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猿輔導攜手冬奧#的話題衝上熱搜,同一時間,猿輔導也宣布成為北京2020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官方贊助商。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冬奧組委共籤約31家贊助企業,猿輔導是其中唯一一家在線教育品牌。
在疫情的加速下,以猿輔導為代表的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實現了爆發式增長,讓原本處於觀望狀態的投資者們紛紛投來了橄欖枝。投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8月,教育培訓機構的融資總規模不降反升,在線教育領域的大額交易層出不窮,在案例數量減少65%的情況下,交易規模增長66%,單筆交易均值大幅增長367%。
在線教育呈現「虛假繁榮」
但即使有無數流量和資本的加持,隨著暑期熱褪去,回顧上半年業績我們不難發現,在線教育的火熱背後也伴隨著巨額虧損。據行業黑馬跟誰學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財報顯示,Q2營收為16.5億,同比增長366.6%,淨利潤同比增長13.4%達到1860萬,但公司的營業利潤虧損為1.61億元。這是在線教育,尤其是12領域的普遍現象,暑期流量爭奪戰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隨著賽制升級,各機構的獲客成本也直線上升。業內人士透露,單在今年暑假,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的營銷推廣預算就達到了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這些錢也確實沒白花,四家的招生規模也分別達到了300萬、270萬、240萬和200萬。
那麼45億換來的生源轉化率和留存率如何呢?受行業價格戰影響,由於免費課、低價課學員大量湧入,對平臺的轉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低價課主要是大班課或者錄播課,幾乎沒有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學員的課堂體驗感較差。此外,免費課直接跳過了付費環節,嚴重影響了學員習慣的養成,直接導致轉化率的下降。
燒錢燒不出在線教育的未來
沒有哪家企業能夠一直靠「燒錢」生存下去,瑞幸和OFO就是最好的例子。跟出行和餐飲不同,在線教育的消費周期長,整體客單價也比較高,學員在選擇時會更加謹慎。目前,在線教育盈利難的問題癥結在於服務的同質化,因此教育平臺在燒錢獲客的同時,也要著重考慮這種投入背後是否有足夠優質的軟實力做支撐,能否為品牌進行後期的價值積累,能否依靠教學、服務等內容在學員間建立起優質口碑。
廉價流量只能造成短暫爆發的假象,那麼在線教育行業要如何做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呢?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51.9%的受訪者在疫情期間選擇教育平臺時會考慮教學效果,其次是師資力量、平臺口碑和價格。學員更傾向於選擇有高質量產品的在線教育,而優質師資可以吸引學員試聽課程進而影響轉化和付費。
由此可見,教育終究是一個重服務、重口碑的行業,各機構的「護城河」仍是自身核心競爭力,否則即使能靠錢買來學員,也無法用產品和服務留住他們。
燒錢獲客是頭部公司特有的紅利,而告別野蠻生長期的在線教育,必將迎來一個全新的市場格局。而時光心理始終認為進入成熟期後,教育機構應加緊打磨自身服務,為學員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
作為北京聚禾優學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心理學專業教育平臺,時光心理在學術團隊建設、技術能力升級和教學服務體驗三大板塊深耕,將AR/VR技術與「雙師直播授課」緊密結合,打造「技術+服務」雙重壁壘。中國在線教育學員市場仍有巨大潛力,流量爭奪也會成為行業賽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旋律,但教育是一門長期生意,堅持以服務學員為本的初心,才是在行業站穩腳跟的關鍵。