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修煉,控制情緒,做一個開心的媽媽

2020-12-27 靜靜大臉貓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真的是有萬般耐心,可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對待孩子的態度越來越惡劣。

其實我知道,不是我不愛孩子了,只是方式變了,很多家長也是一樣,自從孩子上了小學,輔導作業時各種雞飛狗跳,嘶吼謾罵,對孩子拳腳相加,更有甚者,把自己送進了醫院。

我每次平靜後就十分後悔,後悔自己沒有控制好情緒,他已經很棒了。畢竟是個孩子,總有些小毛病,我怎麼能那樣惡語相向呢?他是我從小呵護長大的寶貝呀!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每次觸動我的都是孩子對我的態度,不管我怎麼訓斥他,他都還是想要抱抱我,讓我不要生氣。一天一天,發火、愧疚,無限循環,把自己搞得像個精分。

今天,我又對他發火了,還是因為他拖拉的老毛病。我正在生氣,兒子給我端來一杯水,瞬間我覺得暖心,又開始愧疚。

我的一個朋友說,她從不給孩子輔導作業,原因就是害怕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遠遠比我們要寬容,如果讓孩子用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對待我們,我想沒有幾個家長能承受。

看過一篇文章說:把孩子當成蝸牛,會開心許多。從現在開始,我也開始修煉,控制情緒,接受孩子的拖拉,寬容孩子的磨嘰,做一個開心的媽媽。

相關焦點

  • 如何做一個從容淡定的媽媽
    所以一個淡定從容的媽媽,不妨從「慢」的修煉開始,一起練習做到3個慢:1.先把語速調到以前的一半第二個要修煉的字是靜很多媽媽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性,可是如何才算是有效的陪伴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我們的心是否能靜下來。比如很多媽媽在陪伴的時候,卻在操心第二天該給孩子穿什麼衣服?給孩子講解題目的時候,已經在焦慮這個水平的都不會,升學會怎麼辦?讀繪本時候,發現之前教過的全然忘掉,這時候會特別容易情緒暴躁。
  • 控制情緒是成長的標誌
    其實,做為懷胎十月的媽媽,沒有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即使有,也是因為她內心偏執,或者心裡有怨,反饋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真得離她而去,做媽媽的一定又要痛苦不已了。可是,媽媽只是生了孩子,卻不能因為包裹著愛的名義,動手打罵孩子。這些媽媽們欠缺的情緒,不能成為管教孩子的方法。
  • 做情緒穩定的媽媽,從寬容自己開始
    李雪說,一個家裡,孩子打著遊戲,媽媽吃著巧克力,不是很正常嗎?她當即讓店長取了巧克力給大家吃。當我真正地認同了「吃巧克力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居然就不再貪吃巧克力了。這是我在雪居感受到的慈悲和包容。 當我們陷入懊惱和自責的時候,並不能讓我們迅速逃脫負面情緒,積極面對現實。特別是我賴床的時候,深有感觸。每次晚上睡覺前都告訴自己,明天要早起。
  • 做媽媽最重要的是什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如果你問我,做媽媽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你:無它,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事實恰恰與此相悖:我對孩子們表現出的的嚴厲和苛刻,同我媽媽,如出一轍。當我看見孩子難過或害怕的時候,我又會後悔不已,不住地責備自己,並暗下決心下不為例。但是等到下次的時候,還是免不了控制不住。終於有一次,當我看到年紀最小的嫣嫣,用與我一摸一樣的發洩方式來排解她的煩惱時,我痛定思痛: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讓我的情緒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挫傷。
  • 這3招,幫你有效控制情緒
    為了這個使命,他們必須要學會忍耐、學會放棄、學會付出,這不僅僅是學習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種修煉在與孩子相處時,很多家長,總是會情緒失控,對孩子發脾氣,然而,這樣做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有時候,吼孩子,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其結果往往是把育兒這件事,給搞砸了,不僅孩子沒有教育好,還會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 孕婦情緒多變,讓準爸爸手足無措?不妨借鑑11招哄孕媽媽開心
    那如何讓孕媽媽更開心呢?不妨借鑑下面的妙招!1、準爸爸陪孕媽媽一起胎教(1)胎兒對準爸爸低頻率的聲音更敏,感接收到準爸爸的聲音更容易。準爸爸陪孕媽媽一起做胎教,可以使胎兒出生之後智力和情緒更加穩定,而且還可以在孕期就和胎兒培養感情。
  • 做情緒的主人,開心地去生活
    第一,正確認識情緒,對情緒反應仔細分析,有時候情緒會把我們帶進一個走不出的死胡同,若我們不仔細看後面,很有可能會誤以為已經無路可走。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煩惱在追著你跑,而是你追著它不放。
  •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運
    心理學上有一個「仿同」心理,就是說孩子會把媽媽的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納為己有,並表現出來,所以,如果媽媽懂得控制情緒,孩子也會因此看到生活的美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情感當家。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家庭也會真正變得舒適、溫暖、讓人心生嚮往。
  • 二寶媽媽務必控制好情緒呀
    朋友的精神狀態不好,估計情緒沒控制好有較大影響。她家大寶和我家大寶一界,都是小學三年級。眼看馬上開學,喊做作業喊不動,平時叫往東他就往西。男孩子也比較調皮,讓幫看下妹妹也看不了,於是我那朋友就整天脫不開手,以至於做飯都做不了,10天有8天吃快餐。
  • 如何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個開心的人
    平時,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緒的時候,趁機引導孩子知道"媽媽好高興哦""恩,我很傷心"等讓孩子知道原來人是有那麼多情緒的;我們還可以通過句式"媽媽很生氣,因為……""我感到有點難過,是因為……"來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來源;同時你也可以問孩子,"你是什麼感覺啊?
  • 《情緒控制方法》:左右情緒,還是被情緒左右
    情緒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影響甚至左右一個人的認知行為。如果能去主動的了解這種力量,就好像打開了這個世界的另一扇窗。關於情緒的書有很多,融智老師的大作《情緒控制方法》就是一部系統講解情緒控制原理、方法和現實運用的權威讀本,內容包括了解情緒,影響情緒的因素,控制情緒等幾方面。
  •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別人說要放鬆心態,個人經驗:經歷的重要性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情緒體驗,有歡喜,有憂愁,有痛苦,有悲傷。每一種情緒的背後都會因為我們認知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其實我們也想過,讓自己每天都活在開心快樂的狀態中,但是很難,因為開心快樂也是需要心力去維持的,持久的快樂對自己的身心也是不健康的。
  • 4歲女娃打翻弟弟奶粉,寶媽生氣打暈女兒,情緒失控的媽媽太可怕
    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對父母來說,在體力和腦力上都是一種挑戰,更多時候是情緒的修煉。面對一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父母的心理難免崩潰,脾氣一上來,就很難控制住。於是情緒失控變成了常事,雞飛狗跳也變成了家常便飯。
  • 孩子鬧情緒時,做個會幫孩子剝離情緒的媽媽
    想要孩子在未來擁有高情商,就從幫孩子剝離情緒開始吧。有一則去年的舊聞:一女大學生和男友在飯店吃飯,嫌領桌孩子吵鬧,走過去踹了孩子(其實是旁邊的凳子)一腳,結果遭到了孩子媽媽憤怒的回擊暴打,服務員也被卷進來。整個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引發了無數口水戰。託爾斯泰說:憤怒使別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
  • 暴脾氣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這3招能幫你有效控制情緒
    因為自己大吼大叫,發現自己3歲多的兒子也喜歡喊叫,希望自己改變還來得及有時候暴躁的情緒不受自己控制,常常幹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尤其是有孩子之後更加難以控制其實在自己當了媽媽以後,特別理解天下所有的媽媽們,都知道發脾氣不好,但是當脾氣上來,根本控制不住,尤其看到孩子一直在玩手機不學習,寫作業磨磨蹭蹭總想幹點其他的,說話不聽,不要幹啥非要幹的時候……瞬間就會點燃你的暴脾氣。
  • 對壞情緒說NO!了解孕媽焦慮心理,準爸做4件事就能讓老婆開心
    不過肚裡的胎兒並不喜歡媽媽們發脾氣和有負面情緒,準媽媽的情緒低落會給胎兒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孕期心情低落、抑鬱——胎兒出生也會內向、膽怯為了胎兒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影響,孕媽媽也要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學會讓自己開心。
  • 新手媽媽教育孩子容易失控,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一次是我感冒了,無法控制的對著孩子大吼,還摔了東西,這些都不是我本意,怎麼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看到這一長串留言,其實我心裡也挺不是滋味的,這樣的家庭組合應該是大多數家庭的現狀吧?新手媽媽為什麼會情緒失控?新手媽媽怎麼才能控制情緒?
  • 能夠控制好情緒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它是自然存在、不可避免的。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是處理情緒的行為,因為行為是有對有錯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在生活中都難免會出現有情緒困擾的情況。父母可以做示範,比如把自己情緒的變化用形象的比喻方式告訴孩子,告訴她情緒爆發後爸爸媽媽的行為;可以給自己的孩子設定一個共同的約定或暗號,來應對情緒的變化,讓孩子幫忙來提醒父母的情緒;自己掛一些條幅,小物品來提醒自己等。
  • 媽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媽媽如果能控制住焦慮不發脾氣,跟孩子好好講話,和她約定下次起的更早一起在上學途中賞秋色,既說服並安撫了孩子,也不至於讓自己一大早生悶氣,豈不皆大歡喜?可是說起來容易,自己有時也難免控制不住體內的怒氣,孩子只是做了與她年齡相稱的事,卻不幸成了我的出氣筒。
  • 你是好情緒媽媽還是壞情緒巫婆?如何做幸福感母親?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千四百四十四分鐘,媽媽這個角色,通常是一秒鐘都離不得的。長期高強度的工作,給媽媽們帶來很多負面情緒。我們都不能成為完美的母親,但是如何避免將一些壞情緒播灑到家裡呢?如何學會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