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這場攸關全人類健康福祉、世界發展繁榮的鬥爭中,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面對全球合作抗疫,媒體位置在哪裡?作用如何發揮?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回答是:把握疫情特殊時期國際傳播規律和輿論鬥爭特點,創新媒體公共外交方式,團結國際同行,開展多渠道合作,講好抗疫故事、分享抗疫經驗、凝聚抗疫力量。
△總臺時政微紀錄片《武漢保衛戰》以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為主線,以「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因為政府的宗旨就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放在最高位置上」等習近平總書記的六段同期聲貫穿全篇,突出展現中國的價值理念和成功經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供圖)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總臺投入5500多人採編播力量,派出216人報導團隊深入湖北防控一線,發稿近60萬篇次,全面、深入、持續地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報導工作。
從1月4日到6月30日,總臺國際視頻通訊社共對外發布9000餘條疫情防控報導素材和181場國家權威部門新聞發布會直播信號。
應境外主流媒體邀請,總臺記者和中外籍主持人通過連線報導、接受專訪、撰寫文章、走進直播間等方式,及時報導中國黨和政府堅決有力的舉措,全面介紹中國疫情防控的巨大努力和積極成效。
凝聚起合作抗疫的正義力量
總臺一面及時揭批西方一些政客一再採用「政治化」「標籤化」「汙名化」的做法「甩鍋」中國的惡劣行徑,一面獨家專訪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總編霍頓、日本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本庶佑、劍橋大學新冠病毒變種報告第一作者福斯特等人,用事實說話,用科學說理,用真相反擊謠言。
總臺多語種網紅主播,通過視頻直播、連線報導、短視頻評論等形式,介紹中國抗疫經驗和舉措,駁斥西方政客攻擊中國的荒謬言論,形成很好的集群效應。
△總臺新媒體節目《全球疫情會診室》通過視頻連線向各國專家介紹中國一線醫護人員抗疫寶貴經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供圖)
為推動全世界範圍內的團結協作搭建橋梁
截至6月30日,總臺推出68場新媒體直播節目《全球疫情會診室》,通過海內外專家全球視頻連線等方式,向各國介紹中國一線醫護人員抗疫寶貴經驗,全球閱讀量超過2.6億次。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總臺發揮媒體公共外交作用,以文會友、主動作為,投桃報李、廣結善緣,與國際主流媒體加強溝通交流,共享疫情信息,以行動詮釋媒體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