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下班坐公交,碰到一個幼兒園孩子和他的媽媽。在等公交車的時候,孩子有些興奮,繞著公交站牌跑來跑去,手裡還拿著媽媽接他放學時帶過來的牛奶,媽媽提醒他:「牛奶快點喝。」但孩子似乎並沒有聽到。上了公交車之後,孩子還在繼續喝牛奶,媽媽又繼續提醒多次快點喝,但孩子置若罔聞,這邊瞅瞅,那邊瞧瞧,一點點慢慢喝。媽媽終於受不了了,一巴掌拍在孩子後腦勺,大聲說:「讓你快點喝了。」孩子哇的一聲哭出來。
你看,生活這麼不易,家裡邊那個小祖宗還經常給我們添不快,哪能不發火呢?!話說回來,又有誰願意做經常發火的媽媽呢?
從今天開始,做個不發火的媽媽,不如我們一起試試怎樣成為一個和善而堅定的媽媽。
一、什麼是和善而堅定?
首先,和善意味著尊重孩子。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作為家長,有些時候,我們會對孩子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覺得自己比孩子厲害,她就得聽我的,我都是為了她好。但其實孩子和我們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只不過他們尚需幫助。她完全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承認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2、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會有不同的特點。比如說,兩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自我意識萌發,於是有我們眼裡的第一個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猶如一個小怪獸,等等,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特點,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特點。
3、尊重孩子的天性
孩子們在一出生時就是不一樣的,我們尊重每個孩子的天性,不急於將孩子和他人比較。
4、尊重孩子的情緒
這點我們在之前也多次提到,要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有時候我們特別害怕孩子有情緒,孩子一不開心或是生氣,我們自己就先受不了了,恨不得馬上把它壓下去。其實想想我們自己也會各種情緒,我們覺得理所應當,人有七情六慾,為什麼就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呢?我們做了不情願的事情,有情緒也需要宣洩,卻經常要求孩子做了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還要開開心心。
和善在於尊重孩子,那堅定呢?堅定同樣意味著尊重。
1、尊重規則和情形的需要
大到國家法律、小到每個家庭的用餐規定,這些都是規則,我們成年人需要遵守,同時我們還要教會孩子去遵守。比如孩子天性就是好動、好跑,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年齡和天性,但圖書館裡就是不能亂跑不能大聲喧譁,那我們就得和孩子約定好,做不到就只能考慮不去或者只是待很短的時間。
2、尊重他人。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跟人打交道,教會孩子尊重他人,這也是基本的能力之一。比如小朋友在某個年齡段會比較容易動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打別人,家長就一定是要制止的。
3、尊重自己。
爸爸媽媽們都覺得為了孩子我得奉獻自己,我所有的時間都要給了他,要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但作為家長你可能也需要去透透風,也需要自己休息一下,當我們的能量沒有的時候其實是特別容易發脾氣的時候,即便是陪伴孩子也是質量極低的。很多原來說自己婚姻很幸福美滿的夫婦,在有了孩子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都急劇下降,因為這些女性一旦有了孩子,滿眼裡就不再有別人。
但其實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基石,是家庭中的首要關係,其次才是親子關係。要確保每周都抽出時間來做一些你自己喜歡或者有益於身心健康的事。好好愛自己,才能更好的愛孩子、愛家人。
和善而堅定是並行的,就像一個硬幣同時具有兩面,缺了任何一面都不再是一個完整的硬幣。
二、怎樣做到和善而堅定?
1、認可孩子的感受。對孩子表示理解。比如晚餐時間到了,但孩子還想繼續玩。可以跟孩子說:我知道你還想接著玩,可現在是晚餐時間了。
2、在約定好的事情上堅持到底。比如我知道你現在不願意收玩具,而我們的約定是什麼?然後就和善而安靜地等待答案。
3、提供選擇,但堅持原則。你自己收還是我們一起收。總歸一句話:我愛你,但答案是不。
在這個過程中,認可孩子感受和理解孩子,是對孩子的尊重,是和善的部分,只有有這部分才有可能贏得合作。提供選擇,但選擇是尊重的,是你自己可以接受的。假如你這樣說,是收還是不收呢?顯然是不行的,孩子選擇不收的話你不能接受。但也應該是尊重的,假如你說,你是把玩具收起來還是為把玩具扔出去?這種選擇沒有對孩子的尊重,只能激起孩子的反叛。
對於約定好的事情,我們允許孩子失望,允許孩子感到無奈,堅定的說不。其實很多家長是不能接受孩子失望的,所以會對約定好的事情一再退步,導致孩子再不願意遵守約定,因為你破壞約定在前。比如買玩具的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破壞約定的時候,於是發現一發不可收拾,約定形同虛設。
我是拂景,專注育兒,歡迎一起交流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