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一專利技術獲5億元獨佔許可費

2020-12-16 齊魯網

齊魯網淄博4月10日訊(記者 劉洋 張鑫 王文龍 孫凱旋 王良)4月10日,記者從淄博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重大發明專利實施項目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日前,由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研究團隊研發的專利—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價值凸顯,學校與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籤訂專利獨佔許可協議,授予企業20年專利獨佔許可使用權(美國、加拿大市場除外)。企業需總計支付5億元人民幣,現首付4100萬元已到帳。單項發明獲得如此高額收益,是淄博市乃至山東省智慧財產權運營史上的重大突破。

據了解,聚氨酯硬質泡沫材廣泛應用於冷藏保溫、建築節能、太陽能、汽車、冰箱冰櫃等產業,是一種可廣泛應用於冰箱、熱水器、噴塗等領域的新一代綠色環保的發泡劑,可替代所有含氯氟烴的物理髮泡劑。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聚氨酯硬質泡沫材料需求量為570萬噸,2014~2020年期間,需求量預計將以4.5%的複合年增長率上漲。聚氨酯發泡劑作為聚氨酯硬質泡沫材料重要生產原料之一,也將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未來幾年,聚氨酯發泡劑的用量將達60萬噸。

長期以來,全球聚氨酯產業被物理髮泡劑佔據。雖然已陸續研發出四代產品,但因物理髮泡劑含氯氟原素,成為破壞臭氧層,造成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世界各國都在尋找替代物理髮泡劑的新產品。按照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國際公約約定:在世界範圍內完全禁止使用氟利昂作為發泡劑,含氯氟元素的物理髮泡劑也將加速淘汰。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的問世,重新定義了聚氨酯產業的發展方向,為世界聚氨酯產業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找到了一條全新出路。該發泡劑在全球的推廣應用,將減少數十億噸當量二氧化碳排放,為我國提前完成對國際社會承諾的溫室氣體減排任務,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是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研究團隊歷經十餘年,經過近千次試驗,研發成功的世界上除水以外唯一的化學發泡劑產品。試驗檢測以及企業使用報告顯示,該發泡劑在生產過程以及產品本身均不含氯氟元素,用該發泡劑生產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性能在許多領域的應用中達到相關標準要求,生產原料易得、成本較低、生產過程無三廢排放,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最新型化學發泡劑,對保護臭氧層,改善地球生態環境具有重大促進作用。應用這個發泡劑生產的聚氨酯材料擁有壓縮強度高、導熱係數低、尺寸穩定的優良特性,能夠生產出世界上最省電的冰箱等電氣設備,製造出世界上保溫性能最好的LNG儲運設備,建立起防火性能良好且節能環保的建築。目前,該產品已成功應用於外牆保溫和板材生產,在其它工業領域中的應用試驗也已全面展開。

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的問世,引起國家領導人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知識產權局在獲知該項目後,對項目進行了實地調查,並派出微觀專利導航項目工作組為學校指導開展國際專利的布局、撰寫、申請等工作,構建了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為核心技術保護提供了強力支撐。專家組認為,無氟氯聚氨酯化學發泡劑項目是革命性發明,屬重大的理論創新和技術發明。

[責任編輯:楊凡、王鵬、孫凱旋]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3-6121991,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3-6121991,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高沃|繼2017年山東理工5億後,補天與湘潭大學籤訂5億元專利許可
    2017年,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團隊的的一項化學發明專利——「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技術,與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籤訂了5億元獨佔許可協議,這在當時轟動一時,作為一個傳統行業領域,專利能夠如此高額的獨佔許可使用費,在國內高校確實為數不多
  • 山東理工大學一專利的轉讓費從千萬漲到5億,賣出天價的秘訣是什麼?
    2017年3月24日,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花費5億元獲得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20年專利獨佔許可使用權,該專利由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研發團隊發明。日前,補天公司已經跨出專利市場化的關鍵一步——綠色化學發泡劑,可實現聚氨酯噴塗領域對物理髮泡劑的替代!
  • 繼2017年山東理工5億後,補天與湘潭大學籤訂5億元專利許可
    又是補天,又是與大學籤訂專利獨佔許可合同,又是籤約金額5億元,一晃回到2017年。11月16日,湘潭大學發布新聞與補天科特利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31日,山東省淄博市)籤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籤約金額達5億元,合同籤訂日期是11月13日。
  • 山東理工大學獲教育部點名表揚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王偉)教育部科技司近日發布了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典型經驗之四——專利布局與高價值專利培育的高校,對包括山東理工大學在內的國內6所高校各具特色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點名表揚。「山東理工大學圍繞重大科技成果,組建專家團隊進行專利導航和布局,為開展成果轉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育部對山東理工大學的經驗做法給予高度認可。據悉,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歷經14年,成功研製出無氯氟新型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引起國內外高度關注。
  • 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一專利賣5億 為研究勸兒子中止留學
    2017年,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團隊研發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以20年獨佔許可(美國和加拿大除外)授予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價5億元,刷新了國內科技成果轉化新紀錄。成功背後則是畢玉遂十四年的「長徵」。
  • 肖振春:畢玉遂教授的5億元聚氨酯發泡劑專利轉化還好嗎?
    文/肖振春來源/智慧財產權理想國自2017年3月24日山東理工大學發布消息《畢玉遂教授團隊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專利技術獨佔許可協議》籤訂,被許可方為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總計交易金額5億元。至今已超三年,在高校專利成果轉化的熱浪下,我們需要去關注下國內高校專利成果轉化的標王是否還好!
  • 山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坐落於山東省淄博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科研情況「十二五」以來,山東理工大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等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1項,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400餘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50餘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00餘項。
  • 山東理工大學將4億元專利轉讓費劃歸發明者
    截至記者發稿時,該校畢玉遂教授領軍的研發團隊獲得發明專利轉讓費4億元,目前已有4500萬元到帳。  這個專利,這個技術這個產品,全世界只有中國有!」在山東理工,畢玉遂所在的化學樓實驗室,被劃為「學術特區」這項世界唯一的化學發泡劑技術,獲得了4項中國專利申請、1項PCT國際專利申請。
  • 山東理工大學一教授轉讓化學發泡劑專利收益4億元(圖)
    這位科學家名叫畢玉遂,是山東理工大學的一名普通教授。  2017年,因轉讓價值5個億的「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專利,獲得了其中80%整整4個億的收益。科技讓國家富強,國家讓科研人員致富,隨著國家各項改革的深入,這將不是神話。一個專利值5個億,拿出4個億來給個人,這就是國家的誠意。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專利這麼值錢呢?
  • 山東理工大賣出5.2億專利申請背後: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轉化「最後一...
    背後原因讓人振奮…》火了,文章介紹:2017年,山東理工大學創造了一項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紀錄。他們與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籤訂專利技術獨佔許可協議,價值5.2 億元,畢玉遂團隊分得4個億。而在2017年12月,山東廣播電視臺曾以《科技創新「最後一公裡」如何走?》專門報導了這項專利申報過程,探討如何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問題。
  • 山東理工大學一教授轉讓化學發泡劑專利,個人收益4億元
    這位科學家名叫畢玉遂,是山東理工大學的一名普通教授。2017年,因轉讓價值5個億的「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專利,獲得了其中80%整整4個億的收益。科技讓國家富強,國家讓科研人員致富,隨著國家各項改革的深入,這將不是神話。一個專利值5個億,拿出4個億來給個人,這就是國家的誠意。
  • 山東理工大學新型發泡劑技術雖「賣出」高價,走向市場卻仍難度不小
    山東理工大學新型發泡劑技術雖「賣出」高價,走向市場卻仍難度不小從成果到產品有多遠(解碼·科技成果轉化)  這幾天,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畢玉遂正帶著團隊奔波於實驗室和工廠之間,用他的話說,這個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雖然已經攻克了最難的關口
  • 一個專利賣5.2億元教授團隊分了4個億!背後原因讓人振奮…
    一項專利賣了5.2億元,研究團隊分走4個億,還一舉打破了國外專利壟斷。更令人吃驚的是,最初研究團隊只有教授和他兒子兩個人。這個教授就是畢玉遂,在山東理工大學工作。一個專利賣5.2億元教授團隊分了4個億2017年,山東理工大學創造了一項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紀錄。他們與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籤訂專利技術獨佔許可協議,價值5.2 億元,畢玉遂團隊分得4個億。
  • 一個專利賣5.2億元教授團隊分了4個億!背後原因讓人振奮……
    一項專利賣了5.2億元,研究團隊分走4個億,還一舉打破了國外專利壟斷。  更令人吃驚的是,最初研究團隊只有教授和他兒子兩個人。這個教授就是畢玉遂,在山東理工大學工作。    一個專利賣5.2億元  教授團隊分了4個億  2017年,山東理工大學創造了一項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紀錄
  • 一項專利賣5.2億元教授團隊分了4個億!背後原因讓人振奮
    原標題:一項專利賣5.2億元教授團隊分了4個億!背後原因讓人振奮… 一項專利賣了5.2億元,研究團隊分走4個億,還一舉打破了國外專利壟斷。 更令人吃驚的是,最初研究團隊只有教授和他兒子兩個人。這個教授就是畢玉遂,在山東理工大學工作。
  • 讓更多小創意小發明變成專利
    淄博新聞網訊 (記者趙瑞雪 通訊員郭曉斌)今年高考全國卷Ⅱ,將山東理工大學專利技術獲5億元獨佔許可費寫入其中,從創新引領發展需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
  • 輝煌「十三五」|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盯「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深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用改革激發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無限熱情
  • 超級工程丨用掉16萬個紙杯專利賣出5億元 這項中國製造拯救臭氧層
    聚氨酯被發現的80年來,發泡劑技術和市場一直被西方歐美國家壟斷。但即使西方最先進的第四代發泡劑仍會產生大量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等氯氟烴物質。幾十年過去了,世界各國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現在這種僵局,極可能在山東淄博一所理工大學內被打破。從2003年,畢玉遂便萌發了研製化學發泡劑的想法。
  • 輝煌「十三五」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盯「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深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用改革激發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無限熱情,用改革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 一個專利,5億元!大學教授比流量明星值錢,這才是最好的時代!
    (成立於2020年8月31日,山東省淄博市)籤訂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籤約金額達5億元,合同籤訂日期是11月13日。該技術的許可實施在2020年10月23日至2020年11月12日進行了公示,公示結束後的11月13日,與補天科特利技術有限公司籤訂專利獨佔許可實施合同。據湘潭大學科技處公示資料顯示,10月 23日公示內容中僅一項暫未授權的發明專利,許可價值達到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