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人玷汙手機成補償:這5件事,必須讓孩子時刻銘記!

2020-12-19 曦曦媽談教育

在大部分家長的心中,總是非常自信地認為:「孩子早戀有什麼可怕的,我家是兒子,反正又不吃虧。」是的,不僅僅是早戀的問題,就連兒童被猥褻這件事兒,很多家長也極度自信的認為:「我們家是兒子,豈會有人把魔掌伸向男孩兒?」

但一個又一個的事實告訴我們,哪怕是男孩兒的父母,也絕不能在孩子性教育與性防範的問題上掉以輕心。這不,最近江蘇常州一位家長就被此事嚇傻了——

小明,今年剛上小學五年級,最近他的家長發現他突然多了一部手機,並且沒事兒就拿著手機打遊戲。再加上孩子的身體最近這段時間有些不適,家長便起了疑心,遂問孩子這手機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可結果卻把父母嚇壞了。

原來,今年10月初的時候,小明通過打王者榮耀與一名30歲的韓某成為了好友,之後還加了QQ。後來小明就被韓某猥褻了,而手機就是其骯髒行為的補償。每次完事兒之後,韓某都會給小明一些金錢上的補償,比如充Q幣,遊戲裡買裝備,又或者買個遊戲帳號之類的好處。而小明並未意識這些事情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反而受到遊戲及玩樂的誘惑,便沒有告訴任何人。

看到小明的遭遇,著實讓人憤怒和痛心,但曦曦媽認為,這也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在此,曦曦媽提醒各位:還未真正給孩子做性教育工作的爸媽,請你一定要告訴孩子這五件事——

(1)第一件事:自己的隱私部位什麼時候可以給別人看?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為了更好的照顧孩子,需要幫孩子把尿、洗屁股、洗澡的時候,是可以給父母看的。當孩子進入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要刻意的教孩子有性別意識了。在家也是如此,女孩兒洗澡、上廁所要避開爸爸、爺爺或家裡所有的男性成員;男孩兒洗澡、上廁所要避開媽媽、奶奶或家裡其他所有女性成員。

另外,在自己生病後父母帶其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可以看自己的隱私部位,而便於檢查病症。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沒有權力查看自己的隱私部位。

(2)第二件事:當別人碰你時,勇敢拒絕是你的權力。

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時常回家告訴我:「媽媽,我們班上有個男生好煩,總是喜歡來摸我的手,或者把他的臉貼在我的臉上,我都快被煩死了。」得知情況以後,我立馬告訴女兒:「當別人做出了,讓你覺得不舒服的事情時,你就要勇敢的拒絕他。先把他推開,再抓緊時間告訴老師,回家也要記得告訴爸爸媽媽。」

如今,女兒上小學一年級了,尤其是道德與法治老師告訴他們:「不管是誰,想要親你們,都得經過你們允許才行」之後,回到家就算是爸爸想要疼愛的親親她臉頰,她也會極其嚴肅地說:「爸爸,我們老師說了,別人親我,要經過我的允許才行。」

是的,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教會孩子學會拒絕,尤其是當別人對自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要求時,我們更要及時說不。

(3)第三件事:儘量不要和陌生人搭訕,更不能獨自與陌生人在封閉的環境裡接觸。

壞人,他並不會把「我是壞人」這幾個字寫在臉上,相反,當他想要對你行不軌之事之前,表面上看他一定是對你極好的。孩子,是一個防範心理極弱的群體,所以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儘量不要跟陌生人搭訕。如果遇到陌生人問路等情況,我們如此的告訴對方即可,不能私自在對方的邀約下對其帶路。

孩子被侵犯的事情,往往是在一些封閉的空間裡形成的。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不管是何人,以何種藉口慫恿你脫掉自己的衣服褲子,自己都千萬不能答應。尤其是不要單獨跟陌生人在封閉的空間裡接觸,當然也有很多熟人作案的情況,所以孩子必須要分辨對方究竟是何目的,當對方給你看一些裸露身體的圖片、視頻時,自己就應該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從而儘快離開這個危險之地。

(4)第四件事:不要隨意接納陌生人的飲食或其他任何好處。

饞嘴、防備心理低下,這是很多孩子共同的特性。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年學校都會舉行防拐賣演習,每次總有一大部分孩子,被陌生人的玩具、糖果等騙走。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我們都應該告訴孩子,不要輕易接納陌生人的任何飲食和任何莫名其妙的好處。

(5)第五件事:如果有人告訴你,這件事千萬不能告訴父母,那麼你一定要告訴父母。

我常常告訴女兒:「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我們非常願意聆聽你的各種煩惱,也非常願意與你一起分享快樂,爸爸媽媽希望我們能夠成為你最信任的人。」所以,不管女兒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她都會一五一十的與我們分享,好的也好,壞的也罷,她都會一併向我們傾訴。

作為父母,我麼要讓孩子明白,父母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但凡是有人告訴你,某件事情不能告訴爸媽,那麼那個人一定有問題。

——————

曦曦媽再次提醒各位家長:不要再做那個談性色變的父母了!孩子的性教育一定要趁早,否則當孩子真正受到傷害的時候,你就算是腸子悔青也沒用了!

相關焦點

  • 孩子暑期沉迷手機怎麼辦?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遠離手機屏幕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為孩子做一些選擇,規避一些危險,讓孩子生活在能健康成長的環境中。父母就如同一個守門人,站在門口,防止危險和不好的東西走進孩子的世界。如果沒有父母做好這個「守門人」。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輕易地沉迷於手機。手機能讓這麼多大人無法脫身,自有它的本領。短視頻,就能讓你又哭又笑,不吃不喝地看下去。
  • 孩子假期沉迷手機該怎麼辦?做這幾件事,讓兒子遠離手機屏幕
    9歲的孩子暑假一開始就去了爺爺奶奶家,每天一睜開眼就是看手機。也不出門,就想宅在家裡玩手機。作業不認真做,也不去跟其他的孩子玩。家裡有一個叔叔也是這樣,熬夜玩遊戲,第二天睡到中午起床。結果兒子也學叔叔的樣子,爺爺奶奶也管不了,情況越來越嚴重。
  • 孩子為什麼沉迷網絡?家長別怪遊戲,這是孩子對自我的深度補償
    這件事立即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很多人都覺得,一定不能讓孩子玩遊戲:「玩一次就揍一次」、「把手機沒收了這讓孩子的媽媽,也就是我那同學感到特別揪心,一方面擔心孩子的近視度數繼續增長(已經500度了),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不愛學習,影響未來的發展。可是他兒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自己的父母有的是錢,即使他不努力學習,父母掙的錢足以讓他過好日子了。在經歷了很多次痛苦的折磨後,這位朋友決定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 重溫《陳情令》才懂:玷汙胞妹,是金光瑤這一生唯一做錯的事
    沒有人有資格勸他善良,金光瑤是娼妓之子,也是金光善流落在外的兒子,從小到大,吃盡了苦頭,江湖險惡,幾乎所有認識金光瑤的人,都能用一句「娼妓之子」攻擊他。對於一個男孩而言,最惡毒的攻擊,莫過於辱罵他的母親!
  • 這5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
    導讀:這5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5件事媽媽別管,必須讓爸爸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拆遷律師楊在明:想提高徵收補償?做好這10件事很重要!
    案件代理中最怕的,就是那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被徵收人。行動上,被徵收人需要聘請的是專業徵收維權律師,而不是地方上的律師,或者代理其他類型案件的「萬金油」律師。實踐中,曾有被徵收人輾轉找到了全國知名的著名律師陳旭,結果陳旭律師在了解了案件情況後向被徵收人推薦了楊在明律師。這就叫「術業有專攻」,在徵地拆遷維權這件事上,請好「專科大夫」非常重要。
  • 做個會說話的人,這3點請時刻銘記在心
    我們誰也無法讓自己獨立於其他個體,不可避免地時刻在同他人進行交流。這樣一來,如何說話就成了一門學問。而使自己說話有分寸,則成了很重要的一項技能。聰明的人善於拿捏分寸而使人脈更加順暢,而相反,那些不會在合適時間說合適話語的人則吃了很多虧,最終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路越走越窄。
  • 回顧《誤殺》:男孩玷汙女孩後,他該死嗎?
    從這點可以看出,這個男孩父親的管教孩子簡單、粗暴,但是效果甚微,而母親的管教方式,溺愛、偏癱,身為警察仍然徇私枉法,用一句:「這是我們的兒子啊」來擺脫自己的愧疚。然後在回到男孩因為玷汙女孩後被誤殺這件事上,被玷汙的女孩性格靦腆,內斂,與周圍的朋友們都很友好,對待愛情懵懵懂懂,就是這樣天使一般的女孩,被玷汙之後會做什麼,除了害怕就是恐慌,她甚至沒有心思去想報警,雖然報警也沒用,同時也不會想去報復,手無縛雞之力的她又拿什麼去報復。
  • 養娃7年,做這幾件事,讓兒子遠離手機屏幕
    結果兒子也學叔叔的樣子,爺爺奶奶也管不了,情況越來越嚴重。父母要及時進行引導幹預,跟孩子一起,規定手機的使用時間。全家人都要行動起來,讓孩子的生活作息恢復正常健康的狀態。這樣的日子持續二十天,會形成習慣,最後還有可能成癮。另外要考慮一下過去這些年,在習慣的養成上,父母是不是做到位了?因為每個孩子習慣的形成,其實跟家庭環境及父母的引導息息相關。
  • 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人在2020年必須做的三件事
    隨著2020新年的臨近,加泰隆尼亞人必須為即將到來的2020考慮幾件事。巴塞隆納現在顯然處於十字路口。加泰隆尼亞俱樂部充滿了一些老齡化球員和年輕的後起之秀。加泰隆尼亞人在2019年仍然取得了相當成功,西甲贏得了一些令人難忘的勝利,梅西又贏得了一個金球獎。
  • 端午節:爸媽帶孩子做這5件事,有小確幸的孩子長大更溫暖
    前兩天帶孩子去超市時,我在二樓買日用品,付款時發現兒子從一邊拎過來兩袋粽子,一袋是肉的,一袋是豆沙餡的。因為我總覺得粽子不太消化,平時基本想不起來買,但是我發現兒子現在對各種節日已經很重視了,所以每個節日,該吃什麼,有時候他比我都上心。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對節日的渴望。
  • 養娃7年,做這幾件事,讓兒子遠離手機屏幕
    前幾天有一位媽媽問我,孩子假期沉迷手機該怎麼辦?9歲的孩子暑假一開始就去了爺爺奶奶家,每天一睜開眼就是看手機,也不出門,就想宅在家裡玩手機,作業不認真做,也不去跟其他的孩子玩。家裡有一個叔叔也是這樣,熬夜玩遊戲,第二天睡到中午起床,結果兒子也學叔叔的樣子,爺爺奶奶也管不了,情況越來越嚴重。這種情形,一定要馬上把孩子從這個環境中拉出來。
  • 婆婆聽說孩子被姥姥接走,趕忙做了這件事,兒子怒了,兒媳笑了
    她通宵玩手機,導致猝死。她丈夫說:她平常帶孩子很辛苦,根本沒時間玩手機,只有在孩子們都睡了自己才能玩一會。有網友覺得詫異:既然帶孩子都這麼辛苦了,怎麼還要玩手機呢?只有過來人才知道,正是因為帶孩子那麼辛苦,所以有段時間才想要玩手機啊!這是自己唯一放鬆的消遣和自由時光啊!
  • 50件必須讓孩子做的危險事,你的孩子做過幾件?
    導讀:50件必須讓孩子做的危險事,你的孩子做過幾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0件必須讓孩子做的危險事,你的孩子做過幾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留學申請,家長必須做對這5件事
    出國留學不僅僅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個家庭的大事。雖然孩子是留學中的主角,但只有家長參與其中並正確引導,才能使孩子在留學準備的各個環節中做出正確選擇,享受精彩的未來。很多家長會問:「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才能真正幫上孩子?」這裡,有5件非常重要,家長必須做對的事。
  • 對於孩子的性格教育,教育孩子這5件事,家長必須自己上
    很多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就成了老師的全部事情,我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老師就要負責了。其實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技能知識,但是對於孩子的性格教育,老師的確無能為力,教育孩子這5件事,家長必須自己上!
  • 帶著孩子必須要做的5件事,你做了幾件
    孩子的三觀,未來發展,跟父母是息息相關的,主要看父母如何去做一個引導,如何去培養孩子,全靠父母接下來的用心程度,沒有一個父母對孩子不上心的,只不過是不知道如何培養,引導孩子,只能心理著急,甚至是做一些自以為的培養,按照之前老一輩的思路來,現在對於孩子的培養,之前的老路有的適合有的不適合,那麼如果你還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那麼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帶著孩子必須要做的5件事,你帶孩子多了幾件。
  • 5歲男童午睡中去世:睡覺前千萬別做這3件事
    睡覺是一天中最放鬆愜意的時刻,不應該讓孩子帶著傷心委屈入眠。,做好以下這幾件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睡前不玩手機。有些爸爸媽媽習慣在孩子臨睡前給他們玩一會兒手機或平板電腦,但其實這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電子產品的屏幕會釋放藍光,抑制大腦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正是人體促進睡眠的激素。
  • 從不同角度來看待給孩子拍視頻這件事
    孩子的天性,在性格形成中起主導作用,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喜歡表達、表演,那麼父母的這個行為就會讓這個孩子更愛表達、表演,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是吃香的。有的孩子正相反,那麼就會很被動,會越來越討厭這件事。比較糟糕的是,如果親子關係不是那麼和諧,不管孩子什麼性格,都會極度反感大人要求自己做這做那。(評論裡有很多從小反感爸媽拍照的知友的留言,可以聽聽他們怎麼說。)
  • 害怕補償給太低?拆遷前做好這幾件事,補償自然不會低
    法律規定「國家可以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徵收公民的個人財產,並對給予合理的補償。」但是,在徵地拆遷過程中,很多人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導致了拆遷後更加貧困,甚至還惡意被減少了補償,無法維持原來的生活質量。違法徵收和拆遷一直是被徵收人害怕的事情,但它卻在我們身邊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被徵收人是弱者,徵收方是強者,在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中,我們該如何取勝?我們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