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評論員:從數字看抗疫國際合作的中國擔當

2020-12-17 國際在線

4月23日,中國宣布在前期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現匯基礎上,增加3000萬美元現匯捐款,用於支持抗擊疫情國際合作。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支持世衛組織,就是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就是維護國際社會抗疫的團結合作,就是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是中國的一貫立場與主張,也是中國的一貫作為與擔當。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高度重視抗疫國際合作,多次作出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頻頻與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見談話、通電話、致函致電,親自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求「要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深化國際合作」。此後,在國內多次重要會議講話中反覆強調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應約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同柬埔寨首相、蒙古國總統、巴基斯坦總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會見會談,同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韓國、南非、衣索比亞、巴西、智利、塞爾維亞、芬蘭等32位外國領導人及聯合國秘書長等國際組織負責人40次通電話,向韓國、義大利、伊朗、法國、德國、西班牙、塞爾維亞、白俄羅斯等10餘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歐盟等區域組織負責人致慰問電。這些談話、通話、函電的核心要義是強調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願同世界各國攜手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毫無保留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3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提出堅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有效開展國際聯防聯控、積極支持國際組織發揮作用、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4點重要倡議,鄭重而真摯地呼籲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展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彰顯了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

在這場抗擊疫情鬥爭中,中國從一開始就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毫無保留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早在去年12月31日,中國就向世衛組織報告了湖北武漢的一組肺炎病例;1月3日起,中國開始定期向世界衛生組織、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以及中國港澳臺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7日,中國疾控中心成功分離了首株新冠病毒毒株;1月12日,中國向全球共享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為患者診斷、疫苗研發等奠定堅實科學基礎;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強調中方願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堅定立場,歡迎世衛組織參與中國疫情防控工作;2月16日,來自美國等8個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聯合專家考察組開始為期9天的在華考察調研。中國先後公開發布7版診療方案、6版防控方案,毫無保留地向全球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經過中國實踐檢驗的防控診療經驗;主動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在線分享疫情防控科普、培訓視頻、最新技術指南和研究成果,全球20餘萬人關注;與世衛組織共同舉辦「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全球77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代表參會,11萬餘人在線觀看;同150多個國家舉行80餘場衛生專家視頻會議,就如何有效應對和戰勝疫情深入交流。中國及時主動透明向全球通報疫情信息、分享抗疫經驗,努力防止疫情在世界蔓延,體現了對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彰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擔當。

在應對疫情過程中,許多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以多種方式給予中國援助和慰問,體現了國際社會雪中送炭、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中國在全力抗擊本國疫情的同時,始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支持和援助。在醫療技術援助方面,中國紅十字會志願醫療專家組於2月29日抵達伊朗,與當地醫生分享經驗、共抗疫情、救治病患,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送去真誠友善的支持和幫助,而那個時候也正是中國自身抗疫任務非常艱巨的時期。截至4月12日,中國已向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塞爾維亞、柬埔寨、巴基斯坦、委內瑞拉、菲律賓、緬甸、寮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12個國家派遣14支醫療專家組;已經或正在向1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多批急需的醫療物資援助,受到各方高度肯定。隨著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相關國家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快速擴大。中國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基礎上,加緊在全國範圍內復工復產,克服困難,優先恢復和提高醫療防疫物資產能,嚴格質量監管措施,及時開放醫療物資市場,擴大防疫物資出口供給,為全球抗疫提供儘可能多的物資保障。據商務部業務統計,截至4月25日,74個國家和地區、6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籤署了192批次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累計金額14.1億美元。中國31個省區市通過市場化採購方式,已經向191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防疫物資。從海關統計的數據看,3月1日到4月25日,全國共驗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資價值550億元,包括口罩211億隻,防護服1.09億件,護目鏡3294萬副,病人監護儀11萬臺,紅外測溫儀929萬件,外科手套7.63億雙。僅4月24日當日,中國出口口罩就達10.6億隻。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推文數據,「截至4月20日,中國已向美國提供了超過24.6億隻口罩,這意味著每個美國人能分到7個口罩。另外,還提供了近5000臺呼吸機以及很多其他物資。」中國主要防疫物資的大量出口,極大緩解了全球抗疫醫療物資的供應緊張。如果說抗擊疫情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效率」向世界生動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信心與力量,那麼「中國援助」與「中國製造」則向人們展現了「世界工廠」強大的產能恢復能力,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事實勝於雄辯,數字是最好的證明。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一次緊急人道主義行動中,中國身體力行推動抗疫國際合作,既是中華民族雪中送炭、扶危濟困的俠肝義膽,又是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寫照,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在全面有力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不僅是在對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在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貢獻。

相關焦點

  • 求是網評論員:為全球抗疫合作和恢復經濟指引方向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四場重大多邊外交活動,並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著眼於世界百年大變局下的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回答「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為全球擺脫危機、恢復增長和加強全球治理「把脈開方」,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 人民日報評論員:中國抗疫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抗疫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我們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努力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貢獻。」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要求擴大疫情防控國際合作,體現負責任大國擔當。在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中,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 《求是》雜誌點讚總臺抗疫報導:以行動詮釋媒體責任與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這場攸關全人類健康福祉、世界發展繁榮的鬥爭中,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面對全球合作抗疫,媒體位置在哪裡?作用如何發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回答是:把握疫情特殊時期國際傳播規律和輿論鬥爭特點,創新媒體公共外交方式,團結國際同行,開展多渠道合作,講好抗疫故事、分享抗疫經驗、凝聚抗疫力量。
  • 展現中國的國際擔當和歷史擔當——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
    外交部9月10日發布《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就聯合國作用、國際形勢、可持續發展、抗疫合作等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和主張。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  陳鳳英表示,聯合國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成立75年來,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經濟發展、維護公平正義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戰「疫」,求是網系列評論來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宣傳輿論工作要加大力度,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輿論宣傳,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求是網持續推出系列網評。為方便廣大黨員幹部學習,現一併整理推出,歡迎繼續關注!
  • 求是網評論員:共享開放之機 共創美好未來
    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致力於推進合作共贏的共同開放」「致力於推進合作共擔的共同開放」「致力於推進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三點主張,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合作共享的時代強音,為推動世界經濟儘快復甦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
  • 求是網評論員:為人類走出至暗時刻指明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面對疫情「要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要制定全面和常態化防控措施」、「要關心和照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等4點主張,既凝結著中國抗疫鬥爭積累的寶貴經驗,又針對全球抗疫的難點痛點提出破解之策,猶如暗夜中的燈塔,為人類走出至暗時刻指明了前行方向。
  • 《求是》編輯部:讓合作的陽光碟機散疫情的陰霾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同多方密切溝通、深入交流,介紹中國抗疫努力和必勝信心,感謝國際社會給予的真誠幫助和支持,呼籲各國攜手抗疫,有力推動了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彰顯了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
  • 國際社會:中國積極支持各國抗疫展現大國擔當
    多國人士指出,中國在促進抗疫國際合作中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2日,中國和沙特兩國衛生官員專家舉行視頻會議,就新冠肺炎診斷和治療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等進行交流,中國專家介紹了防控診療方面的措施和經驗。  2日,在柬埔寨金邊,柬蘇友誼醫院的醫務人員、中國援柬埔寨醫療專家組,與中國國內的醫療專家進行了遠程醫療視頻會議,交流抗疫經驗。
  • 求是雜誌社:牢記使命 敢於擔當 砥礪奮進正當時
    《紅旗文摘》作為一本大型理論文摘雜誌,在黨建宣傳中秉持「匯集各方精粹、透視問題核心、揭示決策背景、比較國際經驗」的辦刊方針,注重整理和摘編有理論指導性、現實針對性的優秀理論文章,形成內容相互照應、觀點相互支撐的黨建宣傳效果,例如編發了《中國反腐成就世界矚目》《全面從嚴治黨和自我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邏輯》《講政治不能紙上談兵》等文章。
  • 求是網評:中國戰「疫」彰顯大國擔當
    ,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獲得國際社會廣泛尊重和支持。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向國內外發布疫情信息,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疫情發生不久,中國就允許世界衛生組織和一些大型病毒實驗室觀察員入境開展工作。
  • 求是網評:攜手抗「疫」中國負責任有擔當重情義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同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疫情,有力踐行了大國擔當。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信息,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加強國際合作」。
  • 「中國在國際抗疫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感謝中國對世界衛生組織工作的支持。中國在國際抗疫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5月19日,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使大衛·納巴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世界共同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三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納巴羅說,習近平主席的致辭令人印象深刻。中國進一步支持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舉措,比如支持受疫情影響的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抗疫鬥爭以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等,這些舉措令人欽佩。
  • 人民日報評論員: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論學習貫徹習近平...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人民日報9月17日評論員文章: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以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願望。我們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積極履行國際義務,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
  • 全球合作抗疫人類命運與共
    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強調,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
  • 伊朗國際問題專家:當前全球抗疫團結合作比什麼都重要
    阿斯拉尼先生出席2020年德國慕尼黑安全論壇相關活動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雷湘平):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國積極分享經驗,參與全球合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國際多邊主義。伊朗中東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塔斯尼姆通訊社國際部主任阿巴斯·阿斯拉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表現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指責是不負責任的。當前全球抗疫,團結合作比什麼都重要。阿巴斯表示,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西方國家在抗疫問題上一直批評中國。
  • 外語類院校可在當前抗疫國際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但截至目前,全球抗疫的實踐表明,各國在應對這一突發事件的國際合作方面表現出政治意願不同、應急協調機制不足、民眾認知程度有差異等問題。在此情況下,以語言優勢、國別和區域研究優勢為主要特色的外語類院校,可在促進抗疫國際合作方面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 求是漫評:企業家要扛起應有擔當
    企業家要帶領企業戰勝當前的困難,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就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在愛國、創新、誠信、社會責任和國際視野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成為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要增強愛國情懷,把企業發展同國家繁榮、民族興盛、人民幸福緊密結合在一起,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帶領企業奮力拼搏、力爭一流,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
  • 浙大求是社區「求是翻譯官」上線
    2月10日,杭州靈隱街道浙大求是社區抗疫群裡,一條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來,一位從外國回杭的居民是西班牙籍,需要居家觀察14天。社區工作人員不會西班牙語、對方也不會中文和英語,雙方因語言溝通不暢,上門告知工作遇到了「瓶頸」。於是,社區主任陳正偉在小區居民抗疫群內緊急招募西班牙語志願者。「我可以幫忙翻譯!」
  • 廈門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合作 「國際好友」紛紛發來感謝信
    據廈門日報報導 在廈門的疫情防控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轉入推動全面復工復產的階段的同時,疫情在國外快速蔓延,廈門也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合作,彰顯責任與擔當。昨日,我市寄出第四批防疫物資助力國際主要交往城市抗擊疫情,希望來自「愛心廈門」的溫暖和正能量,能幫助廈門國際「朋友圈」的夥伴們早日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