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新聞訊(記者 霍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大兒童、青少年經歷了一次「超長假期」。長期在家中看動畫片、玩手機,讓不少學齡前兒童的視力出現問題。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視光中心樊曉瑞博士介紹,兒童天生具有遠視儲備,過度透支孩子的這筆特殊「存款」,近視問題也將提前來到。
近半年來,4歲的聰聰在家中經常央求媽媽看手機、看電視。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媽媽擔心孩子近視,於是帶著聰聰來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聰聰驗光沒有度數,視力也正常。但醫生提醒,聰聰現在缺少遠視儲備,很可能要近視了,對此孩子媽媽感到無比疑惑。
樊曉瑞醫生介紹,遠視儲備是與生俱來的,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從出生開始就是遠視眼。剛出生時眼球較小,眼軸並未達到成人水平,眼睛的前後軸較短,眼睛所看到的景物是聚焦到視網膜的後方,有些類似遠視眼的情況,不過孩子的這種「遠視」是生理性的,三四歲的孩子應該具有200多度的遠視儲備。隨著生長發育,大概10歲左右遠視逐步形成正視眼。
遠視儲備的下降,是近視的早期信號。如果把遠視儲備比喻成「視力存款」,這個「存款」裡的遠視餘額會越用越少。額度一旦提前用光、透支,就意味孩子要近視了。過早消耗遠視儲備意味著眼球發育過快,那麼此時眼軸長度已經大於正常的生理值,而發育並沒有停下來,眼軸會進一步加長,從而產生近視,甚至發展成高度近視。
生活中應如何避免遠視儲備的過早消耗?樊曉瑞醫生指出,首先,應有控制使用電子產品,遵循「20-20-20」口訣,即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20分鐘後,要抬頭眺望20英尺(6米外)外的遠方,並堅持20秒以上。6歲以下兒童要儘量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家長在孩子面前應起到表率作用,儘量少使用電子產品。
其次,減少近距離用眼。學齡前兒童近距離用眼不僅指的是讀書寫字,還包括長時間注視、玩玩具等。
第三,戶外運動是避免遠視儲備過度消耗的最佳途徑,可以有效預防近視。每日2小時的戶外運動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阻斷眼軸增長,減少眼軸發育過快的風險;另外,紫外線能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使鞏膜變硬,同樣對減緩眼軸增長有幫助。
第四,均衡營養,少吃甜食。日常膳食應該多補充富含DHA、鈣、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物。減少糖分攝入,甜食屬於酸性食物,當攝入過多時,會與體內的鈣中和,導致人體缺鈣,眼球壁彈性降低,導致眼球拉伸,從而引起近視。此外,糖分過高還可能引起晶狀體變形,增加屈光度從而加重近視。
第五,室內用眼要選用合適的光源和位置。最好選用無頻閃率的護眼燈,可以減少反射光,從而保護視力。擺放時需要注意:書桌檯燈最好放置在孩子身體的左前側45度角,避免手的陰影遮擋視線。
第六,注意正確的讀寫姿勢:讀寫時,眼與書本的距離保持在33釐米左右。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同時要保持良好的讀寫姿勢,做到頭正、腰挺、背直。
第七,保證充足的睡眠:眼睛的發育和視力調節主要受植物神經支配,每天保證8~9小時的睡眠時間,能有效調節植物神經功能,從而預防近視。
樊曉瑞醫生提醒各位家長,近視防控應注重定期檢查和早期幹預。從孩子3歲開始,應每隔3-6個月來醫院眼科進行相關檢查,包括驗光度數、眼軸長度、屈光狀態、角膜曲率、眼壓、視功能等,並建立完整的屈光發育檔案。這不僅可以及早發現眼屈光異常,還能在視力正常的兒童中篩選出遠視儲備不足等近視眼的潛在問題,及時進行幹預,減緩或者避免近視的發生。對已經近視的孩子要及早進行幹預治療,採取中西結合的方法,如視覺訓練、角膜塑形鏡驗配、針灸、刮痧、耳穴壓豆等,控制近視增長。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