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吃藥、還吃藥」
「復發、復發、又復發」
......
精神疾病的確是難治的,
這不是無中生有,
也不是憑空捏造,
只有經歷過才真正懂得。
特別是對於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而言,
「久治不愈」、「一輩子服藥」的困局難以突圍,
那麼,他們真的「束手無策」嗎?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悲觀!!!
臨床上,
約有30%的精神疾病患者
對於藥物等傳統治療方式均無效,
或者對藥物治療有嚴重副作用。
對於這部分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
精神外科手術是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式。
精神外科微創手術是指
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手術,
它是現代醫學發展中的智慧結晶,
也是目前一項非常成熟的技術。
想知道哪些患者適合精神外科手術嗎?
別急,且為您一一解答:
精神外科手術並非人人都適用,需經過醫生詳細評估和檢查後方可手術。
1、以下是手術的適應症:
年齡在18歲以上,60歲以下,病史在3年以上的各種難治性精神疾病。經常規的療法如心理、藥物等方法,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或者是服藥後副作用嚴重,患者無法耐受;或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非常差,不願意服藥,無法保證藥物治療的系統性。
2、以下為手術的相對禁忌症:
(1) 腦內有佔位性病變、腦組織嚴重畸形者。
(2) 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60歲的患者。
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手術優勢:可以彌補藥物的局限性,通過直接幹預靶點,使神經遞質分泌平衡,神經信息傳導正常,達到治療的目的。
手術精準微創,療效直觀。一方面,隨影像技術等發展,實現了靶點可視化,從而引導手術精準定位,精準治療。另一方面,手術採取微創技術,僅需在頭部1-3cm左右的小切口,血量不足10ml。同時,該手術遠離患者大腦功能區和智能區,並不會致殘、致傻。
患者:
弱弱的問一句,做完手術是不是就可以去浪了?
醫生:
非也非也,術後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恢復期,如果術後不注意,會影響治療的效果和恢復~
術後注意這幾點,效果事半功倍!
1、病人在術後,藥量會視病情逐漸減少,直至停藥,但在此期間,更要遵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千萬不可自行改變用藥,更不可隨意減藥或停藥,這一點家屬要加強監督。
部分家屬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一般難治性精神疾病患者,是不是吃藥了很多年?用藥劑量也比較大?而抗精神病藥物具有依賴性,術後讓患者立即停藥,易引發撤藥反應。在這一點上,還是需要患者和家屬再多一點的耐心,助力患者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2、家屬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症狀波動,要及時與醫生聯繫;
3、病人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早睡早起、白天不睡懶覺、不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
4、家屬要調整好心態,改變溝通與教育方式,增進家庭成員和諧,避免刺激到病人;
5、家屬要多鼓勵其參加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社會活動和康復運動,儘量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工作。不可長期休息,但也不可讓病人去做一些不利於其精神穩定的事情,如參與一些過度勞累的工作。
6、建議可定期進行心理諮詢輔導,助力患者更好的融入社會群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