母粗暴,子女就也會衝父母發脾氣,這下子女因為牴觸頂撞親長,自己的各種福也都沒有了。

 02 

衝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失掉靈性

如果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我們對他批評過多;如果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我們總是挑剔他;如果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我們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如果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我們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如果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如果孩子不跟我們說心裡話,是因為我們捉孩子的話兒把,翻老帳。

如果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我們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如果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我們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如果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我們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如果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我們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如果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我們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如果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我們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如果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我們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如果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我們的輕視和打擊;如果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我們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03 

偶爾發脾氣,應對有妙招

有時候孩子太調皮,實在不能不讓人生氣發火,火總是憋著也不是辦法啊。於是發火不能,不發火也不能,內心糾結得很!

不過,父母是人,不是神,所以會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讓我們永遠不發火,永遠溫和且堅定,永遠冷靜不失態?那做一場父母,是不是也太委屈了?!

其實,育兒方法永遠都是供我們自我提升作參考用的,而非絕對化的條條框框。說白了,父母是有權憤怒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憤怒與快樂對人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04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請這樣做吧

首先,接受生氣的事實,不必內疚,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此時此刻的情緒反應是什麼。

其次,客觀地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你對孩子的擔心。比如說:

我生氣是因為我擔心你。

而不是說:

你這個孩子怎麼總是這麼讓人頭疼!

不要翻舊帳、給孩子貼標籤,或是口無遮攔地指責。

最後,可以直接告訴孩子,我們的期待是什麼,孩子如何做會更好。這樣可以明確給孩子指出一條可以避免「闖禍」,或者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法。

若上述3步你發火當下沒有做到,請在意識到不妥、感到內疚的當下(最好在同一天內),去跟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包括告知孩子你發火的原因(你愛他,只是不喜歡他的錯誤行為)。

為你的情緒失控說對不起(只是為情緒失控說對不起,不能為此想要彌補孩子,而放棄之前自己在堅持的原則,否則功虧一潰),最後跟孩子再次討論引起你發火的事情本身,包括你對孩子的期待,並就某件事定個規則,做個約定等。

跟孩子說對不起不丟人,它是癒合孩子內心傷口的良藥。當然,說對不起之後,等孩子情緒穩定了,還要記得冷靜客觀地和孩子一起分析問題,讓他知道下一次應該怎麼做。

衝孩子發火的次數不能過於頻繁,沒完沒了。請至少只在孩子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時責罵,而不是永遠嘮叨、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

能夠控制情緒是人成熟的標誌,是人一生學習的課題。

父母在幫助孩子控制情緒的過程中,自己也同樣成長了,這是多好的機會!所以,不要內疚,要成長!

相關焦點

  • 衝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01  對孩子發火 破壞孩子靈性  父母請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你用脾氣管孩子,會破壞孩子的靈性,如同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而父母粗暴,子女就也會衝父母發脾氣,家庭的和睦歡樂就沒有了。  02  衝孩子發脾氣會讓孩子失掉靈性
  • 衝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1對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於是發火不能,不發火也不能,內心糾結得很!不過,父母是人,不是神,所以會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讓我們永遠不發火,永遠溫和且堅定,永遠冷靜不失態?那做一場父母,是不是也太委屈了?!
  • 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一肚子氣,不妨這樣做
    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關於育兒的理論家長們也聽了不少,其中共同的一點就是:別衝孩子發火。可道理我們都懂,有時孩子一副&34;,可真讓人忍不住生氣。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生氣,我們當家長的到底咋辦?
  • 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說服自己要做個好媽媽,至少理智還能提醒我要「溫柔」地說話!可是孩子壓根就不聽啊,一分鐘的假裝溫柔足以把我憋出內傷。總提醒自己,他還是個孩子,要溫柔、耐心,我可以的,但往往一哭一鬧,脾氣的開關就失控了,只想用最快速、最有力的方式「鎮壓「他。媽媽的耐心就這樣被日復一日,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點點消耗掉,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每天都要吼幾次」,因為「溫柔一點兒、輕聲一點根本不管用」。「不知不覺中,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 《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我又沒忍住吼了孩子—— 昨晚兒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新買的沙發弄溼了一大片,我衝上去劈頭蓋臉衝他一頓大吼:「你到底怎麼回事?跟你過說多少遍了...」說服自己要做個好媽媽,至少理智還能提醒我要「溫柔」地說話!可是孩子壓根就不聽啊,一分鐘的假裝溫柔足以把我憋出內傷。
  • 你憑什麼對孩子發火?對孩子發火前,你不妨先這樣做
    很多寶媽都對小編說過,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孩子發火,吼完孩子之後又覺得對不起他,感覺很後悔。是不是你也這樣?別著急,一招避免你對孩子發火。,而在於你自己。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折射出的是自己的焦慮。一招讓你避免對孩子發火。當你想對孩子發火時,你不妨先等一等,深呼吸一下,搞清楚孩子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有一位寶媽曾經跟我說過,有一次我看到兒子把水灑的滿地都是,我就在那大吼,我剛擦完的地,你就灑上水了,你能不能消停點,他兒子很委屈的對她說道,媽媽我只是想給你打盆洗腳水而已。
  • 孩子,媽媽為什麼會發火
    那個時候的我心裡暗暗下決心,以後自己做了母親,一定不要這樣對待對自己的孩子。可是如今我家大寶13歲,二寶快4歲,在我即面臨一個叛逆期的少年,又面臨一個開始爭寵的二寶時,才深刻地明白一個中年母親的內心歷程。最近《媽媽,請不要對我發火》文章很火,文章中孩子從她的角度,描述了孩子面對母親發火時內心的想法和無奈。而我今天想說一說,孩子,為什麼媽媽會對你發火。
  • 為什麼總是對孩子發火,這是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電視才肯吃◆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發火通常是孩子哭鬧
  •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別內疚了,做好這一點更重要
    孩子通常是全家的保護對象,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但為什麼我們會對這樣一個鮮活靈動的小生命斥責吼叫呢?孩子們心智尚未成熟,做出一些父母們認為錯誤、出格的事情,是合情合理的。但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心理學家表示:父母衝孩子發脾氣吼叫,根本原因是因為父母的3個心理感受。
  • 經常衝孩子發火,你是這樣的家長麼?後果怎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心情好的時候看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可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看誰都不順眼。這個時候人就容易煩躁,隨時都有可能遷怒於人。最有可能遭殃的就是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甚至是自己還不太懂事的孩子。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在你身上發生過麼?孩子正在把他的一堆玩具鋪在客廳,過家家過的正投入。此時在單位受了領導氣的你,推門一進家就看到滿屋子亂七八糟的玩具。
  • 八天的國慶長假,敢不敢不對孩子發火?
    做作業的時候更別提,能把你氣的咬牙切齒。遇上一個不配合的孩子,簡直是對脾氣最大的考驗。於是我們衝孩子發脾氣,吼,甚至動手打,直到孩子老實為止。有些父母衝孩子發火,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做了多大的壞事,而是自己當下的狀態並不好,正好孩子帶著一些小問題出現了,就變成了導火索。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剛剛打開電視,媽媽就衝他吼道:「就知道看電視,一點家務活都不會做!」第二天放學,他乖乖打掃衛生,沒想到媽媽又生氣:「作業也不做!在這裡瞎忙。」這樣的媽媽總能找到理由衝自己發火。像這樣的父母,本質是因為自己不痛快,採取找孩子的不痛快。
  • 總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家長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動作幫你搞定
    總忍不住衝孩子發火,家長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個動作幫你搞定對於大部分孩子的童年來說,都是各種皮各種惹媽媽生氣的主,有些媽媽也的確忍不住每天在家河東獅吼,特別是常年在家帶娃的,已經達到了接近崩潰的狀態,完全無法控制,上演著各種吼功,但是平時還是控制好情緒比較好,不要動不動就罵孩子,有些小方式在每次開罵先想想再說。
  • 從今天開始,做個不發火的媽媽
    話說回來,又有誰願意做經常發火的媽媽呢?從今天開始,做個不發火的媽媽,不如我們一起試試怎樣成為一個和善而堅定的媽媽。一、什麼是和善而堅定?首先,和善意味著尊重孩子。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作為家長,有些時候,我們會對孩子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覺得自己比孩子厲害,她就得聽我的,我都是為了她好。
  • 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怎麼才能忍住不發火?
    給孩子輔導作業時,怎麼才能忍住不發火?其實一直都是一忍再忍。一周七天,天天我都在忍。給孩子輔導作業常常都是從期望到心塞。期望的是今天比昨天能好一點兒,學習態度能認真一點,做的錯題能少點兒,作業能寫的快一點兒,但是常常事與願違。
  • 家長改作業,爸媽忍不住發火
    其實我們家長當看到孩子●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動畫才肯吃●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你說能不發火嗎?我是多麼溫柔的一個人,多麼佛系的一個人,在孩子上小學之前還信誓旦旦,表示絕不發火,一定耐心、溫柔地教孩子。
  • 教育孩子別只會發火暴躁,「非暴力溝通」法則,家長要了解
    「媽媽,你能不能別發火了,我真的好難過……」 …… 誠然,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希望通過發火的方式來傾瀉自己的不滿,以為這種方式能夠更讓孩子接受,更能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 爸爸,請不要對我發火
    很多時候,我們都欠孩子一聲「謝謝」,也欠孩子一聲「對不起」。「謝謝你,這麼愛我。」「對不起,總是對你發火。」——熙寶爸爸。 「你是豬嗎?這麼簡單的題,講幾遍了,怎麼還不會?」爸爸,你又對我發火了。面目猙獰,眼睛瞪得跟銅鈴一樣,用手戳著我的腦袋,對著我河東獅吼。
  • 父母對孩子發火的6個影響:情緒能感染、改變孩子,也能毀掉孩子
    小孩子由於心智的不成熟,會經常性地犯一些錯誤。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對孩子大發脾氣,訓斥孩子,認為孩子只要犯錯,就需要接受嚴厲的批評教育。殊不知,父母愛衝孩子發火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 孩子一不聽話就發火?父母學會這幾招,可以有效降低發火的頻率
    你看弟弟妹妹都這麼認真吃飯,你比他們都大,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樣,不要吵了,再吵晚上都不帶你去吃!」明明依舊不肯,繼續折騰,最後,明明媽把孩子一把從座位上扯出來,「既然不想好好吃飯,就別吃了!」被媽媽扯出位置的明明哇得一聲哭起來,然後,明明媽越罵越火,明明越哭越兇。
  • 為什麼總願意對親人發火?看完理由內心更加難受
    大家都見過這樣的場面,及時有些人,在社會上是精英,非常優秀,交流溝通很得體,讓人如沐春風。可是一回到家就不一樣,就跟變個人一樣跟最親密的人反而是經常發脾氣經常發火。這些人甚至在外面給人做輔導如何好好說話,強調人和人之間溝通,一定得講究方法,回到家裡偏偏就不好好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