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做個不發火的媽媽

2020-10-04 拂景Amber

那天我下班坐公交,碰到一個幼兒園孩子和他的媽媽。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孩子有些興奮,繞著公交站牌跑來跑去,手裡還拿著媽媽接他放學時帶過來的牛奶,媽媽提醒他:「牛奶快點喝。」但孩子似乎並沒有聽到。上了公交車之後,孩子還在繼續喝牛奶,媽媽又繼續提醒多次快點喝,但孩子置若罔聞,這邊瞅瞅,那邊瞧瞧,一點點慢慢喝。媽媽終於受不了了,一巴掌拍在孩子後腦勺,大聲說:「讓你快點喝了。」孩子哇的一聲哭出來。

你看,生活這麼不易,家裡邊那個小祖宗還經常給我們添不快,哪能不發火呢?!話說回來,又有誰願意做經常發火的媽媽呢?

從今天開始,做個不發火的媽媽,不如我們一起試試怎樣成為一個和善而堅定的媽媽。

一、什麼是和善而堅定?

首先,和善意味著尊重孩子。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作為家長,有些時候,我們會對孩子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覺得自己比孩子厲害,她就得聽我的,我都是為了她好。但其實孩子和我們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只不過他們尚需幫助。她完全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承認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2、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會有不同的特點。比如說,兩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自我意識萌發,於是有我們眼裡的第一個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猶如一個小怪獸,等等,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特點,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特點。

3、尊重孩子的天性

孩子們在一出生時就是不一樣的,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的天性,不急於將孩子和他人比較。

4、尊重孩子的情緒

這點我們在之前也多次提到,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有時候我們特別害怕孩子有情緒,孩子一不開心或是生氣,我們自己就先受不了了,恨不得馬上把它壓下去。其實想想我們自己也會各種情緒,我們覺得理所應當,人有七情六慾,為什麼就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呢?我們做了不情願的事情,有情緒也需要宣洩,卻經常要求孩子做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還要開開心心。

和善在於尊重孩子,那堅定呢?堅定同樣意味著尊重。

1、尊重規則和情形的需要

大到國家法律、小到每個家庭的用餐規定,這些都是規則,我們成年人需要遵守,同時我們還要教會孩子去遵守。比如孩子天性就是好動、好跑,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年齡和天性,但圖書館裡就是不能亂跑不能大聲喧譁,那我們就得和孩子約定好,做不到就只能考慮不去或者只是待很短的時間。

2、尊重他人。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跟人打交道,教會孩子尊重他人,這也是基本的能力之一。比如小朋友在某個年齡段會比較容易動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打別人,家長就一定是要制止的。

3、尊重自己。

爸爸媽媽們都覺得為了孩子我得奉獻自己,我所有的時間都要給了他,要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但作為家長你可能也需要去透透風,也需要自己休息一下,當我們的能量沒有的時候其實是特別容易發脾氣的時候,即便是陪伴孩子也是質量極低的。很多原來說自己婚姻很幸福美滿的夫婦,在有了孩子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都急劇下降,因為這些女性一旦有了孩子,滿眼裡就不再有別人。

但其實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基石,是家庭中的首要關係,其次才是親子關係。要確保每周都抽出時間來做一些你自己喜歡或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孩子、愛家人。

和善而堅定是並行的,就像一個硬幣同時具有兩面,缺了任何一面都不再是一個完整的硬幣。


二、怎樣做到和善而堅定?

1、認可孩子的感受。對孩子表示理解。比如晚餐時間到了,但孩子還想繼續玩。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還想接著玩,可現在是晚餐時間了。

2、在約定好的事情上堅持到底。比如我知道你現在不願意收玩具,而我們的約定是什麼?然後就和善而安靜地等待答案。

3、提供選擇,但堅持原則。你自己收還是我們一起收。總歸一句話:我愛你,但答案是不。

在這個過程中,認可孩子感受和理解孩子,是對孩子的尊重,是和善的部分,只有有這部分才有可能贏得合作。提供選擇,但選擇是尊重的,是你自己可以接受的。假如你這樣說,是收還是不收呢?顯然是不行的,孩子選擇不收的話你不能接受。但也應該是尊重的,假如你說,你是把玩具收起來還是為把玩具扔出去?這種選擇沒有對孩子的尊重,只能激起孩子的反叛。

對於約定好的事情,我們允許孩子失望,允許孩子感到無奈,堅定的說不。其實很多家長是不能接受孩子失望的,所以會對約定好的事情一再退步,導致孩子再不願意遵守約定,因為你破壞約定在前。比如買玩具的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破壞約定的時候,於是發現一發不可收拾,約定形同虛設。

我是拂景,專注育兒,歡迎一起交流和關注~

相關焦點

  • 做個不發火的媽媽,有多難?
    媽媽請不要對我發火我還記得,我牙牙學語時,你不停地對著我重複,哪怕只是一個字,才開始嘗試著掙脫你的攙扶,我也會失敗、摔倒。我出生睜開眼看到你的時候,你是我眼中最美的天使,媽媽,你對我發火,是不是告訴我,你那裡已不再是我的天堂。
  • 孩子,媽媽為什麼會發火
    步入初中後,母親的脾氣就變得越來越暴躁,那個時候的感覺就是母親有時會歇斯底裡地朝我們兄妹三個發脾氣,其實我們都很莫名其妙。那個時候的我心裡暗暗下決心,以後自己做了母親,一定不要這樣對待對自己的孩子。可是如今我家大寶13歲,二寶快4歲,在我即面臨一個叛逆期的少年,又面臨一個開始爭寵的二寶時,才深刻地明白一個中年母親的內心歷程。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了
    那時候的媽媽,一點兒不覺得你煩,反而覺得你是我人生中的一束光,讓我快樂、開心。那時候媽媽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當你開始學走路、學說話的時候,我是那麼細心、耐心的教你,時刻鼓勵你。這時候的你帶給了媽媽更多的歡聲笑語。當你會走了,會說話了,爸爸媽媽開心的像一個孩子一樣,對你不停的說:寶貝好棒呀,寶貝好聰明呀。
  •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媽媽怎樣不發火,這樣做才能標本兼治
    文/赫媽育兒相信90%的媽媽都會對孩子發火,但是等到情緒平靜之後,又會很後悔之前自己對孩子發火的行為。其實媽媽很多時候發火的原因,都是自身的原因與孩子無關。昨天在陽臺上收拾東西又聽到鄰居吼叫孩子的聲音,「你寫不寫,這麼簡單的字你都不會寫,你是不是豬腦子,你是什麼記性,你還是不是我孩子,我不要你了。」一連串難聽的字眼,從鄰居的嘴裡蹦了出來。過了一會兒,孩子開懟:「你以為我想給你當孩子,誰家的媽媽整天吼她孩子,你也不是我媽媽。」孩子說完這句話,接著又開始了新一輪暴躁對話。
  • 開始修煉,控制情緒,做一個開心的媽媽
    其實我知道,不是我不愛孩子了,只是方式變了,很多家長也是一樣,自從孩子上了小學,輔導作業時各種雞飛狗跳,嘶吼謾罵,對孩子拳腳相加,更有甚者,把自己送進了醫院。我每次平靜後就十分後悔,後悔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他已經很棒了。畢竟是個孩子,總有些小毛病,我怎麼能那樣惡語相向呢?他是我從小呵護長大的寶貝呀!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看完心都碎了,好好說話,是父母的修行
    歡迎個人轉發,原創不易,走之前點個關注吧。「你是豬嗎?這麼簡單的題,講幾遍了,怎麼還不會?」「吃個飯就不能好好坐嗎? 」媽媽,你今天又對我發火了。面目猙獰,聲音震耳欲聾,眼睛更是瞪得像同齡一樣。可是你剛剛還在跟你的客戶打著電話,聲音是那麼和氣。
  • 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一肚子氣,不妨這樣做
    現在都講究科學育兒,關於育兒的理論家長們也聽了不少,其中共同的一點就是:別衝孩子發火。可道理我們都懂,有時孩子一副&34;,可真讓人忍不住生氣。衝孩子發火,傷了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生氣,我們當家長的到底咋辦?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那時候的媽媽,真的好像天使,用愛意滋養著我。我好幸福啊。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你就變了呢?對我好像沒有了耐心,再也沒有得到媽媽你的肯定。你變得催促、暴躁、易怒。是從我上學開始嗎?一到寫作業時間,那就是我的噩夢,我的世界變得灰暗無比,沒有一絲色彩。
  • 【繪本故事】8月29日《媽媽發火了》情緒控制
    今天我們繪本故事朗讀內容是:《媽媽發火了》,請大家在認真跟讀的同時也要進行思考哦! 培養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閱讀改變人生! 繪本故事 《媽媽發火了》 【樂派導讀】今天分享的繪本故事叫《媽媽發火了》,小山被媽媽的火氣嚇壞了,他的手腳不自覺地抖個不停,大氣都不敢出了。
  • 你憑什麼對孩子發火?對孩子發火前,你不妨先這樣做
    很多寶媽都對小編說過,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總是對孩子發火,吼完孩子之後又覺得對不起他,感覺很後悔。是不是你也這樣?別著急,一招避免你對孩子發火。其實,你發火的根源不在孩子一招讓你避免對孩子發火。當你想對孩子發火時,你不妨先等一等,深呼吸一下,搞清楚孩子這樣做的意圖是什麼。有一位寶媽曾經跟我說過,有一次我看到兒子把水灑的滿地都是,我就在那大吼,我剛擦完的地,你就灑上水了,你能不能消停點,他兒子很委屈的對她說道,媽媽我只是想給你打盆洗腳水而已。
  • 從今天起就改變,不做「高壓媽媽」,優秀母親需要的4種心
    不過兒子也非常爭氣,從來沒讓媽媽失望過,考試永遠都是學校裡的佼佼者,可是自從孩子上了初中之後,華華發現兒子開始變得叛逆起來。有的時候不少媽媽都會給自己施壓,要做一個合格的媽媽,無形之中就給孩子施加了壓力,有的時候過多的關愛反倒是孩子的一種負擔。
  • 一個媽媽最大的痛,我能為孩子付出生命,卻做不到不對孩子發火
    導讀:一個媽媽最大的痛,我能為孩子付出生命,卻做不到不對孩子發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個媽媽最大的痛,我能為孩子付出生命,卻做不到不對孩子發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驗榜#《媽媽發火了》,送給控制不住洪荒之力的你
    當我的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體內的洪荒之力也會被激發,累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暴走。所以,這本媽媽發火了,推薦給控制不住自己體內洪荒之力的你我。 多數時候我會告訴自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可是孩子調皮的時間多了,總忍不住要爆發。 三幅圖中媽媽的形象:叉腰→頭疼→爆發,形象的描繪了媽媽怒氣值上升,體內洪荒之力不斷積蓄的過程,而寶寶表情的變化,也清楚的展示了寶寶面對媽媽發火的不同階段的感受。
  • 媽媽你愛我嗎?為什麼你總生氣發火呢?假如我不完美你還愛我嗎?
    本來是一個平常的早晨,到了起床時間,你開始先早早起床把自己收拾好,洗臉刷牙,簡單的護膚,甚至有時匆忙的時候顧不上這些,穿著睡衣蓬頭垢面就出門。為什麼呢?因為要送孩子上幼兒園。但是今天不知道怎麼回事,你心情有些煩躁,你慌忙的去喊孩子起床,喊了半天沒反應,你提高了聲音,快點!
  • 做情緒穩定的媽媽,從寬容自己開始
    可以認為是正常的,讓愛人給你做早餐,或給父子一個機會出去吃早餐,也是不錯的體驗啊。 答應了孩子去爬山,因為臨時的會議取消,孩子很不開心,你很自責,甚至懷疑為了工作不能陪伴孩子值不值得。其實,你也可以認為這是正常的事。計劃不如變化快,世事無常,孩子也應該學會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故,及時做出日程上和心理上的調整。
  • (媽媽,請不要對我發火)感動哭網友
    我會走了,會說話了,爸爸媽媽你們開心得好像得了諾貝爾獎」那時候的媽媽,真的好像天使,用愛意滋養著我。我好幸福啊。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媽媽你就變了呢?對我好像沒有了耐心,再也沒有得到媽媽你的肯定。你變得催促、暴躁、易怒。是從我上學開始嗎?
  • 只要媽媽不發火,喊話註定沒效果?「十喊九不應」的終極對策來了
    ……似乎只要不發火,喊話註定沒效果。刷個牙洗個臉3分鐘的事兒,磨蹭了一小時還沒完成,這個時候老母親再不發火,留著過年嗎?比如很多家長都是說做就做,雷厲風行,所以非常期待的狀態是,前一秒下達完指令,後一秒孩子馬上開始執行。不是說不可能,只能說這樣的情況很少。因為從孩子接受指令到消化指令,並且放下自己手頭的事情來處理指令,是需要一個時間段的。
  • 立馬就可以見效的情緒控制方法,今天學了,明天就可以不再發火
    前面幾章我們已經根據情緒產生模型,依次對所有的環節都做了討論分析,也給出了相應解決方法,有興趣的自己翻看一下前面的專欄內容,而本章我們就從整體上做一個總結,幫助大家融會貫通,並給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只要父母操作,我保證不出一個月,父母就可以很好的做到情緒控制。
  • 八天的國慶長假,敢不敢不對孩子發火?
    #國慶快樂#國慶中秋八天的長假開始了,做好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準備了嗎?對孩子發怒,幾乎成了無數父母的日常生活。最近網上有句流行的話:「當代年輕人的一個特質,大事越來越寬容,小事越來越易怒。」這句話放在父母身上也很合適。孩子一面是天使,一面又是小惡魔。有時候真的讓人煩透了,晚上磨磨蹭蹭不睡覺,睡覺得哄半天。早上送去上學,你急得不行,回頭一看,小祖宗不慌不忙。
  • 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說服自己要做個好媽媽,至少理智還能提醒我要「溫柔」地說話!可是孩子壓根就不聽啊,一分鐘的假裝溫柔足以把我憋出內傷。她發現自己怒火上頭時,數次打斷了孩子的話,包括換著不同的聲音叫媽媽。她沒有停下來,反而用更大的聲音蓋住孩子的話。 再後來孩子就不說話了……朋友內疚地問孩子:「媽媽發火時你想說什麼?」孩子回答道:「你衝我發火的時候,我覺得你想把我從20樓扔下去,但我攔都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